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88|回复: 12

[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0 10: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镂刻时光   
2005-3-20 星期日(Sunday) 晴   
  ??
??  
??  五代词人韦庄有一句诗道:“绿窗人似花,劝我早还家。”窗上的花是灯下爱人投在窗纱上的剪影,如果将这个剪影用剪刀刻下,贴在窗纱上,就成了真正的“花”——窗花。
??  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总喜欢将一些民间文化和工艺现象追溯到巫术性或实用性行为,有人说,剪纸窗花最初就是贴在家宅器物上用来避邪的。在民间容或有用剪纸避邪者,就像道士们写着“急急如律令”的驱鬼标签一样。但这并不就意味着剪纸最初就仅仅是用于避邪,若仅仅为了避邪,大可不必将窗花铰得那么美丽精巧,请道士或神汉在门户上画一个鬼画符足矣。学者们将窗花以及其他民间的美丽追究到巫术,说穿了是不相信土头土脑、笨手笨脚的野老村妇们会有这种“为艺术而艺术”的高雅情调。
??  如果那些学者们亲眼看到农家婆娘们铰窗花的情景,就不会这样小心眼了。那些作惯了针线女红的双手,无需打草稿,不用描图样,剪刀翻飞,得心应手,剪出的花样,既古朴典雅,又千姿百态,奔放处大刀阔斧,细腻处精雕细镂。祖祖辈辈心手相传的剪纸手艺,已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中化成其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随心所欲得心应手而不逾矩。
??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的重要一脉,城里人大多只是在书中、至多是在美术馆中见到过,但窗花一旦印在书上、镶在镜框中,就顿时失去了它在乡土世界中的神韵妙趣,就像那些被移植到盆里的花卉也会失去它在山野中的丰姿一样。
??  剪纸的用途主要是作为窗花,贴在窗上装饰家室,剪纸是文人学者赐予的雅号,在民间,剪纸就叫窗花,或径称为花儿。旧时农家的窗户通是棂子窗,棂子上贴白纸,窗花就贴在窗纸上。外面的天光映照在窗纸上,变得又柔和又温煦,映衬着这种和煦的光影,红纸剪成的窗花愈发显得轮廓分明,玲珑剔透,红艳欲燃,就像一簇粲然开放在窗户上的花朵,“窗花”一名,果然传神。更配上那疏朗有致、纵横交错的窗棂,天生一幅好画框,将窗户变成了一幅天然图画,那窗户就被贴切地称为“花窗”。
??  剪纸就这样与民间老屋的纸窗息息相关、心心相印,装饰窗花之所以用剪纸而不用绘画,也正是为了使之具有透光功能。柔和纯净的天光通过窗花,也变得绚丽多姿,摇曳生辉,这才真地算得上是“雕刻时光”。人巧与天功,世趣与神韵,共同化育了这朵瑰丽的乡土艺术之花。
??  鲜艳的窗花必定附丽于素净的纸窗。如今,乡下人的日子越过越富裕了,老家的纸窗纷纷换成了敞亮豁朗的玻璃窗,玻璃窗自然也可以贴窗花,但一眼看透的玻璃窗既少了纸窗的蕴藉,窗外的杂物院落又凌乱了窗花的背景。更糟糕的是,窗花多是作为新年的装饰,在春节期间张贴,新年时节的北方,室外天寒地冻,屋内呵气成霜,太阳一出,窗玻璃上的夜霜融化为水,立刻就会将窗花浸洇的一片漫漶,那光景,就像一个泪流满面、脂粉模糊的迟暮美人在屏窗张望,张望那些流逝了的青春时光。
??  早年,每到年关,当东厨的司命灶君面目一新,母亲也开始装饰窗户,换上皎洁的新窗纸,贴上鲜艳的红窗花,记得母亲最喜欢的是喜鹊踏梅的花样。很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不知道老家的窗花,是否依然像过去那样一年一度开放得那样娇艳?写到这里,王维的一句诗悄然涌上心头——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0 23:2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门神归隐江湖   
2005-3-20 星期日(Sunday) 晴   
  ??
??  
??  
??  在民间乡土社会的观念中,春节不仅是人间的庆典,更是神灵的恩典。除夕之夜,鞭炮之声四处回响、烟花之光缤纷夜空之际,冥冥之中的神灵也翩翩降临人间,与人们共度佳节,为人间带来安宁和吉祥。
??  诸神降临之地是神圣之所,设祭供神的家园就不再仅仅是凡夫俗子的居所,而成了神灵依栖的神圣殿堂,在烛光香氛的渲染熏陶下,原本平凡甚至贫寒的人间院落,就成了神性充盈、灵气飞动的神圣空间。
??  家中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神性的光环之中,除夕夜的人们,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屏心静息,循规蹈矩,唯恐冒犯了祖先,亵渎了神灵。
??  对神灵的威胁还来自节日之际纷纷出动的魑魅魍魉、妖魔鬼怪,门神就是被招来为神圣家园避邪驱鬼的。春节期间贴在门上的门神画,据说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两员虎将秦叔宝和尉迟恭,《西游记》、《说唐全传》以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中都有记载,说是有一年太宗皇帝久病不愈,常做噩梦,梦中有许多恶鬼兴妖作怪。秦叔宝和尉迟恭得知此事,就自告奋勇地为天子守夜,从此就没有恶鬼再敢作怪了。两员大将生前为太宗皇帝保驾,死后威灵不灭,就在节庆之日为百姓人家看家护院。威风凛凛的门神像贴在门上,就像道士把灵符贴在神坛,无疑于宣布,神灵在此,诸邪回避;又像孙大圣用金箍棒画成的圆圈,大唐高僧在此,妖魔鬼怪休想越雷池一步。门神其实就是给神看家护院的保安,其原型则是皇帝或者总统身边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彪形大汉。
??  门神的存在既然是以神圣与凡俗二元区分的世界观为前提的,那么,这种世界观一旦崩溃,门神必然也就无立足之地了。当今之世,人欲横流,天理幽隠,诸神早已高飘远举,人间唯余红尘苍茫,即使在新春佳节,诸神也不再降临人间,树倒猢狲散,为农家院落和天地神灵看家护院的门神,自然也就丧失了用武之地,只好退出江湖,取而代之的是工业时代的防盗门和后工业时代的密码锁,它们守护的不是神的院落,而是人间的金银财宝。
??  门神画丧失了巫术功能,不再贴在门上,而是贴在墙上,就成了仅仅点缀节日光景的年画。如今,在民间年画中,依然可见到门神的形象,画中门神,或许依然是唐代开国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吧,那表情却少了些打鬼猛将的刚直不阿,多了些社戏武生的妩媚作态。
??  
