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5|回复: 8

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4 23: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雨无常,冷暖自知,气象和物候谚语是典型的地方性知识,尤其应该引起民俗学者的关注,不仅因其为民间文学(谚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因为由这些妇孺咸知的大白话中所包含的知识和智慧,你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民众知识与乡土和乡土上的生活中间的血肉联系。对于老百姓而言,诸如此类的知识,肯定比cctv每天数次的天气预报更管用,而且是气象观测员可能穷其一生也无法归纳出来的。--转者

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

蒋志聪

一、前言
笔者从事气象工作20多年了,在写《喜德气象志》时跑了很多彝族地方和走访了很多彝族老人,后在越西搞人工影响天气和防雷安全检查时经常深入基层,收集了一些流传在彝族人民中的气象谚语(尔比),在西昌参观彝族博物馆时,笔者在馆内发现彝族有一些气象知识和物候知识,结合我收集的一并缕列,供彝学工作者参考。笔者从小受到的是汉语言文化的教育,虽然彝语说的流利、但没有彝族文字的能力,故在收集到的彝族气象谚语(尔比)的翻译上有点汉化,且由于笔者生活区的原因,仅收集了越西、甘洛、喜德、冕宁一带的部分彝族气象谚语,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为谢!彝族气象谚语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认识自然的经验,这些经验既有利用自然的一面,又有与自然斗争的一面,并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考验和锤炼,概括成简明、动听、易懂、易记的谚语,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下来。所以气象谚语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时至今日,天气预报已经深入到各地农村,但气象谚语仍不失为广大农民看天看地种庄稼和安排农业生产的参考依据。气象谚语和群众用口语表达的看天经验是有区别的,谚语因果关系明确,语句简炼,而且富有韵味;群众看天经验因人因地而异,一般只有表达因果关系的言语,语句不一定押韵,流行的区域范围也要小得多。
二、彝族世居地云贵高原的气象和物候背景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生活范围多散居于中国西南省份的金沙江南北两岸,南岸分布在云南、贵州的乌蒙山和云南的六诏山、哀牢山、蒙乐山等 ; 北岸则是四川、云南的大小凉山。大约是在北纬22-29度,东经98-106度之间,主要是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带。彝族生活的地区江河纵横、气候多变、群山耸立。山岳之间巨川横卧,地形受到横断山系和大江的分割,形成了地貌的极大差异。东部属云贵高原,平均在海拔2000米以上,其中有金沙江、元江和南盘江流经切割,造成了许多盆地和断层湖,如邛海、滇池和泸沽湖等,还有分布在各系山脉上的高山湖,如红海、黑海等,在这一个多样的地域里,气候受到地形切割的影响。而西面则有大山围绕如怒山和云岭等。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大,境内寒、温、热几 种气候类型俱全,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季节变化不明显,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分明。霜期短,日照充足,年降雨量约800-2000毫米。而彝族多居住在海拔约2000-3000米之间的山区。彝族居住的环境处于原始的大自然状态下,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慢慢地因应自然的环境变化,创造出自己的生存空间和气象学,而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气象文化。彝族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在古彝人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中,领悟到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是自然的生命中的一部份。这种认知使得彝人从古代便很理性地把自然溶入到生命里,强调人与自然的给合。
(一)、四川西南部的气候
