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1|回复: 4

[转]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 18: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
——以大型舞蹈《云南印象》为例

林木子

内容提要:大型舞蹈《云南印象》立足于云南民间舞蹈文化,充分调动各种现代传媒手段,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一现象为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个案。本文从内容品质和市场运作策略两方面分析了大型民族民间歌舞集《云南印象》成功的秘密,指出市场化、产业化是大众传媒时代民间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但在传播过程中,必须遵循民间文化地域性、语境化的特征,重视民间文化内容和市场规模的研究。

关键词:《云南印象》,文化产业,民间文化,大众传播

民间文化是指主要依靠口头传承在民间乡土社会世代相传、与民众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主要以口头传播为主要传播和传承手段,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草根性特点。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和传播的大众化,古风犹存、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的命运引起社会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我国各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生产、生活、娱乐和休闲活动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它们是中国各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也是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如何保护、利用、合理地开发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团体,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2003年成立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利用现代大众传媒,尤其是先进的电子传媒,保护、传承、传播民族民间文化,发掘利用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一个饶有兴味的传播学话题,也是我国传播学界面临的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大课题。2004年春天,根据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改编的大型歌舞《云南印象》在包括北京、上海等全国许多大城市引起轰动,为2004年文化舞台增添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它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大众传媒时代民族民间文化传播的典型范例,值得关注和分析。

一、《云南印象》成功的关键

1、植根于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沃土
《云南印象》所有的元素都是由云南民族民间文化构成,整台歌舞共分七段落,序幕(混沌初开)、太阳(包括太阳鼓、芒鼓、铜芒、铜镲舞、象脚鼓、神鼓)、土地(包括月光、花腰歌舞、烟盒舞、女儿国、打歌)、家园、火祭(包括甩发舞、葫芦笙舞、纹身、面具舞、东巴舞、牛头舞、涅磐)、朝圣(包括藏族舞、玛尼石、转经筒、童谣)、尾声(雀之灵)。从歌舞的内容到表现形式,从演员的服饰到舞台道具,甚至演员本身都是来自野地乡村,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所有的这些都是杨丽萍历经15个月在云南民间收集来的,构成了《云南印象》最基础的艺术元素。这些植根于丰厚民间沃土,源于劳动群众生产、生活的文化元素,使《云南印象》获得了勃勃的自然生机和生命的活力,仿佛一阵来自田野的清风,给长期以来充斥着华而不实、浮艳轻佻的晚会舞蹈的舞台带来勃勃生气,也给因终日沉浸在光怪陆离的声色娱乐中,感觉和心灵逐渐麻木的城市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刺激和心灵冲击,形成了一道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风情迥异的文化奇观。《云南印象》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艺术魅力的内在品质,为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主创人员对本土舞蹈精神的深刻领悟
在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舞蹈,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表演艺术,它是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庆典、岁时祭祀、人生礼仪、婚丧嫁娶、人际交往等等民俗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舞蹈,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尤其离不开舞蹈,舞蹈是人们祭祖祀神、沟通人神的重要媒介。《云南印象》的编舞和领舞杨丽萍就诞生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自小浸淫于民族舞蹈传统之中,耳闻目染,心领神会,形成了其对于舞蹈精神的深刻体验和独特领会。杨丽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懂得舞蹈,它是生命的一种体现,它不是空泛的东西,如果是空泛了,它这个东西就没有灵魂了,舞蹈就没有那种感召力了,它失去了它的那种光泽。”  “舞蹈是艺术之母,所有艺术门类之母……,舞蹈是一个最好的表达形式,而且舞蹈是一种信仰。” 在谈到《云南印象》与一般民族舞蹈的区别时,杨丽萍认为,现在的民族舞蹈“粉饰得太厉害,太雕琢,不是酸就是甜,不是甜就是杂……。民族舞蹈太久地失去了它的灵魂。” 杨丽萍怀着对民族对舞蹈的挚爱,感悟到舞蹈的神性和灵魂,“跳舞是为了和天地沟通,和神对话,这种东西只能是意会的,” “我们跳舞是生命的需要,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舞蹈是我们的一种仪式。” 杨丽萍对于舞蹈有着天才般的悟性和创造力,这在中国今天的舞蹈界是绝无仅有的,正是对舞蹈的这种超凡的理解和把握,赋予杨丽萍的舞蹈以卓尔不群的绝代芳华,而今,她又把她的舞蹈精神和天赋带到了《云南印象》之中,为《云南印象》打上了清晰的个性印记。
正是杨丽萍对舞蹈精神真切把握,使《云南印象》寻回了丢失已久的民族舞蹈的灵魂,在舞蹈界独树一帜,独具民族风情的舞姿、音乐、故事、场景和道具等等,在《云南印象》中不再是外在的点缀和包装,而藉杨丽萍的理解和舞姿融汇为一个超凡脱俗的整体意象。

