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81|回复: 7

梅山槐花坪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7 17: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苏崢嶸

    按农历的月份来讲,槐花坪习俗,正月里有拜年节。拜年的顺序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但如此之外,又要舞龙舞狮舞春牛。舞龙舞狮是常见的,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说一说梅山苏氏亘古流传的独特风俗“舞春牛”。舞龙舞狮是白天的“故师”,可是舞春牛是“夜(读ya )故师”,是夜里的活动。这“故师”一词,肯怕就不是这样简单的说法。“师”者,兵也。故师,是不是过去的军队?舞龙舞狮是白天的故师,是白天的军队;舞春牛却是夜里的故师,是夜里的军队。都与武艺离不开。都是与古梅山人抵御外侮,拥兵自卫,拥兵自重,占地为王分不开。
    1.舞春牛的时间:舞春牛也象舞龙舞狮一样,是新年正月里耍的。具体的活动时间是从正月初一耍到元宵节为止。在这期间,又以夜里的活动为主。
    2.舞春牛的地点:地点是舞春牛那院落的周边的附近院落,而且要事先就通知好。人家事先作好准备接待。
    3.舞春牛的人数:至少要在八十个人以上,多多亦善。小孩和妇女都可以参加。
    4.舞春牛的目的:一是报春,二是希望来年有一个好收成,牛肥马壮。三是表现舞春牛院落的姓氏的文武才艺。四是联系情感,有上门拜年恭贺新禧的意思。
    5.舞春牛所要准备的道具:一是春牛,它是用竹篾扎成骨架,编织成一个结实的整体,头、身子、尾巴齐全,然后,用硬厚一点的纸裱糊好,再加绘画,把春牛的眼睛鼻子描画出来。再用一块大青或蓝印花布罩在背上,遮住牛身就成了。编织得小的春牛一个人撑在牛肚子印花布内舞,大的就是两个人舞。二是要有至少四面开山大铜锣,一付八面锣鼓,唢呐(一整套吹打),三是要旗帜,十面以上,四是要牌灯一只,(这灯上写明舞春牛的院落姓氏名称,归为首的人擎着)鱼虾等水族彩色灯笼一套,(这些灯都是擎举在头顶上,走在春牛前面的)每人要办置一只提笼,不论形状(提着作煦明用的灯笼),五是要具备表演十八般武艺所须的刀枪剑戟,铁尺流星叉耙等冷兵器。六是准备好踩小调子的服饰(一般女的头戴凤冠,身穿绣花红裙。)古时男的是穿大裤头大裤脚裤,对襟布扣子衣着,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大裤头大裤脚裤子被淘汰了。还有一些如手帕,花篮等等必需的道具。
    6.舞春牛的程序:一是舞春牛报春;二是是踩小调子搞笑;三是表演武艺。结尾是向主东恭贺新禧,贺一些大吉大利的话散埸。
    ①舞春牛的队伍一到目的地,东道主族老就放鞭炮相迎,接到院落中一宽阔的大坪里围成一个大圆圈,在扛牌灯的领队讲完几句礼邈性的开场白之后,春牛就入场跑圈子,把场地扩大,然后是它竖起身子扬蹄打拱作揖,以哞哞叫声谢场,再作摇头摆尾,打滚等各种动作。
    ②犁田播种,踩小调子。(有两个人踩的,有四个人踩的。)开场四句话是;“立春立得早,黄豆黑豆结得好,立春立得迟,黄豆黑豆结得齐。”这开头是一本正经的报春催种的小调,然后是搞笑了。
