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5|回复: 3

节庆香港 传说香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4 15: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节庆香港 传说香港

暨南大学中文系02级  陈凯晴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生活在这个“家乡”已超过二十个年头,但当我知道要写一些有关家乡的风土人情,甚或是一些有关民间传说的东西时,我竟然显得非常乏力。我想其它同学一定很快就已想起他们家乡最代表性、最特别的节日或土特产品。可是,我想了又想,有的都只是一些拼凑得来的模糊片段。因此我只好尽量把所知的写出来,好让别人都能认识一下香港的“另类”习俗。

一.        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其实在香港的节日都非常多,现选部分较重要和有特色的节日来加以介绍。

1.        新年
在中国社会,新年永远是备受重视的一个大节日,香港亦不例外。不过,由于香港并非传统的地方,又不是充满民族气息的地区,一般如“年廿八洗邋遢”、“压睡钱“等的习俗都与其它地方相似,因此我希望能介绍一些香港比较有特色的庆祝活动,虽然我不能确定这些是香港独有,但起码它们都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

新春佳节最令香港人开心和期待的,除了“红包”之外,想必是“逛花市”了。对于香港人来说,新年没逛过年宵花市怎也不算完满,连我们的特区首长也必定会去逛一逛。年宵花市通常在年廿七至年三十于大型的球场上举行,全港会有数个花市方便各区的市民参与。花市是由不同的人以公开投标的方式取得摊档作买卖,“花市”就当然少不了有卖桃花、大桔、水仙花的摊档,但占大部份的却往往是一些卖应节吉利、新奇有趣的小玩意的摊位,我想这样会更迎合市场需要吧﹗记得还是小学生时,爸妈总会在吃过团年饭之后带哥哥和我去逛花市。其实当时的我甚么也看不到,因为人实在太多,矮小的我总被挤在人群中,而最后我换来的都只会是一张被无数牛仔裤擦伤的红脸,妈妈总取笑我逛花市只看到人家的“屁股”。不过,我一点都不介意,因为那种热闹的气氛实在只有新年才会有,不像平时挤在地鐡那样讨厌,反而大家都乐也融融。到了现在,我就更加怀念那时牵着爸妈的手一起拥挤的温馨感觉。

除了年宵花市外,在大年初一进行的花车巡游,近年亦成为了香港市民迎接新年的一个传统节目。花车巡游于1996年首次举办,它是由香港各个不同的机构,以及世界各地不同的团体以各种有趣新颖的主题、独具特色的花车,配合专业的舞蹈员和特技艺人进行表演。每年都会吸引不少的市民和游客沿途观赏和争相拍照留念。

经过了新年前的年宵花市及年初一的花车巡游,到了年初二就有大型的烟花汇演。在烟火正式发放前,维多利亚港两岸往往已逼满了市民和游客,而电视亦会现场直播。虽然烟火表演只是短短十多分钟,但已令观众如痴如醉,欢呼声亦随着烟花的开合而此起彼落,相信现场的气氛一定很热闹。不过我却没有现场看过,或者因为我对烟火汇演已有点盲目。香港除了年初二之外,还会在国庆和回归纪念日以烟火汇演来庆祝。无可否认这些都是值得庆祝的日子,但我总觉得自己放比看有意思和有趣得多,可惜香港法例是禁止放烟火的。此外,烟火的形态虽未称得上是千篇一律,但总觉得都是看着红红绿绿的火光,偶然来个扭曲了的“哈哈笑”,或变了型的英文字……最重要的是,我看到被烧的不是火药,而是“钞票”﹗烟花汇演好处是可与民同乐,但如能保持多一点新鲜感和独特性,就能令烟花汇演更有节日色彩了。

此外,另一个我觉得很特别的就是大年初一凌晨“上头柱香”的习俗。众善信都会在早一天甚至更早就去到黄大仙庙“霸头位”,当午夜的钟声响起,人群就会一窝蜂涌到炉台前抢先上“头柱香”。相传上得头柱香的人就会心想事成,并合家平安,所以善信都十分希望自己能成为唯一的幸运儿。同时,他们亦一定会买个风车“转转运”的。

