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民俗学二年纪的研究生,我有幸参加了由导师老师组织的田野调查。我们做田野的地点是辽宁省的东部山区,时间是2005.12.2到12.6。以前曾听说,田野是一个民俗学者的成年礼,这次的田野之行让我对此言有了更深的体悟。
现在我们专业的同学都在忙着整理田野中的材料,抛开专业不谈,我想先把自己在田野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和大家倾诉一下。:)
在我的访谈中,最有趣的人应该是那位养鹿的大叔。呵呵,想起他就觉得 有趣。
他是我们的第二个访谈对象,我们从第一个访谈对象郭家出来之后,按照郭的指点,去找一位姓姚的养鹿人,据说他是八组里面养鹿时间最长的人。
在我们出发之前,省内下了一场令人们期待 很久的大雪(今年冬天的气温迟迟不降,一直没下雪,所以很多疾病趁机而入),虽然大雪让我们的路途更加艰难,但同时也让我们欣赏到了山区美丽的雪景。我和另一个同学走在山路上,雪还没有融化的迹象,路上很少有行人,冬天农闲的时候,村民们大部分都呆在温暖的房子里。在下坡拐弯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位中年人,便赶忙上前询问:“大叔,你知道养鹿的姚家怎么走吗?”中年人站住,说:“你们找他干啥?”
我们说明了来意,大叔转头便往回走,我们跟在后面。边走边聊。
:大叔,这么冷的天你干啥去呀?
:我没啥,有点事。
:您知道姚家 在哪是吗
:恩,知道
我们又走了一会,觉得大叔太热情了,其实他不用亲自领我们去的,只要给我们指个方向就好了。况且他还有事要办,我们更觉得过意不去了。
最后,和我一起的同学终于忍不住了说:“大叔,您只要告诉我们怎么走就行了,您不还有事吗?”
大叔看了看我们说:“你们不是要看鹿吗?就快到了,我就是你要找的姚某某”
呵呵,我和同学这时候才反映过来,觉得真是太巧了。
仔细大量了一下大叔,他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样子,脸上的皮肤是在泥土里打爬的农民所独有的那种暗淡,额头上的皱纹清晰可见,笑起来在脸的右侧会有因用力不均和皮肤松懈而产生的突起,但依然和蔼。上身穿一件灰色的中山装,领口的口子开着,能看到里面的毛衣,毛衣的颜色已经难以分辨 ,在他给我们指点他所养的鹿的时候,我发现,他外套的右胳膊下开了很长的一道缝。
但大叔似乎一点都不在乎这些,他用他沉稳的语调给我们讲他的鹿,他的鹿圈,他养鹿的经历和割卖鹿茸的情况。缓慢的语言掩饰不住他和鹿建立的深深的情谊,在讲到割鹿茸时鹿流血不止的时候,他那痛苦的表情让人真切的看到了他内心的难过。
他说鹿的生命力很强,冬天就爬在雪地里,吃的也很简单。似乎不怎么需要人来照料。
今天先说到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