    ③耍武艺。小孩们耍在前头,大都表现一些扎实的基本功。打桌拳展示身体的柔韧性,轻功的扎实,练左右拳子展示桩功和出拳的方位是否正确,是否干净利落。而且,打出的拳头是虎虎有声,出半手、留半手,强调自卫。下盘是强调扎实的桩功的黑虎教。真家伙是后头的大人们展示的 。梅山人特别讲究耍耙这惊险绝技。我在时荣文秀公的香火堂,我看到了端坐神龛中的铁马贺君三郎,右手擎在头顶上的那把叉,就是梅山‘故师’队耍的叉耙,贺氏与得常公是郎舅关系,这叉耙的绝技是不是贺氏所传?这耍耙的绝活,肯定与我们上洞梅山打猎有关。耍耙要在头脑颈项上,背上耍,在手臂上,脚腿上溜耍,要从腋窝里抛上天空,要从胯下抛上天空。要从面前抛上天空,一直到看不见耙叉影子。耙叉倒掉下来,从耍耙的鼻尖边落下,钉到耍耙人的胯中地上。还要抛向天空,耍耙人翻几个空心筋斗,耙钉到胯中地上。还有许多的惊险动作,譬如从半空中落下,钉到手边,脚边等地方。这些难度大又惊险的武术项目,使在最后。使叉耙就叫做扫场叉,使棒就叫做扫场棒,打拳就叫做扫场拳。都必须要有绝招和特色,使人不敢小看而轻举妄动。不然的话,东道主中就很可能有人不服,走入场中和你比试,你比不赢就下不了场,如果自动放低,或要东道主的族老去作工作,那就出丑了,如果互相不服就会动武,就要靠打出人家院子了。这寻衅闹纠纷的事,如非是以前有了过节,一般情况下是少有的。
    梅山苏氏尚武,这是很普通的现象,哪个家里生了三兄四弟。当家的必定要安排一两个终身不娶,苦练武功。这是古代承传下来的祖训。就我的祖上来说,我爷爷、满爷爷就是一文一武,爷爷单名一个“枫”字,菅理着槐花坪的事务。满爷武功很好,好打抱不平,九岭十八坡中人称他传棋力象。到我爸一代,伯伯先周先安是大杷师,都终身不娶。民国时,在锡矿山(我们这地方,俗称锑都为锡矿山)因我爸不同意加入川匪,匪首授意其侄子提只小狗放到我父头上挑衅,父亲打了土匪头子谭润龙的侄子,(当时我爸比匪侄年小,)至使二位伯伯与匪闹糟,手拿钢钎铁尺,背靠背打过陶塘一条街。我爸也是个武功很好的传奇式人物,抗日战争时期,被鬼子围在湖北厂窖战场,亲眼看到了鬼子的烧杀。他不但把槐花坪一二十个兄弟一个不少地带了回家,还救出了新邵黄家十几人和厂窖的一个孤儿。梅山苏氏的忧患意识,是一脉相承的,是祖宗的遗训。
    正月初九日,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槐花坪的老人们,在这一天的早餐,在自家的厅屋大门口,摆设三牲酒体,焚香烧纸,顶礼膜拜。今年的这天,我见到邻居一对老夫妇(苏先银,八十五岁,其妻谢氏,七十七岁)在祭拜玉皇。据我所知,正史中没有正月初九是玉皇生日的记载,只有历史上的楚人尊祝融为天地间至高无上的神,当然在中国的神中,就是玉皇了。这在屈原的《东皇太一》篇里有所表现,它所歌的东皇太一是祝融。据司马的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记载,“重黎为帝啻高辛氏 居火正,甚有功,能见融天下,帝啻命日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啻使重黎诛之不尽。帝啻乃以庚寅日诛重黎。”。《梅山苏氏歌郎本经》的第五《古作盘根》中有这样的句子;“何人先死?何人后亡?”“东皇公先死,西王母后亡”。把祝融的先死与王母娘娘并论,把祝融唱成玉皇,这不会是不懂以上这层关系的梅山苏氏历代歌郎的故意。
