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9|回复: 4

网络社会生态中民间文学研究刍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9 0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社会生态中民间文学研究刍议


摘要:网络技术在当今社会作用相当显著,并且以这种技术为基础逐步的形成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的社会生态中民间文学有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简单局部的量变中走向整体全面的质变,由此产生网络民间文学概念。网络民间文学既是传统文学的一种发展,也是与现实社会传统文学相对等的一种虚拟社会文学。本文将网络民间文学置身于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生态中进行研究,并由此对文学的发展趋势、文学的本质、文学的作用展开分析,强调网络民间文学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社会生态;网络民间文学;泛民间化趋势

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社会,它是基于互连网的社会。网络技术所创造的是一个特殊虚拟的空间,就是人们所讲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借助于这个空间建立的网络社会不同于人们已知的物理空间、历史空间与思维空间交互造就产生的现实社会。因此在这个特殊的社会生态中,民间文学的发展必定会有很多变化甚至变异。对于在网络社会生态中的民间文学研究不仅在文学方面,甚至在社会文化方面都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网络社会特性与网络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中产生的,如人类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的神话传说,封建社会产生的民间故事、歌谣、戏曲等等。可以说民间文学的产生都是在物理空间与历史空间构建的现实社会中形成的,是人的思维认知空间的产物。网络社会并不能改变民间文学与现实社会的存在关系,但是网络社会生态自身的独特性质对于现实社会有着历史性革命性的改变,民间文学在这种网络信息社会中自然也有着自身的嬗变。
为研究这些具体的发展变化,首先要对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群体等有所认识。网络社会是因特网技术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基础意义在于:正是由于网络空间的出现,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当今最重要的资源-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早就被人们所认识,但是只有当它方便的存储、加工、传输、查询时,才能成为变革社会的实际力量。
这种由技术力量向社会力量的转变早就被一些认识所预想到。早在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gibson)就提出网络空间(cyberspace)[1]。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计算机网络化把全球的人、机器、信息源都联系起来的新时代,预测一种社会生活和交往的新型空间。后来以cyber为前缀的词迅速流行起来,网络空间不仅改变了人们接收、处理和发送信息的方式,也改变的信息本身的产生和存在方式,拓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调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
网络社会是以信息为其发展的基本动力,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其实现社会特征的手段,以网络文化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意识观念。它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由信息构建的虚拟社会,其基本要素是比特(bit)。比特与原子遵循不同的法则,比特没有重量,易于复制,可以极块的传播,在传播的同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可以由无限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价值越高。
网络社会群体是网络社会活动的参与者,通俗的说就是“网民”,“网虫”等。英国学者巴特雷认为:《柯林斯英语词典》将“民族”定义为“构成一个单一国家的、具有一种或多种文化、种族以及其他的人或人们的集合体”,或是“一个没有组成国家,但是有共同的祖先、语言或历史等的人们的集合体”。如果把物理上的边界问题放在一边, “网民”至少符合作为民族的某些判断标准,因而称之为“网络族”[2]。在因特网亚文化发展过程中就有一套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一个共同的历史和信念协议,在这些标准的划分下,网络族,这个受到因特网影响形成的有共同信仰和人生观的部族,已经满足《柯林斯英语词典》的定义。网络社会群体(网络族)正在创造一个正在进化的,自行组织的共同体。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他的著作《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对网络族的评价“他们代表着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迁徙,一部交响曲的最后一个宏大乐章。”[3]由此可见网络族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对与传统文学而言,网络文学是一个新兴的文学类别。但从网络社会性质来看,网络文学是新生社会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它本身相对于传统的文学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可以将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看作两个系统,这样,网络文学就不能说是一个新的文学类别,而是一个独立的文学体系,它与传统的现实社会中产生的文学是对等的。
依据《民间文学教材》对于文学的划分,“民间文学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4]。那么在网络社会,我们或许可以将文学如此划分,及网络作家文学、网络通俗文学,网络民间文学。
在网络社会中,文学创作铺天盖地,网络作家也声名鹊起,如痞子蔡、安妮宝贝等,但是还有更多的散落的文学作品在网络传播,没有明确作者,并且在传播过程多有改变、演义等。这些形式的作品不具有一部作品的规模,但是在网络社会流动迅速,传播广泛,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且成为网络文化的源泉与基石。
对于网络民间文学的研究是民间文学研究的一块处女地,而且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以往的民间文学研究只是对于流传下的民间语言艺术,属于历史上民间文化积淀的发掘,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网络技术以前社会的物质水平,即使是有一些人对于民间文化有具体的整理加工,如《诗经》、《乐府》或者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也有相对的滞后性,并且也会因为加工整理者的个人因素或统治阶层的影响显得片面、歪曲、增删或脱离了原貌。
任何意识形态的上的东西都是对于社会的反映,文学不例外,民间文学更不例外。任何社会都有自身民间性的文学形式的产生,在网络社会中,这样的民间性文学借助于网络社会信息技术的特殊优势,能够做到这种文学形式的形成、认同、研究的“同期同步”。这也是现时期对于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先决条件。