??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0 23:29 评论(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时间的门户   
2005-3-20 星期日(Sunday) 晴   
  ?? 
??  
??  旧时,无论城乡人家,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新春联,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所谓“新桃还旧符”,就反映了宋代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  春节是喜庆的时候,因此,春联也要喜庆。纸要大红的,墨要黑亮的,字要写得富态、丰美,联语念起来也要吉庆、喜气,无非是些“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九州瑞气迎春到,四海祥云降福来”之类朴素、流行的祝颂之辞。据说书圣王羲之因为字写的好,每年他为自家写的春联刚贴出来,就会被爱其书法的人偷偷揭走,年年如此,王羲之为此头痛不已。这一年,他忽生一计,干脆在门上贴了一联:“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此语大不吉利,果然无人再来偷揭,而且还唯恐避之不及呢。哪知到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开门时,发现王家门上的春联变成了“祸不单行昨夜行,福无双至今朝至。”才知道大家都上当了。这个故事自然只是小说家语、假语村言,却足以表明春联是要吉庆的。
??  红火吉庆的春联贴在门上,门户是人们进出家院之处,进进出出的人们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门上的春联,春联装饰了新年的家门,也装饰了人们的心境。新春联语让家家户户喜气盈门,也让每一个人的心中幸福洋溢。春联也装饰了周而复始的似水流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火红的春联,贴在进出家园的门户上,也是贴在辞旧迎新的年关上,新年是旧岁通向新春的门户,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贴在新旧转换之际的春联,避除了去年的祸患与不幸,昭示着来岁的红火和吉祥。
??  春联原本就有纳吉祛祟的巫术功能,春联最初不是用纸写的,而是用桃木雕刻的,就是王安石《元日》诗中所说的“桃符”,最初它上面刻的大概也并非吉庆联语,而是威风凛凛的门神形象。据说,门神有两位,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画二神形象于门上,就能镇守门宅,驱邪祛祟,让兴风作浪的妖魔鬼怪纷纷回避、逃之夭夭。现在,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悬有相貌凶猛地面具,这也许正是古代画门神的遗风,而在开化较早的中原地区,狞烈野性的门神的形象则早已被更少野蛮遗风更多文采风流的春联代替了。
??  在城市中,甚至连春联的踪影也日益凋零了,城中人家,家家户户都已经装上了钢筋铁骨、结实保险的防盗门,自然无需劳动两位年老体衰的门神放哨站岗了,然而,防盗门保得住家中的金银珠宝,却能够像农家蓬门荆户上的春联那样,岁岁年年给我们带来诸神的祝福和心境的安详吗?
??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0 23:30 评论(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远去的节日   
2005-3-21 星期一(Monday) 晴   
  ??
??
??春节,也许注定将成为昨天的故事,在中国人的记忆中越去越远。
??春节曾经是中国人生活中最华丽的篇章,那曾经是中国百姓唯一能够尽情狂欢和享乐的日子。终年劳作的人们,似乎只有在过年时才能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些日子里,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寻欢作乐,纵情声色。男人们走亲访友,聚宴豪饮,酒席从初一一直摆到十五,街上就天天可见到醉汉,东倒西歪地唱歌,手舞足蹈地骂人。平时深居简出的女人们也走出深闺,浓妆淡漠,插红戴绿,打扮得花枝招展,招惹得蜂浪蝶狂。更有那些天性好热闹的孩子们,仿佛嫌这世界还不够热闹,刚进腊月门,就一天到晚地放鞭炮,那铺天盖地的鞭炮啊!还有什么比喧阗的鞭炮声更能把节日的光景渲染得更淋漓尽致得呢?
??春节,就意味着富足、繁荣、甚至奢侈,但春节的富足和狂欢却是扎根于中国人生活普遍的匮乏与节制。
??甚至连民俗学家也已无法考证春节源于何时了,但可以肯定,春节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农夫野老,择地而居,顺天而作,春耕秋收,夏舒冬敛,自然的轮回就决定了他生命的节律,节日,就是这种节律的体现。农人靠天吃饭,一年到头只有有限的时间可以耕种,而土地的产出又总是有限的,荒年更可能颗粒无收,因此,农耕社会的人们时时都处在饥饿的恐惧之中。中国传统经济的基调就是匮乏,于是节俭,就成为中国人的基本美德。在民间,“会过日子”的意思就是节俭,中国的圣贤们莫不对奢华深恶痛绝。
??但人生而有欲,追求口腹声色之乐,既为人情所不可免,也是生活延续的必要,年节之日的放纵和狂欢,正是对匮乏与节制的苦日子的补偿,而且,越是贫寒的人们,日常生活越是节俭,其年节的食品就越是准备得丰足,享乐与纵欲越是无所节制。一般的中国家庭,平时省吃俭用,为的就是过一个丰衣足食的春节。即使穷困潦倒如杨白劳,大年三十也要给喜儿扯上二尺红头绳,亲手为女儿扎起来,那过年的日子因此也仿佛被扎上了红头绳,打上了美丽的记号,在记忆中永远喜气红火,粲然如新。因为有了春节,一年三百六十日才不再是无尽的劳役和绝望的轮回,平淡的岁月才有了秾艳的意味,杨白劳们的劳作就不能算是白费。
??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之时,就已把对春节的这一理解铭刻进“年”字之中了。在古文字中,“年”字象征沉甸甸的禾穗。
??中国的春节既然与匮乏经济密不可分,那么,当我们的经济在世纪之交终于走出了匮乏岁月,进入过剩时代,春节,也就丧失其存在地基础了。童谣唱道:“新年好,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噼里啪啦放鞭炮。”但当人们天天都能穿新衣戴新帽了,鞭炮也被视为陈规陋习而遭到革除,过年,还有什么好处能让人牵肠挂肚的呢?过去的孩子曾天真地梦想,要是能天天过年,那该多好?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天天像过年一样生活了,却突然发现: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薄了。对于中国人,过年正在逐渐丧失其固有的意义,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当我们终于走出匮乏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将进入另外一种匮乏,即节日的缺失;我们的生活将从此不再有对那种披红挂虑、花枝招展的节日的祈盼与等待,我们的日子将再也没有铺垫与盼望,高潮与结局,岁月成了冗长单调的平铺直叙。这是否就是人们说的“后现代”状况——没有中心也没有界限,没有了轮回,没有了命运,没有了时间感和历史感?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杞人忧天,西方世界不是早就进入过剩社会了吗?但人家仍在过节,而且过得热火朝天,什么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狂欢节、愚人节等等。问题就在这里,西方的节日大多是宗教节日,即使不是宗教节日,也有浓厚的精神旨趣,而中国的节日却纯粹是物质性的,其主题就是吃,每一个中国节日都是围绕着吃展开的: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清明吃鸡蛋、七月七吃豆子、过年自然也不例外,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年糕。中国的节日也祭神拜佛,但求神的目的仍是为了吃。春节作为最重要的节日,祭的就是管伙食的神——灶王爷。中国人尝尽了挨饿的滋味,因而难得在过节的时候吃个肚儿圆圆,四角朝天。
??中国的节日既然用一个“吃”字就可了得,那么,当中国人终于不再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甚至连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都吃腻了的时候,过年,还有什么意思呢?春节,作为一种丰衣足食的庆典,最终将从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出,最后,只剩下月份牌上那印成红色的一页,像从悠悠岁月中无意飘坠的一片残红,还在年复一年地提醒人们:
??哦,又是一年……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1 13:5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那些喧闹的时光   
2005-3-21 星期一(Monday) 晴   
  ??