      农历二月是梅山人的土地节,是土地公公的生日。据铎山镇谢承送(男,汉族,现年87岁)说,土地公公姓淋,浑沌初开时,土地公公是天生成在梅山峒中的一个石头人身,经洞中水流淋洗,有了灵气而成仙的,它在世界上比任何教派教门都大。我们梅山人敬奉土地神,特别敬奉的是猎户和农夫。土地神拥有的是地大物博,可是它的庙窄小寒酸,农夫在山野间用四块小石板就给它架成,也没有神像。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就在那里面享受猎户和农夫的香火。就是有人发心,一本正经给他们起造的庙,占地也不过列个平方。我曾经在界牌关上看到一个,在门还撰写有一幅古字对联,记予雅士共考:日月晶   ,月朋    。二月二日这一天,古时的梅山,在土地上讨生计的人,这一天是不动土的。还得去土地庙烧纸供香。                                                                           三月清明挂扫是梅山地区的普遍活动,可说是人人出动的。活动时间是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这段时间。据祖辈传承,在这段时间中给祖宗去修理坟堂,打扫墓地,挂纸钱,放炮,供香,都是百无禁忌的。不论任何地方,任何时空都没有神煞作梗。所以,不论男女老少强弱者,都可以放心地去任何地方扫挂修理。梅山人尊祖,根据亲缘关系,逝世的人,大都集中葬在一块大墓地里 清明节这天,大家都去扫墓挂纸,气势甚是浩大。漫山的炮响烟雾,漫山的人流,漫山的白色纸钱在风中飘舞。偶尔传来新坟前的哭声,浩大的场面气氛显得极为悲壮。
    纸钱:作纸钱的材料是以本地出产的土纸,俗名叫烧纸,裁成六寸见方,用钱凿打凿成四行,每行五个,共二十个一张的铜钱通宝形式。这是用去烧的。还有用去挂的是白纸,最多用的是,“文烟纸”,裁成条状,约三尺左右长,四寸左右宽,从中间打凿三行通宝钱。这是用去坟墓上挂的。
    作纸钱的工具:1,钱凿;铁匠用铁打制而成,约五寸长,上头平整,下头是一个锋利的通宝印模。2:打纸砣,它就是一筒一米左右长,一尺五寸以上直径大的杂木制成。3:锤子,锤子只能用木锤,不能用铁锤,用铁锤打制的阴钱逝世了的祖宗是不敢使用的。4:制阴钱:就是把裁制好的纸平放在打纸砣上,左手掌握好钱凿上下,右手握锤,锤击钱凿上头,有计划地打凿到平放的纸上就成了。现在发展到了烧伪造的人民币,用红红绿绿的纸打制阴钱。在六修梅山苏氏族谱上记载,在槐花坪的水口山百吊虎那悬崖洞里,发掘出有开元通宝,在梅山地区到处有唐朝时期的墓葬。所以,清明挂扫这一古老的活动形式,就 我所知,可以上溯到唐代。槐花坪院落东边的墓地里,最古老的墓葬是明朝的,可是院落西边,葬有宋朝熙宁年间的。据苏东升(男,三十三岁,汉族)亲眼所见,说:“挖掘开那个墓时,有一股臭气,棺材已完全腐烂,有三个熙宁通宝摆在中间,分头腰脚跟放置。还挖出了一只绿色的塑料碗,只可惜挖烂了。”我去调查开地基挖出墓的苏中祥家,苏中祥妻说:“是挖出了许多这样的通宝,还挖出了一只塑料碗,只可惜挖烂了,”我当时就告诉她说,宋朝时还没有塑料产品,那是一只很值钱的瓷碗。如果说象塑料一样轻薄的话,那真是一个宝物。