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3|回复: 0

庙会活动的美学意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3 15: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庙会活动的美学意蕴

杜染

[摘要]庙会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是一种独特的大众性的审美文化。今天的庙会活动既是古代文化的缩影,“活化石”,又是传统民俗文化的再生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境。从审美的角度,以审美鉴赏的高度和整体美、意境美的层面,会发现蕴涵在庙会活动中深厚的美学意蕴——蕴含丰富的本体美、天人合一的和谐美、身心愉快的生活美、恢宏阔大的繁盛美、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格美。
[关键词]庙会活动;美学意蕴;本体美;和谐美;生活美;繁盛美;民族风格美

庙会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在民间社会中是社会习俗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民间的传统文化心态和审美意识,体现了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需求,是一种独特的大众性的审美文化。这种审美文化是一种兼有文化型和经济型的文化。祖先崇拜是庙会活动最初最基本的内容。今天的庙会活动既是古代文化的缩影,“活化石”,又是传统民俗文化的再生态,是遗传基础上的变异,是保留基础上的扬弃。缤纷多姿的文化活动和经济形态品类展示了庙会文化活动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庙会活动从求神拜佛为中心,转向以审美娱悦功能为主。在历史的演化中有些观念或内涵有所淡化或转移,如原始宗教性质、以求神娱神为目的的庙会文艺活动等,而审美的意义和功能逐渐发展并成为主要方面,如琳琅满目的民俗工艺品和各种民族民间艺术表演等,这也使庙会的美学意义更加突出。庙会为人们提供了实用功利意识和审美意识得以满足的场所,使其由最初的本原文化向二元文化或多元文化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境。
从审美的角度,把庙会与艺术学、美学及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等联系起来考察,庙会活动为什么具有永恒的魅力,以审美鉴赏的高度和整体美、意境美的层面,体会庙会的独特魅力,我们会发现蕴涵在庙会活动中深厚的美学意蕴——蕴含丰富的本体美、天人合一的和谐美、身心愉快的生活美、恢宏阔大的繁盛美、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格美。

蕴含丰富的本体美

庙会的本体美,或称之为内在美,集中体现在它所蕴含的认识价值、社会价值、民俗价值、娱乐价值、美育价值。
认识价值。庙会活动的认识价值表现为传播知识、讴歌本源、认识自我。庙会活动是一幅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画卷,其中蕴含着广博的知识,尤其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置身庙会火热场景中,感受着人流的涌动、市场的繁荣、文艺的精美,让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在知识展览、文艺演出、民俗展示等等项目中,认识到当时的社会心理、时代风貌、风土人情。庙会活动利用各种文艺形式讴歌生命,拥抱生活,这一点在舞龙舞狮表演、威风锣鼓及民间舞蹈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从庙会活动中还可以认识自我。黑格尔认为,欣赏就是“在艺术作品里重新发现自己”。认识自我主要表现于对生命美的认识,对人类心灵、心理的认识,对人的精神面貌的认识。在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真善美的氛围里,庙会能传播一种特殊的信息,即能发现创造的力量、真挚的情感和人自身内在价值的要求,这是中国人文精神在美学观点上的体现。在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滋养下,更加坚定对完美人生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这种对美的追求,使人们总是充满各种美好的理想,充满乐观态度和内在的力量。
社会价值。庙会是一种社会文化,反映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密切。它的社会价值集中体现为通过文化的承传和交流,展示真、善、美。中国的庙会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通过庙会载体,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广为传播,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大有好处。庙会活动依赖于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律,是社会生活审美体验的结晶,所以被人民群众所创造,所喜闻乐见,并与建设我们时代的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相统一。
民俗价值。庙会活动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民俗发展史。庙会活动尽可能反映民族文化生活和文化风貌,为人们绘制了一幅五彩缤纷、气息浓郁的社会风俗画。探讨庙会的民俗价值,应当着重市井风情、乡土风味和审美心理三个方面:庙会活动属于民间活动,蕴含着浓郁的市井风情和乡土风味。各地的乡土风情以及衣、食、玩、乐等都在庙会中尽情展现。审美心理,或称艺术欣赏心理,庙会的策划者、表演者要揣摩和适应游人的艺术欣赏心理,表演者在活动中直接与游人交流,调动游人的生动联想和审美情感,共同完成艺术创作,表演者的意向和观众、游人的期望在这里得到最大的共鸣。
娱乐价值。庙会的美学价值内涵广泛,就其表现形式和活动效果来看,值得注意的是娱乐价值。娱乐价值是美学价值的重要构成成份,庙会活动给人们以赏心悦目、健康有益的艺术享受,所蕴含的情感意味以及松弛、愉悦精神的功用,是审美作用的一种表现,而且这种表现有一种现实直接的不隔之美。庙会活动“新、奇、特、绝”的特征和互动性质是庙会娱乐价值的主要构成因素。
美育价值。美育是指人在审美关系中受到化育与陶养,即审美关系中主客体的互动在主体人化、文化、美化方面所产生的教育效应。优秀的民族风情和文化艺术总是包含着深广而又生动的审美价值。庙会活动融民间文化娱乐、经贸活动和优美环境于一体,具有感性美和寓教于乐、形象性、情感性的美育特征,充满美学情趣,具有美育意义。环境具有巨大的“趋同”效应,在优美欢乐的环境中,情感与心灵随之得到深化和升华。在庙会的“审美场”中,了解风土人情、享受文化娱乐、观赏艺术对象,都能对游人产生怡情养性、增闻广见、纯化心灵的作用。

