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图》的民间传说及其影响研究
源远流长
摘 要:苏蕙的《璇玑图》被认为是回文诗的集大成之作,历代解读、模仿它的不乏其人。本文以民间文艺学的眼光,对有关它的民间传说、文献记载、历代文人的题咏加以考察,来探求其文化意蕴。
关键词:《璇玑图》;民间传说;文献记载;文化意蕴
回文诗是浩瀚的中国文化长河里一枝独特的奇葩,这一体裁首创于妇女,又完备于妇女,朱存孝《回文类聚序》云:“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而大备。”千百年来,《璇玑图》以奇巧多变、文彩斐然而引起诸多文人的兴趣,人们对它加以解读、玩味,并创作了大量有关它的作品。本文拟从民间文艺学的角度对《璇玑图》的民间传说、《璇玑图》的文献记载、《璇玑图》的影响等三方面来加以考察。
一 璇玑图的秦陇民间传说
1.璇玑图的天水民间传说
天水市西关务农巷东端和育生巷南端交界处,从东起南北走向的第二条小巷叫二郎巷,相传是前秦才女苏若兰织璇玑图的地方。在1949年前这个巷口还有一座牌楼,悬有内外各书“古织锦台”和“晋窦滔里”的两匾,两边则悬挂一幅对联:“莺花古巷秦州陌,云是苏娘旧时宅”。这是清代诗人杨蓉裳古风中的句子,是他凭吊这一古迹之作。可惜后来拆除门楼时,匾联全部被毁,织锦台旧址也荡然无存。
在天水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苏若兰巧织璇玑图的传说。相传窦滔早在东晋时即任秦州刺史。苻坚攻占秦州后,闻知窦滔深为百姓拥戴,为安抚民心,便委任窦滔为秦州刺史。但窦滔毕竟是前朝之臣,苻坚总有些放心不下。几个曾被窦滔申斥过的下属便趁机联名诬告窦滔密谋造反(另一说是“忤上”),秦王苻坚下令将窦滔抄没家产,并将他发配至沙州(今敦煌)服苦役。过了七八年,窦滔依然杳无音信。苏若兰对丈夫的思念与日俱增,但也无可奈何,便将无限情思写成一首首诗文,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然后用五彩丝线绣在锦帕之上:
去日深山当量妻夫归早咐真思又
公雀同初叫寡思回妇嘱不身情贵
阳婆结夫配早织垂时恩上何米语
侣发年夫与锦归去双少深柴夫谁
好伴奴迈回要凄可寒泪中久料我
岂赦寻文身孤本衣怜家上至别月
早知朝能受靠野归想天今枕日离
子天冷淡尚鹤谁更不久地同鸯鸳
这就是迄今仍流传在天水民间的通俗《回文图诗》。诗图排列纵14行,横8行。起止二字在横首行正中。读法只能依行字斜横回环吟诵,不能倒文回读。虽然格调俗浅,但韵味凄婉,切中情理。天水妇孺皆能琅琅上口。至今,天水市的一些工艺品摊点仍然有“回文诗帕”的小工艺品出售。
苏若兰织了一幅又一幅,托人上街叫卖,“璇玑图”遂传布开来。开始时人们茫然不解,后来有人从第一行“夫”字开始,向右下方斜着念,再按网状顺序转念下去,一左一右,一上一下,至第一行“妻”字止,居然读成了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诗:
夫妇恩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
去时嘱咐真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
本要与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
更想家中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早叫归。
可怜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归回?
织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诗谜解开,人人称奇,争相购买。而秦王苻坚正因窦滔被解职后,秦州政务混乱,百姓纷纷为窦滔叫屈,怀疑所谓谋反乃子虚乌有;锦帕传至长安,苻坚派人调查,真相大白,立即赦免窦滔并官复原职。苏蕙夫妇始得团聚。
2. 璇玑图的扶风民间传说
在苏蕙的家乡武功和窦滔的家乡扶风也有关于璇玑图的传说。
当地老百姓传说,若兰容貌秀丽,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十六岁时随父进香法门寺,巧遇弯弓射鸟的翩翩少年窦滔,两人一见钟情,不久结为连理。婚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窦滔任秦州刺史时因“忤旨”而被流放流沙。两人依依惜别。时日已久,若兰思夫心切,织锦回文,遥寄情思。
据当地地方志等资料记载,在法门寺西北的法门镇,有一座矗立的照壁,中央是一块青石板,上刻一个纵横各29字合为841字的文字方阵。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苏若兰,将位于法门寺塔西侧的巷子改名织锦巷。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苏蕙创作织锦回文诗,在巷北城门上方镶嵌上砖刻的“西望绫坑”四个大字和“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离城门约十多米处还建立了一座照壁,照壁上有砖刻“武镇秦国”四个大字和“安南将军遗址”六个小字。可惜这些遗迹解放后被毁。当地人称作洗锦池的缭绫坑,在织锦巷北城门外西侧百余米处,据说是苏蕙织锦时洗锦的地方,现在已变成一块低凹的庄稼地。
与织锦台相关的遗迹是窦滔墓。窦滔墓位于扶风县城门外漆水河东岸周秦坡村南。这座墓解放后平整土地时被毁,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石碑也被埋于地下,只露碑头在地面。1983年宝鸡市政府在原地恢复了墓堆,并把石碑周围的土挖开,露出了碑身,同时在原石碑旁加立了书有“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滔墓”的水泥碑。
窦滔苏若兰夫妇离合悲欢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影响十分深远。周原一带,甚至关中西部各县,男女青年结婚,女方要织许多三色以上的花手帕,赠送给新郎的亲友,用意在于警惕男方不要三心二意,爱情要专一。此事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地方婚姻礼俗。现在女方已不用土法织手帕了,多购买机织巾。
与天水民间传说相比,扶风民间传说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生动,细节更具体,遗迹也更多。这体现了家乡人民对苏蕙的深厚感情。
?
