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陈连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黄涛,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袁瑾,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网 齐泽垚
中国社会科学网:端午节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请为我们梳理一下端午节的历史流变? 陈连山:探索节日起源涉及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找到古人对该节日的时间性质的认识。先秦时代已经形成了对五月是恶月的基本观念。《吕氏春秋·仲夏纪》和《礼记·月令》都说:“是月(仲夏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五月是夏至所在月,阴阳二气相争,有些品种的植物死亡了,有些品种的植物继续生长。这种阴阳哲学对于五月性质的论述当然是先秦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当时的民间习俗也认为这个时间充满“毒气”。例如《夏小正》说:“此日(指仲夏之午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见清人王树枏《校正孔氏大戴礼记补注》)意思是五月午日要采集各种草药,以消除此时到处弥漫的“毒气”。《夏小正》又记载:“(五月)蓄兰,为沐浴也。”沐浴兰草,当然也是驱邪。还有《史记》记录的孟尝君故事中所谓的“五月子”危害父母,不可养育的观念,都体现了人们认为五月午(或五)日是恶月恶日的思想。这些观念和习俗都被后世端午节沿袭下来了。所以,我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先秦时期。 汉代以后,端午节习俗逐步完整,缠五色线、龙舟竞渡、屈原传说陆续出现,端午节就固定下来。
2022年5月29日,湖北宜昌,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群众体育类龙舟竞赛在屈原故里宜昌市秭归县举行。 黄涛:据现有文献记载,可判定端午节的最初形成时间是战国时期。此时文献记载有较多关于五月为恶月,需要避忌的习俗。《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已明确认为,仲夏月阳光极盛,阴气初起,阴阳相争,故午(五)月是一个恶月,习俗讲究斋戒禁欲或登高避祸。另按先秦已兴起的五行之说,午属阳火,午月午日为两火相重,火气过旺,尤为恶日,需要避邪禳灾,其习俗主要是蓄采百药、沐浴兰汤等。如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夏小正》记载:“此日(仲夏午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可知这时端午节的确定日期已经出现,是在午(五)月午日或称“仲夏午日”。先秦时期干支纪日法和数字纪日法并用,而以干支纪日法为主。这些记载,说明在战国时代端午节已经初步形成。不过此时端午节还在雏形期,节俗活动还很少。 汉代端午节沿着战国时代的格局继续传承、发展。应劭《风俗通义》记载:五月五日,人们用彩色的丝带系在手臂上,用来防避兵役和鬼魅,还能防病防瘟疫。魏晋南北朝是端午节趋于定型的时期,此时有了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活动。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第一次使用了“端午”一词:“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这里虽是第一次使用“端午”一词,但是这时人们过此节已经不是在午月午日,而是在五月五日了,因为汉代以后人们已更多地使用数字来纪月纪日了。唐代以后,端午节主要按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样子传承下来,并且沿用了“端午”之名。
端午节,街头香包琳琅满目 袁瑾:端午节,在夏历五月初五,又称“端五”“重午”“端阳”“龙船节”等。端午节历史悠久,历史上有“重午节”之称。这个名称起源于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系统,意为“午月午日节”。其中午月为斗柄所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是农历五月十二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端午之名由此产生,意即五月的第一个午日。先秦、两汉时期,每年端午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随当年干支纪日而定。大约在魏晋以后,由于用干支记录节日不便于记忆,人们逐渐以数字记时体系来代替,于是“重五”被用来代替“重午”。端午的日期也逐渐固定在了五月初五,但仍然保留了“端午”的节日名称。端午节在不少地方又被称为“端阳节”。端阳,阳气之端,即阳气最盛,阴气将起之意,而这个转折点就是夏至。事实上,在端午节这一人文节日形成以前,夏季的不少习俗都集中在夏至前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与夏至曾并行于世。如《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南朝宗檩《荆楚岁时记》也说:“夏至节日食粽。”可见当时端午节和夏至节的节俗已经逐渐融合了。随着岁时节日体系的完善,端午最终代替了夏至,夏至的节俗大都被移至端午之中。近世,长江南北不少地区仍然保留了“大小端午”的习俗,比如湖南、湖北、贵州等地,五月初五是小端午,五月十五日是大端午。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窥见端午节俗的流变。
