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7|回复: 0

对文化传统的敬意与温情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3 23: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文化传统的敬意与温情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我所说的百年,是指清末民初一直到今天的这一历史段落,大体上相当于20世纪的一百年。讲一讲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也可以说是对这一百年历史的变迁过程略作文化解读。

  “西人”与晚清的“大变局”

  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到了晚清,真正开始了大变局。不是说以前没有变化,而是说以前的变化和晚清的都不相同。到了晚清,中国历史的脚步不能照原来的样子走下去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固有的社会结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时许多的开明官吏,都提出了“大变局”的思想。例如李鸿章说:“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又说:“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晚清中国出现的这种大变局的最主要标志,是“西人”大规模地进入了中国。

  其实“西人”进入中国,本不是自晚清始,汉代,有佛教的传入,可以叫“西天”;明代有天主教入华,那是“西教”。但就中国一方而言,自己文化的主体位置丝毫未发生动摇。

  晚清就不同了。道光、咸丰以后,中国的国力日趋衰弱,统治集团腐败。在这种弱势情况下,“西人”来了,不再是“身怀绝技”的传教士只身远游,而是开着军舰、手持枪炮的大队人马前来叫阵。主人的态度也不是开门纳客,紧闭的大门是被人家用“船坚炮利”打开的。于是,有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1842年的《南京条约》,有了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更有英法联军1860年9月9日火烧圆明园。此时的“西人”已经反客为主,中国文化的主体位置、国家的主权地位,遭到根本动摇。

  当时先觉醒的知识分子、开明的官员,也想出了一些对付洋人的办法,当时最流行的话语就是“夷务”,但都没有多少效果。不过朝野上下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自己落后了,应该自强。看到洋人技术先进、武器精良,意识到自己要有近代工业、要有洋枪洋炮,于是开始了“洋务运动”。但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倾毕生心血建立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且不是败在力量悬殊的“西人”手下,而是败给了同属东方的近邻、一向被称作“蕞尔小国”的日本,全国上下一片沸腾。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甲午战争距今已经逾一百年了。它的深层悲剧在于:不该战而与之战而且战败。翻检一下中日甲午战史,可以看到:战前、战中、战后,中方的应对策略,处处落入日本的圈套。日本制造各种借口,想一举消灭北洋水师。李鸿章知道北洋水师不是日本的对手,本来想避免战争,但由于翁同龢为首的清流主战派的施压,还是不由自主地走上应战不敌的道路。

  因此研究晚清历史的人,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固然有责任,翁同龢等清流主战派,也有误国之责。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和父亲陈三立,就是这样看的。甲午战败的结果,一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二是台湾割让给了日本,直到1945年才归还给我们。

  在我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上,有过三次现代化的努力:一次是清朝政府迫于列强的侵扰所做的初步现代化尝试,特别是洋务派的30年的辛勤积累,通过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被日本强行打断了;第二次是民国政府的现代化努力,由于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被再一次打断;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现代化进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我想警示一个问题:我们这次的现代化努力,还会被打断吗?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也就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内容,取决于我们对文化一词如何定义。我倾向于认为,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这是广义的用法;狭义的用法,可以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

  文化传统则是指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链。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连接成传统。按照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的观点,传统的涵义是指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从过去传衍至今的东西。

  面对一尊青铜器、一组编钟、一座古建筑或一个村落,人们有时也说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这样说并不准确,实际上看到的是传统的遗存物,这些遗存物所蕴含的规则、理念、秩序和信仰才是传统。

  对于文化传统来说,信仰的因素非常重要。因为传统之所以被称为传统,往往由于这些传统有一种神圣的感召力。即使缺少信仰的成分,也必须融进崇拜的精神,才能够凝结为传统。

  但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事实上,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同时还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的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但这需要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汉朝和唐朝的时候,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具备这种条件的,所以有佛教的传入、有与西域文化的交流。

  到了晚清,国家处于被东西列强瓜分的境地,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完全弱化,失去了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条件。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中国文化传统对西方异质文化的正常吸收,必然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

  中国文化的特质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哪些特质呢?第一,历史悠久。世界四大文化圈,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个不间断的、同时也是在较少变化的传统社会形态框架内生长的文化系统。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形态。就其发生来说,是多元的。就其族群的构成来说,华夏文化为主体,同时包括众多民族的文化。就文化思想来说,儒、释、道三家主要思想学说,呈多元互补之势。

  第四,中国文化是富有包容性的文化。华夏民族不排外,即使穷乡僻壤,也懂得尊重外来者的文化习俗。

  第五,就生活形态来说,中国传统社会主要是农耕社会,其文化精神,正面说有吃苦耐劳、生生不息的特点;负面说常常表现为自给自足的心理、缺少冒险精神、重农抑商等。中国传统社会长期抑商,所以商品经济不够发达。晚清与外国人打交道陷入被动,国力不强固然是主要原因,缺少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第六,中国传统社会属于宗法社会的性质,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

