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1|回复: 16

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5 12: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不是报纸上天气预报栏目的提醒,真的还不知道今天已经是清明节了。不知不觉,春就快老了。
今天,京城的天气并不好,一上午就刮起大风,风把天空搅得有些混浊,气温也比昨天下降了一些,丝毫不像明媚闲和的清明天,古诗文中关于清明天气的好句子,在今天全用不上。本来,清明的诗意,原本就不是属于城市的,而是属于乡村的,属于乡村的绿杨紫陌,属于绿杨紫陌间的那些春心萌动的少男少女。
正如清明是属于青青春日的节气,清明节(以及与之相关的寒食节、上巳节、春社节等等一系列春天的节日)也是属于青春少年的节日,少年就是人生的春天,而清明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就是爱情,自古以来,清明节的墙头马上,柳畔水崖,留下了多少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翻开《元曲选》,那里面的才子佳人戏,大多数是从清明或上巳的相遇和惊艳开始的。我一直有一个猜想,想写一篇文章,证明古代戏曲里的那些才子佳人戏,原本其实就是古时候在清明、上巳、春社等节日的庙会戏台上搬演的。老子曰:众人熙熙,如享春台。好几千年前的中国人就开始在春天搭台游戏了。春天是游戏天,是多情天,因此也必然是盛产故事和戏剧的天。
清明节有很多有趣而刺激的游戏,而我,对于儿时家园清明节的记忆,除了上篇文章中说的燕子,就是秋千一项了。但是,时过境迁,往事随烟,就连对于秋千的记忆,也早已变得模糊了。
其实,一切记忆,都是创造,一切关于记忆的叙述,都是想象,记忆的模糊,不怪记性不济,而是因为生性的拘谨和想象力的匮乏,而读书人往往是拘谨和匮乏形象力的。读书人中只有作家和诗人,是富于想象力的,因此作家关于儿时生活的记忆也总是栩栩如生,活色生香,在向人们展现一幅幅人间生活的生动色相的同时,也用他们的想象滋养着一个民族对于生活的兴趣和想象。凭心而论,尽管小时候没有少打过秋千,但真要唤醒关于秋千的记忆,还是不得不求助于诗和小说,记忆的背景上,那些清晰的画面和意味却大半是来自书本的。
只有通过书本回忆人生,这也许正是人到中年才有的况味和无奈吧。
迄今为止,我所看到的关于秋千的最精彩最华丽的描写,是莫言的《檀香刑》,其中描写女主人公荡秋千的那一节,写的浓墨重彩,恣肆汪洋,可以说前无古人,后也不会有来者,那可能是汉语中描写秋千这种游戏的绝唱了。
忝为学人,想象和倾诉既然不是自己的擅场,那么,就发挥学者的专长,掉掉书袋,摸摸脑袋,钻一番故纸堆,把秋千这一文化事项的来龙去脉考据一番,如此这般的考据,对于本人,不过满足自己天生的考据癖,对于别人,也无伤大雅,不过,在这桃李满园笑春风的清明天气里,干这种苦差事,在别人看来,总难免是煞风景的。

秋千起源肯定很早,《荆楚岁时记》是一部记述南北朝时期江南荆楚地区岁时节日风俗的著作,其中就谈到秋千,“《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这里尚未明言秋千是清明节的游戏。唐宋名家的诗词中,有不少吟唱秋千的佳句,如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云: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泾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共落东家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王维的诗所记为寒食即事,寒食节自古就与清明节密不可分,后世寒食禁火的风俗不复存在,寒食早已与清明合而为一了,因此,现在民间有的地方就管清明为寒食。王维的诗最后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也暗示了蹴鞠、秋千等游戏本来是应在清明和上巳玩耍的。这句诗同时也流露出清明节的游艺和狂欢性质。
晚唐词人韦庄有一首诗叫《长安清明》,就挑明了秋千是清明节间的游戏:

