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99|回复: 13

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6 15: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
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


[美]迈克尔·欧文·琼斯著 游自荧译 张举文校


[摘要]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制作和使用的物品的研究,民俗学者主要有四种研究视角:(1)认为物质传统是历史手工艺品;(2)是可描述可传承的实体;(3)是文化的体现;(4)将制作和使用物品作为人类作为。前三种研究视角在民俗学界由来已久,很有影响,尤其是在口头文学和口传艺术研究领域。行为研究也发端于口头文学研究尤其是叙事研究,但是我们几位学者扩展了研究视野以便更好地理解物质民俗。在本文中,我将首先概述这四种观点,然后对物质文化和物质行为进行区分,最后,我将探讨物质行为研究的本质。在文章末尾,我将列举一些问题,在这种研究视野下这些问题可以指导田野作业。
[关键词] 物质行为;个人背景;个性特征;全部技能;创造力;审美;制作事件;反馈和强化
[中图分类号] K892.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5)05-0078-12

[收稿日期] 2005 - 09 - 04
 [作者简介] 迈克尔·欧文·琼斯(Michael Owen Jones),美国民俗学会会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世界艺术与文化系教授,研究领域涉及民间艺术和审美、民间医药、地方宗教、饮食习俗和象征,应用民俗学、民俗电影和摄影、职业传承及组织象征等。
  [校者简介] 张举文(1963- ),男,山东莱州人,美国崴涞大学鲁斯特聘助理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博士,主要从事华人礼仪和影视等民俗活动研究。Willamette University,Salem,OR97301。
   

