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9|回复: 1

【原创】 陶立璠 ·序《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散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9 16: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和知三认识已有16年时间了。他是甘肃静宁人,我是甘肃永登人,我们算是老乡。
    记得1991年9月,应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邀请,我到筑波大学与佐野贤治先生进行合作研究。12月返回北京,到家后看到书案上摆着各地朋友寄来的书信,其中有知三寄来的《关陇民俗》(1991年第1期)。当时虽然旅途劳累,但因是家乡的民俗刊物,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便一口气读完了全部文章。《关陇民俗》将我带入儿时家乡的民俗环境之中,引起我无限的遐想。黄土地养育了我,家乡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给了我智慧和力量。当我从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教学与研究时,幼时经历的各类民俗事象,无形中激发我认识民众的创造和智慧,也给我灵感和启发。我虽然离开故土将近半个世纪,但我还是眷恋着家乡和家乡的民俗文化。我是很希望家乡能有一个民俗刊物,尽管它是内部印刷的非卖品,也是非常珍贵的。陇原大地该记述的传统民俗文化太多太多了,许多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是其他地域文化交流与交汇之地,这也形成关陇民俗独特的风格。知三创办并主编的《关陇民俗》算是对我“家乡民俗情结”的慰藉!我也为家乡能出现象知三这样一位民俗文化的有识之士感到荣幸和自豪!
    基于这种原因,12月9日,我给知三回了一封长信,谈了我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一些看法。后来,这封信收录在由李丹、王毅斌编的《飞鸿集——国内民俗文化人给王知三的书信》(陕西三秦出版社出版)一书。
    我在信中说:“这次我到日本,在山形县考察时,在中山町发现那里盛产红花,这种红花正是咱们家乡曾种植过的‘藏红花’,它的原产地在希腊,经阿拉伯、丝绸之路、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山形,在那里安家落户。中山町有《红花博物馆》,陈列红花的种植、采摘、加工,用作染料、化妆品,而在家乡,红花作为香料食品,用来做花卷吃,而且现在红花的种植似乎已绝迹,西藏产的‘藏红花’作为名贵药品却身价百倍。然而中国没有红花博物馆,更没有将红花文化加以保存。我讲这个例子可能不典型,但许多典型的东西,也未必见得重视。比如甘肃的社火在全国是有名气的,去年亚运会期间,皋兰县西岔乡的太平鼓进京表演,轰动一时,但过后就烟消云散,并没有人想到创建一个社火博物馆,将这些无形的文化财产保护起来,留给子孙。还有你在《陇东高台社火》一文中讲的高台艺术,我在云南也看到过,形式和陇东的完全一样,云南传说这种高台是明代的沐英大将从南京带去的,原在军中演出,后流传到民间,在云南也只有通海县才有,沐英也曾带兵在陕西、甘肃一带作战,那么陇东的高台社火是否也来自南京呢?
    “明代洪武年间曾从江浙一带移民到西北,高台的源流问题似乎值得研究。甘肃有许多特殊的民俗,首先应将其记录下来,所以我觉得《关陇民俗》也应具有方志性质,我很同意曲老(已故曲子贞先生,原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意见,要把培养队伍放在心上。如何培养队伍,建议专门办一个关于民俗学田野作业的训练班,讲授民俗学调查方法。基层工作的同志,谁不熟悉当地的民俗?但熟悉不一定能科学地记述。中国民俗学发展到现在,很缺乏科学细密的资料,泛泛地介绍一种民俗事象,是很容易的,但离科学的要求相差甚远。比如你写的高台社火,如果从民俗学考察来看,失之空泛。什么是高台社火?功能是什么?高台的制作方法(具体到每一个细节,从材料的准备到制作告成),高台出行的场面、路线,高台艺术的传承、源流等。真可以写成一本书。民俗学者想知道的正是这些。我这样讲你不会误会吧,我是想说明培养队伍的重要,《关陇民俗》如果有十几位经过训练的地方同志,一定会办出特色来。”  
      知三是地方民俗文化工作者,他更懂得我在信中说的“民俗学讲究田野考察,但亲身的体验和接受的传承,比考究更重要”这句话的理论涵义。十多年过去了,他在关陇地区民俗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编、著出版了《静宁民间故事》、《静宁民间歌谣》、《静宁民间谚语》、《静宁县戏曲志》、《静宁县曲艺志》、《药王神话》、《成纪神话》、《成纪神话传说》、《静宁情歌新韵》、《静宁当代诗歌选》、《静宁民间故事选》、《伏羲文化论集》、《羲皇颂》、《成纪曲子》、《阿阳风情》、《伏羲文化图志》、《问俗关陇》、《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外民俗文化学人的信札选》、《六盘山地区原生态文化---民间采擷》(另有他的文学著作)等30多种,近2000多万字。这是一个躲在高等学府里的民俗文化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很难想象、很难理解、也很难做到的事。他生活、工作在陇东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县城,是一个纯粹的文化人,无职无权,凭着一股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执着和热情,跑遍六盘山区的沟沟岔岔,村村社社,进行民俗文化的田野作业。他借贷、化缘,倾其所有资用,整理、出版地方民俗文化的资料,不管工作变动、职位升迁、金钱利益,他都默默无闻的专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被乡人誉为"拼命三郎" 。大凡关陇地区的文化人、大中专学生都把他作为为事业奋斗的一面旗帜,倍加仰慕。可见,知三在关陇地区所作出的惊人成就和他的精神魅力!