二、        网络民间文学的形成发展及其性质变化

网络民间文学是伴随网络社会而产生的,它在网络社会的形成发展自然相对于传统的民间文学有着很多的不同,具体可以分为网络社会的特征;网络族的个性素养;现实社会影响三方面:
1、网络社会特征。网络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具有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因特网不仅是一种让信息瞬间生成、瞬间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传播媒介,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离散的无中心的结构模式和运作为特征,基本消除了歧视,实现地位平等的参与,真切的推动文化思想的繁荣,特别是让民间文学的发展有了更广泛的前景,促成网络民间文学的潮流的形成。
2、网络族的个性素养。我国的网络使用者的数量将近一个亿,在这个人群中以青少年为主,这些人也许还未在现实社会成熟,但是他们是网络社会的中流砥柱。可以说所有的网络使用者都接受过基本的教育,都应该有着使用文字及将文字输入网络载体的技能,这一方面将与中国几千年来民间文学有着本质的不同。网络族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很广泛很复杂,体现在多个方面,网络民间文学将也会受到网络族群个性素养所形成的整体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
3、社会现实影响。网络如何发展也是基于现实社会的一种虚拟空间,虚拟社会的发展必然受到现实社会的根本制约。网络民间文学的创造者是所有的网络使用者,他们的意识形态的形成与改变必然是自身所在的现实社会或者是网络社会中所体现的现实社会所作用的。当然在网络社会的生态中,虚拟现实是网络社会的一种特有的神奇的技术,也是有着广阔前景的理论,在这种技术理论的作用下,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将会是现实与虚拟更加接近,甚至一体。网络民间文学可能就在未来的网络社会以一种超现实的方式来表现现实,这与几千年来传统民间文学中对社会现实和自然现实的神化,虚化、比喻、暗示等等出现根本的转变。在网络民间文学中中国传统民间文学的传统糟粕就不会有存在的市场。当然在网络民间文学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中也会有着其他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在网络民间文学的研究中逐步的表现出来。
网络民间文学的成型必然是传统民间文学的一种蜕变,就以上的所有的分析以及现在网络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网络民间文学的相对于传统民间文学的变化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在许多的民间文学的教材中将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划为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人民。但是网络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则发生变化。中国网络民众人数将近一亿,这一亿网络基本上都是城市居民,是社会的顶尖阶层,在文化知识以及财富权力方面都是社会的优势群体。中国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则排斥在民间文学之外,在这一点来看,网络民间文学不能够算做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文学,只能是“网络社会民间文学”,这也是网络社会生态下的民间文学与现实社会民间文学的本质区别。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网络将会“网络”到更多的人们,网络社会与整个社会相对称时,网络民间文学才能才有真正的民间意义。
2、创作传播载体的多样性。在民间文学教材中认为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口语。在传统民间文学的发生之初,可凭借的信息手段主要是口语,文字发明之后,在漫长的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掌握和控制文字,大多数的人们群众只能以与生俱有的口语作为主要的创作手段,在此基础上,传统的民间文学形成传统的以口语为媒介的创作形式与艺术技巧。成熟的网络技术拓宽了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播主体,文字载体甚至是最基本的途径,口头传播在网络民间文学中有着更大变化,人们不仅可以把声音放在网络上,而且可以配以形象、音乐。比如网络上流行的flash,就可以看作网络民间文学的一种新兴的独特形式。网络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可以将人造事物像真实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还要逼真,所有的现实的传播载体都可以在网络社会表现,网络的虚拟技术也可以将许多现实中不可能的事情表现,这将会使传统的民间文学中的神话幻想等以视频形式展现。综上所述,网络民间文学与传统民间文学的定义只有“一个民族(网络族)集体创作”符合,“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相对与网络民间文学是十分狭隘的了。
3、创作骨干力量的变化。传统的民间文学的创作骨干力量可以说都是有成年人甚至多数是老年人,这与传统的阶级社会是适应的。长辈的话一般具有权威性,也只有长辈有在家族群体中有公共场合说话的权利。在加上传统民间文学都是口耳相传,因此也只有长辈们掌握着先辈们流传下的民间故事、歌谣、传说等,这使得他们有着对于民间文学再加工创作甚至组织编造的机会。青少年只能是接受这些民间文学,等他们老了再传给下一代。但是在网络社会,网络族的中坚力量是年轻人,大多数是有知识有思想的年轻人,他们通过网络获得广阔的信息,他们完全可以摆脱上一代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在网络整个虚拟的社区他们有着完全独立自由的话语权,可以任意的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用任何方式表达。这就明显的划分出传统民间文学与网络民间文学创作骨干力量的年限差别。这样,网络民间文学与传统民间文学就有着明显的心理差别,在艺术风格、思想情趣、道德观念也表现很大的不同。
三、        网络民间文学与文学的泛民间化趋势