除了一些比较传统的习俗外,香港还有一些较有趣的情况,这情况多数会出现在屋村,就是“贴财神”了。一到了新年,屋村就会出现很多少男少女,他们都手持一张写着“财神”的红纸四处敲人家的门,口边总挂着一句:“恭喜发财,财神到呀﹗”意思当然是想讨封红包过年啦﹗所以买了的人都会把“财神”贴到大门上,好让其它人知难而退。也有一些是推着大吉到各商店“送吉”的大汉,表面上是送你一盆大吉,祝愿你“大吉大利,生意兴隆”,但实际上却要你以丰厚的红包作回报。据说这两种活动都是一些黑道人士赚钱的手法,所以一般人都不敢拒绝,“运吉”一词相信亦是由此而来去形容一些令他们白做生意的人。不过随着屋村加强了保安措施,以及在警方的保护下,这种情况已越来越少了。

新年的庆祝活动多,但禁忌亦不少。因为新年新开始,人人也不想“行差踏错”以致整年倒霉。不过,因为我的家庭可算是“百无禁忌”,所以对这方面的了解不算太多,知道的都只是民间最流行和普遍的。新年一般人都会添衣,但鞋子却是绝不能在新年买,因为广东话的“鞋”(hai4)与“唉”(ai1)音相近,如果买了新鞋,接着一年都不会行好运,要“唉唉声”地过日子。相反,裤子就可以买,还要越大越好,因为“裤”(fu3)与“富”(fu3)的音相同,那么买“大的裤子”自然会“大富”啦﹗

其实,在香港的新界还有不少围村,他们大多数仍保留着一些更传统的礼仪风俗,他们还会偷偷地放烟火、爆竹来庆祝,整条村的村民聚在一起吃盘菜等。相信比起城市,乡村的新年又有另一番风味,可惜我并没有机会亲身去感受、认识一下当地的文化,所以更难以说明他们的实况。

2.        中秋节
中秋节是另一个香港人比较重视的节日,而中秋节翌日更是公众假期,好让一家人能尽情享受这团圆和赏月的好日子。这天晚上,很多地方都会在社区会堂举行中秋晚会,香港习惯在中秋玩“猜灯谜”这玩意,而且又会请一些歌手唱唱歌、玩玩游戏。晚会的对象大都是公公婆婆,因为香港有不少独居老人,为免他们在中秋佳莭倍思亲,各区都会在大节日举办一些活动让他们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

不过,过节最开心的当然是小朋友,因为可以玩灯笼。记得小时候,我也爱叫妈妈买白兔灯笼或太阳灯笼给我,它们既不像传统的般单调,又不像新的塑料灯笼般不能点蜡蠋。可是,近十几年电灯笼已取代了要点蜡蠋的,但我想现在的小朋友也不太介意﹐因为他们大部份只爱 “玩火”。在中秋莭当晚,在街上你看到最多的可能会是大大小小的火堆,而不再是各式各样的灯笼。不知是甚么时候开始流行起了“煲蜡”这玩意,小朋友会找个月饼盒,然后把很多蜡蠋烧溶或者把蜡滴到地上,有的会把水倒入滚蜡,有的会烧纸灯笼,真是有千奇百怪的玩火方法。在晚上看到四处的点点火光再配上迷人的月色,也许真的蛮动人。可是当太阳再出来时,看到的就是市民遗下的垃圾和“煲蜡”的痕迹,需要大量的义工去清洁。其实每一年都有不少的市民乐极生悲,被烧伤、被烫偒,本来好好一个美丽的节日,发生这样的事,难度不是大煞风景吗?

