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北方寄奴

春节年夜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8 12: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春节年夜饭

 节日文化中人的个性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节日活动中的人所张扬的个性,是否与民族性格或民族传统文化有关?

  【特邀嘉宾:林继富】我觉得节日文化中人在不断地张扬自己的个性,这也是节日文化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此时,每个人都想借此平台来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个性。正式这些个性的闪现,才使节日文化的人文色彩浓厚,也使节日充满着活力。如果从个性归属来说,他应该是自己的。但是从历史和文化心理的传承角度分析,它又是民族的。也就是说,民族性格是由千千万万个个人的个性风格组合而成的。反过来说,我们从民众的个性风格上,也可以洞悉民族性格或民族传统文化。如果我们具体分析民众的个性,我认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个人的生理特性,经过社会化以后而形成的文化色彩极为浓厚的生理文化载体,如声音、手势、步伐等;二是从周围社会文化中继承和吸收过来的,也就是说,通过社会和民俗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促使人不断地社会化和文化化。在这两种社会化的过程中,就包含了民族个性和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道德。我们还是举一个例子,节日中的舞蹈动作所表现的勃勃的生命律感,毫无例外地与民族整体奋进精神息息相联。

  【特邀嘉宾:高丙中】所谓“个性”、“性格”好像是每个人自己内在的某种东西的表现,其实呢,人的任何表现如果被视作一种文化现象的话,那必然是一种模式化的行为,而这种模式化的东西就是民族群体在一定的历史过程里形成的,所以说民族节日里的个性、性格必然是民族的。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两位老师,在传统上,同一民族节日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来说可能是不同的文化表现机会和不同的文化表现方式,如藏族新年就有国王新年、农民新年、工布新年、草地藏民新年等分别。同样的文化是否在现实上总是见证不一样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机会呢?

  【特邀嘉宾:林继富】首先,我认为文化是全民共享的。这里的“全民”是相对的,相对于创作文化的民众来说,它也有地域概念,也就是说如果某一地域的民众创作了某些文化,那么就一定被这一地域的民众所享用。至于每位民众接受的程度,接受的方式都会有所不同。这也就是说文化有地域性,从大的角度说,文化具有民族个性和时代特点。那么又如何解释其节日文化中存在的许多文化共性呢?我认为这是事实,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每个民众共同关心的事情,这些事情发生在每一个民众身上,它是民众永远的话题,这就势必造成民众用共同的心理和审美心态去构建文化,这也就不难理解节日文化中出现文化趋同的现象了。二,文化的交流造成的。这种交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节日文化中的玩扑克、麻将、送鲜花等。但是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节日文化中的个性,既体现在地域上、民族上,又体现在时代上。那么藏族新年,有国王新年、农民新年、工布新年、草地藏民新年等区分主要体现在地域特点上。是否这些特点有其它因素呢?我认为除了地域环境和该地域的历史传统以外,还有历史的地域概念等因素。比如国王新年在拉萨,拉萨是西藏的政治文化中心,上层人士多;后藏的日喀则,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节日文化中的农耕文化和农耕民俗较为浓厚;工布地区,是西藏的林区,森林覆盖率极高,加上这里曾是西藏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区,其服饰、经济形态与西藏其他地区区别较大,这些种种历史现实势必影响到年节文化的构成。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见政治阶层的影响,但是这不是主要的。要想将其节日文化中的文化分层清理得清清楚楚,显然是不可能的,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节日文化的多元构成的特点,也显示了文化构成的复杂性。因此说文化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不对的,但是否认它有一点阶层色彩也是不对的。

  【特邀嘉宾:高丙中】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有一个标签的作用,也有一个知识产权的尺度,有些风俗可能是被多个民族或者多个少数民族所共有的,但是如果那个民族最早把它认定为自己的民族特点,往往这个风俗就成为这个民族的专有的一个特点。实际从历史上来说,这个标签过程,是一个人为的结果,所以每个民族的机会并不完全是一样的。
41_62_2002121465946.jpg
发表于 2006-1-8 12: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春节年夜饭

 特色鲜明的民族过节方式


  【2003年的幸运小羊儿】龚浩群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呢?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你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比较有特色的民族过节方式?

  【网友嘉宾:龚浩群】我的研究方向是人类学。人类学是一门进行文化比较的学科,我们想了解的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提倡在多元文化中互相包容,互相欣赏。我现在对泰国的文化感兴趣,他们的新年在四月十二日,是大家都有所耳闻的泼水节。主要的仪式有浴佛、施斋、洒水,这些仪式是庄重的,但随后而来的泼水带有狂欢的气氛。

  【笑春风!】彝族人民怎么过春节呀?

