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4|回复: 4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发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30 22: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发布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9:44 新华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特制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




   



  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国家文化力量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战略地位,把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一、“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回顾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江泽民同志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中共中央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对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明显加强,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共同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功底扎实、锐意进取的学科带头人。“十一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为“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突出表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还不强,有深度的重大成果还不多,还不能很好地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理论大家和优秀中青年理论人才特别是基础理论人才还比较缺乏;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

  “十一五”时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推出更多理论成果,推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深入研究一系列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重大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动员全国人民为实现“十一五”目标而奋斗,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认真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认真研究回答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开创“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多数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旗帜和灵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和成果评价的过程中,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上,把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持崇高的学术追求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动理论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着眼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鼓励和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坚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用发展的眼光和改革的精神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努力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确立研究课题,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独特的发展规律,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禁区,要在坚持正确理论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自由讨论,鼓励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切磋和争鸣,提倡同志式的、充分说理的批评与反批评,提倡学术流派和学术风格的多样化。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联系实际是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途径。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升华真知灼见,创造精品力作。

  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代,面向未来。深化和拓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贯通古今的历史深度,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从人类历史的走向中去拓宽研究空间。要瞄准学术发展前沿,跟踪学术研究动态,既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在思想理论体系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要创造能够充分表达这个思想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逻辑结构,以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在研究我们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深刻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形成了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宝库的珍贵财富。在“十一五”时期,深入研究、科学阐释我们党的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研究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深入研究阐释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研究阐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研究阐释按照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同协调发展的关系。要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推出有深度、有价值、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帮助人们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哲学社会科学只有研究回答好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身的发展。要把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回答时代课题的作用。要特别注意紧紧围绕实现“十一五”时期宏伟目标,研究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回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问题。要研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研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推动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研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研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要研究回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要研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研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研究在全社会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研究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研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三是要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围绕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不能搞私有化,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等问题,把道理说清楚、说充分,澄清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善于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汲取智慧,善于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要把理论研究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推动重大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十一五”时期,要把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工程、龙头工程,持续深入进行下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把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把多出成果与多出人才结合起来,把发挥专家学者作用与动员全社会力量结合起来,把深入研究与宣传普及结合起来。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立足当代中国的实践,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出准确而又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阐发。要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要抓紧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在学科建设上,要逐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一级学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二级学科,以分领域研究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体系。在教材建设上,要推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史学、法学、文学、新闻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重点学科教材,推出覆盖哲学社会科学主干课程的150种左右的重点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基础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的支撑,基础研究扎实才能提升应用研究的能力,才能奠定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搞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还有利于提升民族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有利于塑造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从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大力扶持有重大创新意义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大力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研究项目。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建立若干大型哲学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要重视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人才,增强基础研究学科对人才的吸引力,创造条件吸引人们安心于基础研究、乐于从事基础研究。

  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不竭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一五”时期,要为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打好基础。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不断打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视野。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代、继承前人,着力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中,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汲取思想元素,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创能力、推动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有较强对策研究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立足学术前沿、注重前瞻研究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营造鼓励理论创新的社会氛围和体制环境,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进一步扩大哲学社会科学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把我国的优秀成果更多地推向世界,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在组织实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需求,要把组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放在突出位置。在“十一五”时期,要推进《中华大典》编纂工程、《清史》编纂工程、《儒藏》编纂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程等,并重点扶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组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要适应国家战略需求,体现国家发展目标。对专项工程和重大项目研究的组织管理,要打破学科和单位界限,建立跨学科、跨单位的综合研究体系,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着力推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在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人才是一个国家、一项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呼唤着一支宏大的理论队伍,呼唤着一批高素质的理论人才,呼唤着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在“十一五”时期,要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工作。中央和各省(区、市)都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举办培训班,用五年时间完成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骨干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导向正确、功底扎实、结构合理、勇于奉献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要着力加强对拔尖人才的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着力加强对崭露头角的学术新秀的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各学科各专业的领军人物;着力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有志于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后备人才。

  在提高国家社科基金管理水平方面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现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和水平,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必须努力提高国家社科基金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要强化精品意识,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中选优的评审原则,改革项目评审制度和评审方式,完善项目成果评价机制,严把立项"入口关"和结项"出口关",进一步提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质量,确保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创新成果。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加大成果宣传力度,拓宽成果推荐渠道,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促进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研究成果更充分地运用于党和政府决策、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运用于学科建设和发展。要把宣传优秀成果与宣传优秀人才结合起来,扩大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影响。要建立健全基金管理机制,科学确定研究项目和资助强度,既保证科研的需要又不造成浪费;增加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让专家学者参与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四、“十一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保障措施