天人合一的和谐美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统一,以和为美。古希腊亦有“美是和谐”的命题。“和”是指事物的多样统一或对立统一,是一种形态,一种机制,一种境界。黑格尔说:“各因素之中的这种协调一致就是和谐”。和是道,即是大美,即是至乐。和有中和、和美、和谐,祥和,平和、和气等含义。包括审美客体(民间经济活动、民俗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之“和”,审美主体(游人)之“和”,以及审美主客体之“和”,乃至于天、人、文三者之“和”。物我同一、天人相合。这种“大乐与天地同和”的艺术境界,实际上也就达到了善的境界、真的境界和美的境界,真善美三者统一。这也是庙会活动营造的意境。这种“和谐统一”的意境美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审美客体之间和平谐融:一方面是文化类别之间的和谐。各种文化形态之间、艺术类型之间,有许多沟通,许多包融。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使庙会的美学意蕴得到丰富和变化,更有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是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庙会中有一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是不变的,如所依托的传统建筑、宗教色彩的活动、祭祀活动、传统民俗活动、传统小吃等,呈现出永恒不朽之美。有一部分是随社会、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及民俗节日特征而变化的,如环境美化、景观搭设、文艺节目、民俗商品等。随着时代前进、社会发展和人们审美文化需求的变化,庙会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和变化,呈现出一种变异美。永恒不朽之美与变异美在这里和谐共融。
审美主客体之间吉祥平和:审美客体与人的某种特征、某种心情和谐融合,主体客体融汇为一。游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制作的景物。风和丽日、天地祥云、湖光山色、梅报春晓,这是自然界的现象;欢腾的歌舞、锣鼓、动听的唱段,幽默的说唱,男女老少、风格各异的游人,以及创意独特的景观、高低错落的建筑,这是社会性的现象。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经过美化,突出感性美和民俗节日的特点,营造出具有民俗特色的红火热闹、健康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和文化氛围,使人们欢快的心情与所闻所见和谐,使庙会成为一个欢乐的节日,一个尽情欢乐的地方。自然意象与人的情趣相吻合,产生一种谐和、平静、闲雅、舒缓、温柔、和畅的心情和感觉。游人在逛游时,仿佛感觉到美在流动中,和平的画面,亲切的氛围,流动着一股愉悦的情调、欢恬的情怀。人的情态与自然景物及社会文化和谐地表达出一股深深的友情,让人有一种不可自抑的欣赏、支配的内心感受,形成一种融入其中的冲动和物我两忘的审美享受。
审美主体之间和睦美满:审美主体即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庙会集社会美、人的美、自然美、艺术美等各种美的形态于一体,审美主体之间超越或工作、或学习、或生活压力的羁绊,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凝聚在一起,感受着庙会文化氛围中的“亲切”与“情调”。正如张中行先生在《北平的庙会》一文中所说:“庙会使人们亲密,结合,系住每一个人的心。”庙会的“欢乐场”中洋溢着亲情、友情、爱情,以及百姓情、民族情、乡土情、国家情。尤其以亲情最为突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的和睦平谐,是一种美,凝聚在中华民族的审美经验中,在庙会的欢乐氛围中全家老小和和美美,其乐融融,情感在审美的世界里和欢乐、舒畅、亲切的气氛中自由地释放和交流。

