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1|回复: 6

傀儡戏研究(其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4 16: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傀儡头:阻挡邪祟的假面

    除了布袋偶和皮影偶外,绝大多数木偶是艺人用木头雕琢出来的。基本上是人物偶面,其手足没有太多变化,复杂的是偶面。据说泉州木偶雕刻大师江加走一生刻出280种脸谱的木偶。当这些偶人的面孔置于戏台搬演各色假装出来的故事,它们便履行着驱邪辟邪的职能。那些由艺人制作出来的人面,已经是一些不能当真的脸,它们是戏剧化、装扮化、拟人化的脸,是祭祀仪式需要的脸。仪式需要的脸似人而非人,恰好可以用来沟通人和神秘力量。借助仪式而使这些面孔充满了神性。通过偶戏与仪式的互动,这些作为平常的工艺品的偶面,便被参加仪式的人视为有神秘力量注入的特别面孔。仪式中装神弄鬼的表演赋予这些面孔以娱人悦神阻挡鬼邪的灵力。
    傀儡二字,本来是人做鬼面以驱鬼的意思。傀儡就是对鬼的模拟。董每戡先生指出:“魌头、方相、傀儡三者都是鬼物……傀就是鬼……方相、魌头是木偶戏的前身”。[11]傀儡即鬼,应该说它是极其丑陋的。所以“丑”字的繁体就是“酉”右做个“鬼”字。傀儡展示给众人,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现丑,人惧鬼也怕。这样的展示就有驱邪的效果了。江加走刀下的丑角极尽夸张变形为能事,丑陋得“连鬼都能吓跑”:“如第一号丑角‘大头’的额头比脸部的下半段大了近三倍,额头上半部涂以朱红,下半部绘以对称的飞扬皱纹,黑森森、圆滚滚的眼珠与眼白、眉毛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再配上粗黑的胡须,一幅凶神恶煞的模样”。[12]所以傀儡戏应该是处理人鬼关系的仪式发展而来。鬼者,归人也;人死为鬼。演鬼的傀儡戏,当是将人送至冥界的一道手续而已。
    古代的木偶和俑有着相似的一面。旧时土偶为俑,木偶曰傀。面孔皆似人而非人。清段玉裁因其类似,将偶和俑看成一回事:“俑即偶之假借字”(转引自萧兵《傩蜡之风》第783页)。《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说淄上“有土偶人与木偶人相与语”(上•••564),说明木偶(傀儡)和土偶(俑)同样具有驱邪镇煞的功能。前者通过演剧满足生者求福避害的需要,是活动而公开的偶像;后者埋于地下陪伴或服侍死人以表达生者为死者安魂,是静止而隐秘的偶像。“俑”“偶”“傀儡”等字从“亻”,均言它们像人而非人,并由人制作,为人耍弄。古籍中还把傀儡叫鲍老、魁垒。从中可见“田”是偶、傀儡、鲍、魁等字的共同特征。萧兵先生认为这些有“十”的字群,是一种十字绘面的面具装饰。[13]进一步来说,这些面具装束刻绘人面(假面)或其变形肖像,使得偶面性质颇近于傩面。不同的是,偶面在仪式中是作为人的替身,并在演员的双手调控下完成戏剧表演的;而傩面是演员将面具直接贴在脸上做仪式表演,但偶和傩都直接参与了驱鬼逐疫的活动,差别在于人借替身上场还是人直接上场。驱鬼逐疫是它们的共同目的。偶意即傀儡,傩意指魌头,都和“鬼”有关。《说文通训定声》释魌:“见鬼惊貌,从鬼,难省声。按:叹省声读若傩,此驱逐疫鬼正字,击鼓大呼见鬼而逐之,故曰‘魌’。为经传皆以傩为之”。因为驱邪镇煞是傀儡戏和傩戏的共同目的,所以至今一些地方的民间仪式常常偶傩并作。四川的“提阳戏”就是傀儡戏和傩戏的结合体:“由于它是提线木偶来表演天上神戏,又以演员戴面具扮演人物,当地称为提阳戏。提阳戏是以祈求消灾祛邪,赐福增寿和劝人行善,摆脱花花世界为目的的一种傩戏剧种。”[14]
发表于 2005-9-15 09: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傀儡戏研究(其二)

去年成都,也演出过类似的提线木偶戏,不过已减化成了类似川剧“变脸”一类的片断表演,其背后的民俗内涵已被剥去。
发表于 2005-9-15 11: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傀儡戏研究(其二)

小时候看过很多木偶戏,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还在看,只是看得比我们小时候少多了。
现在民间还是很相信一些东西可以阻挡邪祟,比如在窗户上挂镜子,在车上系红绸,在门上贴符字。
我们有那么不明白的事物,于是,只好去信仰一种神秘的力量。是否,这种神秘的力量一直在某个方面给予人以生存的动力?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16: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傀儡戏研究(其二)

guojianxun_71 于 2005-9-15 09:08 写道:
去年成都,也演出过类似的提线木偶戏,不过已减化成了类似川剧“变脸”一类的片断表演,其背后的民俗内涵已被剥去。
置身于民俗活动中的木偶表演是其原初的状态,现在成了政府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的内容了.变化很大,但有总比没有好.它多少能唤起一点文化记忆和历史感.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16: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傀儡戏研究(其二)

梦回小轩窗 于 2005-9-15 11:04 写道:
小时候看过很多木偶戏,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还在看,只是看得比我们小时候少多了。
现在民间还是很相信一些东西可以阻挡邪祟,比如在窗户上挂镜子,在车上系红绸,在门上贴符字。
我们有那么不明白的事物,于是,只 ......
很多民间艺术都源自于对某些神秘力量的信奉的仪式.后来神秘力量淡化了,于是宗教色彩的仪式表演也蜕化成世俗艺术或普通民间艺术.
发表于 2005-9-15 23: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傀儡戏研究(其二)

夏敏 于 2005-9-15 16:08 写道:
很多民间艺术都源自于对某些神秘力量的信奉的仪式.后来神秘力量淡化了,于是宗教色彩的仪式表演也蜕化成世俗艺术或普通民间艺术.
因而这种与宗教及人生关系渐远的民间艺术,也最易受世俗力量的冲击,也易走向衰弱。

 楼主| 发表于 2005-9-16 15: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傀儡戏研究(其二)

是啊,根断须难存.留下一点记忆的影象,多少也带着些许悲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2: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