在1958年美国民俗学会的年会上,当时的学会会长韦兰·汉德(Wayland D. Hand)做了题为《七十年后的美国民俗学:概观和前景》的主题发言,这篇论文两年后发表在学会期刊《美国民俗学刊》上。美国民俗学会创办于1888年,一直致力于在传统世界的文化遗迹消失之前搜集各个民族的民俗。汉德在文中评论了美国民俗学会的这一奋斗目标,强调有必要设立更多的院系、项目和课程来培养民俗学家。这里,我所关注的是汉德提出的另一个观点。他认为,“物质文化的民俗是美国民俗研究中最受忽视的领域之一,这项工作大部分由博物馆的人来做,而他们并不将其作为工作的重心;在这个如此重要的学术领地,学会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韦兰·汉德,1960:4)早在1957年,奥斯汀·弗埃夫(Austin E. Fife)就曾思考过“物质文化的民俗一直备受冷落”的原因。在他看来,“这是源于民俗研究一直极大地依附于文学和语言研究。这就意味着,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和其他民间文学样式是研究的重中之重。”而且,“工程师、建筑师、农夫、国内的经济学者和艺术家等人一直对他们各自领域的历史视角或民间视角特别不感兴趣”。(弗埃夫,1957:110)
在汉德和弗埃夫为物质文化传统备受冷落深感担忧的十年之后,也就是在1968年,亨利·格拉斯(Henry Glassie)出版了《美国东部民间的物质文化模式》。在美国,这本书作为专业民俗学家所撰写的第一部物质民俗研究专著,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部专著由格拉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民俗学博士论文发展而来(宾夕法尼亚大学在1962年设立了民俗研究的博士点),虽然这本书涉及到引诱鸭子的媒鸟、椅子、犁、捕鳗叉、篮子和其他物质民俗事象,但书中重点研究的还是建筑样式。格拉斯主要运用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研究方法,他想首先确立物品的“类型”(types,类似于民间故事类型),然后想重建传播的模式并解释时空流变中变和不变的原因。他重在研究实物本身,并不关注实物的制作过程、制作它的人、制作者和消费者的互动以及物品对于制作者和使用者的不同意义。
虽然格拉斯的研究方法只是基于一种视角,但是他也意识到可以从其他角度切入研究。他认为,“田野工作者和理论家都是研究民间文化的最佳人选,当代对于物质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包括对田野资料的详细记述和规整、对类型的历史—地理分析以及对制造和使用的探究,还可以运用功能主义和心理学的分析方法。”除此之外,“不仅有必要知道物体是什么以及它的历史和流传情况,而且有必要把握它在制造者和使用者的文化中占据了怎样的位置,它的现实存在意味着人类怎样的精神状态”。(格拉斯,1968:16)在紧接着的一页中,格拉斯补充道,“但是,不管具体的内容如何,对于民间传统继承者的心理状态的分析更重要。是坚守传统更容易,还是适应流行文化的口味更容易?为什么现在还有人愿意唱民歌或编篮子?”换句话说,格拉斯不仅强调对类型和传播的研究,也指出了从文化和心理学角度对实物研究的可行性,从而探讨了历史—地理研究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印第安纳大学攻读民俗学博士期间(印第安纳大学在1950年设立全美国第一个民俗研究的博士点),我在1965年开始准备博士论文,主要是研究传统制作家具的工匠,我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后来出版的两本书里,一本是1975年出版的《手工艺品及其制作者》,另一本是1989年出版的《坎伯兰的工匠:传统和创新》。与格拉斯不同,我并不试图去建立类型框架并追溯类型的流传,而是着力探究审美关注点、构思和制作椅子的创造性过程、制作者和消费者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怎样影响了在特定场景下被制作的物品的特性、工匠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等等(因而就回答了格拉斯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现在还有人手工制造东西)(琼斯,1995)。
请注意汉德所提出的“物质文化的民俗”(“folklore of material culture”)和格拉斯所提出的“民间的物质文化”(“material folk culture”),我一直避免使用这两个概念,就像很多乃至大多数民俗学者的研究一样,文化在格拉斯的书中占据重要地位。事实上,所有的民俗研究都离不开文化,虽然在有些民俗学者的研究中文化只占据次要的位置。因为我主要关注个人美学、创新过程、制作事件和个性特征,“文化”对我并不合适,“行为”则更恰当一些。因此,我关注的不是“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而是“物质行为”(“material behavior”),这个概念我下面还会提到。
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制作和使用的物品的研究,民俗学者主要有四种研究视角:(1)认为物质传统是历史手工艺品;(2)是可描述可传承的实体;(3)是文化的体现;(4)将制作和使用物品作为人类行为。前三种研究视角在民俗学界由来已久,很有影响,尤其是在口头文学和口传艺术研究领域。行为研究也发端于口头文学研究尤其是叙事研究,但是我们几位学者扩展了研究视野以便更好地理解物质民俗。在本文中,我将首先概述这四种观点,然后对物质文化和物质行为进行区分,最后,我将探讨物质行为研究的本质。在文章末尾,我将列举一些问题,在这种研究视野下这些问题可以指导田野作业。
