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2|回复: 0

【原创】端午节到底该纪念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31 16: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端午节到底该纪念谁?

时值端午,人们在一年一度吃粽子的同时,一下子关注起节日的文化内涵了,把它当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件大事。更有的地方,为了端午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两位老人家的哪一位而各执一词。其实大家也都明白,这类争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文化品牌也。那么鄙人也来凑凑热闹,借着端午节究竟该纪念谁的话题,发篇小文,来说说这个我们过了无数次却仍然说道不清的端午节。


根据我国民间习俗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夏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投水。此说古籍记载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宗懔《荆楚岁时记》,及北宋《太平寰宇记》等书。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续齐谐记》)
“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荆楚岁时记》)
《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五引《襄阳风俗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屈原告妻,所祭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日皆带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又原五日先沈,十日而出,楚人于水次迅楫争驰,櫂歌乱响,有悽断之意,意在拯溺,喧震川陆,风俗迁流,有竞渡之戏。”

但是正史并没有明确提到屈原具体的死期。《史记·屈原贾谊列传》只是说:“(屈原)于是怀石遂自沈汨罗以死。”所以一般认为,“屈原死于端午”是民间传说附会的结果。而另一方面,从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讲屈原之死却还是个谜。围绕屈原之死的原因与意义,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假说。

魏际昌根据《楚辞》中“既莫足与为美政兮,愿从彭咸之所居。”等八处例证,说明屈原念念不忘彭咸而以自况。继而根据《楚辞》王逸注:“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认为屈原投水是仿效先贤,欲以“尸谏”的方式触动君国。

除此还有,吴郁芳的“死于国君赐死”说,郭维森的“自杀表现斗争精神”说,黄灵庚“死于生命本体回归氏族原始血缘”说,以及臧策的“屈原水死的性心理驱动”说等说法。1
抛开上述假说在史料方面的证据,我们通过对端午节俗本质意义的探讨,会得到一些关涉屈原之死的结论,它们既有助于民俗学研究又有利于文史学研究。

若从功能派的角度看,以端午日为屈原死亡之日,很可能是民间出于对忠臣的崇敬心理而刻意安排的结果。但为什么不把屈原之死设在其他重要的年节日呢?笔者以为,屈原之死与端午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历史事件与民俗信仰的简单结合,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中,端午节的由来往往和一些古代名人故事(特别是名士的死亡)有关。在汉族传说中,有端午节出自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之死几种说法。

如《荆楚岁时记》又说:“东汉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在屈平也。”史载伍子胥尽忠于吴,后被吴王夫差所杀,抛尸于江,化为涛神。在民间传说中,伍子胥也死于五月五日,故江浙一带有迎涛神之俗。2
同时民间还有在端午日祭祀曹娥的习俗。《后汉书·列女传》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诉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哭号,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直至近代,浙江会稽、绍兴一带,端午比赛的龙舟上均供奉的是曹娥的塑像而不是屈原。3
另外,东汉蔡邕《琴操》记:“介子绥(即介子推)……遂遁入山,……(晋)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邺中记·附录》载:“并州俗,为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为人甚忌,故不举饷食。”
除上述几种说法外,《初学记》载,东汉仓梧郡人于五月五日为他们爱戴的太守陈临送行,故以每年五月五日“令小儿洁服舞之,”以纪念陈临。但其说流行不广。
总之,在传说中屈原之死日为端午节的说法流传最广,最深入人心。

在少数民族的传说中,也有关于端午节由来的故事。如苗族传说,从前有个名叫“保”的苗民,其子“九保”为恶龙所杀,保潜进龙穴,杀死了正在酣睡中的恶龙。后来恶龙托梦对人们说,我作恶已经得到了报应,请你们开恩,用杉木仿制我的身躯(龙舟),每年五月划上几天,我就能应时乘云下雨,保佑你们五谷丰登。梦传开以后,苗家就有了五月龙舟竞渡的习俗。
苗族另一传说讲,一个名叫故亚的老人在五月的一天带着独子去捕鱼,不料恶龙杀害了他的独子。愤怒之极的故亚以火草焚毁了龙宫,自己也与恶龙在烈火中同归于尽了。人们为了纪念故亚老人,便将这一天定为“龙船节”。