??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过年是和放爆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穿新衣,放花炮,噼里啪啦真热闹。”女孩子盼望过年,是因为新年可以让自己打扮得花团锦簇,男孩子牵挂过年,是因为只有到了过年,才能大张旗鼓地放鞭炮,真过瘾!有吵吵嚷嚷的鞭炮声,有花团锦簇的花衣裳,再加上红红的春联,盈门的笑语,最好再有漫天的瑞雪,初绽的梅花,这年就过得有声有色、喜气洋洋了。
??每年刚进腊月门,街巷中就开始有零零落落的鞭炮声响起,预示着一年中最欢乐的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也预示着寒冬将逝,一阳复始。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四处的鞭炮声也越来越稠密,但是不到除夕,鞭炮是不能恣意地成串燃放的,只能单个单个地拆着放。男孩子们因此觉得等待过年的日子来得特别慢。除夕终于到了,但还要等到天完全黑下来,大概是十来点钟吧,大年饺子包好了,诸神列祖的神位请出来了,神案前烛光摇红,香氛缭绕,祭品罗列,鱼豚齐具,再贫贱的人家这时也会弥漫着一种富足神圣的气氛。全家人屏心静气地等待着,而孩子们则早已急不可待地将长长的鞭炮串取出,捆绑在高高的竹竿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终于,一阵急骤地噼啪声划破幽幽夜空,谁家开始接神过年了,——按民间习俗,只有鞭炮响过,接神回家,才能算得上过年。接神或在庭院,或在门庭,家长毕恭毕敬地陈列供品,祭奠,焚香,烧纸,然后向诸神列祖到来的方向叩头礼拜,恭迎神灵们归来和人们一起共度佳节,享受人间烟火,同时,也祈盼他们给人间带来福佑和吉祥,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人康年丰。该做的都按部就班有板有眼地做过后,才终于能够点燃鞭炮,孩子将竹竿高高的举起,鞭炮立刻铺天盖地地响起来,除夕夜的星空下,立刻电光璀璨,硝烟斑斓,细碎的纸片如雪花般飘洒而下,孩子们手舞足蹈,大人们心花怒放,周而复始的岁月至此达到了最绚烂最芳芬的时刻。
??童年除夕夜的鞭炮声,是每一个人心中永远栩栩如生的记忆。随着禁放鞭炮越来越成为时尚,许多年过去后,那欢乐的鞭炮声也许只能在传说中遥遥回响了。
??
??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1 13:5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2005-3-21 星期一(Monday) 晴   
  ??
??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春展现无限的希望,仿佛一切都重新开始,因此,正月初一,亲朋好友们初次见面,都要互相拜年贺岁,共同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事业发达。
??初一一大早,家长们就会找出新衣,张罗着给孩子们打扮齐整,早早地打发他们去给本家的长辈们拜年。孩子们踩着遍地的鞭炮纸屑走出家门,街巷中已是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都是早起拜年的人。每一个人都是新衣新帽,从上到下,焕然一新,人也显得格外精神焕发,神采飞扬。大家在路上见了面,都是满面堆笑,开口闭口是“过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喜庆话语。有首民国时期的北京俗曲《新年到来》,专唱京城拜年时满街的应酬寒暄:
??
??新年来到,诸事安排,见家家贴着门神、对子、挂钱,插着芝麻竿,爆仗纸儿放得满地白,新年新衣添新气,只见满街上闹哄哄,拉拉扯扯把年拜:“发万金罢!太爷!”“不敢!太爷!”“好说!太爷!”“岂敢!太爷!”“太爷,新春大喜就发大财!”
??
??晚辈给本家长辈拜年,先向长辈请安问好,然后还得叩头,先给祖宗叩头,再给男女长辈叩头。神案前早已摆好了红旃或草垫,供拜年者跪拜。神案上供品馨香,香烟缭绕,神案上方的先人画像上,老祖宗正襟危怀,满面慈祥,接受后人们的礼拜。长辈们在一边,眼见孩子们一年年长大成人,自是眉开眼笑,满心欢喜。客厅里早就备好了花生、瓜子、栗子、糖果和点心,老老少少们围坐一起,谈笑风生,喜笑晏晏。那种淳厚浓郁的亲情,任你岁月流逝,任你走到天涯海角,也永远会记忆犹新。
??最高兴的还是无忧无虑到孩子们,因为初一这天是他们挨门挨户“收”压岁钱的日子,“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对孩子来说,一年也就这样一个“发财”的好时光。
??拜年的规矩,五服以内的亲属,必须首先一家一家的走遍,即使是平时因为争竞家长里短而闹过别扭心存芥蒂的,家长们也会特意叮嘱孩子们一定要走到。许多陈年的积怨和隔阂,就是在其乐融融、一团和气的拜年气氛中冰消雪融的,常年的怨家从此和好如初。
??本家的亲属拜完了,才是呼朋唤友、聚会宴欢的时候。难得有春节这样的好时光,平时浪迹天涯奔走四方的人们都回到故乡,故人旧友会聚一堂,说说旧日的事情,叙叙江湖的艰难,感叹岁华的流逝,伤悼故人的凋零,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然而酒过数巡、耳红面热之后,所有的伤感事伤心事顷刻皆作云水散,新交旧知豁拳行令,击节慷慨,又纷纷恢复了当年的少年意气、青春风流,“岁酒先拈辞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家乡的初一,从早到晚,庭院里都是笑语喧哗,街巷中总也少不了醉鬼们东倒西歪、前仰后合的身影。
??只要岁月依然流转,中国人就会过年,初一拜年的风俗就会继续,但是,时事总是难料,人算不如天算,这个世界变化快,谁知道明年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如今的年节气氛就已经没有旧日年节那种浓郁淳厚的亲情氛围了,中国人的家庭越来越小,年轻人越来越赶洋时髦,过年宁愿出去旅游,也不愿守在家里。拜年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电子邮件,方便了,但也少了面对面迎送揖拜、杯觞交酬时的亲切和温馨。现代通讯手段,拉看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也许会最终断送那些我们祖祖辈辈流传的古老节日,因为,节日,本来就是为了亲朋好友相聚叙旧,当聚会已经没有必要,节日还会继续吗?