身心愉快的生活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有“美是生活”的著名命题。庙会文化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表达了民众生活理想、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等,将征服客观世界、改造自然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形态,庙会的精神性的功利目的和审美判断振奋鼓舞了中国的庶民百姓,使他们以达观向上、理智现实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生活。有的庙会有会无庙,重要的是去逛庙会,去参加文化、经济活动,约亲朋好友或带上全家走出家门到外面去玩玩。逛庙会是一种身心愉快的生活方式,蕴涵着一种“生活美”,庙会中有宗教之美(心灵美)、市场之美和文艺美以及建筑美、环境美。审美欣赏调动视觉、听觉、味觉等众多获取美感的感官感知庙会中各种各样的自然对象和人文对象。从活动品类来看,游艺、文艺、展览、民俗商品等大都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而存在的种类,这些品类大都与民俗活动有关,或者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慰籍,或者为了实现审美、娱乐、游玩的功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保持着清新质朴的风格与民众亲近,它使民众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彩。人们从震天的锣鼓声中,从儿童玩耍的欢笑声中,从中国结、风车、门笺、冰糖葫芦的红火气氛中,以及舞狮、台阁、皮影等等的热烈和欢乐中,都能体会生活的充实和幸福的心音。庙会与民众生活的这种亲近关系使庙会的审美带有朴素浓厚的生活气息,庙会的生活之美将是庙会活动与其他文化活动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
人们在庙会中体验生活美的方式大致有以下两点:一是在“游”与“品”中享受生活美。“游”即逛游,“品”即品鉴。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游”便是指一种精神的自由感和解放感。在逛庙会中实现“游于艺”的一种充溢着自由感、解放感的人生体验和美感享受。从审美主体来说,庙会的特定氛围也创造出特定的审美心境。“逍遥游太和”,有一种一任自然、洒脱愉悦的心态。逛庙会的目的就是来逛,来休闲娱乐,没有心灵的内在和外在的束缚,澄怀味象,乘物游心,使心灵保持在一种自由愉快、无私无欲的审美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对庙会活动进行品味、欣赏。这种在“想像力和知性的自由活动”中获得的快乐,即审美愉悦。二是在亲身参与中享受生活美。游艺、猜谜、坐颠轿等都是参与性项目,突出的是一个“玩”字。还有一类参与项目是运用象征寓意的感性形象寄托民众的生活、理想、愿望和追求,寄托民众合目的性的功利意愿。这一点在庙会的宗教活动和祈福活动中较为突出,如摸猴、打金钱眼、请福牌等。张道一先生曾将这种以物寄情的内容和手法总结为几点,其寓意内容概括为十个字,“福、禄、寿、喜、财;吉、和、安、养、全”。反映了民众求生、趋利、避害观念,向往、追求和歌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寓意吉祥、幸福、美满。
庙会是一种民俗活动,民俗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活美。庙会中的活动反映民众“求美”“求乐”的心理,满足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既有人们低层次的需求,也有高层次的需求,而且随着历史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满足,不断地更换新的面孔,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使民众的生活不断得到充实改善。从生活的角度而言,庙会极大地丰富、充实了群众文化生活,尤其是春节期间、假日期间的文化生活。庙会在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的同时,以娱情、游戏为目的,将实用功能与精神审美功能、情感因素、思维方式都倾注其中,让人产生审美愉悦和审美超脱,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恢宏阔大的繁盛美

庙会的整体结构和场面可用 “广”、“丰”、“盛”、“大”四个字来概括。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置身于庙会中,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广”、“丰”,主要体现在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首先表现为多样统一而求和。因为民众期待视野日益扩展,精神生活需求日益丰富,庙会要满足这种丰富性,就要进行更为全面、丰富的创造,才能使游人得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各取所需。在古代“多”与“美”通。认为繁茂杂多是一种美。《礼记·礼器》说:“古之圣人……多之为美”,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当时中国古人已认识到宇宙事物和谐相生,是由不同事物的有机搭配而成的,美是由宇宙多样事物的和谐相生表现的。在艺术上是自然的生动美,在文化活动上,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心理。在多样统一而求和的同时,也有对立统一而求和。使庙会活动雅俗共赏,传统与现代交辉。庙会是大文化,在文化艺术形态上包罗万象,百花齐放,有一种复合之美。大体包括表演类、展览类、休闲娱乐类。表演类,如曲艺、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文艺节目,以及民俗活动、盛装行进、祭祀活动、绝活表演等;展览类,如知识性、宣传性、艺术性的各类展览;休闲娱乐类,如自娱性演唱、套圈游戏及民俗商品和民间工艺品选购、传统小吃品尝等。可以说,庙会活动反映了审美活动(审美形式)的“无目的性”与物质实用(功利内容)的“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对庙会文化的界定,有专家认为:庙会文化就是最初以寺庙为依托,以宗教活动为动因,以庙市、集市活动为再现形式,融艺术、游戏、经贸为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
“盛”、“大”,主要体现在庞大的规模、宏阔的场面和复合的文化,给人一种壮美雄浑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场地开阔,庙会多以公园、庙宇为依托,把活动凸现于广阔的背景之上,主体和背景互相映衬,构成壮阔的图景,更加强了艺术的效果。其次是参与者众多,包括游人、表演者、商家。再次是活动内容上多为露天仪式和广场演出。如祭地仪式、盛装行进(走街)、舞狮、舞龙、秧歌、台阁等,这些内容共同营造出雄浑恢弘的气势、豪放粗犷的风格、热烈欢快的情绪,给人以壮美的陶冶。庙会活动作为文化复合体,其本体呈现出“五个结合”的特色。一是在活动场地上,室内与室外相结合。既有室外广场,又有室内殿堂。传统庙会的宗教活动也有一部分在室内(庙宇内)进行,地坛庙会的花卉、蝴蝶,茶馆曲艺等都在室内或温室内。有的还拓宽思路,单独举办规模宏大的“室内庙会”,如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新春游乐会;二是在文艺类别上,专业艺术与群众文化相结合。既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一批著名艺术家,又有民间表演团体和民间艺人;三是在活动形式上,传统活动与现代活动相结合。既有传统、经典的活动形态,又有现代时尚的文化形态;四是在活动内容上,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相结合。既有免费的文化艺术活动形态,又有经营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形态,还有民俗商品、传统小吃销售等民间经济活动;五是在审美风格上,静态美与动态美相结合。既有环境美化的各种装饰、景观以及各种艺术性、知识性、科学性的展览等展示出的静态美,又有文艺表演、民间绝活绝技表演等展现出的动态美。这些特色从一侧面折射出庙会之“盛”、之“大”。

