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3|回复: 0

赐乳堂高氏宗谱四修补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9 21: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赐乳堂高氏宗谱四修补志
                                      高远扣
    前年的大年十二,二十套家谱堂而皇之的摆在被推选为藏谱人各家的神龛上了。
这是个隆重、庄严而神圣的日子。
    扎彩门,挂横幅,唱大戏,吃喜酒,家家掌灯结彩,户户鞭炮齐鸣,整个村庄沸腾了。
    为了这一天,我们几代族人苦苦等待了将近一个世纪了。
    为了这一天,我们几代族人历经艰辛准备了将近一个世纪!
    这是安徽无为县(濡须)赐乳堂高氏宗谱第四次重修告罄后族人们按捺不住的喜悦呵。
    隆重的颁谱仪式过后,供奉在各家堂屋神龛上放置家谱的谱箱,在香烟缭绕中,簇新锃亮,显得格外的肃穆庄重。
    此刻,从谱箱中散发出来沁人的油墨,以及从四百多年家谱里飘出的缕缕仙风道骨随着香火圣烟,在神龛周围盘恒弥漫,与早春灿烂的阳光相遇,紫气而氤氲,我的心情也愈加厚重而虔诚了。
    此刻,凝望神龛上的木匣子,一种挥之不去的的思绪从我的心底深处徐徐的浸润出来。
    呵呵,此时此刻,斯时斯景,在这颁谱庆典、举族欢欣的庄严时刻,我怎能忘怀那些为此次修谱而付出艰苦劳动的族人们!
    大前年的年孟秋,在高元贵、高长合等族人的倡导下,由高长新、高长合、高长生、高支地、高支怀、高根满、高支进、高支业、高远忠、高远监、高远山、高大海等族人,成了负责宣传、联络、筹资、接待等事项的第四次重修家谱筹备委员会。具体编修工作由高支森、杨支元(高杨异姓同宗)高支楼、高远扣和高大海等人完成。
    消息传出后,族人无不奔走相告,大家纷纷献计献策。为了联络,宗英家彦们,走南闯北,风雨无阻;或翻山越岭,或趟河涉涧,倍尝艰辛。为了谱中世系续承,编撰人员,埋首故纸堆,不论白天黑夜,哪怕酷暑严寒。为杜绝疏漏和差错,校对人员逐句逐字的反复校对,其认真程度,不亚于编撰国学大辞典。
    编修工作循序渐进地开展。在登记工作完成之后,编辑校对慎之又慎。编辑在祠堂所在地,编审在芝城,校对分三处。具体是,一校在高庄,二校在芝城,三校在含山桐闸王世宏谱师家。
此次宗谱四修,其谱牒由原来的四本十套,增加到现在的六本二十套,还有一套隐谱在滁州,另编有四十套世系表。
    家谱告罄后,族人择吉日迎迓。请谱那天,选寓意圆满的十人上路,二十套谱箱披红挂彩(另一套隐谱先前取回)。村上迎谱的鞭炮从高庄大桥处就噼扑噼扑地响起,冲天的大地雷排山倒海地欢闹着。村上人象过年过节一样都着上新装,一些亲朋好友的也赶来恭贺。家谱请回后直接放到在原祠堂旧址上盖着的简易校舍里。
    颁谱庆典较为隆重。在校舍的西侧,临时搭架的戏台宽大而豪华,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五色彩旗迎风招展。2003年正月十二,雨雪过后天庥放晴,全村老小坐到台前,远地而来的族人代表、四邻的异姓代表均坐在台前的贵宾席上,德高望重的长者、参与此次编修工作的有功人员坐在主席台上。
    上午十点钟,鞭炮齐鸣,音乐响起,颁谱仪式正式开始。首先,由此次修谱筹备委员会理事长高支怀讲话,接着由撰写藏谱条规和谱牒后跋的高远扣宣读藏谱等有关事项,最后由负责通联的高大海宣布颁谱名单,修谱主编高支森依次授谱。
    整个场面激动人心,而最让我感怀的,是家家自发在门前摆着的香案,以及那上面供着的贡品。
    你看,这家供着的四个大苹果,寓意四季平安,那家放置的花生米,特指子孙满堂。
    你瞧,村东的合二奶家的香案上“万字锦”意为富贵不断、福寿安康、万事如意。村西的嫁到秦姓家的小姑姥姥,干脆搬出农家人特有的土特产—葫芦与南瓜放在香案上。这种极其朴素的举动,有着极不平凡的美好意愿呵。在我国民间,葫芦有着消灾辟邪功能,其藤蔓蔓延,葱茏茂盛,寓意家业兴旺,源远流长;其“蔓”与“万”谐音,寓意“万代绵延”;而又因为葫芦结籽多多,葫芦与南瓜同放,寓意子孙繁衍、瓜瓞绵绵。
    在我家门前的香案上,母亲不但摆上了诸如苹果、南瓜之类的东西,还在案头中央的花瓶里插上许多天竹,在案头显眼的地方还放着三条长糕。知母莫如子,苹果配花瓶,象征“四季平安”;南瓜配天竹,是“天长地久”之意;三条长糕,祈求步步高升,她老人家的两个孙子都已上大学了,已读高中的外孙,看来是非上大学不可的了。
    此次本族谱修既成,特别不能忘却的是曾经保管老谱和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保存修谱世系草稿的人。他们分别是保管全套老谱的高支森支族,在破四旧时期从火堆中偷偷抢下的高根(支)满,抗日战争时期修谱未成但保存下的部分世系登记草稿的高长林后裔高支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他们对宗族的责任感,本次第四次编修谱牒就无从谈起。
    谱牒修成后,族人们对在原址重建祠堂充满了信心。
    2005农历乙酉年立冬,谨补纪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