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7|回复: 0

I-2 《南方周末》客观报道“春节改期之争”[专题]春节改期之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7 14: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2 《南方周末》客观报道“春节改期之争”[专题]春节改期之争



作者: 陈一鸣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 2005-03-03 19:06:23



中国“节”什么味儿?



  天文学家说,春节应该改期;民俗学家说,春节绝对不应该改期。双方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时逢春节,春节改期之争愈演愈烈。在GOOGLE中查询“春节改期”一词,“约有10700 项符合春节改期的查询结果”。这是一场由学者引起的、民众广泛参与的、超出学术范畴的争论。



    春节改期,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章潜五教授等人提出的。具体建议是将春节
固定在立春日,即公历每年2 月4 日。春节改期的理由,包括每年春节日期游移
不定、不便于月度统计、大批务工人员返乡引起春运高峰、造成学期长短不一影
响学校教学计划的统一等等。



这个春节争论热火朝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退休教授章潜五今年74岁了,然而作为春节改期的主要推动者,今年的春节他不得不过得热火朝天。



    对于章潜五,网民们“吃饱了撑的”这样的评语就算是相当平和的了。在难
以计数的讨伐声中,最让章潜五恼火的是郭松民的文章《春节是我们的图腾,固
定日期等于文化的挥刀自宫》。章潜五认为,正是郭松民的文章,尤其是“图腾”
和“挥刀自宫”这两个词,把春节改期问题的讨论引向了群众性的谩骂。



    于是章潜五就开始给郭松民写信。第一封信的时间是今年1 月26日,标题是
《老兵章潜五(实为老兵群体)给老兵郭松民的信》。



    信的主体是表达历法改革的决心:“历法改革是艰巨复杂的世传任务,它是
文化领域的万里长征,可能也会遇到‘围追堵截’,但是……”



    这封公开信在网上流传很广,笔名为“历改委西电”。



    2 月15日,正月初七,《老兵章潜五(实为老兵群体)给老兵郭松民的信(二)》贴到了网上。讨论切入正题,简要谈及“四项改历建议”:“农历”科学更名,春节科学定日,共力研制新历,明确世纪始年。



    这封信长达5595字,摆事实,讲道理,且表现出了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严谨——信后还附上了参考书目,共6 个。



    网上和媒体上的争论还只是浪花一小朵。章潜五认为,2 月14日(初六)、
15日(初七),由“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主办的“民族国家的
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是春节改期的更具现实威胁的反对者。
他对记者表示,自己很晚才知道这个研讨会,并发去了贺信和几篇论文。



    然而该会议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魁立说:“我们的会准备
了小一年了,跟章潜五教授完全没有关系。我们这个会议,完全是为了推动本学
科的发展。”



    但是刘魁立在会上的发言《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中开宗明义:
“有人建议将春节改在立春,我以为完全不妥。”



争的到底是什么?



    围绕“春节改期”争论非常激烈。然而浏览一下网民发言就会发现,很多反对者并不了解章潜五的本意。



    简单地说,章章潜五等人的本意是想推行一种新的历法——中华科学历。该
历研制了10年,草案已经出台,并有一万多份相关资料寄给人大代表、专家学者。
章潜五说,目前还谈不上借助立法推行,他们只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进行
推介。



    章潜五希望中华科学历首先在中国实行开来,再走向世界,并彻底取代现行
公历等等多种历法,也自然要取代现行阴历。



    现行公历(格里历)是1582年罗马制定的宗教历法,不但宗教背景浓厚,且
缺乏天文学理论支持,比如公历的元旦日,在天文学上没有任何特殊意义。上个
世纪,改历运动曾在全世界风行,后来由于美国等国反对,该运动遂不了了之。
至于阴历,章潜五说,早在一千多年前,北宋沈括就指出置闰月法则为“赘疣”,
其弊病为“气朔交争,岁年错乱,四时失位,算数繁猥”。



    章潜五说:“几千年来,我们不看历书不知道今天是周几,更不知道节气。我们几千年都在做历书的奴隶,历算专家也是历书的奴隶。”目前公历月历表有28种,年历表有14种,而且年年都要换日历。而中华科学历,月历表只有两种,年历只有一种,年年如此,基本上不用换日历。



    按照中华科学历的设计,每年有11个月是30天,六月是35天或36天。每周五
天,每周休息一天,甚至工作三天,休息两天。这样,只要日期逢0 或5 ,想都
不用想,肯定是星期天。



    中华科学历把元旦定在立春,则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就非常容易计算。每月的
1 日和16日,肯定是一个节气。一年12个月,刚好二十四个节气。



