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6|回复: 1

对象、方法及史论双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1-8 10: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故事类型研究”中某个观点:“只不过湖北、浙江的当铺伙计由生意人换成了教书先生。由典当摸不着、看不见的“良心”,变成可见可感的四个大字“天地良心”,故事情节变得更趋现实、合理”,
乃使在下意识到,固然跨学科研究、或曰文化研究之难、之尚有潜力开掘。
比如以上观点之“现实、合理”,在下以为,所包含的乃为500年科举中国,尤其是才人辈出的南中国治下,所习成的盛行于一般细民百姓中的文化敬意,往细致里推,和当地晚近社会“敬惜纸字”之“惜字会”之发达,恐有值得探讨之血脉勾连。
前此施爱东先生所贴著作中,言及“胡适对国学范围的界定非常宽泛,认为国学“包括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凡“过去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只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 明确说明象“山歌”这样的非经史材料也是国学研究的对象”。——这话的意义并不在于“国与不国”或“国将不国”,而是这“历史”构成的丰富生动与无限可能空间,在在让人迷恋不已。诸位拥有的是当下国内治学空间站少有之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的研究对象,具备出大学问的巨大潜力,让人羡煞,——其弱势,乃在容易大而无当。——颇觉一般对民族性格的养成与凸现之类分析,太过片面。
此地论剑的诸位高人中,似不乏对斯特劳斯、福柯、乃至李欧梵之上海文化研究都颇有会心者。在下以为,不妨选一合适人物或学说,将其实际运用于具体研究语境,与一一喂招儿中,正可见其所以然与不所以然。
以论带史,颇有海外汉学之流行弊病。然无此拆对工作,则也难以对种种流行语码,真正去魅。
过客匆匆,词难尽意,贻笑方家。
发表于 2002-11-8 10: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对象、方法及史论双修

小可在此虚张声势,倒让rwx见笑了。我所读之书皆囫囵吞枣,有待高人进一步指点,多谢您的点拨!!况且,我一直将自己关注对象集中于家谱,有井底之蛙之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6: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