四川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份地区四季不分明,但干温季明显,冬暖夏凉,干季日照长。由于受地理纬度和地貌的影响, 气候的地带性和垂直方向变化十分明显。川西南山地为干湿季分明的西南季风气候。全区热量资源丰富, 雨季长、雨量多, 全年为农耕期。川西高山峡谷为垂直分布的山地气候。其中南部谷地热量资源最丰富, 多光照, 冬春连旱期长, 水热矛盾突出, 主要气象灾害是冰雹、干旱和暴雨洪涝。由于地壳的强烈上升和河流的迅速下切,致使山脉连绵, 江河纵横,地表此起彼伏。在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流域 ,山峰陡峭,河谷深切,岭谷高差往往达到l000米至3000米,成为我国强切割地区之一。年均气温在12℃~20℃之间,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4℃~12℃之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0℃~24℃之间,无霜期在220天~330天之间;年降水量在900毫米~1200毫米之间,90%集中于5月~10月,雨季湿润凉爽,干季天气晴朗温暖;年日照在2200小 时~2700小时之间。
(二)、云南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米,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这种情况反映了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米,温度即降低0.6℃左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薄,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条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自治区。云南的这种气候特点,有利方面是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利方面是干季和雨季过于集中,分布不均,还伴随有洪涝、低温冷冻、冰雹等灾害,会给农业带来危害。
(三)、贵州
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4~1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大多数不低于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多在25℃以下。降水丰富,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热量较充足,10℃以上积温约4000~5500℃,无霜期长达270天以上,且雨热同季,利于植物生长。因地形和纬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省内气候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低到高的明显变化,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为农业综合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优越的气候条件。但因雨日多达160天,相对湿度常达80%,日照仅1200~1500小时,日照率不足25~30%,故有“天无三日晴”之谚,对喜光作物不利。又因雨量月变率大,也会出现干旱。此外,还有春夏的冰雹、“秋风”低温等不利于农业的灾害性天气。
(四)、广西
广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主要特征是气温较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夏湿冬干,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7-22℃。最热月是7月,月平均气温23-29℃;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6-14℃之间。≥10℃年积温达5000-8300℃,持续日数270-340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250-1750毫米。桂南防城、桂中金秀-昭平、桂东北的桂林和桂西北的融安为多雨中心,年降雨量均在1900毫米以上。桂西左、右江谷地和桂中盆地是主要旱区,年降雨量仅为1100-1200毫米。雨量最多是防城区,年降雨量2800毫米左右,最少是田阳县,为1070毫米左右。
三、彝族早期的气象谚语(尔比)和物候知识
(一)、凉山彝族博物馆内所列举的气象谚语(尔比)如下:
1、鹰过要天晴,雁过黑沉沉