中国社会科学网:端午节传承至今,民俗事象丰富多彩、内涵丰富,请为我们梳理一下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陈连山:深入分析端午节各种习俗,我们会发现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在一致性——辟邪保健。普遍流行的传统端午习俗包括九个方面。第一是采集各种药物,据说端午节阳气最盛,药效最好。这是用药物抵御邪气。第二是广泛使用菖蒲、艾蒿。人们一直相信菖蒲、艾蒿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而出现许多利用菖蒲、艾蒿辟邪保健的习俗。在门上悬挂菖蒲、艾蒿,或者用它们装饰头发,泡制洗澡水等等。第三是缠挂五色线以驱邪辟凶。第四是用道教符图驱邪,或者拜瘟神辟邪。第五是饮用菖蒲酒或雄黄酒,或者用雄黄酒给孩子头上写王字代表老虎来防止五毒危害。第六是出门游玩,这在古代也是为了回避邪气。第七是吃粽子和龙舟竞渡。虽然有传说称龙舟竞渡是纪念屈原,但是在多数古代民众心目中龙舟竞渡的目的是“送瘟神”,或者抛弃邪气。第八是妇女带孩子回娘家躲端午,自然也是躲避邪气对孩子的危害。第九是赠送扇子,防暑降温。以上九项习俗都是以辟邪、保健为目的,因此辟邪保健就是端午节习俗的核心。端午节习俗就是基于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的观念而发明的一套文化象征符号,用来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
端午节到来,街头艾蒿、菖蒲热销 黄涛:自古以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可归纳为十项:兰汤洗浴,用艾蒿、菖蒲,挂端午索,系彩丝,贴符图,饮药酒,送扇子,吃粽子,赛龙舟,姻亲往来,佩带香包。先秦至汉代端午节习俗中的民间信仰形式主要是辟邪巫术,到魏晋时期,端午习俗更为丰富,增加了吃粽子、舟船竞渡等活动,但到此阶段,古人的阴阳五行观念、巫术崇拜等信仰相对淡化了,诸种端午习俗的传承动力不足,遂逐渐出现了用与屈原、伍子胥、勾践等有关的传说来解释特定习俗的现象,这导致了对这些人神的崇拜和祭奠成为端午习俗的重要构成部分。有些地方还有龙凤崇拜等其他信仰形式。辟邪驱瘟巫术信仰活动还在各地端午习俗中不同程度地传承着。我们看到,单纯的巫术性习俗比如悬挂菖蒲艾蒿、系五彩丝、吃粽子、用药酒等都是分散在各家户进行的小型活动,而加入了神灵信仰的龙舟竞渡、巡游等活动则是在公共场合举行的大型活动。所以,巫术崇拜之外的神灵崇拜的加入,是后世端午节习俗兴盛的重要因素。端午节基于恶月恶日禁忌而兴起的辟邪防疫的内涵和习俗在现代社会固然不合时宜,但是我们认识、挖掘其古老习俗中的合理或进步的要素也不能脱离其历史渊源和客观演变状况,也要尊重民俗规律,维护端午节传承的传统基质。
端午包粽子 袁瑾: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端午节形成了具有全国共享与地域特色并存的节俗传统,其核心在于避疾保健与追念先贤。端午节是以人们对于夏至时节的时间体验为基础的。夏至所在的五月传统上被认为是“恶月”。夏至时节阴阳二气转换,蛇虫出没、暑毒盛行,在这样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人们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于是众多指向趋吉避害、保养身心的习俗与禁忌便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比如普及度较广的悬挂艾草、菖蒲,配五彩丝线,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等,都包含有避瘟除邪、保养身体的美好意味。另一方面,端午节在各地则有更加生动的表现。比如关于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屈原传说基础上,杭嘉湖一带又有纪念伍子胥的传说,近在咫尺的绍兴一带,当地人则认为赛龙舟是为了表达对汉代孝女曹娥的怀念。可见,人们总是不遗余力地在节日习俗中嵌入具有地方叙事感的各种文化元素,以获得节日的“我们感”。再比如,杭州一带,传说《白蛇传》家喻户晓,人们会在端午日前往雷峰塔游玩。旧时,杭城戏班都有在此日上演端午戏《白蛇传》的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网:端午节在国人的生产生活习俗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起到了什么样特殊的作用。 陈连山:从中国传统历法的整体系统看,一年所有的日子有两个结构层次。第一个结构层次是平日和节日的对比。一年365天,大多数日子都平平常常,人们按照常规生活;而有限的节日则被赋予特殊的性质,人们需要据此而改变生活方式。所以,平日和节日形成对立关系。依靠这个结构,人们的生活就成为符号系统。平日生活是常规,遵循实用原则;而节日是特殊生活,表达象征意义,具有信仰性或艺术性。第二个结构层次存在于节日之间,一般节日的性质都是吉祥如意的“好日子”,而端午节则是一个“恶月恶日”,五毒猖獗,邪气横行。如果没有端午节作为对立面,其他节日的意义都将被淡化。所以,在结构意义上来说,端午节在全部节日中至关重要。
2015年06月20日,福州三坊七巷人声鼎沸,这里举行了一场独特的“刺五毒”射艺比赛。 黄涛:端午节丰富多样的避邪习俗本来基于古人的原始信仰,今天这种信仰在现代人的头脑中已消失殆尽,但是许多避邪习俗仍作为遗俗留存着,成为这一古老节日的象征符号和纪念性事物。它们在今天所传达的意义实际上也发生了转变,主要不再是基于原始信仰的辟邪防毒,转而表示现代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怀念、继承,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希冀、追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端午节习俗包含着卫生健美的主题,这在传统节日中是别具一格的。在某种程度上,端午节可称为“卫生医药节”。洗兰花浴、用香气蒿草烟熏蚊虫都是讲卫生的活动,采百药、喝雄黄酒等都是医药习俗。端午节划龙舟是一项富于体育性、竞技性、观赏性的大型活动,场面壮观,激动人心,富于雄健之气、阳刚之美。端午节部分习俗蕴含着爱美的内涵。旧时北京人从初一到初五,要把小女儿打扮得很漂亮,头戴石榴花,臂系五彩丝,身上佩香包。在居所里悬挂花草、香包则可美化环境。端午节俗可说兼具阳刚阴柔之美。强民爱国的主题则主要源自医药卫生、体育竞技类的习俗和各地纪念屈原、勾践、伍子胥等人物的传说。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端午节的原初主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经过调整革新,可以概括为这样的适合现代社会的主题:适应自然、追求幸福、卫生健美、强民爱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端午节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富于现代意义、现实意义和富于魅力和活力的节日。