3、电子媒介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景观式塑造
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是民族传统、宗教文化、民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产物,那瑰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笼罩着浓郁的神秘色彩的宗教仪式、异彩纷呈的节日庆典以及那天、地、人、神共同在场的文化语境,就是民族传统舞蹈赖以展开的舞台,它们是民族舞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存在的基础。
因此,要本真而完整地呈现舞蹈的魅力,仅仅把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从云南民间的田间地头搬到大城市的舞台是远远不够的。一旦脱离了其原生语境,那些舞蹈动作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人工搭建的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族传统舞蹈的整体意蕴,是关系到这台舞蹈能否成功的关键。云南的山水田畴、人文景观当然是无法搬到舞台上的,但是,现代技术发达的电子复制手段却使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耗资千余万,充分调动了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空间氛围,从而让城市观众坐在剧院里也能获得一种亲临其境的亲切感和现场感,满足了城市观众对于原生态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好奇心。《云南印象》可以说是这个电子复制时代的一次成功尝试,现代化的电子媒介与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的和谐共鸣、无缝对接,为电子传媒时代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技术范例。

4、顺应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   
顺应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流文化,倡导主流价值,从而得到政府、知识界和广大民众的最大范围的认可和赞赏,是所有大型文化节目能够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其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云南印象》的主创人员和制作方深谙此理,对于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把握十分到位。在《云南印象》中,民族传统舞蹈中的迷信和宗教色彩或者被淡化汰洗,或者被重新阐释,赋予了与时代主旋律相吻合的意蕴,比如说,对山神林鬼的崇拜被重新阐释为对大自然的敬畏,巧妙地与时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生态保护意识相契合;对生殖和性的表现,被重新阐释为对生命的讴歌和赞美,又吻合了人道主义的价值观。意味深长的是,《云南印象》的主创人员在谈到这一点时,又不忘暗示其色情意味,比如说,杨丽萍在答记者问时,就指出木鼓在土著居民那里被视为女阴的象征,这种欲说还休、无伤大雅的态度,又挑动了“性”这个最为敏感的神经,性被阐释为生命力,虽然“性”,却不色情,既不至于让主流意识形态蒙羞,又不伤世俗道德的体面,却为《云南印象》增添了引人注目的看点。经过如此这般的一番加工改造之后,《云南印象》实际上做了意识形态部门一直想做而没有做好的工作,清除了传统中的“糟粕”,弘扬了其中的精华,“宗教迷信”被改造成为能够鼓舞人民团结人民的“优秀文化遗产”。
此外,《云南印象》让云南数十个民族的演员在同一个舞台上载歌载舞,典型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的盛世气象,有利于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云南印象》立足云南乡土文化传统,借助现代传媒包装,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双丰收,在充斥着外来文化的大众文艺舞台上,增添了一道具有民族风情和民族气派的亮丽风情,再一次证明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与党中央十六大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号召相呼应;《云南印象》仿佛一道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云南省这个神奇地方的神奇魅力,无疑是云南省旅游文化资源的最好的广告宣传,因此与云南省雄心勃勃的建设文化产业大省、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一拍即合。
正是《云南印象》与主流意识形态在诸多方面的“不谋而合”,让它获得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传媒,从艺术家到一般观众的交口称赞,囊括了今年全国舞蹈比赛的全部大奖,获得了各个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正面评价,并得到了云南省政府在财力上的实质性支持。各个方面皆大欢喜,齐心协力,成就了《云南印象》的轰动效应。

