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83|回复: 1

【征文】柯榮三-《公論報》「臺灣風土」副刊──婁子匡抵台之後首度發表民俗學研究的刊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 15: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本文首先回顧前人對於「台灣風土」的認識情形,發現若非「台灣風土」的主編陳奇祿為眾人細說當年,我們對於「台灣風土」的認識,至今卻恐怕只能略知皮毛,甚至會出現些許不該犯的誤差。透過作者索引與耙梳譯稿來源,相信能讓我們更進一步掌握「台灣風土」的面貌。
其次,目前可見的文獻資料顯示,1949年5月婁子匡抵台後,因著對民俗的熱愛與感情,不僅「是這個『台灣風土』周刊的忠誠擁戴的讀者之一」,更很快地在1949年6月前後,便與「台灣風土」進行首度接觸,為陳益源師所言:「依我觀察,婁子匡稱得上是大陸遷台民俗學者中,最先關注台灣民俗、最能入鄉隨俗,也是最肯結交台灣民俗學者的第一人」之語,提供另一有力的佐證。同時,「台灣風土」也成為婁氏抵台後最先發表民俗研究的刊物,總計於其上登載過:〈中國底民俗學研究〉(第58期,1949年7月12日)、〈關於閩台同型的民譚──邱妄舍趣事試探〉(第63期,1949年8月23日)、〈民間俗信中的孔子〉(第65期,1949年9月6日,署名「子匡」)、〈稻種由來的傳說──中日紅米研究的卷頭語〉(第169期,1954年4月19日,待續)共4篇文章,數量雖不多,但歷史意義卻十分重大。
1963年10月25日,婁子匡在《中華日報》發表〈台灣光復後的文化發掘與整理〉一文,乃著眼於「台灣風土」是台灣學者們自力更生培育出來的一塊園地,高度肯定「台灣風土」集合眾人力量所累積的學術成果,可惜的是,後人卻似乎沒有先行前輩的眼光,徒讓「台灣風土」的價值,有逐漸湮滅於故紙堆中的可能。

【關鍵詞】:台灣風土;公論報;婁子匡;台灣民俗;民俗學

339 KB

发表于 2006-7-5 16: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征文】柯榮三-《公論報》「臺灣風土」副刊──婁子匡抵台之後首度發表民俗學研究的刊物

海峡两岸民俗学的渊源与交流,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话题,台岛民俗学研究滥觞于日剧时期,光复后的台湾民俗学研究在凸现台湾与大陆的文化渊源、理解台湾本土传统、清除皇民化意识方面功不可没。但也许由于民俗学的特殊性质,台湾民俗学和大陆民俗学之间的交流一直若断若续,随着新一代民俗学者的起来,应该是我们重续这一学术血脉的时候了。
柯兄大作因此具有了特殊的意义。读后,很喜欢。
有一处,窃以为值得商榷,文章22页说:

婁子匡藉由「台灣風土」的版面,明顯是希望能得到如當年顧頡剛徵集孟姜女故事之效。「國語寫的,日語寫的都好」,說明婁氏很明白戰後初期台灣的社會條件,乃是使用日文勝過中文,若以今日的眼光來「苛求」,或許我們還會說:如果能加上一句「用台語寫的也好」就更完美了。

这里提到“台语”,如果是指汉语的台湾方言,比如与闽南话、粤语等汉语方言并列的台湾方言,在概念上当无问题,但依柯兄的意见,用来与“汉语”、“日语”并列显然就成问题了。
其实,在娄子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压根不会有“台语”这回事儿。
“台语”概念股,应该是这些年随着阿扁们的炒作才出现和升值的一只股票吧。
有时,学术演说常常会不自觉地中了意识形态话语的圈套,这当然得怪那些无事生非的政客,怪不了这篇文章的作者。
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 本帖由 戈兰 于 2006-7-5 16:29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1: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