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2|回复: 0

为什么不研究娄子匡呢?他也做了很多事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2-5 11: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娄子匡(1914-   ),男,汉族,浙江绍兴人,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俗文学家。

娄子匡1914年7月出生于山阴。,他童年即醉心于民间文艺,当他于浙江绍兴中学肄业时,就已搜录《绍兴歌谣》、《绍兴故事》二册,收入国立中山大学民俗丛书,于1927年7月在广州出版。后又为国立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编的《歌谣周刊》、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上海文学研究会《文学周刊》等刊物著述民间文学作品。1932年夏,与顾颉刚、周作人、江绍原、钟敬文等人在杭州创办了中国民俗学会,编辑了《民俗周刊》、《民间月刊》、《孟姜女月刊》、《民俗学集镌》等多种民俗学、民间文学学术刊物。后又努力奔走,在福建、广东、四川等地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分会十处,团结民俗学爱好者五百人并吸收他们入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娄子匡离迁至重庆,在中国民俗学会重庆分会所在地编行了“风物志"周刊与集刊,在此期间,他自己也坚持不懈地从事着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研究工作。

娄子匡1949年赴台湾,不久,即应国际学者邀请出席了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大学、法国慕尼黑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二十三届、二十四届国际东方学学术会议。分别于每次会议宣读了《中国民俗学研究动向》、《中国岁时序》与《中国人精神生活享受》等论文,并任该会咨询委员。以后,他又在台湾创立了东方文化供应社,为东西方学者提供中国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上乘资抖,并且负责台湾申国文化学院民俗学研究所,现任中国台湾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文化学院教授。

娄子匡投身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学事业六十年,著述甚丰,劳作甚勤,贡献极大,他对于

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贡献,大致可以从编辑组织工作,资料汇集工作,理论研究工作三个方面加以总结。

可以说,娄子匡从一踏上民间文学、民俗学的道路开始直到现在,其从事的工作都是与编辑、组织工作分不开的。从编辑《民俗周刊》始,直到在台湾创立东方文化供应社和担任《台湾风物》编委,中间经过了近十种刊物。柏林民族博物院艾伯华教授〈Prof·Dr·W.Eberthard〉曾于1933年2月致信于当时主编《民间月刊》的娄子匡说:“在我们这里,流行了一种见解:以为在中国是没有神话和传说的。现在,从你们的杂志里,和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和杭州民俗学会的出版物中,我们才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的......。可是,这边的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他们的作品,你们如果见到,一定会要发笑,因为在那里面所提出的许多问题,老早便可以被你们的饱学所解答了,所证实了"。由此可见其编辑组织工作影响之一斑。中国民俗学会的建立,发展,也浇注了他的许多心血。

在资料汇集的工作上,娄子匡的贡献在民俗古民间文学界方面几乎鲜能与其相匹敌者。他除了亲自搜集大量民间文学材料外,还编纂了大量的民俗民间文学资料。多年来,他先后出版过《绍兴歌谣》、《绍兴故事》、《越歌白曲》、《神话与传说》等他亲自参加搜集来录的民间文学作品集。赴台后,他还着力于对以往各种民俗民间文学资料的收集、编纂、影印工作。从创立东方文化供应社开始,出版并影印民俗丛书、期刊数逾千种,计有《亚洲民俗、社会生活专刊》已出版上百辑,他还担任了从1951年即已创刊的《台湾风物》双月刊的编委。1970年春,他编校了《东方文丛》的〈影印中国期刊五十种〉,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中山大学民间文艺》、《民俗周刊》、《中山大学民俗专刊》、《民间月刊》、《孟姜女月刊》、《民俗学志》、《风土什志》等重要的民俗民间文艺刊物。在国外产生了很大影响,1971年春,娄子匡还编校了《中山大学民俗丛书》三十一种,由台北东方文化书局再版。1970年至1980年间,他编纂了《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丛书》一套,收入一百八十种书,其中有绝版旧著,也有新著,包括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学者的专著范围极广,娄子匡自己的《呆子的笑话》等十三种著作也收入了这套丛书。这些资料的汇集出版工作,使国内外民俗民间文学工作者获益匪浅。此外,他还于1963年与朱介凡合作编著了《五十年来的中国俗文学》一书。全面介绍评价了一十年来中国俗文学(民间文学)运动的发展、深入、是民俗、 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一部重要的参考书。