我不关注口头艺术而关注物品的制造和使用,这是因为个人的兴趣;对于手工艺品和工匠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我的专业领域之一。在中国,有很多来自各个民族的口传作品被搜集出来并出版问世,对物质民俗的记录、保护、阐释和介绍也可能成为中国民俗学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如果真是这样,那很快就会探讨到研究手工艺品和工匠的可行性方法。
四种视角
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的每一种主要研究视角都有它自身的理论预设、概念术语、研究问题和假设,但是这些研究视角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上述的四种研究视角会同时出现在民俗学者的著述中,虽然在特定的研究中会有一种或两种研究视角占主导地位(对于民俗学这四种研究视角的广泛探讨和演示,参见乔治斯和琼斯,1995)。
历史手工艺品(Historical artifacts)
这种研究视角认为,手工艺品根植于传统之中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一些民俗学者认为物质民俗的很多式样都产生于较早的年代,因而将其定义为遗留物、延续物或者复活物。遗留物是指那些过去比较普遍和流行的物品和行为。泰勒(E. B. Tylor)在1871年指出,遗留物是由“习惯的力量”所趋使从较早的年代一直保存到现在直至永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们在此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甚至失去一些功效。泰勒举了一个例子,说英格兰的乡下有一位老太太,她的手摇纺织机可以追溯到使用飞梭之前,她拒绝使用新工具。泰勒认为,“这位老太太不是落伍于她的时代一百年,而是遗留物的一个特例。”遗留物通常被认为是过时的,因此它很可能很快就会消失。遗留物为什么会存在?研究者一般认为,在发现遗留物所存在的人群中,他们在地理上、语言上或文化上与世隔绝;或者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教育,很少流动,不容易接触外界的现代技术。
有些物品和技术并不是濒临消亡的遗留物,而是作为延续物而存在。它们一直存在是因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下并没有出现更好的替代品,例如,在小块土地上人工收割粮食,在陡峭的山边用动物而不是拖拉机来耕种田地。另一方面,替代品可能存在,但是人们更喜欢用传统方式制作东西。例如,大批量生产的棉被和衣服很容易就可以买到,手工缝制的棉被和衣服则显得非常贵重,因为其中包含着深情厚意,尤其是在作为礼物赠送时。研究者发现,人们常常会重新制作或使用那些快要消失的物品。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一些印第安部落的成员开始重新编篮子,就他们而言,这是一种形式的文化康复。旅游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趋使也会促成某些地区手工艺品的复兴,否则它们可能早已不存在了。
就像利用文字记录一样,研究者也利用遗留的物件作为信息来源,以此来寻求对于过去的理解。在20世纪早期,欧洲民俗学者在活态历史农场、民间或露天博物馆和拓荒者的村庄保存了很多物品,后来北美的民俗学者也这样做,但在亚洲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在这些地方,建筑一般都得到修复,甚至有一些建筑被从其他地方搬迁过来,各种器具和不同时期的家具也得到了抢救或复制。在有些地方,担当一定角色的讲解员身穿特定时期的服装,讲述过去的生活,现场演示技艺并回答参观者的问题。
可描述可传承的实体(Describable and Transmissible Entities)
第二种研究视角是将物质民俗看作是可描述可传承的实体。以使用的物品或者制作它们的目的为基准,研究者确立了“类别”(genre)的概念,划分的种类有瓷器、棉被、服装和谷仓等。民俗学者将具体的物体归到“类型”(type)体系中,就像格拉斯在研究民间物质文化的书中所提到的,任何一种具体的物体都可以“掰开来看:一般它都会有自己的样式、制作和用途。”(格拉斯,1968:8)类型学主要是基于样式本身,而不是制作工艺或用途。格拉斯提到,任何一种物品的样式都有其主要特性和次要特性,“例如,美国普通民居类型的主要特性在于房高和建筑平面图,而像门廊和附加建筑一类流行的外部装饰和附件则属于次要特性。”民俗学者常常用当地方言的名称来命名一种建筑类型,就像用“灰姑娘”的名称来命名一种故事类型一样。例如,如果在美国南部发现一间方形小木屋并在竖着烟囱的一端又增建了一间小木屋,那它就属于“鞍囊”类型。这种建筑类似于“鞍囊”,“鞍囊”是马鞍后横放在马背上的皮包,两边各有一个小袋,中间是手提的地方(这种类型的建筑是两个方形建筑,中间有一个烟囱)。如果增建的房子盖在对着烟囱的一端,那这种类型就被称为“末端是烟囱的双畜栏”,因为它就像是并排的两个畜栏。(参见格拉斯,1968:82-83, 图 23, pp. 82-83)木屐、椅子、手制犁甚至是架梁椽木底端的切痕都能基于外表上的特有属性而被归为类型体系中的具体类别。