  【网友嘉宾:龚浩群】按彝族的传统,我们过的是十月年,但是现在已经和汉族的春节融合在一起。最主要的特色是荡秋千,吃长街宴。

  【米兰嗨嗨】宝山你好,我很想知道蒙古族是什么时候过年,怎么过年的。和汉族一样吗?

  【网友嘉宾:宝山】中国蒙古族和汉族一样,是在同一时间过年。蒙古国的蒙古族是按藏历计年,一般要比中国春节晚一天,若干年中有时也晚一个月。中国蒙古族因分布辽阔,各地蒙古族内部习俗也有很大差异,东部蒙古族春节基本与汉族相同,西部蒙古族保留有较多的传统习俗,其中除夕吃年节饭时,要吃手扒肉。

  【热情薯片】我觉得蒙古同胞很注重自己民族的传统,特别是服饰,这点令历史悠久、人文众多的我们羡慕不已。

  【网友嘉宾:宝山】其实每个民族都很注重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是你身在自己的文化中,没有感觉到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已。

  【等待的是太阳】我本身是蒙古族,但是我对本民族的风俗倒不是很了解,因为我们生活的地区基本接受了与汉族同胞相同的教育,今天的春节文化会不会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在将来变得和蒙古族文化一样只能被专门的研究学者所熟知?”不知网友嘉宾宝山和敖特根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网友嘉宾:宝山】首先证明一下,蒙古族文化仍然是活的文化,现今依然支撑着蒙古族的社会生活。你起名“等待的是太阳”,我感觉你是在渴望自己的文化,因为你接受的是汉语教育,周围缺失了蒙古文化,所以你有这种感觉。其实你可以走出你的同学或同事的圈子,到广阔的蒙古草原采风,你会被浓浓的蒙古文化氛围包围。蒙古文化确实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在文化接触中一种成熟的文化不会一朝一夕就会消失,况且蒙古文化的机制,是在适应草原生态及游牧生计中发育成长的,她有自己的合理性。

  【等待的是太阳】但是你知道目前有多少生活在浓厚的民族文化中的蒙古族吗?据我所知,现在很多蒙古族都像我一样接受了现代化的城市的教育和文化,尤其是年轻人,你认为该如何在这样的人群中保存民族文化呢?

  【网友嘉宾:宝山】有一本书叫《游牧文明论》,就有关保留蒙古文化的蒙古族人数,做了系统的统计,具体数字我记不清了,但据该书统计内蒙古绝大部分蒙古族依然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至于现代化的城市教育和文化并不仅对应于西方文化或汉族文化,同样也包括蒙古族文化。只是城市蒙古文化与草原蒙古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一定的差异,语言、行为、思维等等笼统的方面就不谈了,谈一个酒吧。在北京有一个呼戈蒙古酒吧,从乐队到环境都极具蒙古格调,在京城这个现代化大都市中,人气极旺。这是一个将传统文化契合进现代都市文化并获得生命力的范形,可以去感受一下。

41_62_200212147120.jpg
发表于 2006-1-8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春节年夜饭

节日文化发展中的人

  【高正奎】春节文化的演变,人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特邀嘉宾:林继富】我觉得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提的非常有水平,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篇幅内,回答这么一个大的问题,勉为其难,但是,我还是作一点回答吧。首先,节日文化的诞生人是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人创造了节日文化;其次,节日文化的成熟、繁荣离不开人的推动;其三,节日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主体的,它所展现出来的,群体意识、勃勃的生命精神,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其四,节日文化的发展和习俗的更迭也是围绕人来进行的。就拿藏族节日来说吧,它的起源与早期人的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到公元七世纪,由当时的藏族民众的推动才使藏族节日走向了定型化,到了民主改革以后,也是由于人的推动,才使藏族节日不断地走向繁荣。 

  【笑春风!】刚才高教授说,文化经过一个标签过程有了一个人为的结果,每个民族的“标签”的机会各不相等。那么请教高教授,春节文化经过了什么样的标签过程?

  【特邀嘉宾:高丙中】就拿春节来说,我们现在说春节就是汉族的春节,其实呢,就春节的习俗活动来说,并不都是所谓的汉族的原创真传。我所说的民族标签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s秋水伊人s】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中国文化的精神都通过礼来表现,礼渗透在中国人的整个生活中间。请问嘉宾,人在节日文化中应如何通过礼仪来发扬文化精神?