娄子匡对于中国民俗、民间文艺的理论研究,也是发轫甚早。1931年,他就初版了专著《呆子的笑话》,以后,又陆续在各个民俗、民间文艺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中国民俗学运动的昨夜和今晨》、《谈喇嘛之谣》、《吴于恋歌》、《迎紫姑》、《么西族洪水传说》等。又于1949年出版了论文集《龙津集》,其中,《巧女·呆娘故事探讨》是他在故事的型式分类研究方面的一篇比较得力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从故事的系型式出发,把巧女故事分为三型十一式,呆娘故事分为二型三式,加以分析,然后再调理出巧女、呆娘故事五型十四式在全国的分布点,条分缕析,将巧女呆娘故事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同时,还举出典型故事的演变,以及藏印同式故事的比较,深入浅出,阐喻精祥,成为那一时期同类型文章中的佳作,在同时收入《龙津集》的另一篇文章《岁时序的移易》中,他对移风易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移风易俗的自然条件是“转播”与“巧合”“转播"是在任何境域,没在时间界限,过去的习俗遗传到现代,甲地的风尚传播到乙地。“巧合"是同一时间,过去从无来往的历史陈迹不同的空间中,却有相同的习俗。这两种方式,是地球上最自然的民俗演变现象,由“转播”可以看出民俗习惯进展的路途是有共同点的;由“巧合”可以看出民俗习惯由转播中去选择,经选择而后采用,是在不断进化的。因此,他认为,要移风易俗,就必须先有能适合对象的需求的某一习俗的型式,多用自然的力量,少用人为的促成,不采取取缔禁止的办法,而是需要蜕变旧的礼俗,创化新的礼俗,因革损益,,除了从政治、人情、救祸、弥患、道德教育外,由民俗本身的透视和新的型式的推行是最为重要的。

在赴台之后的二十几年中,娄子匡致力研究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的血缘关系,所得甚多,1971年出版的《台湾民俗源流》便是这一方面的成果之一。在这本书中,他分五个部分分析了民俗的形成、演变特点及台湾民俗各种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及它们与大陆民俗的深厚的血缘关系,他首先在前言中指出:风俗习惯的起源,乃是本源予人类的天性,由于“人之初,性本善”,于是善善相因,新新不己,就由血缘关系而形成了伦理文化,由时间空间关系形成了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合凝聚而成一整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而风俗习惯,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环节乃至根本。只要是中华民族的习惯,就会跟着中华民族每一分子走,不论到天涯海角、山南或漠北。紧接着在第二、三、、四部分中他分别研究了台湾的岁时节令,如春节、十五上元暝、清明节、五月五、龙船鼓、七月七等节日,传统信仰,如天公信仰、孔子祀典、郑成功崇祀、财神、保生大帝、医生之神、产育之神、祖先崇拜;喜庆婚丧三个方面,尤其是在传统信仰一部分中,他指出“敬天尊祖”乃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信仰,贯穿于所有的风俗习惯中,成为文化的骨干。他最后在后记中结论道:台湾的岁时会节,传统信仰,喜庆婚丧的俗行与俗信、处处表现,事事流露中原色彩和华夏传统,中原民俗自然而然地传播到台湾是毫无疑问的。台湾民俗,也是福建、广东两省的翻版,而这两省的的风俗习惯与其它各省也是大同小异,一按任何台湾俗信和俗行的来历和演变,便可看出血缘关系浓缩在台湾民俗中,也就泯灭不了中原、闽粤、台湾的人们的血缘关系在深厚的台湾民俗中。1963年,他与朱介凡合著的《五十年来的中国俗文学》是一本兼资料性与研究性为一体的重要的工具性的理论书,娄子匡负责撰写了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后记五个部分。在神话一节中,他提出了自己对神话研究重点、神话功能的看法。他认为神话研究应有三个重点:不同民族间神话的相似性,可否作为文化接触之证明?首先依靠对于民族地理关系及文化历史关系的考虑。尤其重要的是把神话资料的历史的前后与地理分布结合起来,作精密的考察,神话在本民族与不同民族间的变化,立足点应在于对神话与文化其它方面之关联的考虑;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神话的比较。至于神话的功能则是多方面的,与宗教意识信仰方面的关系比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来得更直接,例如(1)神话能使当代秩序合理化,〈2〉神话是宗教仪式的执照,(3)神话反映当代的世界观和人生观,〈4〉从神话观察当代民族性。这一时期之内,娄子匡还撰写了民俗、民间文艺研究的著作多种,如《台湾民俗文艺试论》、《神话丛话》、《笑话群》〈一〉〈二〉、《十二生肖故事》、《台湾俗文学丛话》、《新年风俗志》、《婚俗志》等。

娄子匡几十年来,作为中国民俗、民间文艺工作的组织者与研究者,在这条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他所作的庞大的资料汇集工作,为向全世界介绍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欢迎各国学者研究东方文化的精粹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研究工作,同样也是几十年来中国民俗、民间文艺研究成果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他所致力的台湾民俗与中原民俗血缘关系的研究,更是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民族是中华民族的血肉成员。他对于发掘民族文化遗产、宏扬民族文化精神是功不可没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