     他主持的关陇民俗研究会,成立17年来,团结同仁和地方文化工作者,根据关陇地区县市的民俗文化历史内容,策划、组织、举办了10多次具有一定水平的专题民俗文化研讨会,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如宁夏"泾源回族民俗讨论会"(1992),庆阳"西北民俗研究与陇东民俗研讨会"(1994),静宁"伏羲文化与华夏民俗文化前景展望学术研讨会"(1996),1998在平凉又组织成立了“西部民俗文化开发中心” ,第一声喊出了“保护、开发”西部民俗文化的口号。泾川“九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讨论会”,“二千年青海花儿前景暨西部民俗资源开发学术研讨”、“江西华源旅游工艺品开发座谈会”、2000年上海“西北风情” 摄影艺术展览,2002年庆阳周祖农耕文化学术讨论会,并在庆阳一、二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其间策划、组织了由庆阳地区申报、中国民俗学会正式命名庆阳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和窑洞民居之乡,命名五蝠皮鼓为庆阳一绝,命名环县为道情皮影之乡,西峰市温泉公刘庙为华夏公刘第一庙的活动,和由庆阳地区推荐、中国民俗学会、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一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2002年9月又策划、组织了《六盘山民俗文化旅漩资源开发论证座谈会》,他们最早提出了"红色旅游”这个词,并最早把民俗学界的专家学者,邀请到六盘山来,对"六盘山区民俗文化、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论证和开发。
     我想,这些活动在中国西部民俗研究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曾三次受到邀请,荣幸地出席了泾川“九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讨论会”、庆阳第二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和“江西华源旅游工艺品开发座谈会”。正真领略了知三策划、组织、承办地方民俗文化大型研讨活动的魅力与风采。
     近年来,他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关陇民俗研究会理事长彭金山教授一起承担了西北民族大学郝苏民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数据库"甘肃民俗子课题,和由宁夏文化厅申报的《全国艺术科学"十五" 规划2001年度文化部级课题〈六盘山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他作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撰写了50万字的书稿,拍摄图片1千多张,出色的完成了课题任务。他一个人从田野调查、查阅十多个地方的文献资料,考证、汇总、整理、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期间,几次晕倒在电脑桌前,为了什么?在学术腐败的当今,40万字数的出版物上,竟然没有他著作权人的名字!当圈内朋友问起这事的时候,他笑笑说,我还要感激课题主持人,是他们给了我重新认识、考究六盘山区民族民间文化的机会。一个中国底层的文化人,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
    当然,历史永远会记住刷新它崭新一页的人。知三活跃在民俗学界,社会给了他最大的认同和许多的荣誉。他现在是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国际诗词艺术家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永久会员、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研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甘肃省平凉地区文联委员,平凉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平凉崆峒诗词学会副会长,西部民俗文化开发中心办公室主任;静宁县作家协会荣誉主席,静宁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静宁县政协第五届常委。受聘于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神州民俗》杂志社聘请为西北联络处主任兼特邀记者,环县道情皮影研究会名誉副会长。至今,他还主持着静宁县文联工作和平凉市民协工作。把这些职务罗列出来,毫无炫耀的意思,只是说明他的辛勤工作所得到的社会硕果。
    他的业绩的确十分突出。对于地方文化工作者来说,他是全才。他发表作品、展演民俗、播映新闻、摄像摄影、诗词论文、民间文学、文艺广播、电视专题片有千余件作品问世 ,其中有30多件作品获国家、省、地级奖。多次受到地方政府和学术部门的嘉奖表彰。曾获优秀编辑、优秀新闻工作者、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先进工作者、甘肃省"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首届东方名人成就奖获得者等荣誉称号。1997年5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静宁卷"获甘肃省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创作的《黄土塬谣》歌词,由平凉电视台摄制成MTV音乐电视片,获全国第三届百家电视台电视音乐节目展评银奖。编导的广播文艺《葫芦河畔歌悠悠》获第七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二等奖,组织一等奖。2003年9月在《人民日报》社、《中国新闻出版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社、《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武警》杂志社等联合举办的第三次"新世纪之声"《共和国颂歌》征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新世纪优秀人才"。两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他的事迹编入《中国群众文化人物录》、《中国文艺家专集》(4)、《中国当代文艺界名人录》、《中国文化人物辞典》、《中国摄影家全集》、《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民间名人录》(上卷)、《世界名人》(3)、《国魂》、《政协委员风采录》(甘肃卷)等书籍。
