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刘晓春

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22: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这是彭氏祖屋。该围龙屋有两户人家添了男丁,一户人家在兴宁做生意,另一户在深圳做生意,据说都是大老板。
DSC000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22: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舞龙舞狮助兴。
DSC000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22: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在兴宁做生意的彭氏人家邀请钟柳红晚上唱山歌助兴,但他未曾与在深圳老板协商好,深圳老板恐失面子,便用车运来了大量的烟花爆竹,这是运烟花的车。
效果不太好。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2-13 23:04 最后编辑 ]
DSC0005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22: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是夜两家上演了一场斗富大会,你唱你的山歌,我放我的烟花和礼炮,最后还是深圳老板盖过了兴宁老板的风头,烟花和礼炮将钟柳红以及英才艺术学校的音响设备全部震坏,这场晚会泡汤了。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2-13 22:54 最后编辑 ]
DSC000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22: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失望的人们在焦急地等待。
DSC0006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22: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英才艺术学校的靓女们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2-13 22:59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22: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英才艺术学校的靓女们
DSC0008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23: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再感受一下。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2-13 23:19 最后编辑 ]
DSC0003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23: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累了,有空再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23: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三河坝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孙中山、朱德、陈炯明都在此留下足迹。这里有据说是全国最早的孙中山纪念馆,而其原初的用途,人们传说是出于风水的目的。
明朝揭西人翁万达曾任兵部尚书,客死三河坝,遂葬于此地,坟墓位于全城的至高点,属下山虎形,“日受千夫拜,夜点万盏灯”,白天过往舟子摇橹形似朝拜,夜晚的渔火像万盏灯火,三江回合之处,远处案山重重,汀江从福建逶迤而来。据说潮汕翁氏家族每年都来拜山,三河坝便要损一男丁。
此照片是复原孙中山到三河坝劳军之后,在天主教堂敦促陈炯明援闽护法。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2-14 11:36 最后编辑 ]
DSC000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4 0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翁万达墓
DSC000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4 00: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翁万达墓视野所及。
DSC0003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4 00: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于是,三河坝人想办法克制翁墓的风水,在其正前方建了孙中山纪念堂。站在翁墓的位置上,纪念堂像一口棺材,屋脊被有意刷成灰色。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2-14 00:22 最后编辑 ]
DSC000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4 00: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谁有这等能耐?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2-14 10:03 最后编辑 ]
旋转 DSC000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2-14 0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行走在山歌的故乡

翁氏后人一度想拆毁纪念堂,三河坝人搬来了老蒋和张学良。
[ 本帖由 刘晓春 于 2006-2-14 00:14 最后编辑 ]
旋转 DSC0002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 22: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