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0|回复: 1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3 18: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打印  收藏  评论

责任编辑: 史永银| 时间: 2006年1月15日| 点击率: 14921  


     师大在线讯(校报记者党波涛 刘中兴)1月13日上午,全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我校正式挂牌成立。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建刚、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李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杜海波,我校校长马敏、副校长杨宗凯、社科处、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会议由黄永林副校长主持。

    副校长杨宗凯首先宣读了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文件,任命文学院刘守华教授为中心主任,历史文化学院王玉德教授、文学院陈建宪教授为中心副主任。校长马敏和中心主任刘守华教授为中心揭牌。

    马敏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有力地推动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掘和整理。我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形成了我们独有的特色。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扩大研究力量。学校会大力支持中心的研究工作,为推动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民间文学研究专家刘守华教授作了题为《神圣的使命 伟大的工程》的发言。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8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订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2003年起我国就在全国范围开始实施一项大规模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签字加入国际公约后,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使原本正在实施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充实。非物质文化的主体仍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正如文化部周和平部长所指出的,这些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植被与灵魂根脉,也是我们在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却使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面临不断毁坏与消失的厄运,因而抢救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便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在一国和多国范围内结束激烈的阶级对抗与民族冲突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新生活的建设,显然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由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到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不断扩展,这是人类文明的又一大进步,它表现出人们对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的高度尊重,也显示出人们维护国家民族文化权利意识的增强。这项文化工程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说,湖北第一批列入国家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8项(全国共501项),包括民间文学4项,音乐4项,舞蹈1项,戏剧4项,曲艺2项,杂技与竞技1项,美术1项,民俗1项。这不但是荆楚文化底蕴的丰厚遗存,也是湖北地区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学人珍爱、保护地方文化财富的辉煌成果。这些文化成果将进一步启迪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人们对乡土的热爱,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在今天,这些文化对我们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既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又吸引大家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热爱,董永的传说彰显的伦理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良好道德而受到百姓的珍视。

    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拉开了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序幕。几乎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鉴定、保护和研究工作,都是一个专门的科研课题,这就需要大批专门人才和一些权威性的评估机构。华中师大拥有学科门类齐全、专门人才集中的优势,现在该校整合研究力量,成立了校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使这项工作在更高层次上有了一个新的开端。

    接着,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杜海波、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建刚、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李林先后讲话,来自长阳县和汉川市的代表也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

     我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术资源与优势。如以刘守华教授为首民间文学专业是全国少数几个博士点之一;以张正明教授为首的楚学研究所在地域文化研究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在民族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武术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果和人才。在此基础上,华中师大于2000年成立跨学科的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多年来,该校积极参加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研究和评介工作。在湖北省所申报的18个项目中,该校研究人员参与过其中约三分之一项目,如长阳跳丧、伍家沟故事村、汉川善书、青林寺谜语、孝感董永传说、下堡坪故事、武当山道教宫观音乐等。

  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成员大都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中心成立后,将在原有基础上拓宽研究领域,开展一系列相关工作,如利用综合资源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培养急需的和高层的专业人才,招收文化遗产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对湖北省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献言,为有关部门和地方领导提供业务帮助;尝试相关文化产业的开发,等等,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引入新的活力,使这项工程成为学科建设的新亮点。  
20061151095.jpg
发表于 2006-2-17 13: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

为母校和母专业祝贺,希望能早日看到丰厚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 03: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