  【特邀嘉宾:林继富】中国是礼乐之邦,毫无疑问,礼乐与中国文化精神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礼乐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的文化精神。礼乐是如何来表现文化精神的呢?我想,文化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应该是个许多具体的一些行动、事件以及人的品格等组成的。比如,礼乐文化中的所表现出来的勤俭、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不断进取等,都应该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将中国礼仪之邦中在礼仪不断地进行开掘,将优秀的礼仪发扬光大,实质上就是在弘扬一种民族精神。

  【热情薯片】我认为这是学者的语气,我是一个普通人,我认为在我身边已经几乎无从谈起中华礼仪的面貌,现实中的中华美德也和书本上截然不同,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尊重老人了。

  【热情薯片】不过希望学者能够继续多宣传,希望中华美德能够潜移默化好多人,让它传承下来。



  【网友嘉宾:龚浩群】我和李列认为在春节文化中性别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被节日气氛中淡化,父母共同撑起的家是我们这些游子梦绕魂牵的地方,不知您认为父权在节日中有何体现?

  【特邀嘉宾:高丙中】还是从公民身份的文化角度说起。春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每年的重复所体现的一个功能就是不断再生产社会的性别分工,结果就是我们所习惯的“妈妈做饭、爸爸喝酒”的节日性别文化。但是从公民身份所提倡的个人平等理念来说,这种家庭内部的“不平等”是应该改变的。这种改变要从提倡新的节日习俗做起,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从男女在社会分工上的平等做起,这一点必须由国家来主导。

  【高正奎】各个民族在一起过春节的时候,会不会由于民族习惯上的差异而导致互相的抵触呢?

  【网友嘉宾:李列】更多的是影响而不是抵触。比如说在我的家乡红河,彝族也过汉族的春节,汉族也参加彝族的摔跤和斗牛,文化的融合使节日更丰富多采。 
41_62_2002121471659.jpg
发表于 2006-1-8 12: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春节年夜饭

嘉宾VS网友――节日文化与人


  【2003年的幸运小羊儿】高老师,您曾经作为访问学者到过很多国家,您有没有欣赏过“狂欢节”?您通过“狂欢节”与中国“春节”这两种人们不同的过节方式,能否谈谈“人”在不同国度的文化维度?

  【特邀嘉宾:高丙中】对不起,我没有看过“狂欢节”,因为我没有到过很多国家,但是我看过一些人类学家研究“狂欢节”的书。与“狂欢节”相比,中国的春节可能更重视家庭成员和邻里亲戚之间的感情沟通,因此也是一个更加温情的节日,而不是一个通过外在的激烈活动表现自我的机会。

  【2003年的幸运小羊儿】我看到您的简介中提到,您研究过草裙舞,您认为在西方,人在节日中所体现的性情、文化内涵都有何不同?

  【特邀嘉宾:高丙中】我看过草裙舞,我也自己学着跳过草裙舞,现在想起来是十分可笑的事。太平洋岛屿的诸民族跳草裙舞,因为草裙本来就是他们的服饰。我学跳草裙舞的时候,是在外衣外面套上草裙,所以怎么样学也到不了位,因为你的心情、趣味、尤其是从小就养成的气质,根本跟别人就是不搭界的。你学的时候很乐,土著人看你跳也很乐,但这乐不是一个意思。这就是文化差异或者是民族差异。

  【2003年的幸运小羊儿】日韩国家的春节和我国春节有相似之处,能否请专家谈谈在日韩节日中公民身份的文化维度?经过发展和外因的不同,我们国家和日韩国家在春节习俗上有哪些不同?

  【黑雪39】人类创造出节日从而产生一系列节日文化,这种文化的产生是必然还是偶然的?人类其他文化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吧,节日文化该怎么来理解呢?

  【网友嘉宾:龚浩群】人是创造文化的动物,文化的产生是必然的。不过节日文化所呈现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是不断变化的。

  【黑雪39】节日文化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文化呢?他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网友嘉宾:龚浩群】传统节日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这也是节日文化传承的动力。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节日的跨民族跨地域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例如,现在中国的年青人都过起了圣诞节和情人节,这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节日文化的性质。但是所有节日都有共同的功能,比如说加强亲属联系,调节人际关系,整合社会集体意识,现在更突出的有娱乐功能。现在随着假日经济的升温,节日的经济因素有所增加。

  【黑雪39】节日的产生是在古代,那时候的人不是平等的身份,特别是经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节日的改变后。那么到底是哪些人在产生节日文化中起重要决定性作用呢?节日文化的进化过程中又是谁起着关键作用呢?