有些民族虽无端午节,但也有类似节俗及相关传说。如满族在每年杜鹃花竞放时要过“五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做“年息”的姑娘。年息聪明美丽,被火神看中,强掠去为妻。年息宁死不从,结果被火神烧死。第二年五月,在撒有年息骨灰的山坳上,到处开满了杜鹃花,人们为了纪念年息,从此便称杜鹃花为年息花,并因此而形成了五月节。5

在这些端午神话传说中,有着一些共同之处:
其一,英雄们都是在端午这一天死亡的;
其二,他们或是溺水而死或是被火烧死。

那么,为什么所有的神话传说都把端午节说成是一位英雄的受难日呢?为什么他们的死亡方式又
如此地类似呢?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端午节的时间特征。

所谓“端午”,实际上就是“端正中午”之意。关于“端”字,《说文》谓:“端,直也。”《广雅·释诂一》言:“端,正也。”所以端午,即是一年中类似每天中午一样的“正午”时分。
另外,“五”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其意义总是和“中央”“中心”这样的概念维系在一起的,如五行中数字五代表的就是中央的位置。因为按照远古就已存在的十进制记数规则,五被认为是十个数字的中数,所以它一直代表中央这样的概念。也正因如此,五月五日的端午节又被称作“天中节”。
由于一个月的十五日是五月中间的一天,所以还有的地方,以五月五日为“小端午”,五月十五日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日为“末端午”,即以五月十五日为真正的端午。6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说,讲屈原死去的日子不是五月五日而是五月十五。据《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五月望日即五月十五。

把五月作为一年阴阳、寒暑等季节物候变化的中心和分界,由来久远。《吕氏春秋·仲夏纪》言五月:“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我国有些农村地区仍以五月为阴阳转换之际。民谚有:“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意思是粽子一出现,岁序就转入夏季,这是一年生活转折点的信号,不单单是点缀节景。

从时间来看,五月五日已逐渐接近夏至日。从某种意义上讲,夏至日作为“阴阳分别”的时间点倒是更加的精确。在这一天,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从这天以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因此按照古代阴阳观念,夏至日就是阳盛极转衰,阴衰极转盛的临界点。

如果说夏至日是精确的阴阳转化的分界点的话,即它是真正的一年中的“正午”时分,则定五月五日为端午就是一种较为粗糙的规定。我国的农历(夏历)是一种阴阳历,而在远古可能还实行过一种只是根据太阳运行周期制定的太阳历。这种太阳历将一年定为十个月,一个月三十六天。 于是五月五日就基本可以算作一个太阳历年的中点。所以,端午节实际上是古代先民类似于夏至的节日。

说完天道,再看人道。
如果留心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以屈原为代表的那些在端午日死去的名人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全都具有“忠正端直”的品格!
屈原、伍子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忠臣;曹娥是最著名的孝女;介子推则既忠且孝。他们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属于最具备“忠诚和忠贞”品质的人物。特别是屈原,《史记·屈原贾谊列传》评价道:“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其忠君忠国之事,为历代所盛赞。

其实在先人观念中,人道品行的“忠”与时间、方位概念的“中”之间完全是一种类比等价关系。“忠”即“中”也。忠就是指在思想行为上无所偏颇,居于中正。而与“中”同义的“端”字,引申义即为正直。如《荀子·成相》谓:“水至平,端不倾。”贾谊《治安策》云:“选天下之端士。”

于是我们发现,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天道之“端午”与人道之“忠正”之间实际上包含着一种类比关系。民俗之所以选择屈原等人作为端午节的对应英雄人物,完全是自有其逻辑意义的。——以屈原为代表的忠贞之士体现的正是天道的中正。

