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小轩的帖子.
德富芦花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日本作家.我常常复读他的<自然与人生>.他的写作与我们的汉语写作有相似之处,但他更多带给我们独特的表述,那是日本文化心态的呈现.同时,也能从中看到基督教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他是一个谦卑的,能反思的日本作家.这种品格是他的许多同胞所不具备的.
德富芦花的作品是典型的"日式情调",可取处颇多:细腻,温婉,写景如同示画,有很好的捕捉自然美的眼力和工夫.这很日本民族个性有很大关系.同时,这样的写法也受日本俳句影响有关,追求短小,精致,细腻.人在物象中像是受到了它们的感召似的.
中国传统写景的成功作品,却多少有点"人事"的情怀,说的是景,展现的是人心.景为人心的某些道道服务,即文以载道,天合于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国人的"人气"要多点,而德富芦花的作品则没有那么多"人世间"间的味道,他比中国类似的文学写家要单纯得多.单纯,是我们要学习他的地方.
所以道德传统的中国文章总是以温情脉脉的人情味彰显其文学世界,而继承日本文学传统的德富芦花,却更有点不失人间烟火的味道.二者可以说各有短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