3.        观音诞
农历正月廿六是观音诞,而不少香港市民习惯在这日入庙拜神之际,向观音借贷,俗称“观音借库”。观音借库在香港可说是由来已久,大约从1956年已开始这样习俗。借库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每位善信在进入观音庙借库之前,多先在附近店铺买拜神用的“宝烛”一份,“宝烛”主要包括的东西有:
i.        “大家发财檀香”一束
ii.        红蜡烛一双
iii.        观音衣一份,竹扇一把。
iv.        金元宝纸数张,上印有“财星高照,一帆风顺”。
v.        黄色“宝牒”四小张:“三天赐福招财宝牒”、“三天赐福贵人寿牒”、“解冤免难宝寿金章宝牒”、“九天玄女姻缘和合宝牒”。
vi.        红色“三天赐福转运降鸿宝牒”一大张,借库善信可在此宝牒的空格内填上姓名和日期,让观音娘娘得以知悉。
vii.        红色“贵人符”一张,上印有“贵人指引,永保平安”
viii.        黄色“百解符”一张,善信也可在此填上日期和自己的姓名,上印有“天解赐福禛祥,地解化难生息”。
这些物品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求福,二是消灾,均是贺诞用的常用物品。要向观音借库,善信必须先作贺诞。而贺诞仪式就是每位善信在进入观音庙后,先把“宝烛”内的檀香和蜡烛安插在香炉上,向观音许愿之后,将“宝烛”内的其它东西如“贵人符”、“百解符”和所有“宝牒”交给庙宇工作人员代为焚化。贺诞完毕后,在离开庙宇前,善信就要向工作人员缴付45元,便可换得红纸一张,这张红纸上写了一个随意的银码,不过每张红纸的银码都是不同的,善信普遍认为银码愈大,他们在来年的财份也愈大,这正是所谓的“借库”。借库虽然完成,不过基于民间“有借有还”的观念也适用于人神的沟通上,所以今年借库,便应明年“还库”,即在来年观音诞时,买一份属于还库的宝烛,入庙再拜一次神,整个借库活动才算完成。
4.        惊蛰
每年阳历三月五、六或七日,也就是农历的惊蛰,也叫“白虎日”。据说,这一天正是万物逢春,一切蛇虫鼠蚁四方妖孽,都被旱天雷惊醒,复活出土,为害人间。正因害虫益虫全部苏醒,这意味着小人亦都开始多起来,所以不论男女老幼,都会去打小人以求新一年各方面可以顺顺利利,不受小人的缠绕。不过打小人的民间习俗在大陆已经式微,反而香港的“鹅颈桥”却成了出名打小人的集散地。去打小人的人大多数是在生活上不顺境,遇上了阻碍,或工作无进展、或身体出了毛病、或赌运不佳、或爱情遇上挫折,希望可以借助神婆将小人打走,解开生活的死结子,以达到事事顺意。

从小已听闻有关打小人的事,而民间亦流传了一套打小人的口诀:“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无订(谐音,意指地方)抖;打你只小人手,等你有嘢唔识偷;打你只小人脚,等你有鞋唔识着;打你个小人额,等你一世无发达;打你个小人耳,等你成世无大志;打你条小人利,等你食嘢唔知味;打你个小人心,等你成世苦不堪, ,……” 不过,原来真正打小人时并没有这样的口诀,至少现在的不会。

整个仪式就是神婆先在观音像前上三支香,然后会询问小人的姓名,是童男(花仔)或是童女(花女),至于时辰八字是不需要的。然后神婆就会询问打小人的原因,是想赶走身边的小人?还是想帮助人或为家人求平安?神婆在观音像前诚心禀告,据说这可令她得到法力。接着神婆会用五鬼纸包着的小人并放在砖头上,拿着一只穿过的拖鞋,然后将拖鞋一下一下地击在纸小人“身上”,并念念有词,约过了十数分钟后,小人就会被打致“遍体鳞伤”。打完就会把小人拿到观音像前的肥猪肉上扫了几下,用意是利用肥猪肉将四方小人及坏人的口堵住,使之不再有机会说人是非。再把小人放在白虎口边,使白虎将小人一口咬着,使之不能再发恶。再将包着小人的五鬼纸化掉。拿出运盘,运盘内含金银、“大白解”和“贵人符”等,全是一些好意头及吉利的物品,例如金银代表金银富贵,“大白解”代表将所有的恩恩怨怨解决掉,而“贵人符”则代表有贵人扶助,使得路路亨通,事事顺景。神婆念念有词,再将以上东西化去。最后,神婆拿出一玻璃瓶,内有绿豆及米,她将米和绿豆取出,向四方八面撒去,用意在于驱赶事主身边的小人,以后不要再令事主增添麻烦。又拿出两只杯筊,瞌上眼,诚心祷求,然后向地上掷出,当掷到“圣杯”,即两只杯面都朝天时,代表神灵已经接受你打小人的请求,帮你好教训小人,若掷不到圣杯,便要重掷,直至圣杯出现为止。当以上所有的仪式完结后,神婆便叫顾客向观音致谢,而“打小人”的仪式亦完结。