我要她拿来看看,她说送到她弟弟所在的银行兑钱去了,现在还没有回音。后来我又去单独调查苏忠祥,苏忠祥说:“只挖出一只小酒盅,是在挖掘出熙宁通宝的墓中挖出来的,在那个墓的脚头,还挖出了许多九寸长六七寸宽八九分厚的瓦片。只可惜都挖烂了。那个墓的棺材的外面是用石灰扮了一个长方形的水缸一样的框装着的,那个框,我用大铁锤都打不烂,于是,我的房屋也就起在它的上面了。”当然,谁也不知道他们还挖出什么没有。这地方的墓葬我们梅山苏氏现有的族谱上没有记载。我们槐花坪苏姓的老院落是在镇山岭下的山弯里,因为不好住,才搬迁到现在的这个地方,改建成沙锅厂。根据这个情况和山脉的走向,以及现存的实际情况看来,苏忠祥建房的这一大片地方,是一大块古墓地,其中还有唐朝时的坟墓。大都现在开成了农田。由此可见,我们这个家族在古时候,肯定是这一片土地的主人。我们现在的族谱,仅能见到关于得常公的记载,据苏业江先生《梅山苏氏调查之一》一文说,得常公以前的太公有文盛公,那么文盛公之前又是谁?九岭十八坡中这些唐朝的墓葬陇窠里葬的是谁?槐花坪这宋朝墓葬里的是谁?总不能让别人葬在我们自已的屋门前吧。我可以断定,在宋朝时我们的祖宗居住的这块地盘上,在这深山老林中,绝对没有谁人方便落葬。
    在四月里,槐花坪老辈们传,四月初八这天是牛的生辰八字,牛的生日;又说是蚩尤的生日:又说吞口菩萨的生日也是这一天。同时也说是佛祖的生日,在这里把普渡众生的佛祖与牛和蚩尤等同起来,古梅山人的正宗宗教是巫教,佛教是唐宋开梅山后带进来的。对佛教的这种作法,是不是一种演绎。这是有待学者们考证。
    四月里,还有一个夏至节,这是历书上明确记载,全中国都有的,不足为奇。但是在梅山,有一个普遍的,约定俗成的纪念形式。这一天,凡是在土地上讨生活的,不论是猎人,农夫都是要敬奉土地公公的。他们要剪大钱(用两寸见方的文烟纸,剪成通宝模样)散发到他们耕作经营的土地上去,恭请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到他们家去分享他们在土地上的所获。并且还一定要买鱼肉,作成三牲酒体,首先敬奉。古梅山的猎人农夫,不论是不是节,只要是他们带着出门在地里吃喝的,自已吃喝以前,总是要先倒一点在地上,敬奉了天地才自已吃喝的。
    五月初五这天是当午节,当午节是纪念祝融的后人楚国大夫屈原的,这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了。根据《史记》来说,槐花坪苏氏是与屈原同宗着祝融,多少是有些亲缘关系。这些,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读过《史记》,又没有看过姓氏探源等资料的人,是不明白的。可是,槐花坪人是把它做为家里的节日一样地过的。五月五日的清早,都要去抢当午水,谁最先抢着当午水,那一家就最先发,人也发就财也发。这个风俗与古梅山老人逝世了,儿孙们要喝老人的洗澡水那古俗如出一辙。还有,五月五日的清早,家家要到野外去弄些艾叶枝叶,茱萸枝叶,或株树枝叶,钉子树枝叶,插满门窗过道。配些大蒜水,洒遍房屋四周。这些作为,据老辈传说是避邪去秽的意味。但据我推论起来,是乎与唐时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的风俗主旨没有什么区别。那又意味着少了兄弟谁呢?如果说是纪念少了楚人屈原是兄弟,那古时候,我们的前辈是楚人而不是汉人。
