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3|回复: 9

【预告】《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目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31 18: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
目  录
Ethnic Arts
Volume 83, Number 2, 2006
CONTENTS


施爱东   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的追踪与戏说
Shi Aidong:
From Protect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o Safeguard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 Farce of 2004-2005

[美]理查德•鲍曼  民俗界定与研究中的“传统”观
Richard Bauman:
Conceptions of Tradition in the Definition and Study of Folklore

廖明君  刘士林  在江南探寻中国民族的诗性精神
Liao Mingjun & Liu Shilin:
Searching for the Poetic Spirits of Chinese People in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傅  谨  祠堂与庙宇:民间演剧的空间阐释
Fu Jin:
Ancestral Hall and Temple: A Spatial Interpretation of Folk Opera Performance

伊丽莎白•阿特伍德•劳伦斯  平原印第安人太阳舞动物角色的象征意义
Elizabeth Atwood Lawrence:
The Symbolic Role of Animals in the Plains Indian Sun Dance


孙进   江林昌   出土秦简《成相篇》与楚民族的瞽史说唱传统
Sun Jin & Jiang Linchang:
The Chengxiang Pian on Unearthed Bamboo Slips of the Qin Dynasty and the Storytelling and Singing Tradition of the Blind Musician among the Chu People

吴效群  妙峰山庙会:中华帝国首都的狂欢节
Wu Xiaoqun:
Temple Fair in the Miaofeng Mountain: A Carnival of Capita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刘珍珍  女性新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从“李宇春现象”看传媒影响下的女性形象                                             
Liu Zhenzhen:
Creating and Transmitting: A Perspective in New Female Figur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ss Media from “Li Yuchun Phenomenon”


[美]艾素珊  东汉时期的钱树(上)
Susan N. Erickson:
Money Tree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张景明   匈奴金银器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象征
Zhang Jingming:
Plastic Arts and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Hunnish Goldwork and Silverware

殷双喜  发自内心的创新——吴为山的雕塑艺术
Yin Shuangxi:
Innovations Revealing the Innermost Feelings: A Review of Wu Weishan’s Sculptural Arts


聂危谷  吴为山雕塑理论及其文化战略意义
Nie Weigu:
Wu Weishan’s Sculptural The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Cultural Strategies


朱联群 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2005.10-2005.12)
Zhu Lianqun
An Index to Research Papers on Ethnic Culture and Arts in Nationwide Newspapers and Journals (updates January ~ March, 2006)
发表于 2006-5-31 19: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预告】《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目录

咱订了,不久就可看到了。
发表于 2006-6-1 13: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施爱东:《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的追踪与戏说》连载

文章太长,先发一部分吧,有兴趣的朋友笑一笑,没兴趣的就换到别的页面吧。

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追踪与戏说

施爱东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浮出,是以肯定“文化多样性”的合理存在为前提的,这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一大进步。但是,这一观念在中国的推行,始终步履维艰。滑稽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在中国的推广,居然是借助于非理性的“新闻事件”与“保护运动”而得以初步实现的。也就是说,一种“进步”观念的宣传,却戏剧性地依赖了“落后”观念的造势。这无疑是一出啼笑皆非的文化闹剧。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这一“悖论”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我们可能将在更多的舞台上闹出更多的笑话。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端午保卫战;新闻职业道德;愤青;民俗学家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6-6-1 13:42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6-1 13: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施爱东:《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的追踪与戏说》连载

  中国人喜欢热闹,喜欢搞运动、喊口号,所以,中国人的生活总是丰富多彩。成天看芸芸众生不断上演着各种各样的喜剧闹剧,只要你用了“戏说”的眼光,就能从中看出许许多多的乐趣。
  今天说一段关于“保卫端午”的故事,这故事虽然全程发生在中国境内,但它是打着“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掠夺”与“文化保卫”的伟大旗帜来进行的。这场“保卫战”的激烈程度可以这样来描述:它不仅大大激发了愤青们的“爱国热情”,而且大大地拉动了新闻“内需”,增加了各级报纸的发行量以及网站的点击率,增加了媒体记者们的季度奖金。还有,它为我们这些喜欢看戏的人上演了一场关于“文化圣战”的精彩闹剧。
  不过,大家听故事之前,我得先交待一下:今天要讲的内容,大部分是“花边新闻”,小部分是个人见闻。以下故事只是叙述一些个人记忆(非物质),当时并未录音录像(物质)。所以,它们全是“非物质文化”,也即民间叙事,具有口头性、变异性、传奇性、虚拟性的特点,未必是历史真实。

