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8|回复: 2

【原创】追念钟敬文先生(2002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9 17: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追念钟敬文先生(2002作) ( 2003-5-8 23:18 )

                               追念钟敬文先生
                                           夏  敏
    2002年1月10日晚接京城学兄电话,钟敬文先生凌晨一时溘然辞世。似乎在预料中,可无论如何不肯相信这是事实。大家定好三月聚首北师大,为这位引领我们投身民俗研究的一代宗师、为中国民俗事业付出毕生精力的世纪老人祝贺百年华诞,我是睡来想,醒来盼,可我们没能等到这一天。而我连恩师最后一面都未能见到。此前已知先生住院,曾两次电话先生府上,均无人接话,心中隐生不祥,而今这种不祥竟成事实!
    6年前我有幸赴京随钟老访学。能受大师亲炙,当时我是颇有些得意的。初次面见先生是在北师大图书馆前面的园圃。钟先生向前来求学的几位博士和访问学者表示欢迎,然后三言两语向我们交代了筹备中国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事宜,便和我聊了起来。他说已经读了我和我的老师于乃昌教授合著的书,有称赞也有批评。他叙述了跟于教授交流的一段往事,认为于先生为中国的门巴族、珞巴族文化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钟老得知我是浙江温州人,便愉快地谈起1928年到1934年他在杭州从事民俗研究的情景。看到年近95的钟先生如此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记忆非凡,我心里万分高兴,对今生有缘受教于先生感到无比庆幸。
    接下来的一年是一段“苦作舟”的日子。我在先生的指导下从事课题研究,用心颇勤,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呆了一年的京城依旧显得陌生和遥远。60多年前先生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研修民俗时,条件比我现在差得多,可是先生矢志不移,成为中国民俗学最重要的拓荒者,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民俗学之父”。随先生访学是我一生最有意义的时光,我可以看到先生在各种学术场合发表他的学术思想,参与由钟先生主持的各种学术活动,对先生的部分发言做录音整理,在钟先生给博士生和访问学者开设的课上接受先生尖锐的提问,搀扶先生散步甚至到北师大门口的书店看新图书,在钟先生家中念自己的学术论文并从内容直至字词句得到先生校正。先生喜爱兰花,走过他堆满图书的书房、客厅和走廊,让人感到豁然明亮、生机无限的就是窗台上摆放的一盆兰花。他送我的一本著作题名《兰窗诗论集》就是纪念他年少时在老家广东海丰苦学的历史,那时先生的小楼的窗外悬挂着一盆“吊风兰”。每次去先生住所励耘红楼的路上,我似乎总会想象着兰花的浓淡相宜的异样馨香,心中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快意,我被先生的勤奋、正直、淡泊的精神感动着,好象是走向精神的麦加。
    先生是一位深富国学功底、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也同是一位诗人。先生说,如果他故去了,希望在墓碑上镌刻七个字“诗人钟敬文之墓”。在诗歌方面先生和我最有话说。先生工于旧体,年至耄耆,新篇每出,他都会复印多份分发给弟子们存念。我现在还珍藏着先生赠送的几首诗作。因有共同爱好,先生十分关注我的诗歌发生学研究。我随先生访学期间用心最多的就是撰写17万字的《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与仪式——诗歌发生学的个案研究》,从著作的框架到资料的调集再到观点的清理,先生与我有过多次难忘了的讨论。他希望我以后若能考取他的博士继续做此课题,让先生遗憾的是我辜负了他。96年12月12 日在钟老的亲自安排、主持下,我在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向同行们介绍了喜马拉雅山区的门巴族和珞巴族的文化,钟先生给予了较好的评价。有一次,先生偶然发现美国人类学家博厄兹的《原始艺术》中的一些资料对我有用,他就在书中夹一张小纸条留待我参考。前年给先生的问候电话中,得知先生一直惦记着该书的出版。因为种种原因,几年过去了,书稿还躺在我的抽屉里不能面世,这是先生的遗憾,更是我内心的痛。
    拜别先生日子很快就来了。作为谢师,我们在离先生住所不远的餐厅宴请先生,这次会饮,成为永诀。席间先生和我们大家显得都有些激动。先生酒也多饮了几口,满面通红地与我们道别。老人握着我的手,又一次叮嘱我回到单位要开设民间文学课和民俗学课,把这门关于人民的学问做大。他说福建与台湾有丰富的民俗资源,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他说:“你们学校是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陈嘉庚先生是我一生最敬慕的人之一,你也要研究中国的民俗如何塑造了嘉庚先生的爱国情结”。
     回到福建好几年了,我一直在民间文化领域“拼杀”着。部分成绩虽可告慰恩师,多数尚须穷尽我终生的努力方能完成。我几乎不能驻足,仿佛先师的双眸始终凝视着我前行的步履。1月18日是我的生日,也是北师大为先生送行的日子。我只能在遥远南国微寒的海风包裹中,用这样的唁电倾诉我对先生的哀思:“……您毕生效国爱民并终老于岗位,垂范后进。恩师千古!”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7: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追念钟敬文先生(2002作)

03年的贴子重新贴到这里,以示表达对先生的忆念!
发表于 2005-11-10 08: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追念钟敬文先生(2002作)

再读一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