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9|回复: 0

40个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5 08: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指具有某一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民间文化艺术,并在上海产生较大影响的特定区域。上海市共有40个地区被评为2021-2023年度“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包括奉贤区柘林镇(胡桥滚灯)、金山区(农民画)、宝山区罗店镇(龙船)、静安区彭浦镇(摄影)、浦东新区三林镇(舞龙)等。

41ec5608a0be4ad99ab34857e6f0950c.jpeg
新场镇(锣鼓书)
锣鼓书是用沪语说唱,镗锣、书鼓、书钹伴击的民间说唱。古称太保书、社书、唱说因果,具有千年文化历史底蕴。新场镇积极做好锣鼓书传承与发展,60多年来创作锣鼓书短篇、开篇。2006年,锣鼓书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e1d7e267f3af47f78036c4226473a4cb.png
三林镇(三林舞龙)
三林舞龙融合舞蹈的优美肢体、戏曲的步法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技巧的腾跃翻滚,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派舞龙”,龙狮道具、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多次代表上海、中国参加各类国内外龙狮顶级赛事,夺得70多枚金牌。

a5d0384e6b1d47019f009ed741292ee3.jpeg
金桥镇(书画)
金桥书画历史悠远,名人辈出,群众基础深厚。镇书画品牌“金桥之春”从1985年至2020年已成功举办31届,并由书画展览发展成书画系列活动,多次被市、区评为特色项目。

61965e3578334eb89cce30aad9883c36.jpeg
陆家嘴街道(海派秧歌)
陆家嘴街道的海派秧歌以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精神,吸引众多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其创编的6套规定和自选套路集健身与舞美为一体。曾参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开幕式活动演出,多次荣获全国健身秧歌大赛金奖,充分展示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活及精神风貌。

6573579cbcbf409a95556b97c194de50.jpeg
北蔡镇 (浦东说书)
浦东说书又称沪书、钹子书、唱单片、敲刮子、农民书,是上海土生土长的曲艺曲种。2008年6月,浦东说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北蔡镇通过举办曲艺邀请赛等系列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创作《嫁女歌》《养猪阿太》等40多个作品,分别荣获各类奖项。

027f0fc1f923401894949f52f61b6797.jpeg
周浦镇(美术)
周浦镇的书画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现有镇级周浦画院、晚晴书画会,校校有书画社,班班有书画兴趣小组。还建有周浦美术馆,月月有展览。曾于2000年、2008年两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8b487b70f13140a6b430a8ecf3a95978.jpeg
川沙镇 (沪剧)
沪剧东乡调起源于浦东川沙。早在清代,浦东川沙俚人田间耕作,哼唱乡土气息浓郁的“东乡调”,可谓沪剧的萌芽期;后经“花鼓戏”、“滩簧、申曲”以及川沙人丁少兰等一代沪上名角的发展,建国后成立的川沙沪剧团,至今已排演了30余部传统或原创大戏,创演二十多部沪剧小戏和相关曲艺节目,川沙的沪剧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9601ff1939dc41138119703b5753b34a.jpeg
北站街道(戏曲)
北站街道曾是昆曲、越剧等传统戏曲在上海的发祥地,现在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非遗进社区”示范点。街道通过“进校园”“进楼宇”“进社区”,将戏曲之美带给在北站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人们。

a4cf03c272994cb886a26264f2efa842.jpeg
彭浦镇(摄影)
彭浦镇是连续蝉联5届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一台小小的相机成为了小镇的一种风尚、一份幸福的生活。他们坚持用镜头语言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提升摄影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打造富有小镇特色的摄影文化品牌。

2fb0ac1ea3fd42d4b5e93cb0b3792438.jpeg
枫林街道(上海剪纸)
枫林街道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剪纸”为核心,以众多剪纸艺术大师为引领,积极促进民间文艺融入社会、融入民众,弘扬海派文化之源、彰显卓越徐汇魅力。曾两次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51dd7825a52643d39c16d09a10fac189.jpeg
长桥街道(江南丝竹)
长桥街道坚持打造江南丝竹民间艺术品牌,在巩固发展原有专业团队长桥申韵丝竹乐团,记录保护江南丝竹音乐的基础上,先后在社区内3所学校建立传习点,形成了学校为主导,政府机构有效指导,社会力量鼎力支持的长桥模式。

ee8bb718507a46078e86e5c126c5f201.jpeg
新泾镇(西郊农民画)
西郊农民画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农村田野民俗民情和现代生活为素材,在传统与现代艺术的交融中,催生出具有独特画风的绘画艺术。新泾镇通过建设“三馆一街一栏”线上线下西郊农民传承平台,推进西郊农民画“六进社区”活动开展,以此打造社区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体验,引领社区文化发展,讲好西郊农民画传承新故事。

1313596d5d1f4e00a0460ae8ff530591.jpeg
宜川路街道(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在宜川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自2002年10月开展首届宜川戏曲节以来,该项目成为宜川文化特色品牌。街道先后与上海各大院团及辖区学校共建成立了戏曲艺术中心。为创新和发展社区戏曲文化,还成立了戏曲名家工作室。

