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0|回复: 0

鲍思陶:教 隐 龙 门 劳 梦 奠—— 悼 念 关 德 栋 先 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7 13: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 隐 龙 门 劳 梦 奠
—— 悼 念 关 德 栋 先 生

                         鲍思陶

2005.年4月29日清晨,一阵电话铃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拿起电话一听,是家铮世兄的声音,他哽咽着说:“先生昨晚走了……”我惊呆了,手拿电话,半天没有说出话来。怎么可能?几天前,我去医院看望先生,那天,先生精神还不错,和我谈了一个多小时,我们谈话的主题只有一个:关于第一届俗文学博士生培养问题。我们谈到下个学期的博士生课程,谈到博士生论文开题情况,也谈到马上开始的第二届博士生招生工作、试题和答案。我清楚地记得:医生不让我们多谈,我只好向先生告别。最后一句话是:“先生,你好好休养,我们等您来给今年的学生面试呢。”先生听后,高兴地点点头。想不到,这竟成为和先生的诀别之辞!我手握电话,回过神来,悲从衷发,我知道,先生真的离我们而去了。于是,往日与先生交往的一幕幕又如烟云扫过眉睫……
我初识先生是1985年,那是我还是一名少不更事的研究生。上大学期间,就知道山东大学有位学识渊博的关德栋先生。后来去听过先生的一堂课,内容当时似懂非懂,但先生一口纯正京腔,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的渊懿风范,却深深印在记忆中。后来留校,又一次在路上碰见先生,例行垂手肃立,问候一声。不想先生竟然问起我的姓名。当我告诉他时,他说:“我知道,你的老师和我说起过你。”这就算和先生认识了。大约在1987年秋天,我为了元明小说中的有些词源弄不清楚,家铮世兄领我去请教先生。一见面,先生马上叫出我的名字,我心中暗惊先生的记忆力。当我和先生谈到“歹”是不是蒙古语借词时,先生肯定地说:“不是。《元朝秘史》中‘不好’的意思作‘卯兀’或‘卯危’、‘卯温’,就是不作‘歹’。”回来后借了本《元朝秘史》查一查,果然如此。先生那惊人的记忆力和广博的知识面从此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这中间一隔几年,我为了生计曾到出版社工作一段。有一次,大约是1999年,为了通俗小说的出版校点问题去请教先生。和先生对面而坐,一杯清茶,他滔滔不绝地讲解,我恭恭敬敬地听。先生就像我还在学校那样,讲每一部小说的背景,作者情况,还指导我去看哪些参考书。他根本不知道,在出版社压根儿用不到这些知识。而我却从与先生的交谈中渐渐对通俗文学有了一点了解。有一次谈到章回小说的起源问题,附带谈到“讲经”,谈到“宝卷”。先生突然问我:“你想不想做点对学术有用的实际工作?”我回答:“当然想。”先生接下来就讲起宝卷的来由、演变、作用、现在的研究状况,一连四个小时,等于一下午就给我说一遍宝卷研究简史,一直谈到天完全黑了。第二天,他又给我打电话,电话的那一头,先生依旧象昨天一样谈笑风生,鼓励我去策划出版《中国宝卷集成》。一连几天,我又去向先生请益,完全沉浸在先生所描述的学术境界中。先生又将此事告知远在扬州大学的车锡伦先生,帮我和车先生联系上,让我一定去向车先生请教。我到了扬州,谒见车先生,进一步了解了整理宝卷的意义和当前宝卷研究的状况,车先生又指导完成《中国宝卷集成》整理出版的策划书。这时,我刚刚完成《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辑出版工作,想着下一步就努力地将《中国宝卷集成》推出来,后来,这个出版项目在被山东省确定为重点出版选题以后,由于种种无法预料的原因,中途搁浅,使我至今愧对锡伦先生。
这虽然是一段遗憾的经历,但从车先生处,我了解到,关先生致力于俗文学的文献整理工作的心愿已非一日,远在刚调到山东大学之初,就和冯沅君先生一起商量宋元剧本的收集整理工作。后来,在和关先生的进一步交往中,先生不止一次地谈到他的宏伟的计划,那就是先整理通俗文学的书目,先生称之为“摸清家底”;然后是整理出版《中国俗文学要籍辑丛》,先生称之为“提供材料”。然后是专书、专题研究。这一主张贯穿先生学术生涯的大半生。直到山东大学让我做先生助手,协助先生招收第一届博士生时,先生找我第一次谈话,商量招生出题的事宜,就详细谈到这项工作。我至今还能清晰地回忆起来,那是一个上午,先生在他的书房里,兴致极高,从他在北大上学谈起,谈到所有的师友,谈到前半生的动荡生活,谈到与郑振铎先生亦师亦友的交谊,谈到应冯沅君先生的邀请到山东大学来工作的内心感受,谈到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建立俗文学教研室、开展民俗调查的筚路蓝缕的艰辛。然而,谈得最多的还是今后的打算。谈到要建立俗文学研究室,谈到要搜集访求重要俗文学文献、建立俗文学资料参考室,谈到培养和引进俗文学研究的高水平人才,谈到定期进行与国内外俗文学研究者的学术交流,甚至具体谈到一两年之内邀请来校讲学、交流的学者名单。四个多小时,唯独没有谈到先生自己的学术成就,没有谈到先生在中国那一段非常的历史时期的个人学术遭遇,没有谈到牵涉到他自己的恩恩怨怨。从这一次谈话后,我真切地感受到:先生是一个纯粹的、永远面向未来的、学术至上的长者。
后来在给第一届博士生招生出题中,先生仍然体现着这种一贯的学术主张:加强基础训练,从原典出发,厚积薄发,力戒浮躁,形成稳健的、实证的、创新的学术风格。当先生将出题范围和具体知识写成小卡片交给我时,由于受先生一贯的学术主张的浸润,我马上领会先生的意图:强调基础知识、文献知识和思维方式的考查。我出好题后,又写了一个说明交给先生,阐明这次出题的主旨。先生看过后非常高兴,说:“对,就是这个意思。你看,我这哪是考别人,这是考你了。”我心里想,这不是出题,也不是考我,这是先生在下一辈传达一种治学方法,一种学术风度,一种人格精神。
2004年11月9——14日,李福清先生来济南看望先生。先生那时正感冒初愈,他很早就来到李福清先生下榻处,二人相见,没有寒暄,李福清先生拿出他收集的年画资料和近几年写的文章,向先生讲述在国外图书馆调查的俗文学典籍的发现。先生专注的倾听,不时的提出问题,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那神情完全不像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让我们这些从旁陪侍者,不但了解了两位学者的纯粹的友情,还领略了上一辈学者对学问永不满足的谦逊态度。因为下午我们要邀请李福清先生在文学院“新杏坛”讲学,所以,先生在详细询问了听众的情况后,又和李福清先生一起讨论确定了讲学的内容,然后握手道别。李福清先生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竟然是两位学者的最后诀别。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关德栋先生!
先生去了!再也听不到那种坦诚的心胸,那种春风化雨的谈笑,那种感人的浸润,甚至那种宏伟的心愿也成了纸上蓝图,恐怕也是实现无日了。但是,一切都可以烟消云散,惟有精神之光永不会熄灭。当我们怀念先生的时候,那种激励,那种鞭策,那种照耀,永远的都在我们的心头。

(作者:山东大学文学新闻学院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30 02: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