二、《云南印象》的市场推广策略

1、杨丽萍的品牌效应
杨丽萍这个名字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杨丽萍就以其《孔雀舞》、《两棵树》、《咏梅》等精妙绝伦、超凡脱俗的舞姿,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这次她无可辩驳地成为《云南印象》的灵魂,可以说没有杨丽萍就没有《云南印象》,更不可能有《云南印象》的成功。这是民间文化走进大众视野的一个规律,任何一个民间文化要想得到大众的认可,需要有一个身怀绝技又被大众所知晓的中心人物,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宣科和纳西古乐,赵本山和东北的二人转。在《云南印象》中杨丽萍历史地承担了这个角色,《云南印象》的推广打足了杨丽萍的品牌。杨丽萍因其对于舞蹈的独特理解和实践,在公众的心目中一直显得另类甚至孤僻,就像一只爱惜羽毛的孔雀,洁身自好般地对大众媒体保持着距离,远离流行文化、娱乐圈子的众声喧哗、是是非非。而这次杨丽萍却一反常态,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云南印象》的商业推广活动,和整个团队一起,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个公众场所,出席新闻发布会,接受电视台专访,上网站和网友聊天,一抛其往日的冷傲和矜持,笑容可掬地面对媒体和公众,不厌其烦地解答着各种各样的提问和质疑。显然,杨丽萍的出场是《云南印象》的市场推广的最好品牌,也是任何其他人所无可替代的。  

2、几个关键词的“炒作”
“原生态”一词是这次《云南印象》媒体宣传的最关键的词语。它既体现《云南印象》与一般民族舞蹈相区别的特殊品质,同时也是《云南印象》媒体宣传的一个重要策略。所谓原生态是基本不加改造、原原本本地再现的形态,但是,如上所述,舞蹈,尤其是与民俗生活和地方性的自然、人文生态息息相关的土风舞蹈,原则上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实际上搬上舞台的《云南印象》,无论如何已经离原生态很远很远了。“《云南印象》显然是艺术家创作的舞台艺术品,凝聚了艺术家的个性化创造和相当程度的舞台包装,而非民间艺术的‘土坯’,以‘原生态舞蹈’为‘卖点’并不高明——并未提高其文化艺术价值。” 虽然明眼人一看便明了“原生态”仅仅是媒体“炒作”的策略,但不可否认这一词语的运用确实颇具匠心,迎合了城市观众对于民族风情、乡土文化的好奇心,对于回归自然和淳朴生活的向往,就像那些标榜纯天然的土特产品一样,因而深深地打动了受众,自然也就打开了市场的销路。
“非职业演员”是《云南印象》市场推广又一关键词。据说,《云南印象》75%的演员来自田间地头,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农民,这又是一个绝佳的“卖点”。这一关键词已经让张艺谋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火了一把,那部电影中,甚至连主演都是非职业的。非职业演员的演技肯定比不上职业演员,其实,在《云南印象》中,非职业演员自始至终也仅仅是杨丽萍这个职业舞蹈家的陪衬而已。但是,“非职业演员”意味着与职业演员的做作、虚假、矫饰相对立的淳朴、真实、本色,这一说法正如“原生态”的说法一样,迎合了厌弃了浮华轻艳的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梦想。
“震撼”一词是《云南印象》市场推广中打造的最后一个关键词,制作方的介绍、媒体的宣传、观众的观感,学者的阐释,都津津乐道《云南印象》给人们带来的感官和心灵的“震撼”,众所周知,“震撼感”,也是好莱坞大片竭力追求的效果,巨大的投资、豪华的外景、炫目的特技、高保真的声效,旨在营造一种令人头晕目眩、心醉神迷的震撼感。对于大众文化和流行艺术而言,重要的要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它需要的先声夺人,而不是回味无穷,因此,各种门类的大众艺术,不管是综艺晚会,还是电影,抑或是舞蹈,都格外看重震撼感的营造。《云南印象》的主创人员口口声声地强调其震撼性,观众观看后也津津乐道于其震撼性,这足以表明,《云南印象》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纯的舞蹈艺术作品,而是一个大众文化节目。

3、媒体的宣传策略
《云南印象》在上海获得“荷花奖”五项大奖之后,在上海、杭州等地的演出赢得了强烈的反响。北京的演出是《云南印象》最重要的一站,北京的成功将决定《云南印象》的未来。于是《云南印象》非常重视在北京的演出,项目负责人荆林特别培训了营销小分队,一到北京便让12名演员身穿民族服饰走上长安街宣传,在北京市民面前亮相。荆林更是把媒体的宣传确定为打开市场的钥匙,他和杨丽萍不厌其烦地接受当地和中央级媒体的采访。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共有20多家国内平面媒体、网站及通讯社,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分别对《云南印象》进行了报道、专访、群访,12家电视台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西部频道、国际频道、文艺频道等播出了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等也作了追踪报道。同时,北京媒体如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宣传《云南印象》。新浪网、央视网站更邀请杨丽萍和荆林作客聊天室,与网友们面对面交流。
除此之外,在北京演出期间云南省政府更是全程跟踪,并启动了强大的省级媒体阵容,采访了首都学术界包括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和传播学等领域最著名的专家学者,为《云南印象》走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精英阶层做好了铺垫。对一台歌舞演出动员了如此规模的媒体宣传攻势,除了本身的卖点外,不能不是事先周密的宣传安排和媒介策划的结果。