  【网友嘉宾:龚浩群】节日中的狂欢往往打破了身份与等级的界线,突出的是普遍的人性。在节日文化的变迁历史中,各个层次的文化,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是不断交流,相互借鉴的。

  【网友嘉宾:龚浩群】请教林老师一个问题,您说创造节日文化的是广大民众,但是我们是否忽视了文化精英的作用,例如在仪式当中,对经典的解读和仪式的操作大都由地方的文化人来完成,比如说彝族祭祀中的毕摩。您对此如何解释?

  【特邀嘉宾:林继富】两位嘉宾提出这么一个深刻而富有见地的学术问题,我很乐意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我所说的创造节日文化的主体是广大民众,并没有否认其他人在节日文化中的作用,其次,你所提出的地方文化人对经典的解读和仪式的操作,我想他们主要是起到一个规范节日文化的作用,他们并不能在节日文化的创造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节日文化的形成是由信仰和一系列习俗构成的,而他们也许在这个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

   
41_62_200212147440.jpg
发表于 2006-1-8 12: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春节年夜饭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节日文化




  【笑春风!】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节日文化是否会因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产生危机?作为节日中的人是否会因此而淡漠本民族的节日文化?请两位嘉宾谈谈你们的见解,谢谢!

  【特邀嘉宾:高丙中】对于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大家更多的注意到全球化进程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一般的结论也有点悲观,似乎全球化进程再往前多走几步,西方之外的各民族文化都要灭绝的样子。可是接下来的研究证明,全球化进程也给民族文化提供了新的因素,铺设了新的舞台,带来了新的热心人,总之是有了新发展的机会。我们看到,现在很多中国人也过圣诞节,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西方人也过中国的春节。再说饮食文化,中国到处有美国的麦当劳、可是美国也到处是中国的川菜。可见,全球化进程是增加了机会的总量,而不一定是零和游戏。

  【热情薯片】我觉得尊重自己的人才会有机会。

  【网友嘉宾:宝山】不同文化接触中,节日文化和其它文化因素一样会互相影响,比如现在中国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都是外来节日,但人们对这些节日与传统节日的认同不同,情感不同,换一个角度说,就是不同的节日文化对人的心理的规定有着质与量的不同,因此这些文化会并存的,而且传统节日更重一些。

  【yq117】请问嘉宾,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春节文化如何在差异性中寻求其共同性呢?

  【网友嘉宾:龚浩群】差异主要是表达形式的差异,而人们通过春节文化所表达的情怀是可以沟通,相互理解的。如果说大家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春节文化,那么我们的乐趣可能要大打折扣,春节文化也会黯然失色。

  【yq117】大概还没有完全说透。我是想听听如何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黑雪39】人类对自己生活习惯的选择性很强,经常有很多的习惯在社会发展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但是为什么节日的习俗却不会丢失,而且大有更加繁荣的景象,是为什么呢?

  【热情薯片】节日也是宣传中华文化优美、长处、文明精华的绝好机会,如果一种文化不被浪费,那么节日就是接受传扬的最好机会!相信人类未来会更加美好!

  【春天里的17个瞬间】我们过春节的时候很多地方禁放鞭炮,这个是不是可以由当地居民自己投票决定呢?

  【特邀嘉宾:高丙中】这个话题跟公民身份的文化维度,有很好的关联。一种节日习俗的保存和废止,究竟由谁来决定,如何决定?在不同的社会制度里面,其决策机制是不一样的,中国一些城市的禁鞭决定,大多是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做出的,从程序上来说并没有要我们来指手划脚的地方。但是,从公民对文化的选择权来说,这个结果确确实实是不尽人意的。好在“禁鞭”只是在若干城市执行,当大家或商家能够设计一种避免传统鞭炮所造成的若干问题的时候,这些城市的市民仍然有机会通过合适的方式恢复放鞭的习俗。

  【网友嘉宾:龚浩群】问网友一个问题:在春节的各种活动中,你觉得你的哪些文化需要被忽视了?

  【yq117】我认为,一些带有民俗文化的形式,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了,有的被人们遗忘了,有的被人为的限制了,但却没有更好的形式所代替,所以被丢掉了。

  【春天里的17个瞬间】怎么看待节日文化里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东西?记得报纸每年都在说节日后遗症的问题,上了班也心不在焉,一直要过了元宵节才算完,而且人们这种节日心理非常顽固,请问高教授对此有什么看法?

  【笑春风!】许多人是在牌桌上、酒杯中度过节日的,请问两位嘉宾,如何才能引导这些人过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节日?