民间文学是任何社会民族文学中历史最悠久的,任何其他类别的文学都应该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在网络社会文学中的发展与现实社会大体相似,但也存在特殊的地方。网络作为一种技术,首先的功能是极大的方便了信息的存储、加工、传输与查询,所以网络技术在成熟,但是还没发展到网络社区以及网络社会的层次时候,网络首先是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公开传播的载体。如葛红兵教授所说:

“上网文学、网上文学、网话文学--网络文学的三种形态。所谓上网文学就是纸面文学作家将他们在纸面创作、发表的文学作品出售或者免费提供给文学网站,令其在网上传播的文学,如网上金庸的作品、王朔的作品、苏童的作品等等。”[5]

因此,网络社会的文学之初,是以作家作品的上网传播为开端,也就是所谓的“上网文学”,如葛红兵所言这是“网络文学诞生的必要阶段”、“网络文学在利用纸面文学的现有成果”,我也可以将它成为网络社会文学发展的“史前”阶段。
在“上网文学”阶段,网络作为一种最高技术含量的传播载体非常迅速的运用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中。根据网络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欧阳友权的统计:“自1995年中国大陆开始有了本土的文学网站加入国际互联网始,截至2001年8月底,中国大陆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设有文学栏目的网站3000多个,其中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的网站153个,发布小说的各类网站486个,发布诗歌的249个,发布散文的358个,发布剧本的75个,发布杂文的31个,发布影视作品的529个。在这些网站上发表的文学作品更是不计其数。而且仅以专载网络原创作品的网站‘榕树下’ (rongshu.com)为例,它从1997年建站到2001年底就已登载原创作品61.9万多篇(部),达8亿多字。”[6]
光“榕树下”网站几年的登载作品就超过建国50周年所有文学刊物的总量,可以说网络的出现极大的繁荣了中国文学,但也就是在这种技术对于文学发展的促进中,网络民间文学开始浮出水面。随着网络社区的逐步完善,网络社会的逐步成型,网络族的人们也渐渐在网络社会的生态环境中逐渐开始了自己的社会语言的发展,从特有的字符到个别的词语,以及表达方式、语法习惯、语境氛围等等都出现蜕变,形成自我民族(网络族)的语言系统,并且用这些语言开始最初的文学创作--“网络民间文学”。
网络民间文学与网络文学作家文学之间的过渡是非常之快的,甚至都可以说是并行的,因此在网络社会的文学发展可以说是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对于“文学与网络的结合”统一称为“网络文学”。
对此,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一是网络文学是在网络社会中诞生的,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决定网络民间文学与网络作家文学的发展可以是同时的、统一的。二是网络文学的泛民间化趋势模糊了网络民间文学与网络作家文学的界限。这一点是由现实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网络技术的优越性所决定的。
当今社会的文明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人的普遍素质也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高的,特别是在网络社会,几乎可以说是汇集现实社会精英,因此相对来讲,在网络社会中就有大批的人有着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或者是对网络文学作品有着加工在创造的潜力,他们对于网络文学作品的不光是被动的接受,他们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喜好,思想意识融于文学作品,参与作品创作。有学者就明确的指出:

“文本开放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在朦胧诗争论的年代,东北诗人阿红曾做过尝试用电脑创作随机诗的实验。他把许多诗句都输入电脑,然后让它随机排列,创造出新的诗篇。网络写手小挚的《聊天室的故事》主体写完,就成了众多同好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试验场,结果使这篇小说成了超文本的多结局小说,最终使文本走向零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就是一种民间文学:集体创作、集体修改、在流通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永无定型。因而,又可以说网络文学既有多种版本,又可以说根本不存在版本。” [7]

“一个文学文本的阅读与写作,可以在一种交互性作用下完成。作品的原创作者无法左右自己作品中情节和人物等的发展趋势,其作品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结局,这在网络上是不足为怪的事情。其他作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随意地参与你的创作,可以对你的作品进行随心所欲的修改、删节、续写,最终使你根本认不出这个“孩子”与自己有什么“血缘”关系。虽然传统传媒如报刊也常进行一些文学接力,有的小说家也在尝试用纸牌形式进行小说创作,如法国“新新小说派”代表人物萨波尔达的《作品第一号》,就是一堆写满小故事的活页纸,读者可以任意换洗。但与网络文学的这种交互性特征比较起来,传统文学的开放性远不能及。当年巴赫金煞费苦心经营的复调小说理念在网络时代则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 [8]

网络技术的优越恰恰可以让这种泛民间化趋势成为可能。它几乎无限地拓宽了文化空间的开放性,让“读者不仅是个被动的阅读者,也可以是个主动的创作者,这是网络文学特别诱人的地方。网络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其开放性和广域性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甚至准爱好者提供了尽情表现的舞台。”
网络也为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网络民众可以在网络文学作品的页面上直接发表评论,也可通过oicq、msn等聊天工具即时互动交流。这种充分的互动性是传统文学无法实现的。李自芬在《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论述网络对文学作用时就指出:“这就是网络的意义--借助网络这个工具使文学回归民间,使之成为人们表达自己和彼此沟通的便利工具,而文学的意义不就是表达和沟通吗?”
网络社会的特性是自由、开放、简单便捷,由于这些特性,一个作者的作品往往会被许多人删改、转贴、续写,于是整体上便决定网络文学作品的民间化趋势, 而网络文学作品的作者也应该乐于对自己作品的“民间化”,在网络社会,作品的民间化程度越高,越能体现网络文学作品的影响力。
相对于现实社会文学发展,网络社会有一种相反的途径,这种途径就是在“民间化”基础上“作家化”的淡化,而不是像现实社会文学在“民间化”的基础上“作家化”的突显。在网络社会“作家”一词似乎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使“写手”这一新称谓。如文所言:

“网络文学的‘作者’更多被称为‘写手’,它与传统文学的‘作家’两者间的区别绝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变化。在网络文学中,作家不再是一个特殊的专业职业,写作成为大众共享的自我表达的精神活动。传统作家的中心地位和诠释权威消失了,不能再以少数人精英化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来主导大众的审美。大众文化不再只是被表现的对象,而是作为创作的主体进行更为生动更为真实的自我表达。一个没有受到过文学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只要有了创作的冲动,无需得到文学编辑和批评家的认可,即可以在网络上以文学的形式自由宣泄自己的情感,同时给读者带来更为多样性的阅读选择。”[9]

同样,李本夫的《网络对文学本体的挑战及对策》中对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表述也反映这种作家化淡化的趋势:

“传统文学作家的地位被彻底解构了。任何作者,都不能再以代言人的身份为人立言,而只能是众声之一种。由于作家主体性的虚席,文学文本在构成真正的‘众声喧哗’的同时,原先由某个作家独立构思的,具有整体品质的人物、性格、主题、情节、文体、语言、风格等等,一切都解体了,都不一致了。换言之,作家不能随心所欲地左右自己作品中人物性格、情节等等的发展,而只能随续写者续写的变化而变化。”[10]