??
??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1 13:5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灶王年年上东墙   
2005-3-21 星期一(Monday) 晴   
  ??
??
??如果你走进乡下人家的厨房,常常会发现在厨房东边灶台的上方,粘着一幅烟熏火燎的套色版画神像,画像上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小老头,长髥垂胸,笑态可掬,有时身边还陪着一位同样慈眉善目的小老太婆,那小老头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厨司命灶王爷,他身边的老太婆自然就是灶王太太了。中国人供奉灶王爷的风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至少从孔子的时候就有了。
??灶神,顾名思义,就是负责一家老少吃饭的神。但灶神还有一个重要的兼职,就是专门窥伺、记录主人家的隐私,每到岁末就上天去向玉皇大帝进行汇报,玉皇大帝据此决定延长还是扣减一个人的寿命。
??灶王爷无疑是中国众神中工作最认真的,其他诸神一年到头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天上,无所事事,只是在过节时来凡间走一遭,接受芸芸众生的奉献,而灶王爷则恰恰相反,他一年到头都得在凡间坚守着他在厨房东墙上的岗位,伺候一屋老小吃喝,伺察全家男女功过,临到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离大年除夕没几天了,他老人家却要收拾行装,打马上路,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做年终结算。当大地上鞭炮齐鸣,普天同庆,CCTV的春节晚会锣鼓喧天、管弦齐奏的时候,他也许正骑着老马风餐露宿地走在通向南天门的遥遥征途上呢。做个神也不容易呀。
??更不容易的还是守望东厨的一年三百六十日,没白没黑地在人家的灶台上合掌打坐,天天都是烟呛火燎,汽蒸油熏,那身从天上带来的官袍不几天就变得黑不溜秋、污渍斑斑,满面笑容也变成了灰头土脸。更难受的是,眼看着人家的锅里烹鱼肉,眼看着人家的席上酬美酒,老人家却被冷落一旁,口水和泪水一起往肚子里流。待遇如此不公,也就难怪灶爷要满腹牢骚,背后告他的鸟黑状。
??老百姓知道神也像人一样喜欢奉承,因此,在灶王爷动身上天汇报工作之前,就纷纷在二十三日为他预先过“小年”饯行,谓之“辞灶”。二十三日夜,家家户户都在东厨司命的宝座也就是灶台上贡上糖瓜、柿饼、大枣等各种甜食以及烧饼、米糕、茶水等。吃了甜食,灶王爷的嘴巴就会变甜,让他“上天言好事”,到了玉皇面前就会像人民公仆一样只报成绩不报缺点。有的地方,人们做的更绝,干脆就把一块又甜又粘的糖(),粘在他的嘴巴上,让他到了天上光顾吃糖,连告状的机会都没有,就像给爱闹的孩子嘴里塞块棒棒糖。至于烧饼、米糕、茶水,则是给老神仙带在路上打尖果腹的,楚国大夫屈原早就说过,从九州到天宫,“路漫漫其修远兮”。有些地方的人想得更周到,辞灶时还在灶王爷的神像前贡献一撮草料,好在路上喂马。
??灶王爷二十四日回天宫述职,到正月初一,当大地上新的生活重新开始,就得马不停蹄地赶回来“回宫言吉祥”了。因此,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就要准备迎灶,将新请的灶王神像(所谓灶祃头)贴在东灶墙上的东厨司命神位上,初一晚上,一身新袍、满面笑容的灶王爷刚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就回到其原来的岗位上,开始其新一年的工作。给灶王爷接风洗尘的仪式,就远远没有辞灶仪式那样隆重了,几根香烛,一碗冷水饺,几个干馒头就打发了。人情就是这样淡薄。
??现如今,乡下的灶王爷恐怕连干馒头也快混不上。现在的乡下人家,也像城里人一样,液化气和电炊具日益普及,使用土灶的人家越来越少,没了土灶台,灶王爷没了立足之地,只好下岗,卷起铺盖卷和老伴儿回天宫老家安度晚年去了。
??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1 13:5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腊酒香,钟馗舞   
2005-3-21 星期一(Monday) 晴   
  ??
??
??春节是大地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天下人家邀福纳祥的日子,旧日子过去了,新日子到了了,新日子给天下百姓带来无穷的希望。要邀福纳祥首先要清理门户,将过去岁月的邪魅污垢从家门中扫荡干净,才会有紫气盈门,吉祥东来。春节前举行的一系列具有浓厚巫术意味的仪式,其用意大多在此,如扫屋、辞灶、贴门神等等,旧时每到年关,市井中有“跳钟馗”的习俗,其用意也在此。
??据清代地方志和风俗志记载,不少地方一进腊月门就有“跳钟馗”的习俗。清乾隆年间《奉贤县志》说:腊月初一日,“乞人始偶男女傅粉墨妆为钟馗、灶王,持竿剑,望门歌舞以乞,亦傩之遗意。”这记的是江南的风俗,顾禄的《清嘉录》记述的也是江南吴地的岁时风俗,其中也提到跳钟馗:“丐者衣怀甲胄,装钟馗,沿门跳舞以逐鬼,亦月朔始,届除夕而止,谓之跳钟馗。”装扮钟馗者,青面钢髯,破帽蓝袍,手中挥舞宝剑,或者是一把板斧,张牙舞爪,气势汹汹,为非作歹的大鬼小鬼们见了纷纷望风披靡,退避三舍,换来家门清净,吉祥安宁。
??跳钟馗的习俗,至迟在宋代已经见于文献记载了。吴自牧《梦粱录·十二月》:“自入此月,街市有贫丐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占鼓,沿门乞钱,俗呼‘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
??有意思的是,以上诸书中记载的跳钟馗者都是乞丐,这是否意味着跳钟馗本来就是丐帮的专利呢?大概不是。快过年了,要饭的走门串户跳钟馗,陪个笑脸,说说吉利话,有钱人家肯定会多给几个赏钱。现在街头的乞丐在向路人讨钱时,不是也会唱唱《走进新时代》、《常回家看看》、《心太软》之类的流行歌曲吗?乞丐把跳钟馗当作幌子,正足以表明古人对跳钟馗习俗的喜闻乐见。实际上,《跳钟馗》之戏,在宋代还颇得皇帝老儿的喜欢,每到岁末,皇宫中的文艺会演,就要表演《跳钟馗》,这在《梦梁录》中也有记载。