     《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散论》(以下简称《散论》)的另一位作者王莲喜女士,也是我认识的一位六盘山地区的很有成就的民俗文化人,她是国际亚细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关陇民俗研究会副理事长,宁夏隆德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隆德县文化馆副研究员,也参与了全国艺术科学"十五" 规划2001年度文化部级课题《六盘山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课题组工作。她孩童时受家乡民间文化环境的熏陶,酷爱着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和乡土文艺。80年代始,就开始致力于地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成绩斐然。
《散论》一书给民俗学界吹来一股纯正的清风,凉快舒心。细读每篇文章,如走进六盘山区淳朴、厚实的老百姓中间,坐在热乎乎的黄土泥炕上,一种回归自然、回归乡土的亲情感油然而生。每一篇文章无论陈述民俗事象,或阐发理论,都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散论》打破了六盘山地区传统文化沉睡五千年的寂寞历史,从历史的长河追溯了六盘山地区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六盘山地区丰富的多民族的文化融合过程和多色彩的自然风貌画面,揭开了六盘山地区有形或无形的民间文化的本来面目。它填补了六盘山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专题理论研究的空白。打开了一页让读者了解六盘山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明亮窗口,也给六盘山地区地方政府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宝贵的资政意见和理论依据。
    《散论》共收编了作者的27篇文章,论题内容涉及六盘山地区历史文化、社会、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民间艺术形式、生态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及它的立法保护、抢救等。有些论文如《关陇神话圈与精彩的神话时代》第一次提出了“关陇神话圈”的学术问题、解析关陇地区的神秘文化、探究大地湾文化揭示的历史意义。这一观点,在国内神话学界,是很前卫的理论。
    另如《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研究窥视》是对西王母文化(神话)系统研究的范文。作者针对学术界长期以来对西王母文化研究的一些偏颇理论,深入关陇地区民间,搜集了大量的民俗事象,检索史料,鉴正“西王母文化”源地昆仑之说。
    再如《关于伏羲文化圈》一文,作者针对地方政府对"伏羲生地"的无休争论,引用大量的文献史料,为澄清历史事实,提出"伏羲文化圈"的理论、"伏羲大文化"的观点。回答、阐明远古神话人物的活动足迹。
    黄土高原上的民众,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被黄土埋体。但祖祖辈辈却没有把黄土沟壑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去理解,去享受。把黄土沉重的背了几千年。作者倒置思维,提出一个新鲜的话题:黄土沟壑文化。给人们一个新的理念和一个新的视角方法,引导黄土地上的人们把“荒凉沟壑”看作传统的农耕文明和自己的精神。
     知三长期生活在黄土地上,他以根植黄土为荣,以苦于黄土为乐,每在学术会上见面,他老是那样的乐观和精神,或许,这正是他把“荒凉沟壑”看自己精神家园的缘故吧!
十多年来,我和这位老乡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学术上成了很好的朋友,在他与王莲喜合作的 《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散论》出版之即,邀我写序,我便欣然应诺,于是写了如上文字,作为一段学术与友谊的记录,是为序。
                                               陶立璠
                                     丙年春月于京郊龙城花园五柳居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17: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 陶立璠 ·序《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散论》

    该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400页,4页码作者生活彩照,30多万字。定价32元。如喜欢的学者,请付足邮资,本人可以寄赠与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19: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