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4|回复: 9

请教大家,这是否算一种“网络风俗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4 14: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



                                             中国互联网十大恶俗文化排名及批判(转贴)

                                              恶俗排名

  一、《大话西游》

  据说每一位即将负笈远洋的清华学子行囊里必带上一套或数套《大话西游》。该片在网上已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那位被一些人尊为“星爷”的周星星也俨然成为了新新人类的代言人。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作为对传统经典的解构,确有其独特而灵动的一面。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其刻意张扬俚俗文化、市井哲学、嘲弄善良和玩世不恭的另一面,因此其思想内容并不值得肯定。
  那么为什么《大话西游》会如此风靡一时呢?当年钟惦斐在评论《城南旧事》的时候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大意是:它似乎什么也没说,又似乎说了点什么。这话用来评论《大话西游》也完全合适,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空筐,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感慨顿悟统统装进这个筐里。一段“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的台词几乎可以套用到任何场合。《大话西游》反映出当前互联网上流行文化的一个特点,即要聪明不要智慧,要形式不要思想,要摸棱两可不要黑白分明。

  二、金庸

  这位大侠随便打一个喷嚏,互联网都会抖上三抖。许多古典文学修养欠缺的读者都惊叹金庸小说里的文化底蕴,其实,金大侠只不过是最擅长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市井化的那一部分拿出来再进行一次20世纪的市井化而已。“成人童话”高手不假,文学大师却无论如何排不上他(王一川排的那个算吗?)。其古诗文方面的修养,只消看看《书剑恩仇录》里那些拙劣的对联便知高下。虽然浙大文学院聘他当名誉院长,但这里面的炒作之嫌每个人都看的出来。
  金庸在经济社会中的持续走红,证明他不但是位市场营销的行家,而且也是一位自我炒作的里手。

  三、王朔

  王朔小说的影响不可谓不小,他弘扬痞子文化,躲避崇高精神,唾液四溢、板砖乱飞之处引来看客们无数的喝彩。其实这些都只是表象而已。他所宣扬的都只不过是一种斤斤算计、趋利避害、妥协苟且的生存法则,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没落而消极的文化。他所反抗掉的都是那些善良美好和勇敢的东西,对于真正的丑恶,他往好里说也是视而不见。
  近来他的影响逐步减小,被他熏陶过的一代人正在慢慢解毒。因此,他非常失落,总在千方百计制造一些动静,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四、王家卫

  王家卫在网上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金庸和王朔,他是个典型的所谓小资符号。他的作品晦涩、无聊,似乎在玩品位,玩高深,其实骨子里所折射出的无非是末代贵族最后的风尘以及殖民地的风花雪月。

  五、张爱玲

  伴随着一种对旧上海十里洋场的迷恋,一些人把张爱玲当成一代才女供奉起来。但是无论张爱玲被她的推崇者描述得如何才高八斗,风华绝代,历史事实总是不能抹杀的。当日寇铁蹄践踏,国家山河破碎的时候,身处日寇统治的上海、受过高等教育的张爱玲,居然丧失了作为中国人应有的最起码的是非爱憎,主动向大汉奸胡兰成投怀送抱,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掩饰不过去的人生污点。一个人可以不拘小节,但关乎民族大义的大节焉能儿戏。我们不主张以其人费其言的武断做法,但是,却也不应该把人和文完全割裂开来。我相信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要想往别人心里撒播阳光,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

  六、日本动漫

  日本文化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的成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岛国的文化中封建和畸形的一面。一段时期以来,在“哈日”“哈韩”潮流的带动下,大量的日本动漫涌进国内,并充斥于互联网上。尽管日本动漫里也有极少数的优秀作品,但绝多数作品代表了一种纵欲的低级文化。日本动漫喜欢用各种少女做主角,那些煽情暴露的画面,所表达的无非是一种遮遮掩掩的淫秽和变态情结。

  七、朱德庸

  朱德庸的漫画都是一样的套路,人物矫情孱弱,内容无聊乏味,大部分笑料都是咯吱人的。朱氏漫画在大陆的风行,反映出当前中国中间阶层思想的乏力和空虚。小人书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我们需要鲜明、有力的漫画,而不是朱氏漫画这种虚弱自恋的东西。

  八、网恋文学

  网络深刻地改变着当前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念和性观念。网络文学作为网民生活的反映,描写网恋也是理所应当的。然而痞子蔡的走红,使得大多书网恋文学摆脱不了这样的窠臼:落魄公子把网迷,瞧遇MM聊天室,其中一人还会得绝症。这种程式化的套路,嗲声嗲气的语言,都象一个模子扣出来的。

  九、网络游戏

  当前网络游戏方兴未艾,但这些游戏都没有摆脱传统电脑游戏的路数。烦琐的道具,无头苍蝇式的奔跑,人们在打打杀杀中丧失了自我。我相信,将来的游戏应该是作家编写的,应该有更多的人文内涵。