按鹰过要天晴,意谓老鹰有感应天气的能力,故老鹰高飞而去时,反映天晴将较久。老鹰飞扬上空盘旋,必然是天空无浓云,能见度大,空气湿度低,高空气流活动较小。老鹰能高飞,一般在天气系统过境后。雁是一种喜温的候鸟。它的生活地区,随着季节的转变而迁移。夏天生活在北方,冬天生活在南方。秋分过后,雁飞离北方,向南飞去。雁为了躲避寒冷,在冷锋过境前往南飞,雁南飞后一般有冷锋过境,黑云密布,天气转凉且阴雨,故云雁过黑沉沉。
2、虹出东要下雨,虹出西要天晴。(可能有误,一般是:虹出东要天晴,虹出西要下雨。翻译精确点是:早虹雨 、晚虹晴)早晨虹东方,下午阵阵雨。
四川西南部和云贵高原之天气系统在受副高加强西伸时由东往西移动,故云:「虹出东要下雨,虹出西要天晴。早晨虹出东,下午阵阵雨。(太阳光穿过云中水滴时,由于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弧形彩带,叫虹。水滴越大,彩色越鲜艳。虹出现的位置,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上午太阳在东,虹在西边。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在一般情况下天气系统运动的规律是:自西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表明西边的雷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会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所以也又叫“东虹日头,西虹雨”。)
3、蚯蚓地上爬,雨点天上飘
空气潮湿时,蚯蚓能感应到,并预知天将下雨,淹没其地下的居所,所以蚯蚓要爬出地面。空气潮湿时,阶梯、墙脚、门栏等地面也呈现潮湿,为下雨的前兆。
4、楚润九桶水,月晕起风雨
月晕是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过折射而成的光的现象,成彩色光环,内红外紫。日晕与月晕都是天气变化的预兆。卷层云为锋面云系,为下雨的前兆。
至于彝族的物候知识则反映在下列彝族谚语(尔比)中:
听见布榖(鸟)叫,应该种地了。
听见蝉儿叫,应该道草了(玉米长出子叶时除草谓之道草)
听见金铃叫,拿镰收割好。
可见彝族先民是根据物候来定农时,规定播种、除草和收割的时节。
(二)、我收集的气象谚语(尔比)如下所述:
以下是一些我在写<气象志>时收集的一些流传在喜德,越西,甘洛的气象谚语,由于我不识彝文的原因,译成汉语时可能不准确,请有关学者多多指教为谢!
1、彝人的头是风 、番族的头是雨
彝人的头(就是 “乌头”)与番族的头(就是 “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这两种云比较,“乌头”云不如“白头”云发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阵风,所以叫“乌头风”。但如果“乌头”云发展旺盛,逐渐变成“白头”云,便造成较强烈的雷雨,所以叫“白头雨”。(彝族男子多以黑色头帕包头,番族女子则以白色头帕包头。)
2、北风刮三天
是说在春季如有北方强冷空气移来时,便要刮大风。大风过去,其后面还有小股冷空气断续移来,一般还要刮两三天。
3、鱼鳞天 无雨风也颠
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出现这种云,表明该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转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4、“ 支格阿洛(雷公)”先通报 ,有雨也不大
夏天,烈日当空,地面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并夹带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变冷便凝结成云。这种云叫做地方性的对流云,它的范围不大,又是移动的。对流发展旺盛,便形成带电的雷雨云。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就只能听到雷声。在近处也只下场阵雨,所以“有雨不多”。也称“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5、黑帕接落日 ,不落今日、落明日
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象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太阳,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彝族男人的黑帕)
6、 回头风、当心小牛被吹走
风朝着一定方向前进时,如突然转变方向,说明有锋面过境,将有大风来临。当心小牛被吹走是一种夸大的比喻。
7、群雁南飞天将冷, 群雁北飞天转暖
鸿雁是一种喜温的候鸟。它的生活地区,随着季节的转变而迁移。夏天生活在北方,冬天生活在南方。秋分过后,雁飞离北方,向南飞去,表明秋去冬来“天将冷”。春分前后,它从南方飞来,再往北方飞去,表明冬去春来“天转暖”。