更为有趣的是,不但屈原的事迹与性格体现的是一种端正的品质,就连屈原的生日和名字竟然也体现了 “中正”之意。
在《楚辞·离骚》中,屈原自陈身世:“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这是说,屈原出生于寅年寅月(正月)寅时,其父仔细揣测了他的生辰,赐他以相应的美名:名取为正则,字叫做灵均。《章句》言:“正,平也;则,法也。”名叫正则,即为公正的法则。灵均,则是指神灵而均匀,是对正则的注释。即便正则、灵均只是辞赋里用的假名,但从史书所载屈平一名,也能看出他名字中有“平允公正”之意;“原”字则是对“平”字的注解。
原来在冥冥中,屈原的名字就已经隐含有公正忠贞的意思了。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名字,又是因为其父揆度他那特殊的生日才取出来的。因为他寅年寅月寅时的生日,正是一个平正开端之日,所以他才会有这样一个名字。
总之,正是由于屈原这种从事迹到自身特点都呈现出来“忠正”特征,他才被民间奉为能够体现天意的“天之骄子”,才会把他死去的日期附会为端午。这样,从屈原出生时的正月到传说他死去时的五月,从月份上看,正好是在半年左右,恰是一种对一年的时间平分取中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的文化观念中,向来是以数字“五”作为中间之数。很简单的理由,五在十进制中处于中间的一位。如五行中,代表数字五的土就居于正中。再来看伍子胥这位忠臣,有意思的是,他的姓氏恰好是“伍”――很巧吧,这也就难怪在端午节更要隆重地纪念一下他了。
不过,说来说去,伍子胥还是不如屈原的名头响,毕竟人家有数篇优美至极的《楚辞》传世吗。所以,在诸位与端午节相对应的众英雄之中,屈原靠着他的“综合条件”最佳而最后胜出了。

在清楚了先民把“天之中”与“人之忠”类比等同的观念之后,就来回答下面这些问题:为什么端午节对应的总是英雄们的死亡日呢?为什么他们总是以沉水或焚烧的形式死去呢?
不难看出,“淹死”和“烧死”正是两种对立的死亡形式:一死于水,一死于火。对于这两种死亡形式,可以这样理解:“水”所代表的是“阴”的概念,它将英雄淹死,是说它正逐渐变得强盛;而火虽代表的是“阳”,但它将英雄“烧死”并不意味着“阳”的强盛。故事中往往强调英雄死后化为了灰烬,即火的熄灭。所以,火将英雄烧死的含义,意味着“阳”的盛极而衰。

前已述及端午日与夏至日在文化意义上的相似,即它们都可以被看作是阳极转阴;或者说阳始衰,阴始盛的临界日。可见,英雄的“死亡”形式是对“阴长阳消”这类抽象概念的一种最好注脚,正符合《吕氏春秋》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说法。因此,无论溺水还是焚身,英雄们的死亡仍是对端午时令特征的一种隐喻。

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屈原和伍子胥在端午投江而死的故事是历史还是传奇早已分辨不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最终都纳入到了民俗信仰体系之中,象征意义已然超越了历史本身,折射出我国古人的天人相应观念。
最后来回答题目所提的问题。端午节到底该纪念谁?
答曰:凡是那些代表忠诚正直的人都可以在这天来纪念一下。
所以,屈原伍子胥之争可休矣。

…………………………………………………………………………………………
1 参见王锡三、郝志达著《东方诗魂》,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42-48页。
2 参见《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第99页。
3 参见张君著《神秘的节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5页。
5 有关少数民族关于五月节俗的三传说见徐杰舜、徐桂兰《中国奇风异俗》,转引自《神秘的节俗》第166页。
6 《神秘的节俗》,第156页。
  参见韩养民、郭兴文著《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9页。
  关于十月太阳历的观点,请参阅刘尧汉、卢央著《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3: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