袁瑾:消灾避疫是端午节的原始主题,也是流传最广、最持久的节日文化内涵。在当代,特别是疫情常态化的社会语境中,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其生产不能脱离气候环境的变化,湿热高温的夏季常常是细菌滋生、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人们还不能完全避开疫病的威胁。此时,借助传统的文化手段,寄托心中期盼平安健康、顺利美满的愿望,能够从心理上和精神上给予人们支持。同时,端午节传统的洒雄黄酒驱虫、挂艾草菖蒲驱蚊、艾草煎水洗浴、佩戴中草药制成的香包对身体保健也有现实的辅助功能。这些习俗也在提醒人们顺应自然气候的变化,保持自身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另一方面,端午节也承载着深厚文化意味,这是特定地区人们的深厚历史情感的凝聚与独特地方族群意识的表达。比如人们常常满足于对节日习俗生活性的解释,而将之与对历史人物的纪念联系起来。有关屈原、伍子胥、曹娥的传说因为有了端午节周期性的讲述,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他们的英雄事迹、高尚节操代代传承,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意识与文化使命感,对族群的凝聚、文化认同意识的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网: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传承端午节文化? 黄涛:第一,民间信仰特别是神灵崇拜是端午节习俗传承的最强大动力,端午节文化遗产保护不能搞“去信仰化”。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民间信仰活动占据节俗份额最大的节日之一,这主要由于端午节就起源于辟邪防瘟的巫术信仰,今天这方面的内容在端午节习俗中仍很活跃很丰富,传统的舟船竞渡、巡游活动也有很多民间信仰成分。正确对待并处理好民间信仰问题对于端午节的传承与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在保持家庭内部习俗传承的同时,应支持和推动龙舟竞渡、巡游、文艺展演等大型公共活动,不宜以治安交通隐患为由限制其发展。端午节在我国的传承情况不够理想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在大多数地方保留下来的习俗以吃粽子、挂菖蒲艾蒿等分散家庭内部活动为主,比较单调而且公共节庆活动较少。在某些地方主要保留了吃粽子的习俗。我们的端午节要走向繁盛,应在公共场所多举办游戏、竞技、巡游、文艺表演等节庆活动,特别是在有条件的地方,一定要搞好最具端午特色、最有声势的龙舟竞渡活动。 第三,在同根同质的中华民族端午节文化大格局内,应充分尊重地方文化传统,繁荣地方特色习俗。各地端午节既有共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活动,比如避邪防瘟、吃粽子、挂菖蒲艾蒿等,也有许多地方特色习俗,比如厦门的“抓鸭子”比赛、成都的放河灯、闽南的使用午时水(洗午时水、泡午时茶)等。各地都可以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客观条件和人文历史风习,搞好地方特色节庆活动。 第四,在非遗保护语境中,端午节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政府行为、民间行为应该并行不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第五,在保证端午节传统基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应肯定端午节习俗在现代社会的调适、更新与生长,并促进粽子、香包等端午节纪念物的市场化规模化。
2022年6月1日晚,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的“叠滘龙船”进行夜间训练,在狭窄河道上飞快通过急弯,上演水上漂移。“叠滘弯道赛龙船”是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袁瑾:端午节是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我们应该从建构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意识的角度来认识端午的文化核心,保持其核心文化精神的传承。在历史演进中,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由单一的五月避忌主题,变为避忌与纪念并举的二重叙事,伦理性特征更加突出。端午,这一时间节点不再是单纯地对自然的适应,而被赋予了庄重的人伦意味,进而成为承载历史文化传统的时间载体,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其中对自然的智慧顺应、对历史先贤的礼敬崇拜,是我们今天依然要提倡、宣传的文化精神,以此为核心,实现对个体生命与群族精神的保护、培育。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是传承节日重要的载体,也是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大众审美的新需求,守正创新,不断发掘传统节日习俗在丰富社区公共文化、凝聚文化认同方面的新功能,运用新的理念、新的科技树立节日新风尚。当下社区型志愿组织一般都会在端午节举办各种节俗活动,让包粽子、做香袋等活动成为当地民众接续节日传统的重要形式。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创新节日习俗的实践方式,让更多的青年一代参与其中,让他们近距离地体验到蓬勃的民族生命力,体会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总之,新时代,我们应当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原则,为传统的端午节注入现代元素,推动其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凝聚时代的精神力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齐泽垚 http://news.cssn.cn/zx/bwyc/202206/t20220602_541111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