二 《璇玑图》的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比较
有关苏蕙与《璇玑图》的记载现在所知最早是在《十六国春秋·前秦录》中,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此书“旧本题魏崔鸿撰,实则明嘉兴屠乔孙项琳之伪本也。”《太平御览》卷五二0引《十六国春秋·前秦录》“秦州刺史窦滔妻……有才学,织锦制回文诗以赎夫罪”,《十六国春秋》既有伪书之嫌,则“赎夫罪”之说也未必成立。唐李冗《独异记》卷下“窦滔久戍,其妻苏氏能词,织锦为回文诗,叙离间阻隔之意以寄之”与《晋书》较吻合。下面仅以流传最广的两则资料来加以考察。
1.《晋书》的记载
据《晋书·列女传》云:“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作为史书自然要求行文严谨朴实,事实确凿可靠,作者也不可能以动人的笔墨极尽煽情之能事,去记录那些捕风捉影的事情。但民间文艺家们却以天才的创造力,将其化为生动感人的口头传说,并长期流传。在这里很可能是一个民间传说与史书互动的过程:璇玑图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然后被《晋书》的作者采纳;反过来,《晋书》又持久的影响了民间传说,使其保持了故事的基本形态。看来这个结论是成立的,我们来作一个比较。
天水民间传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情节:
⑴窦滔吏治严明,颇有政声
⑵小人诬陷,窦滔被贬
⑶分离日久,苏蕙织锦回文,寄托情思,
⑷璇玑图广为流传,诗谜解开,夫妻团聚
扶风民间传说大致可分为五个情节:
⑴苏蕙的多样才情与曼妙的少女时代
⑵一见钟情的传奇爱情故事与幸福美满的婚姻
⑶窦滔因“忤旨”被流放流沙
⑷痛苦缠绵的夫妻分离
⑸织锦回文,遥寄相思
《晋书·列女传》中与秦陇民间传说相同的只有窦滔被贬和苏蕙织锦寄相思的情节,而没有窦滔受拥戴的情节,没有记载他获罪的原因,没有他们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没有大团圆的结局。显而易见,民间传说比史书生动丰富,前因后果都交代的很清楚,尤其大团圆的结局更是民间文学的特质之一,“即使是悲剧,最终也必得在那个惨痛的结局后面添上一个较能让人接受的尾巴,用它来体现人民的愿望,正义的必胜,鼓舞人民前进。”
当然,扶风传说与天水传说在细节上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苏蕙婚前婚后生活的细节性猜想,是富有唯美主义浪漫气息的,这也是民间文学的特质之一。
秦陇民间传说与《晋书》基本吻合,其说法是可信的。“织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的“赦”字很关键,只有皇帝才能下诏“赦免”,而“朝天子”更有力的说明织锦的目的是讽喻最高统治者,希望皇上网开一面,让他们夫妻早日团聚,以慰相思之苦。
当然,《晋书》记载璇玑图为840字,而天水流传的通俗回文诗为112字,其真伪待考。
2.武则天《苏氏织锦回文记》的记载
由于《苏氏织锦回文记》原文较长,为方便论述,下面对其主要情节作一概括。
⑴苏蕙是武道质第三女,识知精明,仪容秀丽,16岁时嫁于窦滔,“滔甚敬之”
⑵窦滔是名门之后,风度翩翩,文武双全,任秦州刺史时 “以忤旨谪戍敦煌”,后苻坚为攻克襄阳而“拜安南将军”, 留镇襄阳
⑶苏氏“颇伤嫉妒”,与能歌善舞的窦滔宠姬赵阳台互揭短长,“滔益忿苏氏”
⑷滔镇襄阳, 携阳台前往,“绝苏氏音问”, “苏氏时年二十一”
⑸“苏氏悔恨自伤,因为回文……名《璇玑图》”,“滔览之,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从礼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
我们将这五点与秦陇民间传说加以对比,会发现一些新增的情节:对窦滔的描述明显增多,而且家世清楚;窦滔有了新欢赵阳台,苏赵争风吃醋导致苏蕙与丈夫感情疏离;苏窦分离有两次;璇玑图乃“悔恨自伤”之作。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窦滔的形象不再是模糊的,隐藏在故事背后的,而是直接参与故事的进程,并且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另外一种大团圆的结局,“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从礼迎苏氏”,是妻对妾的胜利,苏蕙与丈夫的大团圆有一个浓重的阴影,她的幸福与团圆是以另一个女人的辛酸与分离为背景的。显然,窦滔的行为是受到人们赞许的,让我们比较一下元稹《莺莺传》故事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但作者却赞扬他是“善补过者” ,武则天也对窦滔的做法大加赞赏“美连波之悔过”。这里显然是男权思想的标准。
