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3|回复: 3

论季节名与实的对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6 17: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季节名与实的对应——置闰前的历法调节方法
当我们读史料中关于月令的记载时,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描述:“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如何理解这样的说法呢?最好的解释就是:原来界定的四季与实际季节产生了错位。为了调和这个矛盾,就由政府通过天文观测,校订具体时节,并予以公布。其产生过程类似今天的“闰秒”。
任何一种历法,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误差。现今使用的公历就经过了多次调整。可是,在某些局部地区,依然使用未经调整的旧历。如东正教通行地区以及伊斯兰教纯阴历。
<待续>
发表于 2005-11-7 19: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季节名与实的对应

《月令》每月先罗列该月应该作的事情和政令,然后在最后一段载如果不按照月令行事将会导致什么样天灾人祸的后果,这类记载确实很费解,我认为这只是古代学者根据五行说的符合,当然也不否认其中有经验性的认识,程兄如能考出一个所以然来,那就太好了。
《夏小正》是纯粹的物候和农时经验,因此其中没有此类灾异内容,此类记载的始作俑者大概应当是《管子》中的《五行》篇,这大概暗示了此类内容与五行说的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1 21: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季节名与实的对应

四分历产生之前,我国各地经过了漫长的摸索期。现存最早的记载为《尧典》中的366天,估计当时采用的是五年二闰制,三年一闰,五年再闰,总天数为1830天,62个月,每月长29.52天,与现在的29.53天很接近。不过,也许当时没有得出真正的年长,仅仅靠看月相以及五年两闰来确定过年的时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存在月长的差别了。就类似伊斯兰教历(?),完全靠观察初月来确定每月的第一天。
这样的年长与现在的回归年365.2422天比较,经过40年就会有30天的误差。120年后,季节就移位了。历法规定的春季实际上变成了夏季的气候。为了调和这个矛盾,当时的政府必定会采取一些措施,或修改历法,或下达指令,或设置辅助历法。这样,《月令》中的情形就会出现了。
“五行”的内容应该与彝族“十日太阳历”有关,由于这样的历法基本脱离了天象,虽然其产生可能与金星有关(参看拙作《十日太阳历与金星天象的对应》,在《大话山海经》),但是,由于金星周期584天太长,与实际对应起来不是很方便。所以,天数都是严格规定的。也许,最初的天数只有360天,或365天,366天的“大年”与365天的“小年”的内容是最后调整产生的,在调整之前,一直使用的是365天的历法。这样的历法经过370多年也会产生季节移位。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19: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季节名与实的对应

其实,直到现在,我国的农历依然与月相紧密相关,即: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日。所以,农历的每个月的长度是29天还是30天,是没有固定规律的。为了确定两个时间段的间隔,必须依靠60花甲的记日制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3: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