7f665018997c4359bbf5f8f8c6198cd4.jpeg
四平路街道(元宵行街会)
2005年起,四平路街道元宵行街会民俗活动已举办十六届。通过行街演出、非遗展示体验、猜灯谜、品汤圆等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展示了一副立体、动态的闹元宵民俗文化画卷。2015年本项目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元宵行街会展示范围逐步从上海市各区扩大延伸到整个长三角地区。

565033c28cf04712821a2911e1f7b153.jpeg
罗店镇(罗店龙船)
罗店龙船极具地域文化特色,是上海龙船的发源地。罗店将民间文化作为振兴引擎,融入罗店发展全过程,形成了以龙船为核心的“春有花神秋有画,夏有龙船冬有灯”文化品牌,打造了民间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惠及百姓的“罗店模式”,开创了全域推广、全年开展、全民参与的发展新格局。

118425b1148b42feab058551079bbc05.jpeg
顾村镇(民间诗歌)
顾村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每两年举办一次诗乡年会,多次举办上海市“顾村杯”民间诗歌大赛、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顾村、长三角诗歌论坛、民间诗歌文化节、民间诗歌论坛等活动。有近10位诗人出版诗集并加入上海作协。近年来,采取诗歌进村居、进学校等方式,将诗歌通过不同的场景进入人们的生活,回归日常生活中。

407115d024a14e12b883c7c037ec24f8.jpeg
杨行镇(吹塑纸版画)
杨行吹塑纸版画是上海民间美术“三朵小花”之一。自1988年以来,该项目已成为杨行镇文化特色品牌,一大批作品在国内外获奖。版画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部队,从耄耋老人到垂髫少儿,众多市民加入到艺术创造中来。2006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7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386c31ec69647358d805ec924689ee6.jpeg
罗泾镇(罗泾十字挑花)
罗泾十字挑花有着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特征,具有江南独有的隽秀和唯美,2007年首批入选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来,罗泾镇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十字挑花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不仅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多次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

898199d68f934438ad8afe3c110e8bd7.jpeg
马桥镇(马桥手狮舞)
马桥手狮舞是流传于沪郊的民间文化艺术,2012年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马桥手狮舞道具造型独特,手工扎制,表演风格刚柔相济。2009年起,马桥镇传承发扬马桥手狮舞,使之成为兼具普及性、娱乐性、健身性的表演形式,现已成为马桥地区的特色文化。

0b39040df7be4e499a4bc048bc803753.jpeg
莘庄镇(钩针编结)
莘庄钩针编结是以棉线为主料,钩针为工具,按花样采用手工编结的特殊工艺。2007年,钩针编结技艺列入上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当年钩花养家糊口,今朝编结美化人生”。如今,莘庄地区已成为该项目传承交流、展示研究的中心。

e9be6f41747a4631b635e993db6b6f6a.jpeg
浦江镇(沪谚)
沪谚是上海谚语中积淀最厚实的一部分,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浦江镇的沪谚浓缩着当地风土人情,既富有口头文学的独特魅力,又凸显当地百姓的智慧和美德。浦江镇持续开展沪谚保护传承推广工作,已逐步使沪谚艺术化、普及化、生活化,民间文化氛围浓厚。

2f9ddc6285aa464db36b13081b62c1e8.jpeg
南翔镇(江南曲艺)
中国曲艺之乡南翔镇早在上世纪初就开设南苑书场,陆续有宾记书场、凤园书场,后合并更名为“南翔书场”。多年来,南翔曲艺活动不断丰富,成功打造了“槎溪书场”“南翔戏曲•曲艺庙会”“南翔戏曲•曲艺大家唱”“翔韵戏曲•曲艺周周演”等多个品牌。

51a94994356a4dd7bef29a5ee504ee78.jpeg
徐行镇(徐行草编)
徐行草编兴盛于明清,传承至今已数百年。徐行镇曾于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011年、201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8—2020年度评为“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9年7月起又推动徐行草编开辟市场化的流通渠道。

6d79e3fb522240f880bc3f930c8307b8.jpeg
安亭镇(沪书故事)
安亭镇沪书故事源远流长,普及率非常高。2012年安亭镇获评中国曲艺之乡,2016年被命名为上海市群众文艺(曲艺)创作基地,2018—2020年度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多年以来,沪书故事已成为安亭镇文化名片。

7c6e1c2ca3c64f868df0be17006a5a72.jpeg
金山区(金山农民画)
上海金山农民画融合了灶头画、刺绣、剪纸、蓝印花布、漆绘等艺术表现手法。金山农民画不仅有本地广泛的群众基础,还受到国内外美术界认可和好评,一大批作品在国外展出。

ee4d231fe33e4acaace8313217437aca.jpeg
山阳镇(民乐)
山阳民乐始终坚持传承创新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基层普及,举办展示交流活动,组建青年团队,狠抓乐队专业技能提升,多次承办各类民乐赛事活动,被专家认定为具有专业水准的非职业优秀乐团。2016年制作出版了以自创曲《赶海》为主题的民乐专辑。

