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6|回复: 0

台灣的觀音信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7 08: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觀世音菩薩,在台灣又叫做觀音佛祖、觀音媽、佛祖媽、觀音佛、南海觀世音、大悲菩薩、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等,其寺廟遍佈全台超過六百座,是信徒們「救苦救難」的代名詞,我們也常在生活周遭,如:電線桿、汽車、住家等地方,看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修行的老太太們更是隨口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
    觀音轉劫日(或說誕生日)為農曆二月十九日,披剃日(成道日)為六月十九日,正位之日(涅槃日)為九月十九日。民間將這三個日子都當做是觀音的生日。在台灣,多以農曆二月十九日或六月十九日為觀音聖辰,而舉辦各項慶祝祭典活動。通常在觀音聖辰當天,婦女會住在寺院裡,供奉水果、壽桃、壽麵,燒壽金。有的信徒會以金牌或銀牌,刻上觀音名號,佩帶在小孩的脖頸上,以為神護。此外還有一種「補運」的習俗,即觀音聖辰當天,準備紙製的人形、米糕和與家屬數目一樣的龍眼乾或雞蛋,到寺院裡觀音佛祖前祈福消災。

台北萬華龍山寺
   台灣古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俗諺,艋舺是台北的發源地,也是台灣北部最早繁榮的地方。艋舺,就是現在的萬華,區內著名的廟宇很多,而位於廣州街的龍山寺香火鼎盛,是其中第一古剎。民國七十四年,政府將它列為國家二級古蹟,是國外旅遊團體來台必到之處,每遇假日,都會看到許多的日本觀光客。廟埕則常常可以見到民眾聚集,非常熱鬧。
   龍山寺始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艋舺人祖先──福建泉州的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在清雍正初年(西元一七二三年)渡海來此地貿易定居,為了祈求航海平安、生意順利,所以募款合資,聘請地理師擇定吉日吉地建築寺廟,並恭迎家鄉福建晉江安海鄉龍山寺觀音菩薩分靈回艋舺奉祀,寺名也叫做「龍山寺」。龍山寺在當時不僅是艋舺居民的信仰中心,更是生活中議事聚會的場所。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光緒皇帝還敕賜「慈暉遠蔭」的匾額給龍山寺。
   龍山寺歷經地震、炮火的侵襲,始終能倖免於難;再經歷代幾次重修補強,漸漸有了現在的規模。總面積一千八百餘坪,坐北朝南,為中國傳統三進四合院的宮殿式建築,主要分為前殿、正殿及後殿。前殿供奉「三寶佛」(中為釋迦牟尼佛、左為阿彌陀佛、右為藥師佛);正殿供奉龍山寺主神觀世音菩薩(右為文殊菩薩、左為普賢菩薩);後殿又分為:天上聖母殿、文昌帝君殿及關聖帝君殿,除奉祀各殿主神外,尚配祀相關神祇。
  寺內雕樑畫棟,結構佈局莊嚴富麗,許多雕飾皆出自名家之手,以「線雕」、「透雕」、「浮雕」、「淺浮雕」的手法,將寺內各式各樣花草龍魚、人物故事、吉祥圖像雕刻得栩栩如生。而左右護龍屋頂配有鐘樓和鼓樓,為扁六角形的樓閤,屋頂為三重簷,好像將軍的頭盔,氣宇軒昂,造型雄偉為全台首見。近年來,又增加多項公共設施,如:庭園造景瀑布、夜間照明設備、圖書館、文物館等,又舉辦青少年獎助學金、成年禮、佛學講座、冬令救濟等活動。
   自從捷運板南線通車之後,政府又在寺前規畫了民俗小吃攤位,使得龍山寺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鹿港龍山寺的民俗活動
  鹿港龍山寺始建於明永曆七年(西元一六五三年),是佛教傳入台灣的第一座寺院,被政府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相傳在明崇禎十五年(西元一六四二年)的時候,福建泉州有一個名叫肇善的苦行僧,攜奉著石雕觀音像,打算進獻到南海菩陀山,沒想到中途遇上暴風雨,一直漂流到鹿港來,於是他就地在鹿港暗街仔一帶苦修,後來在港畔初創寺院,就是最早的鹿港龍山寺。
  清乾隆五十年(西元一七八五年),鹿港龍山寺因舊寺狹窄,不敷眾用,所以遷建於現址,並延聘大陸名匠設計,仿泉州龍山寺的圖樣,奠定今日所見的規模。鹿港龍山寺的建築極具特色,屬北宋宮殿式,全寺格局為台省寺廟罕見的四進三院:第一進是山門;第二進是內門,又稱五門,有全台僅見的內門戲台,以及用榫工組成的穹窿式八卦藻井;第三進是正殿,供奉觀音菩薩,左右配祀境主公、註生娘娘等;第四進是後殿,原稱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左右設龍神、風神位,配祀龜、蛇二將,今供奉日本本願寺阿彌陀佛像,左右配祀地藏王菩薩與藥師佛。正殿與後殿之間的後埕,掘有二口龍眼圓井於兩旁,龍喉方井於正中央。
  鹿港龍山寺的年代久遠,香火始終鼎盛,經過幾次整修,目前多已恢復舊觀,每逢節慶假日,信徒與遊客川流交織,現在儼然是鹿港多項民俗活動的中心。

