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7|回复: 7

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 17: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

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9月第一版



引论 重现与回顾 
第一节 蛇形象在全世界的多重象征 
第二节 历史深入的中日蛇文化  
第三节 “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的研究回顾

第二章 异物婚恋故事及其类型 
第一节 异物婚恋故事的界定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异物婚恋故事的多种类型  
第三节 中日异物婚恋故事比较中的“人蛇之恋”

第二章 中日人蛇之恋故事类型探究 
第一节 神婚式人蛇之恋故事 
第二节 圆满式人蛇之恋故事 
第三节 悲情式人蛇之恋故事 
第四节 复仇式人蛇之恋故事 
第五节 淫欲式人蛇之恋故事

第三章 非异物婚恋故事中的蛇形象 
第一节 蛇与生命  
第二节 蛇与人(一) 
第二节 蛇与人(二) 
第四节 蛇与伦理

第四章 20世纪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内涵的转变 
第一节 蛇形象内涵的传统延续与转变 
第二节 革命:历史与社会裂变时期的蛇形象 
第三节 变身:当代寓言中的蛇形象 
第四节 20世纪性爱演变中的蛇形象

结语 世界性因素:作为一种方法论和观念论的启示与尝试 
(一) 对“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的一些总结 
(二) 世界性因素:作为一种方法论和观念论的启示与尝试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5-11-2 17:25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7: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

本书是蔡春华博士的学位论文,他的导师程思和先生在给她的序言中写到:

  本书作者大胆地跳出了传统的“流传学派”的代表学者特奥多尔·本菲的“印度本源论”的束缚,强调了“人类学派”的观点:各个民族之间的故事出现相似性并不全是影响使然,相同的心理发展水平、相似的境遇、相同的文化发展阶段等因素都有可能是产生相似性的根本原因。
  作者觉得人类学派的观点是正确的,人类的生命现象在今天看来并没有因为生存环境的巨大差异而呈现太大的区别,生理的相似和文化发展阶段的重合,使人的生命的神秘性被一再地打破,说到底,人类的生命由遗传因子所决定,本质上没有呈现巨大的差异。反映在精神文化方面,在无限丰富的意象世界中,仍然有内在的相似性保持着联系。而影响的承传不可能成为这种内有联系的唯一理由。 
  作者能立足于这一基本点来研究中外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她的研究思路开阔而不迂,灵动而不浮,在研究理论上,则是对“世界性因素”的一种探索和推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7: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

  蔡春华博士此书最出彩之处,在于她对异物婚恋故事的形态分析。
  作者是比较文学出身,却对民俗学理论与方法非常熟悉,理论上的交互印证不说,光是材料上,除了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神话、传说、故事之外,大量的作家作品也在她的视野范围之内,因而巧媳妇所用之米,也比我们丰富一些。
  异物婚恋在古代文学中是个非常常见的话题,但要说专门的研究,据我所知,可供蔡博士参照的前期成果并不多。
  作者分析了中日民间文学中同类故事的不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比较研究,很有意思。
  个人认为,凡是从事婚变故事研究、精怪故事研究、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朋友,都应该把此书列为重要的参考书籍。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8: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

  陈思和先生在序言中说:“如果要说论文的不足,我以为还是在第四章的内容,从材料上来说毕竟单薄了一些。”
  我不同意。
  我恰恰认为第四章不是不够,而是多余。
  作者第四章“20世纪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内涵的转变”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分析,这也是198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这一方法恰恰是文学研究最大的失败。
  所谓文化分析,往往是不着边际的文化联系,而这种联系往往不是逻辑的必然的,而是恍惚的偶然的。

  绝大多数的“文化分析”都只能叫“文化联想”。

  既是联想,自然没有边界,也没有逻辑可言。没有边界没有逻辑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可靠,它往往只是取决于作者偶然接受过什么理论、看到过什么材料,这些理论与材料,都只与作者的兴趣相关,而不与必然相关。
  因为文化分析很难有必然的逻辑思路,完全靠的是个人的幻想能力。相信蔡博士在写作第四章的时候,也是下笔踌躇,因而该章显得比前面几章单薄一些。但这种单薄并不象程先生说的是“不够”,而是多余。
  个人认为,砍掉这章,反而可能是断臂的维纳斯——更显论文的严谨与亮丽。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5-11-2 19:20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5-11-2 18: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