这些新增的情节极具民间传说的性质,说明这个故事一直在民间口头流传。《晋书》修撰于贞观二十年至贞观二十二年(646年-648年),历时三年,参编者达21人,主要撰者为唐代的房玄龄等人,房玄龄的生活时代为579年至648年,而《苏氏织锦回文记》文末标明“如意元年”,即公元692年,则《晋书》的成书年代比武则天文早将近半个世纪。如果武则天文不是伪作,那么除了史学传统与文学传统的区别之外,可以肯定,在唐代,这个故事就已经有不同的异文流传。
武则天《苏氏织锦回文记》最早见于《文苑英华》,而《文苑英华》成书于宋初,但在新旧唐书中均未收此文。历来学者们对其真伪就有争议。明代康万民撰《璇玑图诗读法》也认为“诗真而序伪”。史载苻坚时镇守襄阳的是梁成,“(太元)四年春二月戊午,苻坚使其子丕攻陷襄阳,执南中朗将朱序”,“以其中垒梁成为南中朗将,都督荆扬州诸事……配兵一万镇襄阳”而没有载窦滔镇襄阳这事,另外窦滔在《晋书》中只有一处提到,还是附在《苏蕙传》中。
三 《璇玑图》的影响
璇玑图共二十九行,每行二十九字,共八百四十一字,无论左右、上下、里外、交互、退一字、叠一字、半段顺逆、旋回诵读,均能成七言、六言、五言、四言、三言等格式的诗文,上陈天道,下达人情,中稽物理,博引广譬,寄意深远,玄妙至极,堪称千古奇文。《诗薮》外编卷四云:“苏若兰璇玑诗,宛转反覆,相生不穷,古今诧为绝唱。”
苏蕙的回文织锦,奇巧绝伦,在后世产生的影响极大,流传甚广,其流传有四大特点。一是历代画家都喜欢画苏若兰。如宋李公麟就曾亲眼看到过六副唐画,画的就是织锦故事,且具有连贯性,好像连环画一样,他认为那就是回文诗图的“唐真本图”。
二是历代文人雅士都喜欢破译该图诗句,自《晋书》始,至唐有武则天、李白、李善、吕延己、张铣、吕向等,宋时有李公麟、苏东坡、黄庭坚、秦观、朱淑真等,直至明清时期,都有人研究璇玑图。宋代高僧起宗“因彩分图,因图分诗”,得诗3752首。明代经史学家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诗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他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又于第三图内增立一图,并增读其诗至四千二百六首,合起宗所读共七千九百五十八首。”明代张之象《古诗类苑》卷九六、明代冯惟讷《古诗纪》卷三八也都有璇玑图的读法。当代学者李蔚则破译了14005首,为文坛增添了新的佳话。
三是许多诗人都歌咏过苏蕙,“璇玑图”也成为一个典故。南朝诗人江淹《别赋》云“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吴均《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之第一首云“书织回文锦,无因寄陇头。思君甚琼树,不见方离忧”;梁元帝《寒闺诗》云:“乌鹊夜南飞,良人行未归。池水浮明月,寒风送捣衣。愿织回文锦,因君寄武威”;庾信《乌夜啼》云“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讵不自惊长落泪,到头啼乌恒夜啼”;周邦彦《三部乐》中有“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之句。从以上诗句可以看出,“织锦”之为典故已广为引用,苏蕙之才情与遭遇也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叹惋。
李白有两首诗,是站在怜香惜玉的角度来写的,可谓洞悉若兰织锦时的酸辛:“黄鸟坐相悲,绿杨谁更攀;织锦心草草,挑灯泪斑斑。”(《闺情》)“黄云城边乌夜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问人忆故夫,独宿空床泪如雨。”(《乌夜啼》)李白的第二首诗,贺知章一见便赞叹不已,此诗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之前,已由唐人选入唐诗集中,并由书法家抄录,广为传播。
苏东坡有三首七绝:
春机满织回文锦,粉泪挥残露井桐。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目晚庭空。
红笺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风叶落残惊梦蝶,戍边回雁寄情郎。
羞云敛惨伤春暮,细镂诗成织意深。头伴枕屏山掩恨,日昏尘暗玉窗琴。
宋代诗人黄庭坚《织锦璇玑图》“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亦自英灵苏蕙子,只无悔过窦连波”,似乎是在谴责窦滔的背弃行为,清代诗人王士祯《织锦巷》也为苏蕙叫屈:“慧绝璇玑手,当如弃置何?怜她苏蕙子,枉嫁窦连波。”
