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3|回复: 1

人不能自我证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 01: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不能自我证明,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以及任何事物也是这样,所以为什么各高
校这么重视“权威”“排名次”,想通过“权威”来证明自己。“文革”时贬低“权
威、专家”的作用,而今却把“权威、专家”捧上了天。但是,“权威”也不能自我
证明的。“不能自我证明”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游戏规则,当然,“规则”也“不能
自我证明”。
   

    人的一生,有几个重大事件:出生、成年、结婚、死亡,这几个重大事件都让哲
学家感到尴尬,当然也让哲学家少了些寂寞。

  今天的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人不能证明自己。文章指出,哲学家强调主体自由出
场和自我证明,可是,出生、成年、结婚和死亡,无一例外,都不能由事件承担者自
己来证明。

  文章说,人的初始认证是他的出生,出生无法由出生者自我认证,这是南帆先生
在他的文化随笔《我们从哪里来》中颠覆的一个哲学命题。出生是一个人被“抛”到
了世间,从这一天起,人就别无选择地接受了一个不由自己设定的躯体,包括对这个
躯体的命名。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生命之始的反复确认,人们把自己的生日看作一个重
要的日子。生日是个体生命的一个哲学界限: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生日为起点,成为
芸芸众生中的“这一个”,但这又恰恰是人对自己的历史无力抗拒的证明。自己来到
人世的第一声啼哭、自己作为活生生的在世形象,在生命认证的意义上,不如一张
纸,一张出生证。说起来,这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但确是确凿的事实。媒体报道的
“串子”事件,引起了新闻受众的广泛关注,人们关注的表象是亲子错认引起的人伦
秩序错乱,但在最本质的意义上,它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出生交付他人认证的形而上
质疑?

  如果说出生是人生驿站的起点,那么,成年则是生命历程中第一个“过关仪
式”,这在文化人类学中表述为“rites of passage”。中国古代社会,男人成年了
仿佛才是生命的真正开始,它同样不由自己认定。古代汉族男子一般20岁举行冠礼,
受礼的男子由来宾加冠三次,然后取字。此后,他开始以新的社会形象被外部世界接
纳。至于纹身、度戒、割礼等作为成年仪式,也无一不是他者化的证明。从冠礼到割
礼,以文明和野蛮的方式构成对自我的文化压力,外在仪式成为引导内在自我进入社
会秩序的确认手段,而自我无法逃遁。

  文章认为,现代社会告别了古老的成年仪式,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向地暗示了成年
人拥有的某些特权,其中之一是婚娶权。婚礼的隆重遮蔽着一个未经解读的哲学玩
笑:无需证明却一定要有一个他者化的见证形式,成为人类默认的婚姻法则。把这种
无意义的规则剥离开来给人看,是孙绍振先生睿智的幽默话语与文化现实的一次生动
链接,《山花》2002年第7期发表的《证婚人的演说词》,在层层解构中讲述了一个人
们视而不见的道理:不是抢亲、不是包二奶,名媒正娶的婚姻本是两个当事人的自
由,婚姻的有效性本应由婚姻当事人认定,这一无可置疑的事实,再一次在哲学面前
变换认证方式,因为“人不能以自己为证”。结婚证书使婚姻得到法律认可,结婚仪
式使婚姻得到世俗意义上的承认,惟有新娘新郎这一对最有发言权的人不能认证自己
结婚的事实,哪怕向众人发誓、哪怕向上帝作出庄严的承诺,都无济于事。也许,在
理论上多余的证婚人,是从物化的结婚认证转向人的见证的一种修正,但它仍然体现
了对婚姻当事人自我认证的不信任。

  人的生命终点是死亡,死亡是生命能量耗尽之后的永久栖息,是沉重的肉身退出
社会系统的最后仪式。送终、死亡鉴定、验尸报告、注销户籍、向遗体告别、遗像、
追悼会、吊唁、葬礼、祭奠,等等,一系列证明死亡的方式,无非说明:能够证明死
亡的,恰恰是外在于死亡的、由生者设定的程序。

  文章指出,自我在场的最真实的证明需要他人,是存在的无奈。巴赫金曾说过:
人存在于自我和他人两种形式之中。我在他人的视野中存在,正像他人在我的视野中
存在。我和他人,在自我认同和互相认同的关系中证明自己的存在——这是巴赫金对
话哲学的精髓,也是研究从话语分析向文化哲学提升的主要思想资源。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于 2003-3-2 15: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人不能自我证明

好像现在大家都在关注这一问题,要不有关“身份认同”问题也不会如此火热。人的身份总是不确定的,出生、成年、结婚、死亡的相关礼仪仅仅提供了确定身份的场合和机会,真正的寻求认同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艰辛而复杂的过程,在此中间,人的身心会受到巨大的煎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12 04: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