早是伤春梦雨天,可堪风草更芊芊。内宫新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寄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节打秋千的主角主要是女孩子,《荆楚岁时记》说秋千是“中国女子”从北方山戎那里学来的游戏,可见,秋千自古就是女子的游戏。中国家庭平时对女孩子管束很严,女孩子深居简出,轻易不抛头露面,女孩子像一件美丽而易碎的瓷器被小心翼翼地包裹收藏起来,而清明节的秋千会为女孩子提供了一个将自己的秘密和魅力曝光的机会。秋千架上的女孩,不再是日常生活中那个暗淡无光的灰姑娘,投入秋千游戏,就使她进入一种与日常生活迥然不同的存在情境,清明节碧空和风中飘荡的秋千架,仿佛一个悠荡在空中的舞台,秋千上的女孩在凌空起舞,仿佛手持彩练当空而舞的窈窕仙子,在空中留下一道道潇洒优美的弧线。我怀疑佛教中的散花天女、道教中的九天玉女原本就是荡秋千的女孩子。秋千这个舞台使随风起舞的女孩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成为一件魅力飞扬的艺术品。“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东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低。”女孩的天生丽质,就在众人的赞叹、艳羡、欣赏的目光中,在冶荡春风的吹拂下,像花儿一样灿烂开放。这生命初绽的美丽肯定会让所有在场的怀春男儿一见钟情,一朝惊艳,永世难忘,多少浪漫和哀艳的故事,就是在秋千架下结下的孽缘。
明人李祯在《剪灯余话•秋千会记》中就描写了一段秋千姻缘,那姻缘的发生地就在距离如今的北师大不远的积水潭。元宣徽院使孛罗家住北京积水潭,屋后后有杏园。每年春天,家中女眷就在杏园中打秋千游戏,盛陈饮宴,欢笑竟日,直到二月末清明节后方罢,谓之“秋千会”。有一叫拜住的公子骑马经过园外,听到墙内欢声笑语,探身张望,正见秋千竞蹴,欢哄方浓,其中有女子美艳动人,拜住在柳荫中窥望良久,留连忘归。不巧被看园的发现,仓惶而走。拜住会到家中就犯了相思病,其母只好谴媒人到宣徽府求婚。宣徽倒也通达,命公子以秋千为题,《菩萨蛮》为调,赋词一阕。公子吟曰:“红绳画板柔荑指,东风燕子双飞起。夸俊与争高,更将裙系牢。……”宣徽赏识其才,随将女儿许配给他。这一故事后来被凌濛初改写为拟话本,就是《初刻拍案惊奇》中的《宣徽院仕女秋千会,清安寺夫妇笑啼缘》。
如今,美与性感已经成为最走俏的商品,漂亮女孩抛头露脸的机会多得是,要作秀,不必等到清明节的秋千会。秋千也早已从一种清明节的节令游戏演变为一种四时咸宜的大众体育活动,城市的公园、游乐场、健身房乃至幼儿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秋千的影子。打秋千既然成了一种平常的游戏,清明节的秋千会也就没有过去那种浓郁的欢乐况味了,就像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酒永远失去了家酿春酒的淳厚一样。
写到这里,发觉自己又在跟历史发牢骚了,莫名其妙,或许,虽说在钻故纸堆钻了许多年,面对纷繁红尘,也渐渐地能够做到心止如水,但是,逢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这种从来就是摇荡性情的日子,再枯燥的心田,也难免泛起湿润,再无趣的人,也难免心猿意马吧。
窗外仍在刮风,阳光依然混浊,但风声中有孩子的笑闹声,淡薄的阳光下,楼下的那几株碧桃已经艳艳地开满了树。
  
[ 本帖由 戈兰 于 2006-4-5 14:00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4-5 15: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还好了 没到狂酸的程度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发表于 2006-4-5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多情却被无情恼。外出一天,回来看了这段文字。个兰你是真有心劲呀,佩服。
发表于 2006-4-6 11: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酸得有味。喜欢。
发表于 2006-4-7 2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清明时节雨