发表于 2006-6-1 13: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预告】《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目录

序曲:谁在关心民间文化?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话说1918年的初春,有两个北京大学的教授,一个叫刘半农,一个叫沈尹默,两人在北河沿闲走着,谈些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项,刘半农突然提出,民间歌谣中也有很好的文章,我们为什么不征集一下呢?沈尹默说,“你这个意见很好。你去拟个办法,我们请蔡先生用北大的名义征集就是了。”第二天,刘半农将章程拟好,蔡元培看过之后,随即批交文牍处印刷5000份,分寄到各省教育厅以及各中小学校。
  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事业,从此开场了。
  但是,从刘半农到顾颉刚,再到钟敬文,再到遍布天下的钟门弟子和钟门再传弟子,这些穷秀才们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折腾了整整将近一个世纪,也没能把民间文化整成一门让人觉得有用的学问。
  民间文化?不就是那些乡村的、粗鄙的、落后的、迷信的、愚昧的东西吗?这些“污七八糟”的东西能够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吗?不革掉你的小命就不错了,你还想翻身当“文化”呀?
  各位看官先别急。时间到了21世纪,突然传出消息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一个叫做“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光荣称号,专门用以表彰那些最值得传承与保护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空间等等,并且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遴选与认证。
  中国人素来是很重视荣誉证书的。这个证书当然要争取,但我们得先弄明白人家是如何定义这个“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
  这个定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里被前后修改过好几次,其复杂过程暂且不提,主要与该组织在1989年公布的《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建议案》(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有密切关联。
  我们且看最近的一次,也即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是这样定义的:
(a)         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         表演艺术;
(c)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这不就是我们这里多得无人问津的那个什么“民间文化”吗?原来这也是国际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呀?怎么不早说?早知道有许多东西就可以不扔掉了。
  还是洋人厉害,他们就是会玩新花样,同样是那个东西,被他们重新定义一下,马上有了非同凡响的文化内涵。前面再加上个“人类”两字,你敢反对吗?如果你反对这一活动,你就是“反人类”。
  选择申报项目的时候,你才真正意识到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博大深厚。具体报谁呢?怎么个报法呢?那些过程我们不能乱猜,但肯定不是“海选”。我们可以设想,随便从中国的哪个门旮旯里弄个什么去申报一下,我们的东西都肯定能中奖。直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5月宣布了首批19个“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才从报屁股上知道,中国的“昆曲”位列其中。
  昆曲的价值有多大?我们不知道。我们认的是“洋证书”。正如你有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看你有没有国家正式文凭。
  范进中举,光宗耀祖。昆曲自从有了“洋文凭”,身价百倍,惹无数民间文化竞折腰。后来的申报工作,竞争的力度就大多了,因为大家都想报啊。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列入第二批28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的民间文化及其研究工作者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复兴民间文化的大好时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率先在全国各大媒体大声呼吁,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研究,这一方面,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先生着力尤著。大冯是很有号召力的,很快,其它各种官方的、民间的机构与组织都参与进来,汇入了新世纪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浪潮之中。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这股浪潮依然只是拍打在专家的层面,并没有能够惊动营营碌碌的普通老百姓,看起来热闹的东西,都还停留在专家的“口水”阶段。直到“端午事件”的爆发。



发表于 2006-6-1 13: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预告】《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目录