5.        长洲太平清醮
这个长洲的传统祭祀活动通常在农历三月底或四月初举行,当中最具特色的是那些高达二十米的巨大包山棚和由小孩扮演传说人物的“会景巡游”。不过,其实这些只是众多仪式中的两个部份,整个活动是连续进行五天的,当中还包括道士祈福、全岛洲民斋戒、潮州锣鼓参神、功夫及麒麟表演、飘色,彩旗及醒狮巡游大汇演、超渡和派发平安饱等。

关于长洲太平清醮的起源,一般的说法是前朝中叶的瘟疫,正如长洲太平清醮(2004年)特刊所记载:「长洲建太平清醮,源起于清朝中叶,当时本洲厉疫为灾,死亡枕藉,洲民在惊惶之余,群集北帝神前,祈求消灾解难,得玄天上帝指示,延高僧设坛拜忏,超渡水陆孤鬼,奉神绥靖游行街道,其祸乃戢,嗣后相沿演为一年一度太平清醮。」可见,长洲居民要举办太平清醮,是为着对区内的孤魂野鬼作出超渡,以除瘟疫。不过究竟长洲在甚么时候开始太平清醮,已经无法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长洲的太平清醮,的确曾与1890年代爆发的鼠疫牵上关系。长洲太平清醮特刊 (2004年 )有如下的记录:「约于一八九四年间出现一奇事,北帝威信因而大夸,是时长洲发生空前大瘟疫,居民惶恐不知所措,惟有日夕祈祷北帝镇压疫厉。庙内忽有海陆丰籍人仕一名,如醉如痴,喃喃自语,自称北帝化身,命各人速制肩舆一乘,须用利刀造座垫及踏脚板,升彼至瘟疫之区。众依其言,立刻备办停当。只见该人赤足登座,于长洲巡行一日,始毕。后瘟疯全消,该人仕遂不复见。」综合上述,学者大致认为,现时长洲举行的太平清醮,与1894年以港岛太平山街为重灾区的鼠疫有关,也很有可能是由于当时太平山街的海陆丰人以崇祀北帝以抗疫病被认为有效,居住在长洲的海陆丰人遂请来这位北帝,与长洲北帝共同出巡,驱疫禳灾,自此成为习俗。

二.        香港的地方传说
除了节日外,香港有亦有不少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不过令我有深刻印象和深层认识的并不多,有的也多数与地方的起名有关,因此我亦选择了几个在我成长路中出现过的地方传说来分享一下。

自出娘胎以来,我都是住在香港东区的“柴湾”。小时候,我常跟妈妈去探望住在 “筲箕湾”的外婆。从小学开始,我每年就总有一次要到北角的“七姊妹道”看牙医。到了中学,我就读于一间在半山区的中学,偶然也会听到同学说放学要到“姻缘石”参拜参拜。这几年,香港又兴起了到“许愿树”挂宝的热潮……

这些千奇百怪的名字不时都会在我生活中出现,孩提时代就最爱问问题,我也曾经就这些有趣的地方名字问过爸妈和朋友,可是答案都只会是“这里从前是卖柴的地方嘛﹗”,“因为似筲箕所以就叫筲箕湾。”,“好象从前有七个女孩一起跳海。”,“就是个形似仙子,保佑姻缘的石吧﹗”听到这些答案,我就以为这些就是原因,亦没有再追问下去,久而久之也淡忘了这些问题。不过,事实又怎会只是三言两语般简单?

在宋代时(公元960-1279年),“柴湾”本名“西湾”,是一些往来浙江、福建和广州之间的商船及渔船船家上岸打水的中途站。至于那时是否已有人居住,则现时仍然未有定论。到了十八世纪初,一些客家人就由广东南徙至西湾,他们建立了六条村落。据说由于当时很多村民都习惯到西湾的临海地区砍柴作燃料用,久而久之,西湾就改名为“柴湾”。柴湾原本有多条客家村,但随着市区的拓展,村落相继荒废,现在只剩下硕果仅存的“罗屋”。罗屋原属于一罗姓客家人所拥有,因此得名。屋主罗氏的祖先在清干隆(公元1736-1795年) 年间,由中国北方南迁至柴湾定居,并兴建这间村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他们一家以种稻为生,生活简单而俭朴。1989年香港政府将罗屋列作法定古迹,永久保留,见证柴湾的历史发展。罗屋是一间典型的客家村舍,以厅堂为中心,左右为房间及门廊,对称工整。屋内中央为厅堂,两侧为建有阁楼的卧房和工作间。厅堂的正前方是天井,两侧分别是厨房及杂物房。屋内放有馆藏的民俗文物如古老家具、农具、日用品等,以复原村屋的面貌,充分反映出客家人俭朴刻苦的生活方式。罗屋外的空地现设有一系列的展板,以文字及图片分别介绍柴湾的历史、罗屋的历史、建筑特色及客家人的习俗。