??因为跳钟馗驱邪埋祟的习俗盛行于世,于是就有好事者编出了钟馗打鬼的故事。话说盛唐开元年间,风流皇帝李隆基得了杨贵妃,从此早睡晚起,沉湎女色,忽一日得一恶疾,宫中的御医和西域的胡僧,百般施治,均不见效,眼看命在旦夕。一夜,明皇昏昏睡去,忽见一小鬼溜进寝宫,悄悄偷得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碧玉笛,转身就走。明皇大怒,起身要追,怎奈病体沉重。正在此际,只听一阵怒叱之声,又有一鬼随声而至,此鬼相貌,端的生得峥嵘,但见他面黑如瓦,怒目圆睁,钢须贲张,头上戴一顶破官帽,身穿一身蓝官袍,插笏挥剑,虽是一身文官打扮,却是一派赳赳英武之气。但见他径奔小鬼,先是一把抠出他的眼睛,然后一把将小鬼提起,扯着两腿,“咔喳”一声,一劈两半,就连皮带骨头地把小鬼吃了。明皇大惊,忙问来人是谁。此鬼奏道:“臣钟馗,本终南举子,因进京赴考,得中魁首,怎料考官舞弊,以臣丑陋为由,剥夺科名。臣一怒之下,伏剑而死。臣生不能为天子尽忠除恶,死了也誓为天子除尽天下妖孽。”说完转身离去。唐明皇经此一场惊吓,大梦醒来,病居然好了。遂传神笔吴道子进宫,按梦中所见画出钟馗捉鬼像。并号令天下,封钟馗为“驱魔大将”。从此,钟馗就担当起了为人间除妖捉怪的使命。以后,每到年节,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张贴画有钟馗打鬼的门神画,或者请人在门前跳钟馗驱祟赶鬼。后来,见人间的鬼魅捉不胜捉,阎王爷又给他配备了两员副手――含冤、负屈,并让把守奈何桥头的小鬼变成蝙蝠,给钟馗当向导,率领阴兵鬼卒,翦除鬼魅,保卫天下安宁。钟馗因功勋卓著,后得升天,被玉皇大帝封为“翊圣除邪雷霆驱魔帝君。”
??现代人是不信鬼神的,钟馗打鬼有迷信之嫌,因此,二十世纪中期之后,作为一种习俗的腊月年关跳钟馗就渐渐销声匿迹了。但只要世上有鬼魅横行,奸邪当道,钟馗打鬼的信念就不会消失,跳钟馗的舞蹈和钟馗打鬼的故事在一些地方藉民间艺术的形式保存下来,如安徽歙县至今还流传着《跳钟馗》的民间舞蹈。歙县的《跳钟馗》,多在端午节演出,意为避除瘟疫,祈取平安。舞蹈中先有五位小鬼踉跄上场,小鬼们头系白毛巾,身围五色包肚,手持棍叉,脚蹬软底绣鞋,在呛朗的锣鼓声中狂奔乱舞,嘶叫逞威。接着,青面长髯、身穿紫红袍的钟馗上场,钟馗右手执宝剑,一步一趋,口喷狼牙焰火,踏着锣鼓节奏,与五鬼较量对垒。舞蹈中钟馗前有蝙蝠引路,后有两侍者,一撑罗伞,一挑酒罐,大概就是故事中的含冤、负屈。钟馗把酒畅饮,豪气冲天,五小鬼色厉内荏,畏缩逃避,最后乖乖地束手就擒,成为钟馗的下酒菜。
??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1 13:5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人间烟火中的神   
2005-3-21 星期一(Monday) 晴   
  ??
??
??俗人迷信,相信人的命运是由冥冥中的神灵决定的。神高高在上,是肉眼凡胎看不见的,凡夫俗子们只有借助祭祀仪式才能与神沟通,求神赐福。人们敷设祭坛,请神安身;奉献祭品,请神歆享;鼓钟歌舞,讨神喜欢;甚至施展美人计,供奉处女,取悦神灵。中国人好吃,所谓“民以食为天”,于是就想当然的认为神也好吃,因此,国人祭神的主要手段,还是奉献美味佳肴,请神吃饭。《诗》不云乎,“神嗜饮食”。“祭”字的甲骨文就象征手(又)捧祭肉(夕)奉献于祭坛(示)上面的动作。
??也有例外。道家心目中的神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庄子在《逍遥游》中就刻划了一位圣洁的女神形象,“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道士们相信要长生不老、羽化成仙,首先就要辟谷,也就是绝食,只要早餐朝霞夕饮沆瀣足矣,因此,道家的神仙就一个个都不食人间五谷杂粮了。
??道家修的是出世间法,追求独善其身,道家的神仙只顾自家炼丹,不管世间疾苦,百姓死活。老百姓更喜欢那些有三情六欲的俗神,有欲望就好说话,就能投其所好,套上近乎。儒家修的是世间法,志在兼济天下,造福苍生,因此颇能体察民心,儒家所信奉的三皇五帝、天神地祗、城隍土地等等就无不生着一副好肚肠,年复一年,吃荤茹素,吃出一幅又像成功人士又像人民公仆的富态相。
??春节是一年一度的佳节盛会,肉山酒海,美味荟萃,嗜好饮食的神们自然不会放过。旧时的除夕之夜,一俟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就要在堂屋正北悬挂祖宗神像,陈设祖宗之位,神位上燃烛焚香,彻夜不息;还要在室外天井中安置天地神座,供奉玉皇大地、王母娘娘、财神、喜神等各路神仙。将近夜半,家长于门外陈设香案,焚香明烛,燃放爆竹,接神过年。凡接神供神,都有丰盛的供品,山珍海味,荤素具备,而且必须雄鸡、猪头、鲤鱼,三牲齐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一个都不能少。
??神不仅好吃,而且还好色。因此有的地方正月初一开始就要唱大戏,戏台往往就设在神驻锡的庙里,意思是请神与民同乐。戏中自然多的是忠臣孝子的慷慨激昂,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但夜深人静之际,搬演的往往是那些男欢女爱、诲淫诲盗的色情戏。民间节日的游戏场,常常被翻作男男女女放浪形骸、幽情密约的烟花地。打着娱神的幌子纵情声色,这正是民间狂欢文化的幽默和智慧。
??后来科学昌明,文明进步,人们不再迷信神灵,年节祀神习俗日益淡泊,但草民百姓仍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没有了冥冥神灵的监临,却有了层层官府的盘剥,官府和神灵一样,都是高高在上,操掌生杀大权。因此,百姓们应付官府也还是当年应付神灵的那一套,恭敬不如从命,送礼还得吃饭,再不行就找个风尘美人作陪,但伺候官府跟伺候神灵还是有不同之处,神们收赋纳贡,一年也就一次,而贪官们敲诈勒索,却贪得无厌,让你一年到头不得清净,这才叫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迷信神灵,或迷信权力,都是因为人民群众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归根结底,是因为整个社会缺乏法治精神和制度。马克思早就说过,神,不过是专制主义在天上的影子。
??