    六月六日是孟姜女为远征去北修长城的丈夫晒衣服的日子。梅山人也就是这样传。并且有梅山苏氏的歌郎本经中的歌词:“别人晒衣有夫穿,我晒衣服塞笼箱。”  这闺中怨妇的悲凉作证。
    六月十九日,是观音大士的生日。据我隔壁的谢(女,现年七十七岁)说,观音大士有三个生日。还有二月十九,九月十九。二月十九是她的真生日,六月十九是她被火烧死的日子,九月十九日日是她死后复苏的日子。谢说,观音大士是庙庄王的三女儿,也说是三公主。三公主的观音迷恋上了修行学道,流连在寺院里不回朝。她的父亲庙庄王说要她嫁人招驸马。可是她说是不嫁人,庙庄王一怒之下,一把火把寺院烧着,观音三公主横下了一条心不躲火,打坐在火中被烧晕死了过去。突然一只老虎奔赴火中,把观音衔着,跑入深山虎窝里去了,老虎在虎窝里温存着观音三个月后又活了过来。庙庄王因为心存歹毒,身上生出五百毒瘤,朝中太医,天下所有医生都治疗不好。观音大士得道后,化变成一个道姑入朝,去治疗她父亲的病。当时,她的两个姐姐也在庙庄王身边。观音说庙庄王的病要砍下亲人的一只脚一只手,熬油涂在毒瘤上,才能治好。两个姐姐听了后说:“砍了脚,砍了手,人还怎么活?”于是观音就说:“你们不砍我砍。”然后观音就砍了一只脚和一只手给她们去熬油。并说;“亲生的骨肉,也是只考虑自已,这真是人世间的悲哀。”说完这话后,观音就长出千手千脚来。庙庄王的毒瘤涂上观音手脚熬成的油,立刻就好了。庙庄王不知她是女儿三公主,就跪拜,观音因为已经把骨肉还给了作父亲的庙庄王,就接受了。作皇后的母亲来拜,她不但不敢接受,反而先拜上了四拜,就不见了。母亲听到了女儿“母亲,对不起,久违了。”的话,庙庄王和两个公主就只听到远远传来的仙乐声。这是一个流传在我们梅山地区的,很美妙的故事。
   七月十五,现在定为鬼节,过去我梅山地区叫月半节,称为“中元大会”。现在我梅山地区的老年人都不称鬼节,认为是祖宗回家探看后裔子孙,把太公太婆叫为鬼,视为不敬。其实梅山人就是信鬼。梅山人的月半节是这样过的;七月七日,太公太婆就回来了。后裔们就开始敬酒体饭菜,并且要烧香烧纸钱。(注意;不论任何祭祀,牛肉不能上桌子供奉天地和祖宗),一直供敬到七月十四日晚餐,烧好多的钱纸,包箱打发太公太婆回去。包是什么呢?包是用纸包的纸钱。它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和写法。竖起从左至右分三行书写。第一行开头降两格写;“上奉”二字。 中间一行写;“久故某氏历代高曾祖考(妣)九泉受用”第三行写;天运公元某某年某某(按天干地支搭配运算书写)岁中元大会谨寄。背面写一个大“封”字便成。城里人怎么过鬼节?如果不好过的话,要不要再来一个农村包围城市?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梅山地区除了宋朝开梅以后,从中原渗透的亲人团圆的纪念意义以外,还有一个特别的纪念意义。那就是杀“老子”。元统治者占据梅山以后,施行淫虐,自称为“老子”。谁人聚媳妇,那媳妇的初夜权是‘老子’的。又害怕梅山人的强悍,规定只许五户人公用一把菜刀。在梅山苏氏的发动组织下,利用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的古风俗。在月饼里传递统一行动的命令,在一夜之间把所有在梅山的元统治者“老子”杀掉。于是就有了个反对淫虐的外族入侵的历史纪念意义。