    章潜五提到的十位推动改历的学者,目前只有三位在世。领头的金有巽教授
今年已经92岁了,还有一位身在美国的学者今年已经96岁,另一位也80多岁了。



    为了改历,章潜五等人自费出差,自费编印《历改信息》。章潜五教授不但
研究历法本身,更倾力研究历法沿革史。四条建议中“‘农历’科学更名”的提
出,就是这种努力的一个成果。“



    章潜五说,农历名称最早见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一则征婚启事中,其他正式文
本中都称作“废历”。



    1948年1 月12日,金有巽教授在南京《中央日报》上最早提出农历名称不科
学。另外“春节科学定日”,也是金有巽1945年在重庆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时最
早提出的,当时报刊没刊登。



    解放后我国一直称“农历”为夏历,但1968年元月,改称农历。



民俗专家不同意



  很多网民们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反对春节改期,而民俗专家刘魁立则在深入了解之后,仍毫不妥协地反对章潜五。



    刘魁立说:“他的努力没有价值!违背规律的事,越努力越坏事!我们看问题必须看效果,不能只谈动机和努力!永动机搞了几百年,没用!”“用最平和的词语来说,(春节改期)是不科学的。他站在阳历立场说阴历不科学。按太阳走是科学,按月亮走就不科学了?”



    刘魁立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制度,比如每个人的生日就不可更改。每个国家也有自己的时间制度,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是我们的共同节日,也不可更改。一个民族,比如春节,就是整个民族的生日,怎么可能你想改就改呢?



    传统的年和节,肯定是在天象的基础上,经过计算确定的。但接下来,年和
节都会远离天象,而与我们的情感联系越来越密切。根据天候的理由来挪动年节,
比如春节改期,简直就是想把中国的整个传统节日体系阉割掉。“没有年,也就
没有腊月了,也就没有除夕了,也就没有元宵节了,也就没中秋节和七夕了。我
们和月亮的感情如此密切,怎么能在没有月亮的晚上过这些节日呢?”



    章潜五说,将在中华科学历上标注月相,朔日标上一个实心的圆圈,望日标
上一个空心的圆圈。而刘魁立说:“我知道好几个国家的日历都标注日出时间和
月相。我们关注月相是要过节,你要把它变成认识自然的空洞标尺,那绝对没有
意义!那种日历没有情感,是九九表。”



    章潜五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的精华,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计算出
来的,所以应该属于阳历范畴。而刘魁立认为,阴历是按月相圆缺计算出来的,
但我们同样按照太阳运行黄道一周的时间确定一年的长度。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是
阴阳合历的一部分,不是阳历,阳历没有二十四节气。



    章潜五认为,中华科学历并非革中国传统的命,而是取其精华。将二十四节
气推广到全世界,那是中国人的骄傲。而刘魁立说:“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任何
国家的节日都是民族性的。节日是一个民族长时间选择的结果,是历史的意向,
人们赋予它的情感内涵非常强烈。我们不需要物理性的改动……人造的世界语成
功了吗?”



    章潜五说,中华科学历可以使大家免做日历本的奴隶,这才是真正的人文关
怀。刘魁立说:“那么人是不是也可以不要名字,大家都编号,那多清晰!多好
啊!366 号死了,就除名了……可人不是汽车,节日安排也不是工厂的生产计划,
某些人想用对待汽车的办法对待所有民族和所有人……”



    章潜五认为,中华科学历符合“科学的发展观”,是“科教兴国”。刘魁立
教授认为,科学应该以人为本。他说,自己不是站在民俗学的立场上反对中华科
学历,而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反对春节改期。他认为章潜五所提的问题都是伪问
题,伪就伪在他看问题太片面,太机械:“你解决的不是单纯的物理问题。改历
是涉及情感的,这就已经进入了社会科学领域,社会学抛弃了情感和历史,还有
什么科学可言?还叫什么科学?!”



    章潜五认为,民俗也是可以变迁的,而且民俗始终处于变迁之中。刘魁立说:“关键是谁来变,你有什么权力变?民俗是广大群众的生活,不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民俗是你想改就改得了的吗?四旧破得最火爆的时候,我请问,为什么全国一片红海洋而不是黄海洋?破四旧的时候出现新东西,也仍然在四旧当中!沈括一千多年前就反对阴历,正好说明,反对了一千多年也改变不了”:“1930年代初期,国民党为了禁止旧历年,派警察去查抄年货,结果呢?‘文革’时期也反对传统春节,结果呢?”(录入 钟婷)



(《历改信息》第24期剪贴转载,2005-04-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 01: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