8、天上赶羊 地下有雨都不大
“天上赶羊”是指积云在消退过程中,被风吹散产生的白色破碎不定型的散片云,象被赶的羊群一样迅跑。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冬春季节,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靠近本地,且移动速度快,风力大,降雨一扫而过,雨量不多,然后本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转晴。
9、蜘蛛张网补网 天气将转好
蜘蛛靠张网捕虫生活。刮风下雨天气,往往冲坏蜘蛛网,同时空气潮湿,蜘蛛网粘性差,往往不易捉到小虫。所以在风雨到来之前,它便躲避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当风止雨停,天气将要转晴好时,才又出来补网和张网,以便捕食小虫。因此,当看到蜘蛛补网张网活动时,则预示天气将向晴好方面转换。
10、母鸡迟归 天气将转阴
傍晚,如果鸡迟迟不愿进笼,一般是天气要转雨的象征。鸡是喜欢干燥怕潮湿的动物。当天气将下雨时,空气中湿度大,温度高、气压低,鸡笼内更加潮湿闷热。另外,在这种天气条件下,昆虫在傍晚时出来活动的也多,鸡为了贪食,所以迟迟不愿进笼。清晨,如鸡早出笼,也同样将是阴雨天气的预兆。民间有“鸡出笼早,当天雨就到”的说法。
11、星星有泪, 雨将临
星的周围有个亮圈,看上去蒙蒙亮,叫“星星有泪 ”。这种现象,表明天空大气中有大量的水滴,水汽很充足,是雨将临的征兆。
12、有雨山戴帽、 无雨云拦腰
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说明: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 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 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云也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13、朝有羊毛云、 下午雷雨鸣 (天上做披毡、弹好就淋水)
夏天,晴空中有时出现如羊毛的云,大小不等,高低不一,叫絮状高积云。它是在三、五千米的高空,潮湿空气层极不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到下午,因地面受热,低层大气也处于不稳定状态,于是整个空气层上下均是极不稳定状态,伴随这种云将出现打雷下雨的积雨云。故这种“羊毛云”在夏天的早晨出现,可以知道午后将有雷雨。老人们告诉我是因为 天上祖先们在做冬天披的披毡,所以弹好羊毛就要淋水。
14、云打架 雨淋淋(天上鬼神相争、祖先流泪满面)
在同一时间内,空中存在着互相重叠高低不同的云,云的移动方向极不一致,同时多少伴有一些破碎云片,互相穿行,显得混乱。出现这种云打架的混乱状况,多是处于低气压的前方,空中存在着扰动气流而成的;或者是冷暖空气在本地交锋而产生的。这两种条件下,水汽充足,大气不稳定,云层很厚,常有积雨云存在,会下雨,还会出现雷雨,同时伴随有较大的风。彝族人民在气象学知识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形象的比拟为“天上鬼神相争,祖先流泪满面 ”。
15、燕子低飞 、天将雨
燕子以昆虫为食,在天气将下雨的时候,空气里的水汽多,一些小虫子飞不高,只能在近地面处飞来飞去。近地面的小虫活动频繁,燕子便低飞捕食。又由于下雨前的气流较乱,燕子在低飞时便忽高忽低,翻飞不定。所以“燕子低飞”,是“天将雨”的预兆。另外民间还流传着“蜻蜓成群低飞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的谚语,也是这个道理。
16、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在阴雨的日子里,如果看见天空的西北方向云层消散,露出蓝天,预兆天气就会很快转晴。如果在冬季,连续阴雨以后,出现“西北天开锁”现象,表明在天气转晴后,还会有霜冻出现,要注意防霜。
17、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大气中发生强烈的对流,空气上升运动旺盛的地区,云块发展很厚,空气下沉的地区,云块就薄或无云,于是造成了云的空隙,太阳光就从这些云的空隙地区射下来,造成了“日射脚”。出现这情况、一般是大气不稳定,是高空有低压槽移来影响本地,大气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所以,“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但如果在傍晚时,由于浓积云或积雨云的圆拱云顶塌下来,向水平扩散而形成的层积云造成的“射脚”,则说明未来是晴天。
18、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雷打地有雨都小、 雷打雷雨要大)