    在古梅山的苏姓人中,还普遍传说着白露节后的天空不见清朗的十天,是韩王韩信的天下的故事(现在还健在的苏先银传说,八十五岁,男性,槐花坪人)现将故事简略地记述于后;韩信窥见了阳镜明地仙探看到的一处天子地,他在舂米时,把母亲在碓下舂死,偷葬到天子地里。后来阳镜明知道了,就在其母的墓前说;“如果韩信得了天下,那是事无天理,如果韩信得不到天下,那是事无地理。”因为他不孝,天理难容。以致后来受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遭受未央宫之祸。被刘邦杀了以后,阴魂不散,捧着头与地藏王去论理,地藏王论不过韩信,上告玉帝,因为韩信有地理,玉帝也无办法,只好折中,给了白露节后不现清白的十天天下给韩王。这些故事是有含意的,供与专家去考证
    赶夜(ya)山;槐花坪人打猎是最大的一项爱好,除了白天背铳带狗上山打猎外,晚上也带狗上山。这就叫做赶夜山。赶夜山定当是有月光的晚上。八月以后的夜色,月明星稀,虫毒秽气也相对地少了。这种活动较多了起来。我们带着家养的猎狗,跟着福叔(苏先福,已故。他父亲、爷爷祖辈都是猎户,很富有,田土钱财都是他在时耗掉的。他思想活跃,梅山旧俗什么都通。)上山。上山了,狗走在前面,我们这些小伙子持着猎叉跟在狗后,他跟在我们后面。他身上带着香、纸钱,躲避着我们在大树下或大石头下插香烧纸敬神。(那时是破除迷信的时代)有一次,我看见了,问他敬什么菩萨?他说敬梅山。当时,我不知道梅山是什么。一听到狗叫,大家飞快地往狗叫的地方跑去。如果猎物凶猛个大,狗们就围攻,纠缠着等待我们去叉取;如若猎物小,狗就刁着或拖拉着送到主人身边,每次进山,必定有所收获。把猎物扛回家,就剥皮、分肉、会餐。猎物的头、皮是福叔的,肉是见人一份,肚杂是一锅烩了。待他在他的堂屋供桌上敬了神之后(他敬神时,生的也敬,熟的也敬的)。然后是会餐,他告诉我们喝酒。
    福叔捉野兽的方法很多:一是架弩箭。在野兽必然经过的路旁架上弩箭,弩箭的机关上拉出一根细小而又有韧性的绳子,野兽横过,触动机关,就会被射中。二是架弩铳。与架弩箭一样,不过弩铳里是放入硝药、铁丸。野兽触动绳子,就会被打中。这是针对强大凶猛的野兽,如虎、豹之类的。三是挽车;就地取材,在野兽必然经过的路旁的楠竹上缠上绳子,把楠竹扳弯下来做弓,绳子上做个圈套,安上机关,埋伏到野兽必然路过的路上。野兽踩上圈套,就拴住野兽的脚,吊上空中。四是做托;这是针对较小的野兽的。用一块大石板或木板,用一个机关把石板或木板的一方撑起来。机关上用放上诱饵的杠杆连接,野兽去吃诱饵,踩塌杠杆,就被压在(石板)托下。五是放野兽笼子;笼子有用木做的,也有用铁做的。木做的关小的野兽,铁做的关大的凶猛的。笼子门口,装有机关连接的闸门,野兽进入笼子里去吃诱饵触动机关,就被关住。六是做陷阱;在野兽必然路过的路上,掘好陷阱,陷阱底部安上竹签或刀片,伪装起来,专待野兽踩塌掉入陷阱。
    一年到头,十二月里有个过年节。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祭灶神,燃灵香,供素食斋粑(所谓斋粑就是大米粉作成,蒸熟,不沾油腥,象银元一样大的粑粑。)灶神又叫奏善灵官,家主要求他上天去传好莫传丑,传善莫传恶。此后几天就是杀猪、舂糯米糍粑。杀猪也要择吉日,不能是还刀丁的日子如果是还刀丁的日子,动刀杀戮,不利于家主(所谓还刀丁忌日,是根据历法推算的),
