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8|回复: 1

辛树帜——第一个进行西南少数民族调查的组织者(包括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2 18: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辛树帜
            (1894—1977)
              
            辛树帜,农业教育家、生物学家和农史学家,毕生致力于科学、教育事业,为我国西北的农林教育和科学事业奉献了大半生心血。晚年从事农业科学、古农学研究,撰有《中国果树历史的研究》等著作,为我国农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出身贫寒家发愤苦读书
              辛树帜,1894年8月8日出生在湖南省临澧县东乡辛家嘴一个贫穷农民家庭。全家只有3亩田,另佃地20多亩,自家耕种,其兄帮人打零工。九岁丧父,小时候曾给地主放过牛,后由其兄抚养长大。9岁人私塾启蒙,1906年秋入高小4年级,1910年进常德师范学校,1915年秋21岁时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前身)生物系。辛树帜在武昌高师学习时,受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主义思想影响,刻苦攻读,决心振兴祖国,以教育和科学昌明政治,解万民于倒悬。当时,他支持孙中山、黄兴的主张,信仰三民主义,并加入国民党。
              1919年春实习期间,得到原籍临澧县政府的100元津贴,随同学到日本考察了一个月。1919年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为了筹措出国留学资金,他不辞辛苦,在长沙明德中学、湖南第一师范、长郡中学等处任教。教学中,他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和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常带领学生到野外去采集标本,对学校和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时蔚为风气,使不少学生由此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如后来成为知名专家、教授的植物生理学家、农史学家石声汉,植物学家吴印禅等,都是他当时的学生。
              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节衣缩食,他积攒了2000多元钱,便于1924年赴欧留学。他原打算以勤工俭学方式到美国留学,但当时美国实行的移民政策,限制华人入境,便改变主意去英国伦敦大学学习生物学。一年后,又转入德国柏林大学攻读。
              1927年冬,正在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时,辛树帜突然接到当时在广州中山大学担任正副校长的戴季陶、朱家骅发来的电报,约他回国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并寄给他2000元作路费。他本想在柏林大学再深造一二年,但因一再电催,又寄来路费,就只有先踏上归程。
              但是,他当时一心想的是如何发展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根本不想从政。加上在柏林大学,他的指导教授笛尔斯曾告诉他,“中国的广西瑶山地区,在动植物分类学上,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他一心向往要到那里去作认真的考察,填补动植物分类学上的这一空白点。因此,回国后,他首先婉言谢绝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委任,并再三向戴、朱两人说明自己的想法:“我国地大物博,素为世界所重视。而我们的科学落后,尚没有我国人自己作的精密调查,历来所见关于中国生物之记载文献,多出自外国人之手。其中虽不乏治学之士,但也有居心叵测,为本国利益搜集资料存心侵略之辈,听其深入各地从事采集,丧失国家主权,实是我们莫大耻辱!今日为求我国学术之发达,查明各地物产实际情况,以供祖国开发之参考,自行着手调查,实属刻不容缓。桂省交通不便,外人尚未调查,尤为亟待考察之区。俟桂省调查完毕,然后再扩至滇、黔、蜀、湘、赣诸省……”(参见《国立中山大学广西瑶山采集日程》1928年版)。经他一再争取,终于被中山大学聘为生物系教授兼主任。
              广西瑶山不仅有天然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又是少数民族居住区。瑶山中的语言、习惯、风俗、民情,都未曾有过专门考察。虽然地方志上有一些零星资料,但往往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也很不完善,更谈不到详细。于是,中山大学决定由辛树帜带一考察团,对瑶山的动植物资源、历史、语言、民俗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1928年5月,考察队向当时人迹罕至的广西大瑶山、大明山进发。
              瑶山是中国甚至世界动植物资源宝库之一,且在生物分类和生态上都很有利于观察,是生物学工作者理想的天然大学校,也是当时我国西南部的一个神奥领域。为了采集到尽可能多的动植物标本,他们攀险岩、穿蓬蒿、钻竹林、斗恶蜂、避山蛭、躲毒蛇,战胜诸多难以想象的艰苦。白天,他们在山上兴致勃勃地采集动植物标本;晚上,他们回到山村,在昏暗的油灯下,采集民歌民谣,标注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民风民俗。
              同年11月,辛树帜又组队进入大瑶山进行第二次考察,其规模比第一次更大,考察的区域范围比第一次增加了一倍,直到第二年2月才返回学校。

                  瑶山考察,开国内大规模科学考察和生物采集之先河,其考察和采集范围已远远超出瑶山地区,涉及贵州苗岭山脉的云雾山、斗蓬山和东部的梵净山,湖南南部的金童山,广东的北江、永昌、瑶山及海南岛等地,共采集标本6万余号。其中植物近千种3万号,哺乳类动物40余种100余号,鸟类210种4000余号,爬虫类40余种500余号,两栖类20余种300余号,昆虫类600余种2000余号,鸟类中有60多种是首次发现,揭示了中国南部的动植物宝藏。发掘出许多新属新种,其中最突出的是辛氏鳄蜥、鳄蜥亚科、辛氏美丽鸟、辛氏木、辛氏寄生百合、辛氏铠兰等20多种以辛氏命名的动植物新属新种。此外,他们还收集瑶族服饰物品数十件。对当地风俗习惯作了大量笔记,先后整理出《瑶山两月视察记》、《正瑶舞歌》、《甲子歌》、《瑶山采集日程》等大量民族民俗资料,并在1928年《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出版发行“广西瑶山调查专号”。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称赞这次调查“真是一件大功绩”。由此为中山大学建起了比较完整的动植物标本室,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从事动植物研究的专门人才,扩大了中国学术界在国际生物学界的影响。1932年春,辛树帜由广州北上南京,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审处处长。次年,该处扩充为国立编译馆,辛树帜任馆长,审查发行大、中、小学教材,统一整理科学名词,使许多从外国音译过来的同物异名科学名词,有了我国统一的名称,极大地方便了教学、科研和中外交流。此间他还主持编纂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年鉴》,主编《黄河志》、《图书评论》等,大力赞助中华自然科学社,组织青年学者撰文介绍国外科学成果,普及科学知识,为我国科教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心系大西北创办两大学

  1932年,辛树帜前往陕西,考察了西安、华山、周陵、草滩等地,放眼祖国大西北这片广袤而又贫瘠的土地以及落后的农业生产现状,他被黄土地那沉重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一下子迷恋上了这片黄土地,从而萌发了“开发大西北”的一整套宏伟构想。
  当时,陕西大旱,赤地千里,饿殍载道。他首先想到民以食为天,想到农、林、牧业。后来他在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刊创刊号的题词中写道:“管子曰:‘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开发西北,道在其中矣”。要发展农林牧业,又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关键又在于教育是否发达。由此,他联想到偌大一片黄土地,纵横五省区,竟没有一所高等农林院校的现状,萌发了创办一所西北农林高等院校的设想。


后面部分与民俗学、民间文学无关,故省去。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3-1-24 08:58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1-22 23: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辛树帜——第一个进行西南少数民族调查的组织者(包括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