通过以上的论证分析,可以明确网络文学发展的泛民间化趋势,这就很有必要提出“网络民间文学”这一概念,并将“网络民间文学”作为网络社会文学范畴研究的主流,就像传统现实社会文学的以作家文学研究为主流一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民间化趋势同样也体现文学本质的回归,如欧阳友权教授所言“文学的话语全属于每一个言说者,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也许这才是文学的本真状态。”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文学的民间化趋势也是文学发展的大趋势,它预示着未来的文学创作更多的将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成为一项民众的文学活动。

四、        网络民间文学作品研究及其意义

网络民间文学作品在网络社会可谓是汗牛充栋、铺天盖地 ,但是在网络民间文学作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涉及者却是相当少的。在一些网络文学理论文章中有些已经联系到了民间文学,但是并没有说到网络民间文学,但是从其意义表达上可以证明网络文学的民间特性,也相应的给我们网络民间文学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如下文:

“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往往很重视与传统文学的比较。事实上,如果能够引入一个新的参照物也许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一直是较为系统的,概括出民间文学风格清新、刚健,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不稳定性、传承性的几大特质。而这些特征正是从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的分歧出发,所做出的差异性研究。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同源与对立,相互融合与相对独立正可以作为网络文学研究的参照。也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网络文学的合理位置应该是传统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一个梯度,网络文学最后将和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也包括市民的通俗文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多元化的文学格局。”[11]

以上所表达的是在网络文学研究中对于民间文学研究的借鉴,也可以作为网络民间文学研究对于传统民间文学研究的借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清楚的了解网络民间文学的风格特点、作品形式与注意问题。
网络民间文学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作品知识文化领域的拓宽。网络民间文学的作者基本上都受到过全面的教育,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必然在其作品中体现,有的甚至以他所熟悉的专业领域的知识来进行文学创作,如以数学的推导,物理的实验、化学的反应、信息技术的专业术语等等,可以说任何专业领域知识都能够成为网络民间文学的素材和表现形式。比如《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作者是学水利的,他的作品中多处涉及到水利知识并将其文学化。二是作品表现无里头,带有文学涂鸦和反现实特性。网络民间文学给人一看就像网络中创作出来的,他的主要特性就是随意涂鸦、反现实。在虚拟的空间中塑造不能存在现实的思想意识,在自由的文化环境中恣意放纵的涂鸦,在研究作品的社会性时候也要从相反或颠倒的角度来理解认识,并且要在自由荒诞的文学样式语言中把握文学规律。三是与社会新事物的紧密相随。网络民间文学的创作潮流紧密的伴随社会的新鲜事物,比如新拍的有影响的电影,必然会在网络民间文学中有多种演义。新发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事件也必然有其在网络民间文学的各种文学性的版本。这种网络民间文学的潮流性相当明显。
作品形式:网络民间文学在网络社会的主流意义主要体现在作品形式的多样性。这在网络技术构造的网络社会才能够产生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超文本”这种艺术语言形式上,网络民间文学应当是一种超文本的多媒体语言,创作者可以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图片、声音、动画组合在一起,还可以建立多向链接语言,在一个母本中链接不同的子本,这样的文本能给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欣赏视野。这样的作品形式将无限扩大文学话语的表现力,丰富文学的表现手段与范围。比如流传较广的网络小说《火星之恋》,在文字叙述的过程中,不时插入一些感性的外空音乐和图片,为我们展示了男女主人公如梦似幻的爱情故事。这种自九十年代以来,作家们孜孜以求而不得的所谓跨文体写作,在网络时代却被真正得以实现。
手机的普遍使用也为网络民间文学拓宽了空间,从大量的短信中逐步的显现出来短信文学,短信文学也可以是网络民间文学的一个分支。手机短信每次传送的字数一般是百字左右,加上广泛的民众使用,很具有民间性质。手机与网络也是天然结合,在网络经济萧条时期,许多的网站都是靠短信救的命。
手机拓宽了网络民间文学范围,也具有许多新的特性,如在网络族之外包容更多的民众,但最重要的是它加入了更多民间性意义,值得更多的研究。
注意问题:网络民间文学的研究中必须要注意网络民间文学所存在的一些负面问题,许多问题也是伴随网络民间文学的优势产生,但是我们不能光看到好的地方放弃对它的负面影响的认识,也不能因为会有负面的存在而否定它的整体优势,必须协调正反两方面,在网络民间文学的研究中把握平衡点。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1、创作者总体地位的下移,降低文学的高度。网络写手创作中很容易出现随意化、个人化、游戏化、语言粗鄙等等倾向,同时也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缺乏审查过滤机制等,造成网络民间文学作品良莠不齐,整体质量不高。
2、创作年龄阶段的单一,创作内容狭窄,特别是过多个人情感表现,缺乏社会意义,不利于网络民间文学范围影响的扩大,尤其是手机作为网络的延伸之后,网络民间文学需要必要的规划引导,挖掘更多的受众。
3、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文化心态的矛盾也是网络民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不同的文化心态中的审美标准与批评标准的缺失也是妨碍网络民间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提倡网络文化、文学素养和与之配套的机制。
网络民间文学作品研究在需要注意以上问题的同时,还要明确网络民间文学创作研究的积极意义。我个人认为,对于网络民间文学积极意义的认识应该从两方面出发:
首先,培育积极健康的民间信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间信仰是在民间文学中随处可见的,在众多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各种风俗信仰、事物信仰、宗教鬼神信仰等等,如远古说话中各部族的图腾信仰(崇拜)、民间的财神、土地信仰,藏族的煨桑习俗、东南沿海的妈祖信仰等等多不可数 。在众多的信仰中并没有普遍意义的共同信仰,比如意义深远和历史久远的宗教信仰,有学者在论述时就明确指出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宗教信仰。到底中国的信仰在哪里?答案是:中国的信仰在民间。那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的共同信仰是什么?原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李际均中将曾经撰文指出:

“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民,无论他们生活在哪个时代,无论他们属于哪个民族,也无论他们有着何种信仰,甚至无论他们迁徙到什么地方,受过何种磨难,却始终保持对中华文化和祖国的认同。中国没有产生过‘国教’,没有英国式的‘统一信仰法’,没有日本式的‘神道教’,更没有伊斯兰式的政教合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以国家统一、天下太平代替政治信仰、以崇尚真善美代替宗教,因而有着宏大的包容性和很强的凝聚力。在中国战争史上没有发生过外部世界那样持久而惨烈的宗教战争。这应归之于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1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以国家统一、天下太平代替政治信仰、以崇尚真善美代替宗教”就是中华民族的信仰所在。在信息时代中国的民间信仰更加需要提倡,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民间文学的研究创作中特别需要贯穿、培育这种积极健康的民间信仰,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和谐太平,维护社会稳定,妥善的处理各种矛盾。倡导“真、善、美”和诚信友爱。
网络民间文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融合网络社会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文化含量,涉及大量民众,包罗青少年群体与社会精英阶层,可以说从网络民间文学方面培育积极健康的民间信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能够产生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其次,发扬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延续信息时代中华文明。 在我们为信息时代的文明惊叹并受其恩泽的时候,我们似乎忘记这只是西方文化与文明的一次爆发,忘记我们在这次时代浪潮中所面对的是西方文明的全部,忘记了我们只是现代文明的受益者并不是其创作者。网络化社会的成熟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在全球化进展的同时,民族文化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波澜壮阔。中国的文化立足何处?中华的文明如何延续?我们的文化基因是否沉默?这都是一个个沉重的问题。在信息化浪潮的开始之初就有学者提出中华民族文明的生存问题,这绝对不是盛世危言。
信息网络是西方的科技文明同样也是世界的,我们要学习、借鉴、利用,要在信息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国如何在信息化社会发展是个非常具有时代的话题,但是有一点是相当明确,就是我们必须以我们数千年的文化为根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这就鲜明的提出了开展网络民间文学创作研究的历史任务,在这个新的文学形态中发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明,在未来的世界上留下足以证明我们民族烙印的家底。因此对于网络民间文学的研究应该上升到文化战略的高度,将研究运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把握网络民间文学的发展规律,根据规律确定网络社会的文学发展方针,最终延续并发扬我们民族信息时代的文化文明。


发表于 2005-5-29 22: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网络社会生态中民间文学研究刍议

老兄自己的大作?还是转贴别人的文章?敬请说明出处。
发表于 2005-5-30 09: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网络社会生态中民间文学研究刍议

网民(尤其是网络游戏群体)之俗绝对值写一写。。。。
 楼主| 发表于 2005-5-30 14: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网络社会生态中民间文学研究刍议

当然是我自己写的了
发表于 2005-6-3 18: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网络社会生态中民间文学研究刍议

怎么没有注释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