  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规律,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为深化和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的机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要尊重、信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引导他们经常关注和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并及时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阵地的引导和管理。

  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要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整合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制和现代科研体制,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要奖励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优秀研究成果。依法保护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产权。

  营造良好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和环境。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开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要创新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要认真实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充分发挥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珍惜人才、用好人才,使人才创造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要关心、爱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潜心研究、多出成果创造良好条件。要把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题研究汇集人才,搭建人才成长平台。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形象。

  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十一五”时期,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每年都有增加。要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状况、学科建设和研究任务的需要,合理确定科研规模、结构和资助额度。在以国家支持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形成多元化的科研经费融资渠道。


 楼主| 发表于 2006-6-30 22: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发布

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课题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9:44 新华网

  附: “十一五”时期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课题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爱国主义


   



内涵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文化发展观;世界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其他左翼力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国际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

  党史·党建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党史;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史;中共党史上重要人物、重大决策、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献;马克思主义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发展党内民主与健全党内生活;干部队伍建设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其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与时代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价值哲学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人的主体地位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世界现代思想精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中国哲学与民族精神;西方哲学名家原典、分支流派;中西哲学比较;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传统伦理及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荣辱观;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科学技术哲学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文化与综合国力及我国文化发展战略;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中国美学;无神论问题;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原理和分析范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主流地位与主导作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学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对策;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学研究;扩大就业的理论与对策;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市场体系;效率与公平、增长与分配的关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基础产品和要素价格生成机制;中国经济未来长期增长的可持续性;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和策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世界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最新理论;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变迁及其借鉴;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关系;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重大专题;新中国经济史重大专题。

  应用经济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与新形势下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知识产权保护;资源约束背景下的工业增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与政策;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基层组织运转情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共同致富;农民工权益保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构建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新时期我国资源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就业形势与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缩小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财税、金融、外贸和投资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和我国资本项目自由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建筑业结构调整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中国旅游业发展总体政策;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与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推进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内地同港澳台地区经贸交流合作机制。

  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及发展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学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发展;国家战略管理与政府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我国的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公共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政府职能改革;区域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乡镇机构改革;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公共政策;分类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社会资本和公共伦理;地区发展平衡的政治学研究;我国社会团体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两岸政党关系与祖国统一;中国传统和谐治理观;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分析;政治学基础理论。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本理论及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社会管理体系、社会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学研究;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社会学研究;节约型社会与消费社会学;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分析;社会心理分析;社会舆情基础理论;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机制;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性别平等与和谐社会建设;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就业服务体系与就业援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力市场、社会网络与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国情调查;当代中国社会阶层问题;各类社会组织问题;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及职业体系;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青少年网络社会问题;文化认同、文化冲突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建设;女性社会学;西方社会学跟踪研究。

  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及发展创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与依法执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宪政基本理论;法治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司法体制改革与司法公正;权力的制约监督与反腐败法律制度;行政体制改革与建设法治政府;科学发展观与国家宏观调控法制建设;中国财税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和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国有财产法律制度;健全金融制度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文化法规建设基础理论;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与环保执法问题;资源能源法律制度与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问题;技术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刑事政策与刑法制度改革;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妇女权益保障及相关法律问题;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律对策;反分裂国家法与祖国统一;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法律问题;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国际法;反腐败国际公约;国际海洋法;国际人权法;国际资源环境法;法律史学与法律文化建设;法学学科建设基本理论。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思想;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国外社会政治思潮和理论跟踪研究;国际战略、大国关系、国际格局和国际新秩序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关系重大历史事件;"西化"新动向与"颜色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全球性和综合性专题;地缘政治问题;国别问题;国际组织研究;非传统安全;我国面临的周边环境与国际环境;中国外交理论;新时期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际战略;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国对外关系中的现实问题;联合国改革与我国的对策;世界经济形势追踪;多边贸易体制的前景以及中国贸易战略的重新定位与转型;国际投资与中国的引进外资战略;开放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发展经验;其他国家的经济管理和改革经验。