而“筲箕湾”则本名“饿人湾”,由于地形良好,所以成为了渔船的天然避风港。在香港开埠以前,筲箕湾已发展成为一条小渔村。据说由于居民觉得“饿人湾”这名字不吉利,而该港湾的形状看起来又像个筲箕,因此便给它改名为“筲箕湾”。除此以外,在谭达先先生《论港、澳、台民间文学》一书中,还有另一个说法。百多年前,当地有一个名叫朱娣的艇妇,她婚后三年丈夫就离世,她诞下了遗腹子并取名阿虾。阿虾在十岁那年因感染天花而导致双目失明。到了阿虾十五岁那年,朱娣亦因患病而不能工作。阿虾极为孝顺,常常拿着筲箕到附近的渔船乞食养母。有一年台风袭港,阿虾因此失踪,只在海边遗下了筲箕一支。朱娣因忆子成狂,不久亦郁郁而终。后人因被阿虾的孝顺之心感动,便以其遗下的筲箕为该地命名。

至于“七姊妹道”背后亦有一段凄美的故事。传说百多年前,七姊妹海湾(即今七姊妹道)是一个渔村,当中有七个年青的少女情比金坚,结义金兰,大家的共通点,就是自小丧父丧母,大家便住在一起,互相召应,于是在"七姐诞"当天对天发誓: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自此之后,大家关系更好,人人称他们"七姊妹"。可惜好景不常,有一天一班恶霸到这村捣乱,七姊妹奋力对抗,尤见七妹更为落力,那班恶霸的首领看中了七妹,并令三天内娶他过门,七姊妹互相抱拥痛哭了三日三夜,大概第三天的晚上,六位姊妹设法为七妹解围,尽量阻挠恶霸的花大轿,以拖延时间,好让七妹尽快逃走,可惜恶霸不足三两下功夫就把六位姊妹击退,由于天幕已黑,六位姊妹唯有拖着七妹向前走、向前走,走到最尽,原来是七姊妹海湾,在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七姊妹把心一横,走到最大的那一块岩石上,齐心地叫:“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之后,七姊妹手牵手,从大石上跳落海中,那班恶霸见到此情形,因畏罪,怕人以为是他们干的,不足两天,所有兄弟有他们的居所内剌腹自尽,而七姊妹的尸体就在七天后手牵手浮上水面,他们跳海的地方,正是现今七姊妹道与模范里的交界。而谭达先先生一书中又有另一番的记载,相传那七个结义金兰的女孩皆已”自梳“,所以七人有”不嫁“的共同誓言。可是,其中三妹的父母却要逼她嫁人,这令三妹陷入了困境,她既要履行姊妹间的誓言,又不能违背父母之命。最后她决心求死,而其余六姊妹亦不愿留在人世,便决定齐挽手投水,集体自杀。一个昼夜后,七姊妹的尸体浮出了海面,仍旧手挽着手。人们看到既婉惜她们香消玉殒,又敬佩她们誓同生死,行动一致,于是就把发生悲剧的地方以”七姊妹“命名。

“姻缘石”是指在港岛半山区上的一块石头,相传是一块求夫得夫、求妻得妻、求子得子的神石。这一带本来是斜坡,为了防止下雨时山泥倾泻,当局用灰沙和英泥,将斜坡批荡,后来在那斜坡上就多了一块石头突出来,它形如一个人头。;而慢慢在那块石上竟生出长草,就好象人的头发。由于这一草一石就在古老的姻缘石附近,所以人们都认为这块石是新的姻缘石,于是善男信女,就开始拜这一块石头了。在一九六四年岁次甲辰,求过这位神而灵验的善男信女,集资将这块石头粉饰,正式立了这座露天的姻缘庙。他们将那块石头,绘成人形,并在石下,绘成身形,加上其它的装饰,称之为“圣地”。自此之后,每逢初一十五,善信都会到来朝圣,求姻缘的,都来拜祷。 同时,因为姻缘石位于宝云道的晨运区中,那些晨运的人都不乏有心人,他们认为这位姻缘之神,也是晨运之神,会保佑晨运青年健康快乐。因此在晨运之余,也来上香求他庇佑的。