就像民间故事类型一样,(阿尔奈和汤普逊,1961;汤普逊,1946)物质类型和亚类型的变体或异文被记录下来,它们的地理位置也在显示它们跨时空传播的地图上被标注出来(就像题碑文的人在墓碑上记下人们出生和死亡的日期)。民俗学者假定,在多个地区存在着的各种复杂样式都有同一个来源,之后随着人们的旅行或迁移而流传开来。就某种特定类型的历史而言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它是在哪里起源的?什么时间?它最初的外形或外貌是什么?(也就是“原型”,后来的样式都是变体)在跨时空传播中一些特征怎样保持着稳固不变而另一些特征怎样发生变化?为什么?追溯起源、变化和稳固性的方法被称为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它也被称为芬兰研究方法,因为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芬兰的民俗学者首先明确地将其系统化并加以运用。
文化的体现(Embodiments of Culture)
第三种研究视角认为物质民俗体现出研究群体的文化要素。我对于文化的定义基于以上提及的立足人类学的民俗学家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从宽泛的民族志角度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习得的能力和习惯”。(泰勒,1871:1)最后所说的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习得的习惯并不包括遗传而来的品性以及古怪的行为。泰勒的定义意味着文化是在相对同种的人群中所共享和共同遵循的。考虑到文化是包含各种要素的整合体,民俗学学者和人类学学者将物品看作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关注样式和设计怎样与文化的其他要素相关联,比如说与宗教、性别角色或社会结构的关系等。
这里面主要的概念是物质文化、文化语境和功能。研究者关注物质文化怎样符合(一般并不一致)并体现出一个群体的设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例如,他们研究特定的宗教用品怎样体现一种集体的世界观,某种食品怎样显现种族或区域认同,精心创造的实用物品怎样象征财富和地位等等。一些物品并不与文化相吻合,而是为了满足某些愿望。例如,19世纪长年累月地在海上捕鲸的水手创造出雕刻工艺品,主要描绘家庭、家乡的生活情景甚至成功捕鲸的巨大喜悦(其实捕鲸很少能获得极大成功而且总是充满危险)。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功能主义非常盛行,它力图解决实物怎样与其他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保持社会和文化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稳定的状态,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者探讨制作和使用特定物品怎样发挥社会和政治批判的作用,甚至是起到挑战并破坏现状的作用。
人类行为(Human Behavior)
第四种视角是将对物品的制作和使用作为人类行为来研究,关键词有物质行为、个人背景、个性特征、全部技能、创造力、审美、制作事件、反馈和强化等。研究者探究个人怎样承担起传统的职业角色(像雕工、木工、陶工等)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工匠的个人风格是什么以及它是怎样形成的,工匠的全部技能包括哪些样式和设计,个人的审美和品位标准是什么,工匠的个性怎样影响他所设计和制作的物品,工匠怎样理解他所创造的样式和设计,最初的设计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消费者和潜在使用者的期望是什么,他们在制作事件中的反馈和回应怎样影响艺术家及其所创造的工艺品,等等。
研究者意识到,就民俗学的概念而言,物质民俗事象是传统的,来源于过去,是文化的要素之一。历史、传播和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物的样式和它对某一社群的重要性,但是这些并不能解释创造的特殊性、用途和它在个人生活中的意义。行为研究旨在通过考察参与者的性情和特定事件的动态过程来发现实物在特定情况下怎样被创造出来以及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特征,它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具有怎样的意义等。
物质文化,物质行为
物质文化
很多学者运用上述的视角尤其是前三种视角进行研究,他们使用“物质文化”这一术语指涉他们的研究对象。虽然多年前艺术史学家乔治·库波勒(George Kubler)曾指责“‘物质文化’的令人恼怒的丑陋”(库波勒,1962:9)但这个术语仍然有很多人在使用,主要是因为它无所不包。西蒙·布朗纳认为(布朗纳,1985:3),“物质文化由手工制作、塑造、修改并使用的有形物体组成……包括艺术、建筑、饮食、服饰和家具”,这里面涉及一些新的类别。
