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7-20 07: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寻找冯老师
清宫档案、南大创始人严修为张明山(泥人张)所撰传略、徐悲鸿的万言长卷等等和我们的常识都知道历史上有泥人张—张明山这个人,只不过因为张氏家族被逼起诉地方政府并胜诉,冯大人不好表态吧,所以,在中央电视台爽朗的说泥人张是个传说人物,在天津并不存在。
但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向文化部说明了天津虚假申报,排挤张家的事实,经查证实后,文化部在公示中撤下了该项目(申报成功,某些人物资金、政绩大大的,张家,小刁民挤不死你)30天公示期(法定异议期)过后,最后的遗产目录里竟然有泥人张一项,导致张家对国务院、文化部提起行政复议,(搁旧社会小草民告皇上,你做错了,给我改,结果)。这一瞒天过海的保护,听说冯先生对地方大有功劳,现在是死活有这人。
风筝魏姑侄打成一团,一个要买要卖,一个要死要活,从来没听有过抢救言论,家务事不好参与,不过这牌子好象从主席手中过过一道,不止是不好参与,也是不能参与呀,让魏老太太背后说几句也就算了,官员要形象吗。
杨柳青是公对公,内部问题好解决,锦上添花,何乐不为。只不过是人家现在是以亿元来“抢救”,恐怕也不愿别人掺合了。(谁说中国不保护传统文化,几个亿拍这了,小意思,花钱就能有文化,知道吗)
总结抢救原则,没人看的上的、没钱的、形象土的(学术价值可以忽略),一定要拔山涉水,一定要有说话的人随行,必须能充分体现出领导慰问下岗职工的感觉,可以作为项目考虑。
基金会晚辈也曾搞过,资金哪来哪去,怎么用,谁来用也算略知一二吧,但不知国家把最低限从十万元提高到一百万元,怕什么,那钱谁也没拿回家吗。好象冯先生以前也搞过类似文化引资项目,只是好象不太成功,但经验丰富了吗,没钱的咱一眼就能看出来。
但说其是官员非(不是“配”字)老师也很主观,半官、半商、半师好象更为恰当,三省交界,适合搞游击呀。
本人二十郎当,年轻人吗,说话着三不着两,诸前辈末放心上,所谓“清者自清”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