地方性的雷雨云,一般是垂直发展的云,范围也小,放电现象是从上至下而来,便叫“直雷”。这种云造成的雷雨,下雨时间轻短,雨量不多。当冷暖空气交锋或低气压区产生的雷雨云,是成片的,范围较大,并有个倾斜面,闪电形状较平斜,这种平斜的放电现象叫“横雷”。这是天气系统造成的雷雨,降雨时间较长,雨量也大。
19、青蛙蒙格 有大雨
青蛙的皮肤和器官对于天气的变化有敏感性。每当风雨天气来之前,它们成群在一处,叫声很大。特别是夏季雷雨天气到来之前,青蛙集中的更多,叫声更大更密。经反复观察证明,青蛙集中成群,并大声密叫的现象,总是出现在大雨到来之前,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天气。 (蒙格是彝语,是集会之意)
20、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月亮“撑红伞”,是指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戴有一明显的红色光轮,叫“月亮撑红伞”。此种现象表明大气不稳定,水汽、尘埃显著增多,而且质点较大,这是造成下大雨的有利条件,所以月亮“撑红伞”是下大雨的征兆。
21、月亮撑黄伞 有少雨
月亮“撑黄伞”是指无云或少云的夜空,月亮戴个黄光轮。此种情况就是大气中的悬浮物质数量不多,质点不大,悬浮物只吸收和散射光波较短的青、蓝、色光,余下红、橙、黄、绿色光衍射效应显著,该四色光复合就是黄色光,使月亮“撑黄伞”。它表明大气不稳定,将有雨,但不会强烈,所以下小雨。
22、月亮撑蓝伞 多风云
无云或少云的夜晚,看见月亮戴有一个蓝光轮,叫“撑蓝伞”。说明大气不稳定程度小,大气中存在一些悬浮物,质点也很小。光波最短的光被吸收,在此种悬浮物的性质、数量情况下,红、橙光多被折射,而黄、绿、青,蓝光衍射力强,使月亮“撑蓝伞”。表明天气变化不大,有点风云罢了。
23、月亮撑黑伞 大晴天
在晴朗的夜晚,月光皎洁,注意细看,在它的周围却有一个暗黑色的圆盘,叫月亮“撑黑伞”。月光清澈,表明大气干燥、稳定,是在高气压天气系统控制下,预兆未来是晴天。
24、西北闪电 、大风大雨过得快
春末夏初的时候,从云贵高原方向来的冷空气,因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影响,冷空气移动快,风力大,而且降温明显。由于这种冷空气在到达本地之前,往往能够看到西北方的闪电。所以群众称:“西北闪电,大风大雨过得快”。
25、久晴大雾雨 、久雨大雾晴
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而成。“久晴大雾雨”,是指出现平流雾,表明从海洋吹来了暖湿空气,是晴天转阴雨的预兆。“久雨大雾晴”,表明低气压已移走,高气压移来,大气变为稳定,空中云层消散,是原来连阴雨转为晴天的预兆。
26、天上死人、 不久儿女要哭(有雨)
在早晨或傍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从云层背后向天空放射出一道道光束,这些光束可伸过头顶上空射向远方,就像彝族人死时用白布拉的“坡以”,汉语叫“天射线”。它是太阳在地平线下,向上射出的光线经过浓厚的云层边缘或云隙时所发生的现象。当天边出现了浓厚的云层时,说明本地附近正有低气压移来,使云层得到发展。
27、早上地罩雾 尽管洗衣裤("黑略八呷姓",应该译成"云来到家园中",但不是云是雾)
“地罩雾”,是指贴近地面笼罩着一层很薄的浅雾。这是由于夜间晴空无云,地面散热较大,使近地面层的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辐射雾。当太阳出来后,温度升高,使雾滴逐渐蒸发,雾也就慢慢地消散了,天气晴朗。辐射雾出现,表明大气稳定,当天是晴天,而且可能维持几天,因此又有“一雾三晴”的说法。
28、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晕--在此直译叫赛马转圈)
光透过卷层云时,受冰晶折射作用,使七色复合光被分散为内红外紫的光环或光弧,围绕在日或月的周围,这就是彩色的日晕或月晕。晕的出现是天气将变化的预兆。一般晕圈大下雨来的较快;晕圈小雨来的慢所以叫“日晕三更雨”。但并不是每次有晕一定会刮风下雨,要看云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出现月晕下雨的可能性较日晕少,只多风云,所以称“月晕午时风”。
我收以上这些彝族地区流传的气象谚语是让大家了解一下彝族对气象学知识的认识和应用情况,有些和汉族的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科学是不分民族的。 彝族地区流传的气象谚语还有很多,这里我只是抛砖引玉。
四、结论
彝族和汉族对物候知识认识各有不同的特色,彝族先民凭借对大自然现象和动物行为的观察,来预报天气。而汉族多从中原迁居而来,多有中原原住居民的特色。至于对物候的观察,彝族和汉族均甚为重视,以作为进行农耕和祭祀的重要依据。彝族地区流传的气象谚语多与鬼神和生活方式有关。彝族对雷电的认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与作用另文介绍。