    清明节快到了,依旧是冷冷的断魂雨。
    离家已很久了。母亲的声音从电话那边传来,既熟悉又陌生。知我在忙毕业论文,她已不再追问回家的事。母亲说,过几日,父亲会给祖母扫坟,我就不用回去了。听后无语。祖母离去快两年了,坟前坟后的草该长很长了。
    家乡只有父亲和母亲住的家,此时该是寂静的。记得祖母在时,总要在门前屋后种些山花,山花开得灿烂,引来一堆放学的孩子,嘻嘻哈哈地围着转,一不留神就折去几支。祖母会板着脸骂,可腿脚比不过兔子似的孩子快,孩子也就不怕。偶尔做贼心虚摔倒了,祖母还会帮拍拍,问问疼处。每逢孩子散去后,她会围着山花,像对待孩子一般,呵护一番。祖母曾说,有了山花,一日的时光很快的溜过。祖母走了,父亲和母亲要忙山上的果园,也就无暇去照看山花了。山花也慢慢的零落。祖母入葬时,我就在墓地看着。此后就再没去过了。雨后,祖母的坟头会有山花吗?如果有,该叫父亲千万小心,莫锄了去。
    家乡如今有了些变化,家家有了电视,除了村落庙会,一年也难得再演一场布袋戏了。儿时,村里或临村有布袋戏,村里老少都追着紧。祖母是戏迷,总是要拉着我去。秦琼卖马,薛仁贵征西,狸猫换太子,秦香莲告夫......如今也尚能将情节说上一二。孩童看傀儡动来动去,只是觉好玩而已,每是打斗场面,更是倍感躁动,至于情节,则每每无心去听一句的。而祖母却总在回家的路上,或在木床边,一定要将戏中的故事,复述与她淘气的孙子,说是能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在听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她却不知从哪变戏法,拿来了还有些许体温的熟鸡蛋,于是记下了许多。祖母的灵牌就摆在宗族的祖祠里。听母亲说,祭祖时轮值的宗亲又开始安排布袋戏了。也不知何时有缘,能再于祖祠下,聆听一场儿时的布袋戏?祖母泉下有知的话,奈河那边,该记起苦口婆心教长孙的情景罢。
    祖母卧床后,咳嗽得厉害。医生说时日不多了。我带了些茶树茹,匆匆赶回去,要走进屋看她。她坚决不让我靠近,怕传染,我也只好在屋外唤她了。天还蒙蒙亮,急冲冲要赶山外的车,我竟忘了跟祖母告别,其实她已醒了,正咳嗽得厉害。不想过了个把月,祖母就平静地走了,那咳嗽声,竟成了她对我的真正的告别。扛夫抬起祖母时,母亲说,祖母最喜欢吃我带回的茶树菇,清香清香的,喝了汤,咳嗽就压下去了。只可惜山里不方便,买不到了,也不用再买了。我无言也无泪以对。上山时,扛夫走得很快,因为祖母走时已很消瘦。大抵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她喝过茶树菇汤后都放下了?记着明日给山里的母亲寄包茶树菇,就叫她,清明节那天,再煮碗清香清香的茶树菇汤,代她不孝的儿子,祭祭祖母罢。
    尚记得,几位姑姑早做了祖母,年初二带着孙儿来见祖母时,年青就守寡的祖母总高兴得合不拢嘴,等女儿走后她又闷闷不乐了。母亲看在心里,就不时的催着我的婚事了。牵手年轻,受现代教育,自然无法理解乡下人特别是乡下老年人的那份执着,便一时未放在心上。祖母怕是等急了,未等商量就早早走了,母亲便也时时怪我的粗心。母亲还说,小时我难养,三天两头吓人,祖母领着我三跪九拜过一尊菩萨,发愿等我结连理时,再好好答谢菩萨的。祖母今世愿尚未还,她会带着些许遗憾等来世吗?待来年春暖花开,満三年丧了,我定带着拗脾气的牵手,再到她老人家灵牌前,三磕头谢罪。不过那时,祖母的坟前坟后的草,该长更长了。
    在霪雨霏霏的清明时节,都市里的筒子楼散着嗆人的霉味,记忆也跟着发酵、发浑了。当海风涩涩吹来,祖母曾刻满沧桑的脸庞,还有微微颤顫的脚步,已变得如夜色般的一片迷蒙了。祖母轻轻的走了,她从我的记忆中轻轻走出,留些空间,就让我盛装这都市无端的忧郁吗?且容我借一点窗外的织雨,洗洗这沾着都市尘埃的心,让心也随着故乡的晨,清明起来罢。

止止不须说,记于2001、4

发表于 2006-4-7 21: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清 明
踩着阳光,再次走进屋子。
我们沉默,为开始轮回的记忆
和苏醒的土地,作确证。

这是忘却忧伤的内心独白。
我们需要模糊,让炽热冷却。
惟有秩序,是种矜持的善。

打开窗子,扫除幽深的浮尘。
我们不再点燃烛火。心与心
倐然地闪亮,而后静止。

2003.3。31。
 楼主| 发表于 2006-4-8 00: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呵呵,酸人大有人在。
发表于 2006-4-8 00: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酸味相投。
发表于 2006-4-10 22: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清明时节清明文,好,戈兰,我支持,我要向你学习,虽然没你文采充溢!
发表于 2006-4-10 22: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jjydong ,你让我想起了我亲爱的已故的姥姥,感谢你!
发表于 2006-4-11 16: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清明节的晚上我梦见了去世的奶奶,我是她最疼爱的孙女,也是因为从小便听奶奶的故事才对民间文学产生兴趣以致考了民俗学的研究生的.你文章上的事我大都经历过,读来挺亲切的
发表于 2006-4-12 20: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清明时节天气本就不太好,淫雨霏霏,挠人愁肠,虽说远离故土,无法亲自为长辈们插青,但在这网上读一读纪念的文章,回想长辈在世时对自己的关爱,亲人的音容相貌犹在眼前,也算是为古人扫墓了。清明的宗旨,我想也就是如此吧,对我们这些在都市谋生的游子,也只能在网上一寄哀思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4: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城三月,风尘飞花