  【网友嘉宾:龚浩群】文化的内涵体现在人与人的互动当中,打牌和喝酒是互动的方式之一。酒文化是节日文化的兴奋剂,无酒不成席。也许中国节日的文化内涵恰恰体现在这些国粹上。需要提醒的是适度参与这些活动。

  【热情薯片】春节引发人温馨的思考,我觉得一个有特色、传统、古典的春节最好。其实我在春节里好想买一样春节民族特色的纪念品,可就是买不到。希望等我将来有钱了去开拓。

  【热情薯片】还有日本人的节日都古色古香,民族味浓重,大家有没有对汉唐衣冠想过的呢?我希望我们最终会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是第一个学会用筷子的!反正我一直在宣传被人遗忘的东西,希望能够打动你们,我会为你们骄傲的!

  【yq117】文化是全民的,所以受众也应是全民的,既然是形成一种仪式,他的形式适应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满足了大多数公众的需要。

41_62_2002121471229.jpg
发表于 2006-1-8 12: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春节年夜饭

嘉宾谈做客CCTV.com的感受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请各位专家和嘉宾谈谈做客CCTV.com春节文化网上谈在线的感受,坐在我们的网络演播室面对陌生的网友和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熟悉的学生传播思想,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特邀嘉宾:林继富】这是两个既相同但又非常不同的公共舞台,两种不同的平台都可以畅叙出相同的思想,都可以闪现出智慧的灵光。但是,其表达的方式却是相差太大太大,一个是坐着,有时思想出不来,站在讲台上,我可以洋洋洒洒的面对我的学生,表达我的思想;面对一台电脑,好像一个监视器,使我局促不安,而站在讲台上,面对我熟悉而可爱的学生,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思想的表达上,我都可以张扬我的个性,展现出我是一个性情中人。今晚我能跟网友们敞开心扉的交流我对节日文化的理解,与我来说是第一次,你们的智慧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对我的许多关于节日文化的理解提供了不少有利的启示,与我来说终身难忘,你们的热情强化了作为民俗学者的我的责任感和文化自觉,希望大家在不断加强保护口头文化和非物质遗产的今天发挥我们的群体力量和民俗情结,谢谢各位网友。

  【特邀嘉宾:高丙中】结束语:谢谢大家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我知道怎样上网聊天了,不过在家里聊得要自己打字。网上聊天这么好玩,我很高兴,但是我很紧张,紧张的是别让我们家小孩也知道上网聊天这么好玩。预祝大家过一个好年!

  【网友嘉宾:龚浩群】在线的感受有一点紧张,面对网友才发现生活中有这么丰富的话题需要思考,获益很多。在网络的牧场上,放牧心灵,总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感觉。春节还没有到来,但我们已提前感受到节日的氛围。这是节日在网络上的延伸。谢谢各位网友,也感谢主持人和版主及其同仁给我们这个交流的机会。我们决定今后多多上网。

  【网友嘉宾:宝山】今日有幸能在CCTV.com春节文化网上做客,学到了很多。感谢网友对我的启发,感谢网页主持人给我的机会。通过这次网上谈话我找到了自己的短处,也找到了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谢谢!

  【现场版主:诗曼】各位网友,今天我们围绕“节日文化中的人——公民身份的文化维度”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特邀嘉宾林继富老师认为创造节日文化的主体是广大民众,我认为我们今天的论坛形式也正体现了这一点,每个网友、每个关注我们自己节日的人都参与了讨论,那么我们由此得出的一些相关论点也就变得更客观、更深刻、更具大众特色。网友们,谢谢你们的参与,你们的参与也正是对文化的建设,你们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将在文化的进程中留下痕迹……

  【热情薯片】我希望我可能在生活中很少用的语言能够在论坛中留下痕迹……我永远不会忘记中华民族的东西。希望就象是纪录片中看到的守林人那样,即使是在种树,我也希望有人能够守住我们自己的文化。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结束语]我们又不得不要向大家说再见了。非常感谢特邀专家、网友嘉宾、各位网友的智慧贡献。明天,我们继续相约《CCTV.com春节文化网上谈》。明天的话题是“与时俱进的春节文化—-民族文化的现代性重构”。明晚见。
41_62_200212147533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0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春节年夜饭

春节又到,心里好想再放一次那个炮仗,再从大人手里拿一次压岁钱呀!
专家的访谈更勾起我对往昔的美好回忆!
今年的春节怎样才能让它更有意义?!--------------这真是个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1: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