注:参考资料
1、彝族和台湾原住民早期气象知识之比较 刘昭民
2、彝族建筑形态之哲学思想研究 文特生
3、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朱乾根等
4、天气分析和预报 (教材)
5、气象学 (教材)
发表于 2005-6-6 13: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转〕

谢谢楼主对此文章的关注,我是此文章的原创作者!应该注明出处!你的"转者注"说的是啊,可目前关注的人少,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关注人文方面的多,对自然知识就少有关注了!
发表于 2005-6-6 13: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转〕

我今天是从彝族人网上的此文章转载注明的出处知道此论坛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16: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转〕

吉乃先生好警觉,才偷了您的一篇文章就尾随而至,我是在西陆网发现大作的,地址如下:
http://bbs15.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jlameb&message=1679
没有标明转载出处是我的失误,下次改。
欢迎您常常到这里做客。
发表于 2005-6-7 16: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转〕

在辽宁听到的一些气象谚语,与彝人地区的有共同处:
1、缸穿裙,山戴帽,燕子低飞,蛇过道。(装了水的水缸外面出一层水珠,山上一圈云雾;燕子多低飞,蛇多向道路上爬,都是下雨的迹象)
2、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霞有阴雨,晚霞则明天晴日)
3、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天上鱼鳞状的云,预示晴朗)
4、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先听见打雷,只会有少雨)
5、老云来接驾,不是阴就是下(晚上西北天有黑云接地,次日有阴雨)
6、早晨有雾露,尽管晒稻谷。(早晨雾露天气,一天晴朗)
7、炊烟遍地跑,天气不会好。(烟雾弥漫不散,会有阴雨)
发表于 2005-7-24 23: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转〕

谢谢楼上的网友!气象谚语,各地都可能差不多的,特别是大范围的系统性影响的气象谚语更是!欢迎你的提供,我收藏了!
发表于 2005-7-24 23: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转〕

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

■ 蒋志聪   发布时间:2005-6-5 22:35:32  原出处:彝族人网  
彝族人网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考察 http://www.yizuren.com/article.asp?articleid=2388

-------------------------------------------------
彝人论坛 → ★学习借鉴专栏★ → 『学术专区』 → 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原创]
http://www.yizuren.com/forum/dispbbs.asp?boardID=33
-----------------------------------------------
传统文化 → 物质文化与自然科学  

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

■ 蒋志聪(彝族名:吉乃阿木)   发布时间:2004-10-27 17:17:32  原出处:彝族人网  
http://www.yizuren.com/article.asp?articleid=1474
--------------------------------------------------------
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
彝族人家-彝族文化 [jlameb.bbs.xilu.com]
http://bbs15.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jlameb
------------------------
http://blog.tom.com/blog/blogview.php?bloggerid=96384&blogid=30177
发表于 2005-7-24 23: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转〕

彝族文化艺术网
http://sclswhysw.home.sunbo.net/show_hdr.php?xname=DFBPI01&dname=F5H4M01&xpos=3
彝族地区气象背景和气象谚语
发表于 2005-7-24 23: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转〕

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  
作者:吉乃(xxx.xxx.xxx.xxx) 2005/06/06 13:15   字节:24K 点击:15次 帖号:1679
当前论坛: 彝族人家-彝族文化 [jlameb.bbs.xilu.com]   互换联接: 环保  


彝族地区气候背景与气象谚语

■ 蒋志聪   发布时间:2005-6-5 22:35:32  原出处:转自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当前位置:第1页  请选择→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风雨无常,冷暖自知,气象和物候谚语是典型的地方性知识,尤其应该引起民俗学者的关注,不仅因其为民间文学(谚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因为由这些妇孺咸知的大白话中所包含的知识和智慧,你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民众知识与乡土和乡土上的生活中间的血肉联系。对于老百姓而言,诸如此类的知识,肯定比cctv每天数次的天气预报更管用,而且是气象观测员可能穷其一生也无法归纳出来的。--转者




可能在彝族文化艺术网上看到的!谢谢楼主和楼上网友们的关注!
[ 本帖由 吉乃 于 2005-7-24 23:18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