  十、小资生活

  这个被有闲阶层生造出的词充斥于媒体和网上。曾经有人给小资生活总结了26个关键词,本义是讽刺挖苦,却被一些人奉为行动指南。究竟什么是小资?似乎谁也说不清,其实无非是形而下的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大杂烩而已。某些人赤膊鼓呼,某些人津津乐道,其目的无非是把当前一些优秀文化的萌芽都装进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大箩筐,为其所用。其实,中国当前网民的主体根本不是什么小资,而是新时期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弟。代表这个时代的先进文化绝对不是小资,而是处于转型期的大众文化。那些倡导小资的人,目的是为了在推销一种生活方式的同时,推销欲望和消费。



                              十大恶俗文化批判

  从1986年钱天白先生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算起,中国互联网已经有15年的历史了。15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刹那,然而,这一刹那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假如没有互联网,人们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将大打折扣,许多信息资源将仍旧被高度垄断,新世纪所带来的文明曙光将黯淡许多。今天,当我们回首中国互联网所走过的道路,我们必须充分肯定她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促进作用。

  然而,必须看到,当前互联网占主导地位的流行文化与我们所设想处于萌芽状态的新文化相比,巨大着巨大的反差。具体而言之,当前网络上的流行文化不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她有着较浓厚的精英意识,也有庸俗和随波逐流的一面。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互联网文化的先天不足;二是互联网文化后天所受的误导。

  互联网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的文化土壤是密不可分的。在中文互联网发展初期,最早接触和使用网络的人,几乎都是出身于理工科的学生。由于我国教育体系所存在的众所周知的缺陷,一般来说,文科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而理工科的学子普遍缺乏人文修养。因此,当前互联网上所流行的文化,深深烙上了理工科学子们缺乏人文修养的烙印。

  举个简单的例子,理工科学生可以为“抽出苍蝇的肠子把苍蝇勒死”这样的台词而前仰后合,而学文科的学生却怎么也乐不起来,这是审美情趣的差异;理工科学生读到金庸小说里那些古典诗词和掌故时如沐浴春风,对金大侠有着国学大师般的尊敬,而一个古典文学修养好一点的文科学生却觉得那些东西不过尔尔,这属于知识储备的差异。正是由于互联网文化早期缔造者们人文修养方面的欠缺,才造成了互联网文化的先天不足。

  一种流行文化一旦形成,必然带有一定的惯性,使得后来者不经意间被夹带于其中。在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普遍缺失的今天,人们很容易把既有的一切当成必然。另一方面,中国新兴的有闲阶层,有意利用这种流行文化,有意大肆炒作,努力将其转变成一种时尚,以服务于自己的既得利益。有闲阶层的这种做法,对互联网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很大的误导。

  在“.com”经济泡沫破碎、人们对互联网逐步趋向冷静的今天,正是我们检讨反思互联网流行文化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开始着手建设互联网上崭新文化的时候。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些文化现象进行批判和廓清。

  我想起1968年法国巴黎的“五月风暴”,那些走向街头的年轻人,用当前中国有闲阶层的定义也算小资了,但他们却是因为不满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禁止说禁止”,“做现实主义者,求不可能之事”。他们还发出这样的呐喊——“一切都不曾结束,我们还会回来!”我相信,重温这些口号,为我们在新世纪寻找新的方向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中文互联网文化的建设,路漫漫其修远。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现有的网络文化必然被另一种更先进的文化所替代。她高尚而不高雅,通俗而不庸俗,前卫而不晦涩,先锋而不腐朽。会有那么一天,璀璨夺目的文化之花将盛开在互联网上,我们期待着。


[ 本帖由 东君 于 2003-3-4 16:25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3-4 15: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大家,这是否算是一种“网络上的俗文化”?

请问这是哪位政治委员的P大会发言记录啊?!
 楼主| 发表于 2003-3-4 15: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大家,这是否算是一种“网络上的俗文化”?

红大姐,何为“P大会”?偶看不懂。
 楼主| 发表于 2003-3-4 15: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大家,这是否算是一种“网络上的俗文化”?

传统文化与网络动画的融合:
景阳岗http://bjap4.cn.tom.com/app/arts/flash/show.php?id=19515
中秋背媳妇http://bjap4.cn.tom.com/app/arts/flash/show.php?id=10922
发表于 2003-3-4 16: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大家,这是否算一种“网络风俗文化”?

哈哈哈哈。
本文作者大概是个刚学会上网的小学教师,要不就是刚学会网恋的自我批判者。
 楼主| 发表于 2003-3-4 16: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大家,这是否算一种“网络风俗文化”?

500座兄,何以得出此判断?我感觉有些道理,不过太偏激了。
发表于 2003-3-6 18: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大家,这是否算一种“网络风俗文化”?

500座 于 2003-3-4 16:04 写道:
哈哈哈哈。
本文作者大概是个刚学会上网的小学教师,要不就是刚学会网恋的自我批判者。

偶倒觉得作者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恋倾向的“概念狂人”。
发表于 2003-3-31 15: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大家,这是否算一种“网络风俗文化”?

存在 是合理
发表于 2003-3-31 19: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大家,这是否算一种“网络风俗文化”?

算是另一种角度看问题吧
发表于 2003-4-2 10: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大家,这是否算一种“网络风俗文化”?

我认为小学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12 03: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