??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1 13:5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元宵惊艳   
2005-3-21 星期一(Monday) 晴   
  ??
??
??闹元宵赏花灯的习俗源远流长。灯节原是一个佛教节日,《涅槃经》说,如来佛祖死后在正月十五日焚化,其时有天女“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三十里”,引领佛祖升天。《岁时广记》也引《僧史略》说:“西域十二月三十日,乃中国正月之望(即正月十五日),谓之大神农变月。汉明帝令烧灯,以表佛法大明。”可见元宵燃灯,最初是为了弘扬佛法,灯火遍地,象征佛光普照。到隋代,元宵灯会已经成为一种盛大热烈的民间游乐活动,燃灯赏灯的同时,还伴随着五花八门的民间社火百戏表演,但元宵赏灯仍与佛教有关。有隋炀帝《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为证,诗云:“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唐代国力强盛,热闹红火的元宵灯会正可用来点缀升平,因此,唐代的元宵灯会盛况空前。也有诗为证,唐初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是咏元宵的名篇: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丽,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历代文人诗词笔记中对元宵之夜的记载屡见不鲜,但真正能够让后人对元宵胜景历历在目的,当属《西游记》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中的描绘。这回书说到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途中,来到天竺国金平府,正逢上元宵佳节,师徒们到慈云寺中投宿,“当晚只听得佛殿上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送灯献佛。”师徒们先在佛殿上看了献佛的灯,又随寺中的和尚们去城中赏灯,但见:
??
??那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初升。那月如冯夷推上烂银盘,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灯映月,增一倍光辉;月照灯,添十分灿烂。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攒成。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青狮灯,白象灯,灯架高擎。虾儿灯,鳖儿灯,棚前高弄;羊儿灯,兔儿灯,檐下精神。鹰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虎儿灯,马儿灯,同走同行。仙鹤灯,白鹿灯,寿星骑坐;金鱼灯,长鲸灯,李白高乘。鳌山灯,神仙聚会;走马灯,武将交锋。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那壁厢,索琅琅玉韂飞来;这壁厢,毂辘辘香车辇过。看那红妆楼上,倚着栏,隔着帘,并着肩,携着手,双双美女贪欢;绿水桥边,闹吵吵,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对对游人戏彩。满城中箫鼓喧哗,彻夜里笙歌不断。有诗为证,诗曰:锦绣场中唱采莲,太平境内簇人烟。灯明月皎元宵夜,雨顺风调大有年。此时正是金吾不禁,乱哄哄的无数人烟,有那跳舞的,躧跷的,装鬼的,骑象的,东一攒,西一簇,看之不尽。
??
??金平府的百姓传说元宵之夜,华灯齐放之时,佛祖真身就会在灯光中显现。《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人,由此可见,直到明代,元宵灯会还保留着浓重的佛教色彩。只是天竺国金平府的灯会招来的却不是救苦救难的如来佛祖,而是打着佛祖旗号鱼肉百姓的青龙山玄英洞老妖。
??实际上,佛祖一直就只是元宵灯会的幌子,古往今来,火树银花之下,灯火楼台之中,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那些赏灯的世俗男女,又有几个心存佛性慧根,无非都是寻欢作乐、游戏红尘而已。也正因为元宵灯会发乎性情,顺乎民心,尽管佛法早已萧条,每到元宵佳节,神州大地上依然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旧时城市中没有电灯,更没有路灯,平日夜晚的街市,只有孤月清冷,疏星点点,无月的夜晚,更是漆黑无边。每年只有到了元宵之夜,无论是大道通衢,还是穷街委巷,皆彩灯高悬,烛光照地,其时又正值正月望夜,明月高悬,繁星满天,月光星辉与灯华烛光交相辉映,再加之欢舞的龙灯,璀璨的焰火,缤纷的社戏,喧天的锣鼓,那无边的欢乐,旖旎的风情,繁盛的光景,怎能不让刚刚经历过严冬见惯了漫漫黑夜的人们心花怒放,意乱情迷。
??自从有了电灯,现代城市就成了不夜城,大街上路灯彻夜不熄,大厦里通宵灯火辉煌,闹市区更是霓虹斑斓,置身于华灯迷离的不夜城中,元宵灯火尽管依然是火树银花,争奇斗艳,但已经难以像旧时那样激起人们的惊异和欢喜了,像辛稼轩《青玉案·元夕》中的那种惊异和欢喜: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当元宵的火树银花渐渐迷失于现代城市的万家灯火之中,历尽千秋万代依然能够让人依依相思的,或许只有灯火阑珊之时那令人魂飞魄散的惊艳一瞥。
??
??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1 14:0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   
2005-3-20 星期日(Sunday) 晴   

  ??春社与土地
??  
??   大地覆载万物,养育众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土地自古就成为人类崇拜的对象。古人聚土为坛,作为皇皇后土的象征,接受人们的礼拜和祭献,这象征大地的神坛就是“社”,“社”字最初就写作“土”,而“土”字在甲骨文中就象征聚土为坛的形象。
??   古人每年仲春二月春分前后,一年农事将起之时,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社典礼。天子率领皇后嫔妃和文武大臣,亲临社坛,主持盛大的社祭仪式,向土地之神奉献牺牲和五谷,祈求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现在北京中山公园中的社稷坛,就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的地方。同一天,百姓们也汇聚于各自村落乡里的社坛,杀猪宰羊,击鼓起舞,向社神顶礼膜拜,邀福纳祥。这天供奉于社坛的祭肉称为社肉,这天酿熟开封的春酒称为社酒,据说,社肉社酒因为获得了神灵的祝福,吃了能够祛病除灾。因此,每当社祭结束,人们就于社坛旁结棚为席,就地而坐,聚餐欢宴,分享社肉社酒。邻里乡亲还纷纷献出自家带来的美味佳肴,有酒同饮,有福同享,来者都是客,见者皆有份,普天同庆,皆大欢喜,“积豕新烹白醪熟,奋衣坐地无拘束”。终日劳作各自奔忙的村人野老们,难得有这样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日子,难得有这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子,大家欢聚一堂,笑语喧哗,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直到夜幕降临,大家才依依不舍,乘兴而散,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宋代诗人梅尧臣在《春社》诗中对乡村社日的欢乐景象有生动的描述:
??  
??  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鸭。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斜翅。
??  