作为“文化的物质展现”("material manifestations of culture")的简写,“物质文化”这一术语不仅强调有形物质也强调文化。正如朱尔斯·大卫·帕文(Jules David Prown)所定义的,“物质文化是透过手工艺品研究信仰——价值观、思想观念、态度和预设——其出现在特定时代特定社区或社会。”(帕文,1982:1)对于帕文来说,物品体现出社群的文化。詹姆士·迪兹将物质文化定义为“我们通过文化决定的行为来改造的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进而将文化提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他认为,物质文化是“文化上习得的规范”所塑造的任何有形的东西。物质文化的名称与研究中的特定偏见相吻合。托马斯·斯科勒若斯(Thomas J. Schlereth)发现,“人们假定在物质的背后总会有特定的文化”。(托马斯,1985:3)他进一步揭示,物质文化的概念“既指涉研究对象——物质材料,也包涵它的首要目标——对文化的理解”。
物质行为
使用“物质行为”这一术语只是确保行为研究视角的连贯性。行为的分析和文化的分析在假设、问题和推理方面差异很大,概念上应该能反映这一点。将研究对象称为物质文化却集中关注行为问题,这会让事情纠缠不清。
就物质行为而言,“物质”是指自然的、有形的、可感知(一般是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和物体本身的运动)的东西,“行为”是指生物体在环境中的活动,特别是受刺激后产生的行动。人类行为指涉面很广,像思想活动(认知、思维、概念化等)、情感反应、讲话行为、身体运动、感观经验、适应自然环境和制作工艺品等。总之,物质行为是“人类行为的物质层面与展现”的简称,指生产活动和对自然环境做出反应的活动。
物质行为研究不是将研究对象作为孤立的现象,而是将其作为活动的产品,体现出无形的过程以及引发反应的可触知的刺激。以这种方式来看待具体事物可以增加我们对其本质的理解,例如,手工缝制衣服的缝线图案模式、房屋椽木的斧痕和耕地上一道道翻过来的土都能记录身体活动和感观经验。在展示有关多种选择(像原料、颜色、质地、设计、结构、目的)的决定时,手工艺品显示了制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价值观和信念、与特定人群的认同或对特定组织的效忠。编篮子的人、做椅子的人或掌勺的人形成一定的个性特征,拥有自我认知,与他人(常常包括物品的接受者)发生互动并感觉到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些都体现在物质实体中。
总之,物质行为不仅包括个人创造的物品,而且包括制作者构思、制造、使用或提供给他人使用的过程。它包括创造东西的动机(感观的、实用的、观念的、治病的),制造过程中的感情和身体活动以及对物品和制作的反应。物质行为既包含着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以及关于手工艺品的社会的相互影响,也包含着个人在物品中融入的思想、人们赋予物品的涵义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象征性和实际地使用物品的方式。
受益于口头艺术研究的启示,在物质行为研究中,我们可以以物质传统替换口头传统,以物质艺术替换口头艺术,以物质表演替换口头表演,以物质交流或叙述替换口头交流或叙事,以制作事件替换叙事事件。我在下文中会提到,口头传统研究尤其是叙事研究为物质民俗的研究提供了灵感和指导,虽然这两种研究存在很大的不同。
物质行为研究
民俗学物质行为的研究受益于叙事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尤其是那些极大促进了行为和表演研究的著述。我记得巴瑞·陶肯(Barre Toelken)的文章《一位纳瓦霍人的美丽语言》(陶肯,1969)重点关注一个人,研究这个人叙事的风格特征、观众通过反馈对他的影响以及他的反应,从而形成了特定情境下的叙事。我还记得芭芭拉·克森布莱-吉姆布勒特(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有一篇论文专门研究一个人在一系列场景中的叙述并由此提出了“语境中的大话”(“a parable in context”)(芭芭拉,1975)。此外,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提出了“场景事件”(“situated event”)(鲍曼,1975),并研究了一个叙述者在不同语境下的表演中不同的观众对其所产生的影响(1986)。即使不知道这些文章的细节而只是听我简短的描述,你也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研究了在特定场景下特殊的个人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所产生的行为,这些场景影响了由此而来的行为。但是,很多对物质行为研究的范例都来自罗伯特·乔治斯 (Robert Georges)的开创性论文《迈向对叙事事件的理解》(“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Storytelling Events”)(乔治斯,1969)的引发。
发表于 2006-1-22 11: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居然没人顶么?!!!
拜读啊!
发表于 2006-2-17 15: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金星林(面人金)感谢大家对于中国民间手工艺人的支持。
本人现退休在家很想把我的手艺拿出来,但是这类网站很少无从下手。
有我这种技术的在北京市有6~10人,基本都在国外表演这种北京的传统艺术。本人阴差阳错的留在了中国,后从事其它职业。