◎林口竹林山觀音寺的牲豬比賽
位於林口竹林山的觀音寺每年都會舉辦一次盛大的巡迴觀音佛祖值年慶典。「巡迴觀音佛祖」是沒有主廟的「二媽」,巡迴在林口和桃園蘆竹等九個沿海地區,由村民輪流供奉,每區九年輪值一次。在每年的農曆三月輪值交接的前一天,也就是上任爐主輪值的最後一天,舉辦值年慶典活動。信徒作醮宰殺豬公拜拜、大擺流水席,恭送巡迴觀音佛祖聖駕。
   在值年慶典前,要先舉辦一場牲豬比賽。養得肥肥的各大豬公經過評比、秤重,選出一隻最壯大、最具威儀的神豬,它的體重通常都超過一千台斤。比賽得獎的豬公,才有資格被供奉在裝飾得五彩繽紛的綵樓上,親朋好友更是爭相贈送金牌、禮品,主辦單位並頒發獎狀,祝賀飼主養豬成功奪魁。

◎新竹竹蓮寺的光緒御筆大匾
  新竹市南門外的竹蓮寺,舊名又叫做觀音亭,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六年,之後地方士紳陸續募款擴建,其規模莊嚴宏大,堪稱全縣寺廟之冠。入寺門有大雄寶殿塑金身佛像,正殿奉祀觀世音菩薩,左右排列十八羅漢尊者,廂廡古色古香,寺內懸掛名人書畫無數,橫匾林立。橫匾中最主要的有清光緒皇帝御筆所題的「大海慈雲」大匾,以及嘉慶十六年淡水同知朱潮敬立的「慈庇東瀛」橫匾。

◎台中松竹寺的流水觀音
  台中松竹寺的建寺原因,與桃園觀音鄉的甘泉寺有些類似。桃園觀音鄉甘泉寺也叫石觀音寺,是因為民眾在溪流之中發現一塊形似觀音佛像的岩石,所以拾取起來建寺膜拜。台中松竹寺則是相傳清道光十年洪水為患,突然漂來一段木頭,很像觀音菩薩,於是民眾撿拾起來供奉膜拜,洪水也因此而退,民眾稱之為「流水觀音」。松竹寺位於台中北屯三分埔,是中部地區有名的寺院之一。

觀音山和觀音鄉地名的由來
  台灣北部有兩個以「觀音」為名的地方:一個是位於台北縣淡水河南岸的五股鄉觀音山;一個是桃園縣的觀音鄉;而且這兩處地方裡都還有「觀音村」的地名。
  觀音山主峰六百十一公尺,其中有十八座小山峰,蟠曲環抱,當中另有一座山峰特別突起,很像是觀音菩薩趺坐的樣子,整個山勢成了「十八羅漢朝觀音」的姿態,因此被叫做「觀音山」。觀音山內有凌雲寺、西雲巖寺等奉祀觀音菩薩的古剎勝景,信徒遊客川流不息。
  觀音鄉舊名埔頂庄,原來僅有九戶人家,相傳清咸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有位黃姓農民在田畝間工作的時候,偶然發現溪流中有一塊岩石,形狀極似觀音佛像,於是將之拾取起來,群集禮拜,並在路旁修築廟宇安奉這尊石觀音像,一時香火鼎盛。不久之後改建,名為「福龍山寺」。此時地名已遂逐漸改變為「石觀音庄」,日據時代合併附近村莊,再改稱「觀音庄」,也就是現在的觀音鄉。
  福龍山寺又稱石觀音寺,廟旁有觀音井,清光緒年間因有泉水自地下湧出,甘冷而冽,傳說可治療百病,效果如神,所以也叫做「甘泉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2: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