  中国历史 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国古代社会建设问题;史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经学传统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文化史;中国历史上的地区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国古代化解社会矛盾的治国方略及其成败得失;中国帝制时代政治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演变;中国古代治世与盛世出现的历史原因;历史时期周期性社会动荡的生态动因;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国传统道德与道德环境;礼与中国古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南方丝绸之路与古西南文明;近代社会危机与政府对策(1840-1949);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制度;民国学术史;中国乡村历史变迁;中国台湾史与海峡两岸关系;中国边疆的历史与现状;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中外交往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史;中日历史问题与中日关系;中国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中国出版通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科基础理论;20世纪中西学术交流与史学变迁;史学研究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史学评论及相关规范。

  世界历史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化等重大理论问题;世界历史体系和学科建设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全球化与区域化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世界历史发展中的能源问题;恐怖主义的历史根源;世界文明冲突与对话;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史;中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东亚国家关系史;亚非拉国家的历史;地区史;中东欧史;国别史;美国创新史、日本维新史、苏联兴衰史;伊斯兰史;世界文明史;专题史;西方史学理论流派;世界史基本史料建设。

  考古学 中国境内人类文化起源及特点;中国旧石器文化;中国境内现代人的文化和行为特点;东亚地区新旧石器文化过渡暨早期新石器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国聚落形态考古;中国文明起源考古;夏商周三代经济、文化、社会历史考古;中国古代城市考古;历史时期墓葬制度考古;历史时期手工业遗存考古;大运河遗迹考古;中国古代宗教遗存考古;中国考古重大发现研究报告;中外文化交流考古;郑和下西洋史考;外国考古学研究。

  民族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发展与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科学发展观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模式;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友好建设;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两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政治文明建设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问题;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古代民族观与民族史(志);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环境与我国民族问题中的若干"热点"研究;世界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西方人类学主要流派。

  宗教学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与意识形态斗争;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宗教与和谐世界;当代中国民间信仰、民间宗教活动调查与对策;"邪教"的根源及对策;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渗透问题;世界政治多极化背景下的国际宗教问题;国际人权斗争中的宗教问题;周边宗教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宗教与全球化、本土化、世俗化趋势;民族与宗教;宗教与科学;宗教对话;中外政教关系;宗教学学科史;宗教哲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现象学;中国宗教史;中国宗教艺术史;儒佛道三教关系;区域宗教;藏传佛教;中国基督教神学;伊斯兰教对中国的影响;宗教文献;各教宗派;主流宗教;各大宗教通史;世界宗教通史;宗教思想文化史;世界宗教现状;海外华人社会的宗教;台湾宗教;新兴宗教态势;宗教极端主义。

  中国文学 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新时期我国文学创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文艺思潮;当代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派问题;观念变革中的文艺审美尺度和标准问题;创作自由、个性化写作和社会责任感问题;文艺作品中的歌颂和暴露问题;当代文学的非理性主义倾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贡献;世界文学格局与我国文学的思想艺术竞争力;文艺批评学的理论建设;文学基本理论和文学本质规律的创新研究;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比较;东亚文化圈各国文学、亚洲各国文学以及我国各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与中国文学史的历史分期;中国历代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区域作家群;新中国文学史;民族文学史、地域文学史、文学流派史、文学文体史、文学编年史系列研究;中国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女性文学;网络文学;中国文学的文体研究;港澳台作家和作品;国外汉学史;世界华文文学。

  外国文学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时代化与民族化;外国文学学科理论创新;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西方当代文学思潮与外国文学若干前沿问题;外国文学与当代中国文化进程;汉语语境中的西方文论;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中国外国文学史写作模式的反思与重建;东方文学;美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语文学;西班牙、葡萄牙及拉丁美洲文学;加、澳、新文学;综合性外国文学与理论;外国重要批评家、理论家;译介学。