??   社神在后世民间被称为土地神,而社坛则演变为土地庙。在中国民间驳杂浩繁的神圣家族中,土地神算得上是最有人缘的尊神了。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伏羲教人打猎,神农教人种庄稼,岁月久远,渺茫难信;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还有如来佛祖,不是住在缥缈的天上,就是住在遥远的西方,和老百姓的日子没什么关系。土地却是每每个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地是每一个人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每一个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土地与人类血肉相连生死相依,因此土地神也就照料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事必躬,无微不至。旧时中国农村的村落里,可以没有其他神庙,但不能没有土地庙。土地庙里住着土地老爷,如果庙堂宽敞,供养丰足,他也会把土地奶奶搬来同住。土地爷是一方父母官,地头上的事,无论大小,他都得管,都管得到。不仅诸如瘟疫疾病、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地方治安等等大事他要管,就是兄弟打架、邻里不和、风流韵事、偷鸡摸狗等等鸡毛蒜皮的家务琐事,他也管得到,至于五谷丰欠、天气水旱、架房起屋、铺路修桥等等涉及掘地动土的事情原本就是他老人家的分内事,就更离不开他了。土地爷不仅要管阳间的事,还要管阴间的事,人死了,下葬前,先要到土地庙那里“报庙”,也就是向主管阴间的土地神报道。魑魅魍魉、妖怪邪祟之流,也得到土地那里登记注册上户口,因此就连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有求到他的时候。孙行者保唐朝和尚西天取经,每到一地,碰到妖魔作怪捣乱,总是眼睛一瞪,两脚一顿,先唤出当方土地问一番究竟。
??   土地神管得宽,跟当地百姓常来常往,因此,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土地爷就不像其他诸神那样盛气凌人、威风凛凛,而是显得非常淳朴厚道,平易近人。走进土地庙,你会看到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老头迎面相迎,老人家头戴乌帽,身穿茧袍,脚踏皂靴,团圆脸,眯缝眼,眼角眉梢透着笑,仿佛戏台上一个仁厚慈祥的老员外,正合掌齐胸,心平气和地向客人问候:“您来了!乡亲里面请。”又像一位任劳任怨的村干部,刚刚放下饭碗,向前来告状的乡邻说:“老哥您别急,有话您坐下来满满说。”正因为土地神平易近人,不端神仙的架子,不耍官人的脾气,因此,老百姓也就不大把他以神相待,而是亲切地称为“土地爷”或“土地公公”。也正因为土地爷太没有神的威严,因此,才被孙猴子像孙子似的呼来唤去,指使得团团转。
??   神是权力的象征,土地神不过是对土地占有权的象征。小农经济时代,人们在村口地头聚土为社,供奉土地老爷,既是为了祈求土地老爷保佑一方平安,也是为了借神灵确认村落共同体对一方土地的占有,正如古代帝王奉祀社稷,是为了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样。因此,“社”既指土地之神位,也是一个基层社会单位,指共同奉祀一社的人口及其占有的土地,正如“社稷”既指帝王祭祀土地五谷之神的神坛,也指江山社稷。一年一度的社日仪式上,乡邻们在社坛或土地庙会聚一堂,联欢会饮,增进了团结,联络了感情,村社共同体的内聚力得以强化,其对一方土地的占有也得以重申,并得到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承认。
??   1949年之后,尤其是随着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收归国有,古老的村社共同体传统土崩瓦解,世世代代守护一方土地的土地老爷丧失了立足之地,也就不可避免地迅速败落了。守护一方土地的不再是那个慈眉善目住着拐杖的土地老儿,而是那些端着算盘子握着印把子的村支书和村会计们。
??   如今,即使在偏远的乡村,土地庙也几乎荡然无存了。在有些地方,只有为了给死者入土前“报庙”落户,还在村口用四块土坯或砖头草草支起一个临时的土地庙,里面摆上纸写的土地牌位。幸亏阴曹地府暂时还无法国有化,老迈的土地老爷也就剩下这点家当了。
??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0 23:2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2005-3-20 星期日(Sunday) 晴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   
??   上巳节因为是在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举行而得名,后来固定在三月三日举行,因此又称为三月三。上巳节是上古时代的春天庆典,是青春的节日。
??   透过《诗经·郑风》中的《溱洧》,我们仍能听到周代上巳节上青春的歌唱:
??  
??  溱与洧,方涣涣兮。
??  士与女,方秉兰兮。
??  女曰:观乎!
??  士曰:既且。
??  且往观乎!
??  洧之外,洵訏且乐。
??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
??  赠之以芍药。
??  
??   溱水和洧水,是郑国的两条河流。两水相汇之处,水流舒缓,河面开阔,一定会草软沙平,鸟语花香,正是举行节日的好地方,因此,每年三月上巳,郑国的年轻人就在此举行盛大的节日庆典。有位姑娘不知为什么来晚了,河边的联欢早已开始,青年男女正手持兰花,翩翩起舞。姑娘在途中碰到一位往回走的男子,她邀他同去游玩,他却说已去过了,女孩子非常想让他陪自己去,缠住他不放,最后,小伙子终于答应了,俩人一起加入欢乐的人群,玩得开心极了,临别,小伙子送给她一支芍药,爱情之花就在这春天的节日上羞涩地绽放了。上巳节正值阳春三月,大地百花争艳,万物欣欣向荣,春天的人们也生机勃发,春心荡漾,因此,上巳节就成了年轻人寻花问柳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他们唱歌传情,起舞会友,赠花定终身。于是,河畔水湄,花前柳荫,处处荡漾着青年人悠扬婉转的歌声,时时闪现着恋人们携手徜徉的身影。上巳佳节因此就成了春天的狂欢,爱欲的华宴。
??   《诗经·郑风》中还有一首诗《褰裳》,大概就是上巳节上郑国的女孩子们隔着溱洧与男子们对歌时唱的:
??  
??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  
??   一群女孩子隔着河与对岸的男子对歌:你真得爱我,就提起衣裳过河来相会,你不爱我,难道就没别的男孩子爱我了,告诉小伙子你莫轻狂。女孩子们的歌唱得如此大胆放肆,上巳节那种烂漫无邪的青春气氛也就可想而知了。
??   早期上巳节是年轻人的节日,这在《论语》里也有反映。《论语》载孔子弟子曾点的话说:
??  