程思和?     还是  陈思和?
发表于 2005-11-2 19: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

对不起,是陈思和。
普通话没学好,程陈不分,因应不分。
发表于 2005-11-24 13: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

爱东:你介绍蔡春华先生的书後,我马上找来欣赏,因为你老兄文笔细密、论证严谨,想必你推荐的一部书也很ok ,没想到你这回“手高眼低” ,推荐的文章让我有点失望。

    此书第50页说:“上述的人兽相交可以说是异物婚恋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于性爱上存在的现实根底的投射。”也就是说,蔡春华先生认为,人与异类婚恋故事是对人兽性行为的一种反映。这个观点在书中很重要,但是却是站不住脚的。对人与异类婚恋的研究几乎都认为,这些故事与人兽交没有关系,它是从人神恋发展而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九歌》,宋玉高唐、神女二赋,河伯娶妇,甚至在图腾崇拜中也可以发现一些由头。这些研究成果最近20多年,论文有30多篇,其中包括蔡春华先生的校友李广定、徐可超发表于《复旦学报》2002.5的《论中国文人的“巫山神女情结”》,也包括刘燕萍女士的《<萤窗异草>中的人仙恋》(《明清小说研究》2002.1),以及谢真元、袁愈宗、刘宁波等人的研究论文,都指出人与异类(神、仙、妖、鬼)之恋,其实是对社会生活中性压抑的一种反拨和反映。尤其值得一提的台湾在10年前就出版了一本由硕士论文扩张而成的颜慧琪女士的《六朝志怪小说 异类姻缘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也非常明白地揭示了人与异类婚恋其实是人借助这类故事宣泄性压抑。可惜这部论文一概没有注意这些研究成果,没有采用既有的研究成果而独创了自己的结论。她的结论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说人与异类婚恋(包括人蛇之恋)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反映,那么世界上有人蛇性行为吗?为什么包括兽在内的异类总是化身为人?异类为什么总是缠绵多情、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异类为什么总能够给人带来性满足外还带来钱财宝物?难道这些都是现实中的兽类具有的特点吗?难道人兽交有那样的诗情画意吗?人兽交是浪漫、和谐的吗?不是的。人兽交其实是人妖恋,兽已经被妖化了,所以可以变成人形,化身为男女,对人展开性攻势。在古代性压抑年代,这些性攻势是多少人盼望的呀!所以,这样的人与异类婚恋的故事几千年不绝。
    作者应该对别人的研究进行吸收。不同意这些观点可以进行辨析,然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会更公允些。贸然得出这个结论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也是不符合文学实际的。
    如果作者对中国文学以及文学研究成果尚不太熟悉,可以想象她也不太熟悉日本文学及研究成果,而书中的实际情况正是这样。而且我在论文中确实看到了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和推论。那么,这篇比较中日文学中蛇形象的论文的价值,有理由怀疑了。她为什么不看一看颜慧琪女士的《六朝志怪小说 异类姻缘研究》这本书呢?为什么不看看别人同一专题的论文呢?陈思和老师说作者是一位很勤奋的人,她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日语等等。可能是我们博士教育的3年时限,让作者匆匆忙忙赶出了这部著作,而没有来得及消化别人的研究成果。大约应归功于我们的教育体制,是我们的教育体制造成的吧。 :

[ 本帖由 黄景春 于 2005-11-24 13:12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7-17 13: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

   看了黄老师的评论,吓出我一身冷汗,2个月前我刚读了蔡博士的<蛇形象>,还感觉读的很爽,却没想到行家的点评,顿时现出我知识的浅薄,我原以为蔡博士还专门学了日语,她的资料理应是非常之丰富的,没想到黄老师是一眼尽穿,咋,咋,楞是让我出了一身冷汗,自此读书不敢不专心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2: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