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得到《璇玑图》,“坐卧观究,因悟璇玑之理,试以经纬求之,文果流畅”,并赞曰:“五采相宣,莹心眩目……亘古以来所未有也” 。朱淑真《璇玑图记》亦记录了她得到《璇玑图》的缘由:“家君宦游浙西,好拾清玩,凡可人意者,虽重购不惜也。一日,家君宴郡倅衙,偶于壁间见是图,偿其值,得归遗予”。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之妻管道升是江苏吴兴人,由于赵是祖籍天水的缘故,也以天水管氏自题,她以“天水管氏道升书并识于凝香阁”的跋文,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她“手写璇玑图诗,五色相间,笔法工绝”。
苏蕙故事还被创作成戏剧和小说。据说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曾有《苏氏织锦回文》杂剧,可惜失传;明代无名氏有《织锦回文》传奇(见《五宫正始》);又明成化刻本《新刊耀目冠场擢奇风月锦囊》中亦收有《窦滔回文记》;署名“笠翁先生原本铁华山人重辑”的《合锦回文传》所演梁栋林与桑梦兰爱情故事即以《璇玑图》为关目;孔广林则有《璇玑图》杂剧;清代李汝珍在小说《镜花缘》第四十一回《观奇图喜遇佳文,述御旨欣逢盛典》中辑录《璇玑图》及武则天序文,并详细指出读法,为《璇玑图》的广泛流传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是自《璇玑图》后,历代文人学士争相创制回文诗词。宋桑世昌《回文类聚》收录了自魏晋至宋的回文诗共四卷,其中有秦观、苏轼、白居易、王融、陆龟蒙、王安石等人的作品,明代的汤显祖,清代人张淮、邱琼山、谢默卿等,也都写过多首回文诗。后来朱孝贤编了《回文类聚补遗》,朱向贤编了《回文类聚续编》,足见回文诗之盛。回文诗的创作在宋代达到高潮,大诗人苏轼就有多首回文诗流世,如前引七绝第一首,可倒读为“空庭晚日低丝柳,小字书情寄远人,桐井露残挥泪粉,锦文回织满机春。”回文诗创作如此之盛,但很少有能超过璇玑图的,桑世昌指出:“如璇玑一图非奇者乎?……女郎以锦心织成锦字,令千古骚流不能卒读,天才耶?仙才耶?虽仿其制直代不乏人,类不能出其规范。”
时至今日,回文诗仍存活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湛江德邻里有一回文联: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景德镇出产的一种瓷壶上刻有“可以清心也”五个字,不论从哪个字读都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许多名胜古迹我们也能见到回文诗的踪迹,如湖北来凤县仙佛寺,山门前有一高约2米的青岩石刻,刻有一首回文诗:“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据说是一个名叫咸池昙的云游道人所作,可以倒读、顺读成四、五、六、七言的诗多首;梧州北山园观鲤亭有一联“鸣禽听耳悦,鲤跃视神怡”也是回文联,倒读境、情依旧。“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的民间传说更是流传甚广。
1600多年过去了,苏蕙和她的《璇玑图》不但存在于文人的案头作品里,而且还存活于老百姓的心里;不但没有被岁月的河流湮没,反而日渐饱满鲜活。她能够被主流文化和民间同时认同并有深远影响,这是非常奇特的。那是因为她的作品是用真情浇灌的,“纵横八寸”的锦帕之上一定浸满了她的血泪,李白“挑灯泪斑斑”之句可谓是其知音。《璇玑图》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人们从各个角度对它加以研究。从伦理学出发,这体现了对爱情忠贞的道德要求;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苏州丝绸博物馆查阅了大量史书,请教了众多专家、文人和书法家等,做了大量基础实验,反复改进,终于让《璇玑图》织锦回文诗再现人间,成为法门寺博物馆的收藏品和展示品;而从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看来,它也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遗产。通过对《璇玑图》的民间传说和影响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民众对这位独特女性的亲昵和崇敬,她对世俗幸福生活的朴素追求也反映了秦陇文化背景下民间社会的文化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