  第七,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国家的政治结构和家庭网络主要靠儒家学说编织而成。

  第八,中国人的自然观、对自然的态度是主张“天人合一”,相信“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使人与自然不那么对立,很适合现在的环保主张。但也有专家认为,中国人的这种哲学思想,是传统社会缺少系统的科学、科技不发达的原因。

  第九,关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问题,总的看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比较随意。中国人对待超自然的力量,信仰的成分不如崇拜的成分大,但崇拜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在中国人的眼里,天是至高无上的,是最大的神。但对天是崇拜而不是信仰,因为天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的愿望。对祖宗也是崇拜而不是信仰。拜天祭祖是中国人的最高礼仪,近似宗教仪式,但绝不是宗教仪式。

  第十,中国传统社会有发达的民间社会,朝野、官府和民间界限分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儒家学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家和佛教主要在民间。因为有发达的民间社会,有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互动互补,中国传统社会反而有较大的思想空间和活动空间。

  我仅仅是为了讲述问题的方便,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标志性的现象列出了十项内容,远不能概括其万一。

  大传统和小传统

  人类学家一般把占据社会主流位置的文化形态及其传衍,叫作大传统,把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的世代相传,叫作小传统。大小传统的关系,是互动互补的关系。没有大传统,小传统得不到礼仪习俗的思想资源;没有小传统,大传统会失去辐射全社会的功能,主流文化的根基会不牢固。

  五四反传统主义所打击的主要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就是大传统。对小传统的大破坏,是五四过后50年的“文化大革命”。五四反传统基本上是理性的运动。理性地反传统,是思想和思想的冲突,主要打击的是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大传统。“文化大革命”非理性地反传统,是情感的发泄,直接遭殃的是民间文化、民间习俗和民间信仰。甚至连每个家庭对传统文化遗存的零星收藏都大部分付之一炬了,更不消说鼓励子女揭发父亲、妻子揭发丈夫、学生揭发老师、同事揭发同事、朋友揭发朋友、街坊揭发邻里。稍带一点传统意味的道德,全部在扫荡之列。

  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是学问与知识的清理,纵使批判得过了头,也是有识之士的愤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传统,许多时候是无知者对传统的毁坏。

  请大家想一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的民族还能保留下什么传统呢?

  现代化和传统的重建

  2003年8月3日,法国《费加罗杂志》刊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代表的一篇文章,其中写道:

  “中国传统文化令人迷惑。对于一个经常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种文化有时会给人以垂死的印象,有时又会让人感觉到它的活力。这种矛盾现象产生的原因何在?现在是什么使得中国与自身脱离?”

  这个问题提得好,今天我就想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自晚清到五四以来,一直面临着一项不能绕开的任务,就是需要更新和重建我们的文化传统。因为既然觉得原来的传统有毛病、不那么好,那只有想办法去改造它、建设它、完善它,使它变好。因为你不能真正做到抛弃传统,你也无法重新选择自己的文化传统。因为你是中国人,你是华夏子孙,即使住到外国去,你的华夏血统也改变不了。

  尽管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混战、内战和外战占去了绝大部分时间,我们的前辈、那些20世纪的文化大师、中国的有心人,还是做了不少重建传统的努力。当今的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使游戏规则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中国如想在世界舞台上保留住自己的位置,更需要其忠实儿女学会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如何整合自己、健全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消灭自己。这就需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不然的话,你将不知道自己是“谁”,行动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在说、“谁”在做。

  现代化和传统的重建,都不应该是表面文章,而需要扎扎实实地做,需要非凡的创造力,需要用文化搭建和传统衔接的桥梁。不能说我们在这一方面没有成绩,但由于长期与传统文化脱节,似乎一时还不能完全找到与传统衔接的最佳途径。“病笃乱投医”、“事急乱穿衣”的现象每每有之。人们看到的,大都是比较浅层的模仿或没有来由的怀旧,而缺乏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底蕴。何况一些影视作品不着边际的“戏说”,尤其“清宫戏”的泛滥,还把刚刚开始的重建传统的努力,弄得不明所以以致失去准绳。

  至于文化传统的重建,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具体实施、采用一些什么样的方法,当然可以列出一些可以着手的方面,例如中小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文本的经典阅读、文化典范的保护和开放,礼仪文化的训练和熏陶,等等。

  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是民族文化血脉的沟通,如同给心脏病患者做搭桥手术,那是要慎之又慎的。总之“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传统就活在我们中间了,我们每个人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它的优秀者必成为蕴含传统味道的现代人。

  但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领导者、文化从业人员、大多数民众,要有重建传统的愿望,要对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有一分敬意与温情。 (刘梦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8 20: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