第一折:新闻是怎样炼成的?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最终把中央政府也卷进来了。2004年4月中旬,文化部在美丽的云南大理、丽江举行了为期4天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许多媒体都派记者参加了,也发了许多的有价值的报道。但是,普通民众一如既往地对这些会议报道不感兴趣。
  记者们也只能等待和观望。“有价值”(这个“价值”主要是指记者的稿费和奖金)的新闻总是在不经意中出现的。聪明的记者要善于捕风捉影,小题大做。
  据说会上有不少代表提议,“中国应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所有的传统节日应有相应的假期,将其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不少代表说,现在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比如情人节和圣诞节。有的人不知道圣诞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照样跟着别人过。情人节这一天,大街上的玫瑰花几乎全卖光了,并且价格不菲。然而,中国自己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却受到了冷落,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但这些提议当时并没有得到详细报道。
  倒是在会议闭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总结性地讲了几句话,大意是说:“如今,有些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比如情人节和圣诞节——尤其是情人节,然而,中国自己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却受到了冷落。” 记者们分头对这几句话报道了一下。
  这段话本身并没有传达什么新信息,只不过由一个政府高官讲了几句别人也说过的话。其新闻价值只在于它是出自文化部副部长之口。这些报道没有激起任何波澜。
  可是,过了半个来月,《人民日报》一个叫刘玉琴的记者,很敏锐地对这段话进行了一些跟踪报道,从周和平关于节日保护的话题中挖出了一些新的材料,以《不要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为题,却以这么一段话来作为开头:

近日东北一位大学教授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来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就是这么短短一句话,却像原子弹一样炸开了。尤其是广大网民,纷纷对此提出质疑。居然有人拿中国的端午节去申报自己的文化遗产?谁敢这么大胆和下作?这个“亚洲某国”到底是哪个国家?东北的大学教授又是谁?这个教授又是怎么知道的?“可靠消息”的可靠度有多高?
  对于广大媒体来说,成天就怕读者没胃口。既然读者对这道菜有兴趣,那还不赶紧备料炒作?各大媒体纷纷出动,搜寻消息的来源。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6-6-1 13:53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6-1 17: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预告】《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目录

什么是新闻?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就是新闻。
中国有端午节不是新闻,中国的端午节没有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而韩国的进入了就是新闻。

笑倒,心酸,无言……却不能不看。

快续!
[ 本帖由 宜家 于 2006-6-1 17:34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6-1 18: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预告】《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目录

第二折:谁动了我们的粽子?

  新闻爆炸的最初几天,许多媒体还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读者这么关心的事,你也不能不报道,怎么办呢?这些媒体就只好用转载、改写的方式,重复着《不要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中的故事,许多报道一眼就能看出只是把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旧闻拿来与“端午节”新闻进行拼炒。尽管是冷饭,也只能这样先端给读者们吃着。
  很快就有人指出,其实《光明日报》早在4月14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就隐隐透露,“某国”是指韩国。而且,早在1967年,韩国江陵市的“端午祭”就被批准为该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予以保护,目前韩国的文化部门正在为“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进行积极准备。
  消息一经“证实”,举国哗然。我家的东西要被别人拿去注册?这还了得?声势浩大的愤青们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迅速地发动起来了。
  有人要打架了?媒体迅速把自己变成一个军火供应商,异常积极地为愤怒的网民划出了战斗平台。于是,愤青们在各大网站热点新闻的跟帖中拉起主战场,从丰富多彩的现代汉语中搜出各种各样的贬义词,把那些最难听的语言和最有杀伤力的口水炮弹射向了韩国人、自己人、政府、专家,能想得出来的“民族罪人”都被拉出来鞭鞑了一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一种情绪:愤怒!
  媒体热闹了。就像棺材铺的老板生怕瘟疫得到控制一样,一些媒体记者惟恐天下不乱,他们在这场口水战中起到了有力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是宣传队、媒体是播种机、媒体是打气筒。
  有一个记者用了这样一些煽动性的话语作为文章开篇:

您过了多半辈子的端午节,可能就要成为别国的“文化遗产”了。
日前,东北亚某国欲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一事一经披露,立即在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
国内各界纷纷表示:我国保持了两千多年的文化习俗被别国抢先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民族感情所不能接受的。


  接着,该记者声称某特殊身份的教授“在听闻此事后,万分愤慨地表示,一旦外国将端午节申报世界遗产成功,那么就将成为国耻,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端午节,竟要成为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在感情上所不能够接受的。”
  类似的报道我们不必一一列举,网上有些愤青的言论甚至让人难以启齿去复述。中国人这种“出乎意料”的愤激态度让韩国人非常吃惊。据说在韩国民间,也有强烈的情绪反弹(当然,这是一年之后才听说的)。双方的愤青大概都很激动,大有酿成外交事件的趋势。
  至于这一风波有没有真正惊动到官方的外交脸面,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也没有什么确切途径可以了解。但5月11日《中新网》的一条消息让人看到了中国政府的忧虑,该消息称,文化部的一位官员在某公开场合发表意见:

该官员表示,开始时报道就有失公允,诸多媒体的炒作更使事实与报道出现相当大的差异。由于“端午节”事件不但关乎中国民众的民族情结,更关系到中国与他国的外交关系,所以媒体的轮番炒作给文化部实际解决问题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这名官员说,希望媒体不要再炒作“端午节”事件,使问题复杂化,更希望公众给文化部时间,文化部一定会解决问题,保护好中国传统文化。

发表于 2006-6-1 18: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预告】《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目录

第三折:到底谁在说假话?

  这位官员还有意驳斥了刘玉琴《不要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一文中所提到的其它几处信息。其用意很明显,暗示大家,那是一条假新闻。
  对于有些媒体来说,能把水搅得越浑越好。如果真相一下就弄清楚了,谁还追着你的报纸读呀?就是要真真假假,才能把读者的胃口都给吊起来,今天来点真的,明天来点假的,或者如人妖JJ玩一玩犹抱琵琶半遮面,故意掩一点露一点,穿着块比基尼在你面前晃来晃去。
  “东北一位大学教授”也很快被媒体找着了,他就是钟敬文先生的大弟子,辽宁大学知名教授乌丙安先生,现任中国民俗学会的名誉理事长。
  有意思的是,有些记者在文章中这样介绍乌先生:“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某大学教授冰庵(化名)”。我当时不太明白,把别人的身份都具体到这个份上了,还在遮掩什么?如果真想保护乌先生的隐私,为什么又要用“冰庵”(暗指“丙安”)这样的化名,这不摆明了是脱了那块布来出那种气吗?
  有一些报纸为了显示自己的独家之处,还含沙射影地踩着《人民日报》向广大读者示好,把自己打扮成惟一能“详尽披露事件来龙去脉”的样子。有一篇被反复转载的报道是这样写的:

5月6日,国内一家权威报纸的一则有关亚洲某国将端午节列入该国国家遗产名录并将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消息,引起了大大小小网站、报纸竞相转载,而各大网站的数千名网民对此也热评如潮。但众多网民在对端午节被外人欲抢先申报表示遗憾的同时,也对这则消息因一些地方“语焉不详”产生疑问。

  接下来告诉大家,“昨日(5月8日)下午,记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现任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乌丙安。记者将电话打到乌教授家里,乌教授坦承是其本人向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反映了此事。随后,76岁高龄的乌教授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乌教授首先告诉记者,此前的报道有些出入。他说,其实,前不久他只是收到了亚洲某国的一封邀请函,让他在某月某日到该国参观他们的端午节活动并在研讨会上发言,研讨会的主题就是宣扬该国在保护端午节上的先进之处。
“邀请函里根本就没有提及要申请‘端午节’为该国文化遗产之事。”乌教授表示,他只是在与该国的学者电话聊天时听他们说“以我们现在过端午节的规模和气派,申报文化遗产完全没问题”略知一二。乌教授说,该国暂时并没有正式声明要申报,他之所以给文化部发急件,是出于一种未雨绸缪的心理。“我国文化遗产被他国成功申报的并不少,像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如果又被别人抢先注册了我们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这则“详尽披露事件来龙去脉”的报道与《人民日报》“据可靠消息”的报道显然有很大出入。也许其中一条是假新闻,也许两条都是假新闻。总不成两条都是真新闻吧?除非当事人自己在前后两次事件中说了一次假话,而两家或其中一家报纸上了当事人的当。



发表于 2006-6-2 10: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预告】《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目录

终于,民俗学被发现,民间文化被发现,曾经可有可无的东西被发现,先被人家承认,自己家才开始珍视。虽不知道这种珍视能不走样地持续多久。南北朝时期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如此在官方风靡,类似于今天韩国端午审遗以及国际的“遗产”观念给我们的刺激。中国总习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却没有学会自觉地发现自身文化整体的价值。看来,大多数国人离费孝通所说的“文化自觉”,还差得远呢。
借助外部的刺激而为官方所重视,不知道是民间文化的幸运还是不幸,只能拭目以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