??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   “雩”是古代的一种舞蹈,天旱不雨,巫师们就跳起雩舞祈雨。在这里,“雩”指鲁国设在沂水边举行雩舞的祭坛。“浴乎沂,风乎舞雩”的意思并非指在沂水里沐浴,然后登坛临风,把身体吹干。暮春三月,风气尚凉,浴后吹风,非着凉生病不可。实则这里的“风”字,应解作“风马牛不相及”的“风”,本义指配对、交媾,所谓“风乎舞雩”,不过是说在雩坛上男男女女成双结对而舞。曾点的话,为我们展现了当年鲁国上巳节的风俗画卷:暮春三月,天气和煦,年轻人脱去沉重的冬装,穿上新制的春衫,约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带几个天真烂漫的童子,来到沂水边,用河水洗去聚积在身上的尘垢和沉郁在心中的烦恼,顿觉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然后来到河边的雩坛边,那里正在进行盛大的舞会。钟鼓齐鸣,管弦悠扬,人们你唱我应,歌声响彻云霄,青年男女们成双成对,联袂而舞。平时祭神求雨的雩坛,如今成了欢乐的歌场。当夕阳西下,舞会散场,归去的人们兴犹未尽,边走边唱,踏歌而行,悠扬的歌声伴着落晖夕照四处飘飏,经久不息。——曾点的这番话,是《论语》中最动人的片断:在世人的心目中,过去的儒生不是义正词严的君子,就是索然无味的书呆子,想不到他们原来是这样风花雪月、风流倜傥。且说曾点的老师孔子,见自己的得意门生非但无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反而一脑门及时行乐的小资情调,非但不以为怪,反而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这小子说到我心坎上了!孔老夫子原本也是一个可爱的性情中人呀。后来那班昏庸天子和穷酸文人却把孔子涂抹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真是有辱斯文,罪过罪过!
??   后世文人非但不了解孔子师徒的真性情,也未体会上巳节这个春天庆典的真风流。上巳节渐渐丧失了其与生俱来的生命情怀和青春气息。在民间,上巳沐浴蜕变为具有浓厚的巫术意味的“涤除祓禊”,人们相信,上巳节这天,到流水边沐浴,就可以把一年的灾祸邪祟与尘浊污垢一起荡涤干净。在文人那里,上巳游乐则淡化为点缀风情的“曲水流觞”,文人墨客们在上巳这天,约几个同道,觅一处临水的清雅之地,三三两两,傍水而坐,将酒杯斟上酒,浮到流水之上,酒杯顺流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拈杯饮酒,赋诗抒怀。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的就是一般东晋名士上巳节在山阴兰亭临溪流觞咏诗赋怀的情景。兰亭行觞,文质彬彬,雅则雅矣,却没有了溱洧之交或沂水之滨上巳盛会那朝气蓬勃的青春热情,已经从一种全民性的春季庆典,蜕变为单纯的文人游戏。没有了生命激情的灌注,上巳节渐渐褪去其秾艳的节日气氛,如今,三月三日已成为月份牌上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
??   倒是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由于山川阻隔,王道教化所不及,直到现在,每年的三月三日仍举行盛大的歌会,最著名的自然是壮族的三月三歌墟,壮族的三月三歌墟出名是因为出了一个刘三姐。每逢歌会会期,年轻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堂,载歌载舞,聚饮联欢。广场平坝上,歌声如潮,舞阵如海;竹林花丛中,浅唱低咏,人约黄昏……。孔子说:“礼失求诸野。”中原古国的上巳节已经风流云散,只有在山重水复天高地远的远方,上巳盛会的歌声依然余音袅袅,悠悠飞扬。
??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0 23:2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0: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温柔地思想]镂刻时光

年画   
2005-3-20 星期日(Sunday) 晴   
  ??
??  
??  往年,每到腊月近年的时候,胡同里总会听到一种“画来,买画咧!”的叫卖声。于是人们便会说:又是过年了!
??  那时卖画的人儿,都是背着一个蓝印花大包裹,里面是用草帘卷着的各种各样的年画。如若有人想买,他就将包裹打开来,一张一张地掀动着,嘴里还讲着:“嘿!这张是‘岳爷大战金兀术’;这张是‘合家欢乐过新年’;再看看这个大胖娃娃,买去生个胖小子儿……。”看画的人们,听了他那动人的故事和满口上韵的“吉祥”话,大家都要调上几张自己喜爱的,买回去贴在家里,起码欣赏一年。
??  
??  这说的是旧时北京城画贩在年前走街串巷卖年画儿的光景。我辈生也晚,没赶上这种时候,上面是王树村先生在文章中的追忆。我辈记事时,已是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将近尾声,那时,传统年画已经和旧戏曲、线装书等等“四旧黑货”一道,被扫尽了历史的垃圾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等著名的年画产地那些祖辈留下的年画印板,也大都被劈成木柴,付之一炬了。传统年画的繁华梦已经是风流云飘散,那时,装点年节人家墙壁的除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地光辉形象外,就是《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革命样板戏的连环剧照画。
??  如今,旧式年画虽然已不被当成四旧,而且被一些民俗文物收集者当成了宝贝。但比政治更疯狂的是市场,和传统木版年画中那些土头土脑、怪模怪样的貂禅、杨贵妃、穆桂英们相比,现在电脑印刷术大批量复制的那些挂历美人,既漂亮又便宜,自然也就更有人缘,于是,每到年底,大街小巷中不再有那些走街串巷深被蓝包袱的卖画人,而到处是叫卖挂历的店铺,元旦一过,挂历成堆地大甩卖,比萝卜白菜还不值钱。
??  如今,只有在民俗博物馆中,还能觅到木版年画那如秋叶飘红般寂寥落寞的身影。
??  与传统年画一同远去的,还有凝结在它身上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和浓浓的乡情,眼下这些只知道暗送秋波、搔首弄姿的挂历美人身上是无法体会到的。旧式年画除了像《莲年有余》、《麒麟送子》、《天官赐福》、《五子登科》、《招财进宝》、《五谷丰登》等纳福趋吉的喜庆图样和《神荼郁垒》、《钟馗打鬼》、《扬锏门神》、《镇殿将军》、《赵公镇宅》等驱邪御凶的门神画像,最乐于表现的就是传统戏曲中的故事和人物,如《白娘子盗仙草》、《牛郎织女鹊桥会》、《穆桂英大战金兀术》、《吕布戏貂禅》、《一百单八将》、《李逵负荆》、《单刀赴会》、《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八仙过海》等,乡下的戏台上,这些戏年年上演,老人们已经把故事记得烂熟。漫长的冬日,大雪封门的日子里,孩子们坐在炕头上,听爷爷奶奶指点着墙上这些古怪的人物,将那些英雄儿女、狐仙花妖的故事从头娓娓道来,孩子们就这样长了见识,也听到了故事。坐在年画的四周环绕之中,就像坐在故事里,就像回到历史中,那自然是和书上讲的不一样的历史。说不定,画中的人物,会在夜深人静时节悄悄地从画中走下来,进入你的梦乡……   
  # posted by 温柔地思想 @ 2005-03-20 23:27 评论(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3: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