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格美

每个民族都有只属于本民族的自然环境、经济政治背景、历史文化传统、民俗习惯、性格心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抒情方式、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这一切因素的总和所构成的民族特色反映到庙会活动中,对庙会活动有无法抗拒的渗透力,使其具有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格美。
首先在艺术与艺术的关系上,融合多种民族艺术。庙会可谓民族文化艺术的盛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争奇斗艳。民间艺术、绝活绝技、玩具、风俗、游戏、民俗商品、传统风味小吃等无不渗透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尤其在特色活动上,把恢复的当时历史上的庙会极盛时的盛况,和当时民俗风习结合起来,使历史的细节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有对人、对历史、对国家民族的一种感情。好像展开了一幅民族风格的民俗画的长卷,民族审美习性和特色以及民间风俗和历史细节的交错描绘,成为庙会活动的主要项目。如北京龙潭庙会的全国各地优秀民间花会表演、大观园红楼庙会的元妃省亲表演、地坛庙会的祭地表演以及东岳庙庙会的民俗文化、白云观民俗迎春会的宗教文化、厂甸庙会的老北京风情。有的庙会还博采不同民族甚至外国民族艺术之长,如北京龙潭庙会曾请来日本羽岛太鼓。
其次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上,涵容民族风习特色。庙会中的民俗活动,当然有历史的意蕴和民族的特性。民俗随历史演进而不断发展,当我们观赏这些富有民族风情内容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品时,也是浏览民族历史的一部分。民族的形象,民族的情感,民族的智慧,庙会活动反映出民风民俗和普遍人性的民族化,是创造才能和精神生活的结晶。历史感和民族性吸引游人的审美兴趣,文化观念的传承性、稳定性,决定了庙会的稳定性、程式化、规范化,使广大民众的审美趣味有着较大的趋同性。当特定的观念作为表现主题进入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和时代的特色。
庙会具有节日的意义,尤其是在人们的春节文化生活中展现出了亮丽风采,其迷人的魅力也日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审美水平的提高,庙会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美学提升,使其充满整体美、意境美。在决策、策划、运作中应增强社会责任感,从庙会活动的现实出发,以审美之维去发掘那些让人们醉心的审美现象、审美兴趣和审美感受。在丰富性与多样性、群众性与艺术性、娱乐性与参与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先进性与新颖性、传统性与现代性、全球化与本土化等方面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从传统的深厚蕴藏、文化积淀和现代的文化时尚、人文精神中啜吸能够引起公众审美兴趣的文化原汁,在文化内涵、审美意蕴、美学追求上更加完美,使庙会越办越好。
(此文在2004年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中国群众文化2004年论文评奖中荣获一等奖)

2004年8月16日
[参考文献]
彭吉象.中国艺术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袁学骏.民间文艺论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杜染(1969-),男,北京市人,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文艺部文学干部。北京,100007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东大街111号,邮编:100007
电话:64015552—213/311,13021055898
电子邮箱:duran158@sohu.com


[ 本帖由 duran158 于 2006-3-30 13:30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21: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