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7|回复: 0

普宁的英歌舞——水浒传遗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9 01: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自我的博客—http://www.blogcn.com/u/33/22/linchun121/blog/31599727.html

    据叶春生教授主编的岭南民俗著作,潮汕英歌主要流行于普宁、揭阳、惠来等地。舞蹈来源传说与梁山泊好汉劫法场救宋江有关。他们化装混入城中,有杂耍的、卖武的、做生意的。。。。。舞蹈演员排成两列,边跳边打,不断地以手中的短棍相扣,又名“扣英歌”。

    完整的英歌队伍有108人。以地域局限,村寨人少等,一般的多为36人或者72人,甚至更少,不过也在20人以上,依旧很有气势。领头一人为时迁,黑色武士短打装,手执长蛇,口吹哨子,指挥整个队伍前进。走遍一列头槌是黑脸黑须的李逵,右边一列头槌是红脸红须的关胜。一黑一红,一莽一端。其他人一般作武士打扮,唯孙二娘是刀马旦装。除时迁外,所有的队员每人手执两根短棍,依节奏上下左右相扣击,跳跃前进。其棍法名目繁多,有旋槌、北槌、单槌、双槌,还有单打、双打、三面打、四面打等。动作要求甚为严格:挥槌齐眉,眼随槌动;纵胸直背,高低适中;棍花转动,脚勿虚空;斜肩过头,走势凶猛;跳跃如虎,转似旋龙,阵势如万马奔腾。嘿嘿喊声,咚咚鼓声,咔咔槌声,扣人心弦。引用的图片是我的一位老乡吴梅生拍摄,特此注明。
   
   图片好多,不一一粘贴,踩场的朋友点击我的博客吧。呵呵~~
   http://www.blogcn.com/u/33/22/linchun121/blog/31599727.html

   舞中的说明文字来自叶春声的岭南民俗事典,资料见于图书馆中。这种舞蹈在潮汕地区甚为流行,其历史不知多古远。至多是宋以后的事情。呵呵。起义是那时侯的玩意啊。它已经演化为某种地区文化的认可。至于舞蹈服装形式的变迁,与文本的描述是很有差异的。它与现实的审美的观念的变迁应该有某种联系。同时,各个时代的布料及设计方式也是不同。所以看到原汁原味的表演固然欣喜,当看到有变异的时候,也不要惊奇。我们对这些要包容一些,或者说是宽容地对待,或者说坦然地面对。有一个事实就是,所谓的传统其实也可能是最近的年代中构建出来。只是我们小时候接触了其中的一种格式,也就以为古老,这或许是一种误解。我想,有变异,不一定就是坏事。它至少表明它依旧鲜活,依旧很有民间市场,并且已逐渐为政府,为主流接受。这是一种活力。不是很值得欣喜的吗?

   许多父母都很喜欢自己的小孩操练英歌舞。那种动感,那种力量,那种灵活!小时候就听祖母说,在云落,小孩清晨即起,聚于村寨操场,短棍相扣,打破清脆的晨曦,虎虎生威!那时候自己都很向往。不过却一直都没有亲身练习的机会。呵呵。地方传统不同啊。这里也注明一个,英歌舞并非只是说潮洲话的地区才有,以地缘关系,一些客家山区也有。比如船埔的半溪。这里也许是山区的缘故,形式似乎还保留古老的因素要多。

    大型的节日或者过年,正月十五,时多见。规模不一,像县城流沙,会聚多班人马,各展风采,阵势浩荡。观者熙熙攘攘,或有引项相看,或有小孩骑于父亲之肩膀。不过耗费也是可观哦。仅此补充一点而已,不多说。呵呵,越说越没有条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9 10: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