三、民间文化的大众传播面临的问题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文化的日益发达,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化在生存上受到巨大冲击。面对来势汹汹的传媒文化和大众文化,民间文化要避免被它淹没,抱残守缺,拒绝改变,不是出路,唯一的出路是迎头而上,利用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促进民间文化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现代传媒的高投入决定了市场化、产业化是其必然的选择。《云南印象》就是多方力量共同打造的结果,一开始就确定了其市场化的路线,在云南和国内的推广由山林文化传播公司承担,即将走向国际市场的运作由派格太和环球影视公司代理。
《云南印象》的主创人员对于它的市场定位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从一开始,《云南印象》就被定位为艺术产品,而不是艺术作品。对此,杨丽萍面对媒体时坦言:“我把《云南映象》定位为艺术产品。在我看来,有价值的艺术也要有商业价值。”“必须要产业化,产业化的意思就是不能单靠演出来养活自己,要做大,做成文化产业。别的音像制品,书籍,一旦成了品牌就会派生出许多东西。” 显然《云南印象》并不满足于目前在演出市场上的成功,它的产业化之路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宏伟的计划。
《云南印象》全国巡回演出的成功,为其未来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初演的成功,掘了第一桶金,还仅仅算得上是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开始,一个艺术产品,只有像《猫》和《大河之舞》等这样的艺术产品一样,能够在很长的时期内不断上演而经久不衰,才能算是真正实现了商业化和产业化。实际上,《云南印象》的主创人员和推广商就直言不讳地把能够像《猫》那样经久不衰的商业化演出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实现真正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确非易事,除了需要有市场的大环境和出色的文化经营策略之外,艺术产品本身的素质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而在这一方面,《云南印象》本身还存在制约其进一步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先天缺陷。
艺术品的产业化首先意味着它应该是可复制的,实际上,大众文化产业正是随着现代印刷术的普及才成为可能,现代印刷术使对美术作品的大量复制成为可能,从而导致本雅明所谓“机器复制时代”的到来。舞蹈的复制主要不是依靠印刷、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而是依靠一代又一代的演员在不同舞台、不同时间的不断上演,音乐剧《猫》自从1982年第一次上演以来,已经以14种语言,在全球超过150个城市近300个剧院上演,演出版本超过40个,拥有观众超过6500万。《猫》剧今年春天在北京上演时,其舞台总监蒂姆•麦克法兰司自豪地说:“现在大概有6个剧团在全世界演猫。美国, 英国,日本,中国。上周末我们刚在韩国演完,还有一个剧团在欧洲,全世界都有猫剧团。”这意味着《猫》已经成了可复制的艺术产品,成了可以像流水线生产产品一样大批量生产的商品,20多年来,尽管《猫》的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猫》还是原来的《猫》,其魅力不减当年,观众的热情也不减当年。这除了《猫》的舞姿优美之外,还由于《猫》的音乐是出于著名作曲家韦伯的大手笔,同时,《猫》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形之下,《云南印象》的缺欠就暴露出来了。