??京城连续几天的浮尘天气,今天终于像是要尘埃落定的样子了,一上午,阳光尽管依然混浊,但天幕已经呈现出灰灰的蓝色。但依然有来来回回的风,虽然比昨天小了许多,却仍是呜呜咽咽地不肯消停。
??烟花三月,本来正是春风收拾落花的时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那是盛唐长安才有的雍容。但这北方的末世京城,却只有铺天盖地的尘霾,没有落花。
??在这个春意阑珊的城市中,只有在一些深藏的角落里,在不经意之间,你才会和诗歌中的落花不期而遇。就在刚才,一阵猝然而至的风,就给我的窗前送来一阵飞花。
??我住在四楼,楼前的花园里,有几株高大的雪松和毛白杨,这些傲岸的乔木下面,拉拉杂杂地长着几簇碧桃,前些天碧桃欲开未绽的时候,和女儿一起去探望过花讯,后来花开了,反倒意兴寥落了。刚才一阵飞花,才让我猛然想起那些碧桃,原来楼下花事已了,已经是落花季节了。
??今天好像是北风,因为只有北风才会送来塞外的风尘,北方掠过我住的这栋南北走向楼房的边缘,在楼前形成一个涡流,于是,缭乱的气流就把楼下的满树的桃红带着扶摇而上,漫目的花瓣熙熙攘攘,络绎而上,仿佛一群刚刚蜕化脱壳忙着追赶阳光的蝴蝶,隐隐能听到这些芳魂那嘈嘈杂杂、细细碎碎的歌唱。飞花轻盈翩跹,居然飞的比我家的窗口还高,飞到楼顶的高度,遇到楼顶上浩荡的北方,仿佛乍经风尘,这些成阵的飞红乍然一惊,纷纷然地荡漾开来,一大团花瓣的漩涡于是迎风而散,失去了上升气流的托举,恰如满天花雨,飘摇而下。但见飞花和落瓣相互交织,乱红缭乱,光影浮动,仿佛舞台或婚礼那些上下纷飞的彩带和纸屑,但这风尘飞花的景色却又有着那灯红酒绿中的浮华所没有的凄美况味,这般景色,竟然比花开的光景还让人惊艳,还令人目眩神荡。
??仿佛一霎残梦,眨眼间,风过也,梦杳花落,飞花归于尘土,艳情随风凋零,窗外空余满目风尘,寂寂春阳,残红无迹,一片葳蕤的新绿,两声麻雀的啁啾,这个满目风尘的晚春,只有说不尽的寥落。
??天知道,我也知道,这群胭痕零落的风尘仙子,这一次联袂盘桓,是她们诀别尘寰之际最后一次盛装谢幕,难道她们对这个风烟迷离的红尘世界,还有什么依依不舍的吗?
??东坡吟落花诗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北方的京城没有流水,只有风尘,如果东坡来了,他该说:春色三分,都付飞尘。
发表于 2006-4-14 19: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沙尘暴也可以写得这么美 真有你的
发表于 2006-4-14 21: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清明随笔(怕酸者勿进)

戈兰 于 2006-4-14 14:38 写道:
仿佛一霎残梦,眨眼间,风过也,梦杳花落,飞花归于尘土,艳情随风凋零,窗外空余满目风尘,寂寂春阳,残红无迹,一片葳蕤的新绿,两声麻雀的啁啾,这个满目风尘的晚春,只有说不尽的寥落。

     4月初是看樱花的时节。科大校园的樱花和北师大校园的樱花很不同,形大下垂,粉色重蕊,和叶子一起生发。从北京回到家后,几天多阴雨,待晴日在校园里转转,竟然发现樱花都谢了,只剩下草地上落红残香。我不知见花落泪的人,却很抱怨自己懒惰,没有多出来看看,错过了好景致。
    数日阴雨,群樱摇落,明春尚有,今春奈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4 13: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