至于“许愿树”,这可算是香港新兴的必游之处,因为人人都希望心想事成。“许愿树”位于新界的林村,林村是在大埔的西北方,与元朗锦田接壤。早于宋代一二八七年已有居民聚居于此,建立了二十六条村庄,连绵千里。现在整条林村都兴建了很多两三层的村屋,当然亦保留了很多古色古乡的村屋。而林村河源出大帽山,沿村直流,清澈见底,滋润田园,增添林村的风景美态。相传许愿树前身是一棵大樟树,坐落在天后庙旁。本身已经与其它的树大有不同,不过始终惹不起别人的注意。日子久了,这颗大樟树的树枝枯萎,令到整棵树变成了"通心树"。据说有一位善信,他的儿子学业成绩很差,于是他前来参拜,诚心许愿,结果令其子智能顿开,学业猛进。自此,便有很多善信,扶老携幼,诚心参拜。许愿树总共有两棵,现在大家经常参拜的是近马路边较大的一棵。传说大的一棵是拜学业,家宅,身体等生活愿望,而近天后庙的一颗则拜姻缘及求子等。不过现在都没有分开拜了,大家都喜欢较大的一棵,因为挂宝较易成功。许愿用的"宝碟"可向马路两旁的摊档购买,宝碟内会有一张大黄纸,右手边会有数行的空位让你将姓名和愿望写上,之后就把它卷起来,切记要由尾卷上头,然后就到树下诚心参拜,接着就可以找一个有利位置,将宝碟拋到树上去,要直至能够把宝碟挂上树才行。传说挂得越高,愿意就越容易实现的。可是,就在今年(2005年)的新年期间,大的那棵许愿树因再承受不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心愿而折断了,现在正由有关人士为其“抢救”,所以暂时也不能为人们实现愿望了……

其实完成这篇文章后,在我脑袋反添了不少的问号。香港的传统节日好象变得越来越“现代”,例如新年、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我们的庆祝方式都只有十多年左右(甚至更短)的历史,那么究竟二十多年前的人又是怎么过节的呢?究竟这些是循传统风俗变化发展出来的一个阶段,还是传统的一套已经不再“活”着地流传下去,被人们全新构思的一套方式取替,从此只有文字可保留它们,但实际己死呢?另外,好似香港的地方传说,其实流传并不广泛,很多人也好象我一样,只知其名却不知其背后的故事,往往要翻查资料才会略知一二,甚至已经没有人再会知道。那么,这些传说会否有一天就不再是口头文学呢?因为已经不会有传承人以口耳相传的方法把他们传开,更不会有人充实、更新它们,令它们不断成长和生存。最后,其实会否有新的民间文学产生呢?有时候,一些流行曲,例如香港歌神许冠杰先生的歌曲,很能反映人民的的心声,又广泛地流传,那么这些能称得上为民间歌谣吗?又如一些名人和新闻人物(如梅艳芳小姐)的事迹又会否发展成民间传说的一种呢?

        总括而言,我仍觉得香港难以给我一种家乡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她仍充斥着殖民地的色彩,又进一步成为商业味道浓厚的国际大都会。香港的风土人情总好象是要拼凑出来的,没有一样独具代表性的东西,不过,又有谁能否定这不是她独特之处呢?




参考资料:
1.        《论港、澳、台民间文学》,谭达先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2.        《广东民间文学研究论文集》,管林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第1 版。
3.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网页 (http://www.cciv.cityu.edu.hk/)
4.         http://www.gohk.gov.hk/text_version/gb/home_still.html
发表于 2005-3-25 17: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节庆香港 传说香港

先顶一下 ;)
182111294GRmtsx_ph.jpg
发表于 2005-3-26 01: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节庆香港 传说香港

呵呵,香港夜景。怎么看上去有点像上海外滩?
比比看。
(顺便问一句,是自己咔嚓的吧?)
xin_3d44ea8a85fb4f0bab431a2b8dfbc1b8_43.jpg
发表于 2005-3-26 09: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节庆香港 传说香港

要不是外滩才怪呢。皇冠顶的大厦是上海著名的威斯汀超五星宾馆。

有哪位朋友介绍一下台湾的公共假日,看看有几个传统节日,对我们大陆节日体系改革或许有参考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8 10: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