首先,《云南印象》中,自始至终,杨丽萍都是其中的灵魂人物,而所谓云南民间舞蹈仅仅是杨丽萍的陪衬而已,观众中的大多数都是冲着杨丽萍才买它的帐。《云南印象》的推广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答记者问时指出,要使《云南印象》产业化,首先就要使它离开杨丽萍也能继续上演下去,《云南印象》的舞蹈,如果离开杨丽萍婀娜多姿、卓尔不群的舞姿,仅仅靠那些尽管原汁原味却未免粗糙的民间舞蹈,还有多少可观赏性,如果杨丽萍退出江湖(而这一天肯定不会太远),《云南印象》何以为继呢?再培养一个新杨丽萍?可是,杨丽萍这样的舞蹈天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杨丽萍的舞蹈又岂是泛泛之辈能够模仿的?很有可能,《云南印象》因杨丽萍而兴,也很能因杨丽萍而衰。如何让《云南印象》不因杨丽萍的退出而衰落,这是其市场化和产业化之路所面临的最大考验。
其次,《云南印象》缺乏像《猫》、《音乐之声》等等那样脍炙人口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人们欣赏舞蹈演出,很大成分上是冲着音乐去的,而音乐也是舞蹈的可复制性的关键因素。《云南印象》虽然有动人的民间歌谣,有震撼人心的富于乡土气息的音响效果,甚至杨丽萍自己也破天荒地一展歌喉,但是,《云南印象》音乐的粗糙性是无庸讳言,用“原汁原味”的民间音响尽管能够给观众带来初始的震撼,但是,要使让人们不断地重温、回味,非得有精湛优美的艺术音乐陪衬不可。
再次,“原生态”、“非职业演员”这些关键词,是《云南印象》初演成功的关键,在最初,这当然是很能吸引眼球的因素,但是,随着《云南印象》的不断重复上演,且不说观众将对所谓“原生态”、“非职业演员”等非艺术的字眼丧失敏感,而且,就算《云南印象》中的舞蹈是源于田野和民间,就算其中的演员一开始都是非职业演员,随着《云南印象》的不断重复上演,“原生态”也会变成“次生态”,“非职业演员”也会变成“职业演员”,这些关键词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也将丧失炒作的价值。
其实,所有这几方面都与《云南印象》的民间性有关。《云南印象》打的是“民间文化”的牌,它最初的成功确实也靠的是“民间文化”这张牌,但是,民间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抵触,民间文化与劳动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地域性、语境化的明显特征。在大众传播时代,民间文化离开民间走向舞台,走向都市,成为大众的观赏、消费对象,致使民间文化与存在的语境相剥离,存在于非语境化之中。这种非语境化给民间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可能的两种结果,“非语境化一方面导致一种文化的全部象征内容大幅度增加,但另一方面,由于一再被复制、并置和剪辑,全部象征内容中的每一项内容的有效性会被非语境化降低。这种情况可能相应地引发了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对形象和概念的循环使用。一旦形象和概念失去了它们的影响力,就会出现孤注一掷地寻找替代物的情况,由于过度使用和不断重复,这些替代物相应地被排空了意义。” 这两种结果实际上就是忽视民间文化本身的内涵和特点而过度产业化,导致民间文化精神的彻底丧失,使民间文化失去市场空间。这种情况在民间文化的传播中并不少见,比如近几年出现的假民间工艺品,矫揉造作的各种民间表演,虚假民俗等等,最终会被大众抛弃的。所以,如何在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民间文化进行加工、改造时,不丧失其精神实质和素朴魅力,在保持民间文化的野性力量的同时,又能迎合城市观众食不厌精的审美胃口,在原汁原味和流行文化之间保持适当的“度”,这也是值得《云南印象》细加拿捏的问题。
总之,要把民间文化的素朴魅力转变为经久不衰的艺术产品,仅仅把“原汁原味”的民间因素拼凑一番搬上舞台还远远不够,尚需要内容上的精雕细凿和市场上的精心经营。如何将最初的轰动转变为长期的流行,把震撼效应转变为经典魅力,《云南印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条路也正是大众传媒时代民间文化传播所应该探讨的。