  语言学 语言学基本理论;汉藏语同源;语言的共时和历时平面;语言共性和个性;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与方言史;历史语法词汇;古代汉语语法;中古汉语;近代汉语语法词汇;现代汉字与汉字应用;汉字理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理论与应用;计算语言学;俗字研究;词源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建设;汉语树库建设;中国汉字语库建设;语音识别与合成的研究与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需求与教学资源调查;社会语言学;城市语言调查;心理语言学与神经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新世纪我国语言战略;普通话推广;汉语国际传播战略;民族语言共时描写;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和语言教育;少数民族语言现状调查、濒危语言、双语教学和语言信息化;外国语言研究;翻译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宣传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闻宣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闻宣传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性原则和舆论导向;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思想发展史和新闻事业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出版事业发展;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国家软实力研究;主流媒体做大做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问题;舆论监督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外宣传研究;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对外宣传与国际舆论斗争;对海外华侨、华人的新闻宣传;新时期对台宣传;党报的事业发展与机制创新;新闻宏观管理制度建设与法制建设;国内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新闻行业组织功能与行业管理;政府部门与新闻媒体关系;港澳台新闻状况;中外广播电视发展现状比较;对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跟踪研究;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和管理;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及相关政策法规;出版业体制改革与管理;高等院校出版业发展与教材建设;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外国新闻学传播学的跟踪研究。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信息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自主创新与信息领域重大技术开发;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学习型社会建设与图书情报事业改革创新;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应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图书馆用户结构和用户需求结构变化;网络模式与技术创新;信息载体多样化时代的国家信息发展战略;信息资源法律框架与体系构建;我国图书情报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图书情报档案队伍建设与专业教育;我国档案文化遗产及价值;我国特色文献;学科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国外图书情报学科的新进展。

  人口学 科学发展观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国人口发展战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关系;我国人口城市化道路、模式、问题及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城市化的经验教训;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流动人口聚居社区与城市贫困问题;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人口转变与人口健康;新时期生育政策;独生子女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人口统计方法;重大人口问题的跨学科研究;人口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国外人口学跟踪研究。

  统计学 统计学学科体系与现代统计教育体制;统计学学术史;全国统一、独立的政府统计组织体系与改革创新;适应中国国情的统计调查体系与制度;统计立法;国民经济核算的一般理论方法与专题研究;标准化工作中的统计方法;住户调查方法;适合中国国情的抽样调查方法和普查方法;经济计量学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虚拟经济的统计核算方法;统计指数理论与应用;环境质量指数;遥感调查的统计分析方法;国外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制度比较。

  体育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体育事业的关系;我国体育发展战略;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综合研究;我国竞技体育的规模、速度和效益;世界竞技体育割据与发展趋势;竞赛制度改革与创新;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及服务体系;体育精神;体育工作评价标准;农村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体育法制建设;体育学理论和学科体系。

  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及发展创新;国外有影响的教育教学理论;中国教育基本现代化;科学发展观与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目标、战略选择和对策;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实践模式和评价机制;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及实践案例;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化的方向、思路和对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和质量评估标准;校本教研制度创新;教师教育制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成长状况与民族竞争力;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教育机会供给、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教育创新;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观、发展模式与质量保障;高等学校产学研相结合和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政府职能转变、教育责任定位与教育治理制度关系;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与学习方式变革;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立法(包括学校法、终身教育法、少数民族教育法、特殊教育法、教育投入法等);教育成本与教育收费;我国大中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援助的系统;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结构体系和体制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改革;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公民教育;青少年公民素质和思想道德状况发展评价;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下的学校德育实效性;师德建设与学术道德建设;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教育基础理论构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评价;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干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及其干预;当代学校美育、艺术教育的理论及有效途径;新时期民族教育政策创新;民族教育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军队院校教育整体转型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国名校和教育家。

  艺术学 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基本原理;毛泽东、邓小平文艺思想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与实践;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文化艺术与科学发展观、先进文化及和谐社会建设;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及文化国力;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问题;中华艺术通论;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艺术学科理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抢救、保护与利用;音乐史学;中国戏剧艺术史;中国戏剧艺术发展问题;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电视剧美学与类型;信息时代新兴影视表现形式的发展;中国舞蹈的起源及其文化意义;中国民间舞蹈史;美术基础理论;当代中国美术发展与应用;美术设计、动漫影视制作及其产业化发展;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体系及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文化生态保护与地域特色文化;文化艺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文化艺术信息化建设;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文化艺术市场、文化安全及其政策法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比较与中华文化艺术"走出去"战略;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军事学(略)


 楼主| 发表于 2006-6-30 22: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发布

找呀找呀找呀,找不到民俗学在哪里。
发表于 2006-6-30 22: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发布

哈哈,民俗学是水中盐、花中蜜,融化在社会主义的每一个角落里。
发表于 2006-6-30 22: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发布

戈兰 于 2006-6-30 22:14 写道:
  中国文学 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新时期我国文学创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文艺思潮;当代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派问题;观念变革中的文艺审美尺度和标准问题;创作自由、个性化写作和社会责任感问题;文艺作品中的歌颂和暴露问题;当代文学的非理性主义倾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贡献……  

虫虫们,这里有大大,快来抢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8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