9f3e775d827c4d83908e9fffa9c0b396.jpeg
枫泾镇(故事)
枫泾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故事基地,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拥有骨干作者和故事演讲员100多名,年发表故事50余篇,演讲100多场,故事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2018年,枫泾镇新义村成功创建成全国唯一的中国故事村。

1debf5e3957e41c89a71ebbeb66aeff4.jpeg
朱泾镇(花灯)
朱泾花灯会,又称莲花灯会,起于南北朝,盛于明清,是上海金山及周边地区民众以庆祝节令、酬神娱人为内容,以花灯展示、民俗表演、民间扮玩为载体的民俗文化活动,一般在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等节庆期间举行。朱泾花灯会被列入第五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朱泾镇被评为2018—2020年度“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93a812346ac14d20a6819baa30a3d53f.jpeg
叶榭镇(舞草龙)
制扎草龙自唐代起就是叶榭民间的一种习俗,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衍生出草龙舞、滚灯舞、水族舞。2008年,叶榭舞草龙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近年来,舞草龙在还原祭祀仪式、创新舞蹈形式方面进行了新的拓展。

13e706ebd353422a9354ae1132d9c90b.jpeg
泗泾镇(泗泾十锦细锣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泗泾十锦细锣鼓”是上海古民乐的代表,具有文而不武、雅而不闹,细腻软糯的艺术特点。泗泾镇将古镇保护和更新利用建设与“泗泾十锦细锣鼓”发展结合,设立了非遗传习基地,提升民间文化艺术展示与传承空间平台,展现泗泾古镇文化新活力。

18e0c352fd774921b4e0a4654db0f3ef.jpeg
车墩镇(丝网版画)
车墩丝网版画运用现代丝网感光技术,寻找肌理效果,在色彩上追求民间色,强烈而明快,在造型上夸张自由取舍。车墩丝网版画已成为上海郊区农民画三朵花之一,成为松江群众文化的品牌。

c88f2e5c838d43d998e849a8dac1471c.jpeg
新浜镇(戏剧)
素有“山歌马灯之乡”美誉的新浜镇,戏剧文脉悠长,深厚的传统文化为“戏剧之乡”的成长提供了淳朴底色和扎实基础。近年来,新浜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保护政策,通过培养文艺传承人队伍、建立戏剧传习所和传承基地、创建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新浜创作基地等多措并举,推动新浜戏剧艺术的创新发展。

6c2af9dc3bb74faf92cdde8e088ff267.jpeg
白鹤镇(沪剧)
白鹤镇坚持保护传承沪剧艺术,在全域范围筑起了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沪剧之镇”的声誉几十年来长盛不衰。学唱沪剧从娃娃抓起,聚焦创作、参赛,近年来又以沪剧小戏为突破口在繁荣群众文化中交出了精彩“答卷”。

672b0e602f9640aa944d6208625009b8.jpeg
练塘镇(评弹)
上海青浦练塘青砖黛瓦、绿水石桥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底蕴深厚,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故乡。独具江南风韵的民间艺术形式评弹,吴侬软语、琵琶清音,成为陈云一生的挚爱。

8cec23776a0d49edadf36435d1c81735.jpeg
柘林镇(胡桥滚灯)
胡桥滚灯起源于江南地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祭神活动,也是民间传统节日以庆贺为乐的灯会活动。

ebb589a947744cf48af6f08113e3e81d.jpeg
南桥镇(奉贤山歌剧)
奉贤山歌剧节奏明快、曲调悠扬,是上海本土第三大剧种,被戏称为上海的“独养囡”,在上海市郊流传甚广。2007年,奉贤山歌剧列入上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南桥镇培育相关人才,一大批原创小戏、原创多幕戏登上舞台,艺术质量不断提升。

572032cc6bdd43ab99b833a8471f0b30.jpeg
新河镇(民乐)
新河镇有着深厚的民乐底蕴,广泛传播的瀛洲古调派琵琶现已成为国家级非遗名录。历史悠久的“崇明吹打乐”在新河镇保留完整,也已列为市级非遗名录。新河镇的民间艺人遍及乡村,民乐氛围十分浓厚。

58c12be54ae24fed85672c0b29b98bc5.png
陈家镇(崇明山歌)
崇明山歌是流传在崇明岛上的“民歌”与“民谣”的山歌总称,崇明劳动人民出于生活生产实际需要口头创作了许多山歌,形成了艺术风格独特的崇明山歌并广为流传。陈家镇的崇明山歌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主,兼有浪漫主义色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陈家镇曾两次被评为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e667366021694e9d91984f38b4492492.png
竖新镇(曲艺)
经过20年的发展和积淀,竖新镇已连续举办了九届“崇明文化艺术节暨竖新镇曲艺专场演出”,共培育各类曲艺表演团队20支,创作曲艺类作品100余篇,10余支原创曲艺节目在市区级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f23d76f210754afba4176c7d99f11eb2.jpeg
向化镇(灶花)
向化镇长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活动,文化底蕴深厚,享有“灶花之乡”的美誉,是市级非遗灶花的传承基地,先后三次被评为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向化镇连续成功举办了15届“南江风韵杯”崇明灶花艺术节,荣获上海市民文化节影响力品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资料来源:上海市文化旅游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01: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