主要参考文献 :
1、罗雄岩主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
2、王铭铭著,《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3、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陆扬、王毅著,《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0月第1版
5、【美】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7、【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8、【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第1版
发表于 2005-11-1 23: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

仔细拜读,受益良多。
发表于 2005-11-30 09: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

民间文化如何在现代语境中生存?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在现代语境中是否要共谋?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微妙关系?转化、互渗、还是界线的模糊?
发表于 2005-11-30 17: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

《云南映象》是“原生态”还是“后现代”?

央视国际 (2005年11月21日 17:30)


  中新社昆明十一月十八日电 (甘娜 王林)当云南“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在世界范围倾倒观众之际,偏偏有人对它叫板。

  “我认为《云南映象》不是原生态,而是后现代。” 日前,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舞蹈节暨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的一个关于“当代舞蹈诗创作暨《云南映象》艺术成就研讨会”上,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范建华语出惊人。

  《云南映象》成功后,引发了中国舞蹈界一系列的学术争论,其中一点就是《云南映象》是否原生态、如果不是原生态那它又是什么?

  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研究的范建华说,《云南映象》是文化人类学与舞台艺术的结合;是古老的广场群众性舞蹈与现代舞蹈的融合;是现代高科技手段对舞蹈艺术的演绎;既吸取了民族艺术的丰富营养,又传承了传统文化。它不是原生态歌舞集,而是后现代主义作品。《云南映象》既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张扬,也是反思。

  “因此它更具备后现代性特征:开放、多元、包容和拼贴。”范建华说。

  前东方歌舞团艺术室主任邢德辉第一个对此说法表示赞同,认为如今艺术界“真言难得”,应该有“百家之说”,而不是“一种声音”,任何能自圆其说的看法都值得我们思考。

  对于这一新鲜提法,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罗辛说,虽然《云南映象》不是纯粹的原生态,但它也绝对不是后现代——不应该随便给艺术作品贴标签。(完)

责编:白庆侠  来源:国际在线
发表于 2005-11-30 17: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

杨丽萍《云南映象》美国公演 收益将超一亿(图)

--------------------------------------------------------------------------------
中国台湾网 (2005年11月21日)


  北京晚报讯 由杨丽萍牵头制作的《云南映象》在北京演出时曾出现过一票难求的局面。现在,《云南映象》受美国戏剧演出季的邀请,走出国门到辛辛那提公演。昨天下午,记者通过越洋电话与带领《云南映象》剧组的杨丽萍和派格太合总裁孙健君取得联系,二人表示,《云南映象》在美演出取得巨大成功,震撼了美国观众。

  派格太合的总裁孙健君告诉记者,《云南映象》是受美国戏剧演出季的邀请,按计划在辛辛那提进行为期两个星期共16场的演出。同时,百老汇的十个经典剧目如《歌剧院魅影》等都将在辛辛那提进行演出。而到昨天为止,《云南映象》刚演出了两场,就取得了轰动效果。除了美国国家电视台、《纽约时报》等各级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外,在昨天美国当地的电视新闻中,布什总统的一则新闻用了1分钟,而《云南映象》的报道却达6分钟之长。当地剧院经理表示,他在此当经理十多年,头一次看见一个剧目如此受欢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十几分钟。以至于《云南映象》剧组在谢幕两次之后,杨丽萍又不得不加跳一段舞蹈才得以“脱身”。而来看演出的州议员们更是认为《云南映象》这样经典的剧目能在辛辛那提首演,简直是这个城市的光荣。于是他们建议当地市长向杨丽萍代表的剧组颁发了荣誉证书,并把《云南映象》的首演日确定为“纪念日”。

  有鉴于此,第二场演出刚一结束,美国制作方就破例提前举行庆功宴,宣告《云南映象》此次美国演出必将大获全胜。同时,更多精明的美国演出商已经开始计划《云南映象》在美国的巡演。据孙健君表示,全美21个重点剧院的经理和各个推广公司一致认为,《云南映象》将成为明年美国演出中的重点剧目,而芝加哥和旧金山的剧院已明确表示将引进《云南映象》的演出。在全美最大的三家推广商的共同运作下,《云南映象》目前已经初步确定了未来3年内将在美国进行500场以上演出的巡演计划。美方表示这将带来超过一亿美元的巨额收益!成果直逼《大河之舞》。

  孙健君兴奋地认为,此次《云南映象》的成功,是中国文化交流演出史上的一次突破。因为在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之外,《云南映象》第一次在经济效益上取得了成功。为了此次在辛辛那提的演出,中美主办方共投入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制作费用,其中光在美国当地的推广费用就达70万美元之多。可以想象,不少观众是带着猎奇的心态走进剧院的,但当节目结束后,观众都受到了洗脑似的震撼。这也是中国原创文化的一次有力展示,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进入西方高层主流社会的标志。

  杨丽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依然是一种超脱的心态。她说不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演员们的演出状态都跟在家乡一样。美国观众之所以发狂似的兴奋,可能是之前没见过这样的形式。而比起其他演出中演员的职业化表演,《云南映象》的演员却是在干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这种来自中国少数民族、来自生活、来自生命需要的演出跟那种“表演式”的演出所带来的表现力当然不一样,而且必定更能激起观众心中那种人类共通的感情和对生命敬畏的思考。杨丽萍还表示,虽然未来3年《云南映象》将在美国巡演500场以上,但她们不会因为国外的演出而放弃国内市场。在来美国之前,杨丽萍就着手创建了《云南映象》第二套演出团,并且已经在昆明的演出中受到观众肯定。“大家都以为看《云南映象》就是看杨丽萍,这是错的。《云南映象》是云南的代表,是我们中国的代表。这次在美国演出取得成功,更证明了这点。美国人不认识谁是杨丽萍,他们的欢呼是为了云南,为了我们国家的民族艺术。” (刘颖)

  来源:新浪娱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2: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