保护中国非物质遗产也是中国重要的政策,民间老艺人过去都很保守,到了今天中国的民间工艺绝技失传了不少,所以我会公开自己所掌握的一些技术让有心人去发展吧。

能有个介绍中国各地工艺的版块就好了。现在有些国内外网络正在为我的建议建立版块。

可能我们这类艺人又能上网的不多。
调整大小 照片 006.jpg
发表于 2006-2-17 15: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本人可为大家介绍我所掌握的一此工艺艺术。如微雕艺术、雕塑艺术、手绘T恤艺术、烙画艺术等。如大家有意了解这方面本人可以开专门话题。
发表于 2006-2-17 15: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很好!
发表于 2006-2-18 13: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微型面人是从中国传统民间面人发展而来。
民间面人在中国存在历史久远,现在大家也可在各地特别是各地的游乐和庙会中看到捏面人的艺人的身影。
大家从我的微型面人中看到不同之处。
面人发展到我们这样的地步也经过了近150年的历史,之没有培养出大批人才还是由于难度和学生的忍性问题。当然我们几个人谁掌握了这些技能也不会轻易的传给他们,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发表于 2006-2-18 21: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好文,期待下篇。民俗界几乎没有人做物质研究,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启发国内民俗学者关注同样在日渐消失的民间物品。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2-18 21:47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2-22 15: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微雕艺术
在中国所谓微雕艺术只是在微小的物体上刻画上文字和图案。中国的微雕艺术主要有米粒雕和牙片雕及塑板雕。有人可在米粒般大小的象牙粒上刻上一首诗,在一平方分米的象牙板或塑料板上刻上几万字。
微雕艺术的制作:
1. 将象牙米进行精心打磨抛光出一个平面。
2. 在手中柔摸一段时间使其成柔和而光洁的平面。
3. 用特制的三棱刀进行刻画。
4. 三棱刀的磨刀非常关键!用最细的油石进行细致的研磨,磨至在40倍放大镜下还可看到刀尖,才可以使用。
5. 将象牙米用五0二粘在一块板上。
6. 配备可放大50倍的显微镜一台,用来观察所雕象牙米,
7. 在象牙米上涂上等墨汁干燥后备用。
8. 直接在粘有象牙米的板上对象牙米进行“摸刻”。
9. 显微镜只观察行距,能写出行书最好,草书即可。
10. 将象牙米用墨涂黑干后除去外边黑墨就露出黑字了。
注:“摸刻”就是不用眼睛看就能写刻。
金师爷
2006-2-22
 楼主| 发表于 2006-2-27 14: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刘晓春 于 2006-2-18 21:44 写道:
好文,期待下篇。民俗界几乎没有人做物质研究,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启发国内民俗学者关注同样在日渐消失的民间物品。

全篇的译文发在《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5期上,考虑到版权等一些问题,我这里只贴出了前半部分。老师说得极是,非物质文化传统一般是以传统物质文化为依托的,或者说前者是以后者为载体和表现形式,而后者在学界尚没有充分的关注和研究。我向原文作者约稿并翻译这篇文章,也是想以一己之力引起研究者和社会对于物质文化应有的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6-2-27 14: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金师爷,我对您提出的一些问题很感兴趣,我本人一直也在关注民间工艺和民间美术,能否告诉我您的电话和联系方式,希望有机会能当面请教。我的电话已经发到您的短信息里,不知道您能否查收!
发表于 2006-2-27 15: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文章,为我指点迷津。寒假我去了大凉山美姑县很偏僻远的一个乡村。因为那里大山环绕,交通不便,得以保存了古老的服饰样式。
青年女装.jpg
发表于 2006-2-28 10: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淇园之竹 于 2006-2-27 14:16 写道:
全篇的译文发在《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5期上,考虑到版权等一些问题,我这里只贴出了前半部分。老师说得极是,非物质文化传统一般是以传统物质文化为依托的,或者说前者是以后者为载体和表现形式,而后者在学界尚?......


我对中国民间工艺很多面临失传很急。
就拿面人来说,大与小在技术上存在天壤之别的难度,而微型面人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
发表于 2006-7-16 10: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前不久,在论坛上看到了一篇有关<种地>的文章,也应该算是一种民间技术吧,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真好!
发表于 2007-1-13 16: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前半部分)

我曾研究过中国结,这也算是民间手工艺品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