    舂糯米糍粑是历传的古俗,简单记述于后。工具;1、礁臼:礁臼是石匠用一砣四方的四百斤重的青色石灰石打造而成。上面正中间打制成一个一尺深的半圆球洞,然后,打出四个角和边,横面四方打凿瘦一些就成。2、印盘:木匠用一块四寸宽、两尺长的木板雕刻而成,一块木板上有四个镂空的,雕刻有花鸟的印模。3、粑棰:用禫木制成,两米长,中间手能把握住,两端头大有一尺五周长。把蒸熟了的糯米饭倒到礁臼里,一对粑棰就在糯米饭里揉,揉好后就举起粑棰舂,打好后,粘在粑棰上,两人把它举放到案板上(案板上撒了一层薄生米粉防粘的)有人用湿稻草绳缠住粑棰粘粑的端头,把棰的转动棰,持稻草绳的把粑缠下在案板上,有人把粑揉成条状,抓成个,放到印盘里印成圆饼状糯米粑。现在的梅山人打糯米粑,与苗族人打糯米粑大体相同,但方法更为完善,更为讲究。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17: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山槐花坪习俗

  人生到死了所要经过的一些风俗;一是怀胎的妇女要注意到不能跨牵着牛的绳子,恐怕小孩生出来是个牛哑巴。二是要注意到产难伤亡。产妇门面上挂秤驱邪。三是第一个探生的人(除了接生婆婆和产妇的亲人以外)一定要在产妇家吃酒,不然这个人身体一定软弱一段时间。四是小孩出生洗净后接生婆要赞几句好话,拿一个鸡蛋在小孩的头上溜几下,这与小孩的胎盘(俗称包衣)要藏到活水地方是一样。这意味着小孩长大以后活泼聪明,能够呷到活水,不卖苦力。五是小孩子出生三天以后,要作酒席庆贺,叫做打“三朝”。外婆家要用木方雕制的汉漆漆红的俗称萼笼担子,挑一担鸡,一担染红的鸡蛋来贺喜。而且,男家要谨防外婆是产难伤亡的梅山变化的,挑来的东西都有要过秤。鸡是外婆给女儿补身子的,红鸡蛋是要去一家一个地送给全院落所住的人。以示某某家有了喜。作父亲的作这样的事,并且是约定俗成的。俗话称“爷打三朝,崽作寿席”。六是摘周(就是给小孩作一周岁洒席庆贺)。外婆家必须根据家底,给小孩作衣服,所有穿戴的东西。必须挑一定数量的谷子来。给外甥置衣添食。七是作父亲的要请算命先生根据儿子的出生年月日打流年簿。如果说小孩的命太重,八字太大,就要取贱名或拜寄残疾人或自然界有灵验的石头、古树作亲爷亲娘。有水平的算命先生,在流年簿上把小孩一生的关煞具明。并要指导父亲,怎样渡过难关,消除恶煞,使小孩长大成人。八:譬如小孩在命里带将军箭(梅山是个多将军箭的地方,到处都竖立着分路碑)算命先生就会告诉作父亲的去请人竖“分路碑。“碑”与“牌”偕音,“分路碑”犹如“挡箭牌”。作父亲的就要去请石匠,打分路碑竖立到岔道口。指示不识路的生人,依照碑记的指示,无误地去到目的地。分路碑的材料是石板。形式犹如齐头的墓碑。在碑的上部雕刻一把弓,弓弦上搭三支待发的箭。碑面的中部,中间从左到右竖刻着“箭来碑挡,弓开弦断”八个大字。左右两面边镌刻着“左走哪里,右走哪里”。的指示。在碑面的正中间,刻上求吉信人(父亲的名字)某某为男立字样。这也意味着;分路碑它不但挡住了将军射来杀他儿子的箭,救了儿子的命,也帮助了别人。或许也就是它的因果关系吧。可是,在梅山没有给女孩子立的挡箭碑。这就说明女孩子不带将军箭。行军打仗,抗拒外侵,古来是男儿的事,所以,这将军箭只是男儿才能遭遇。九是收疆:收疆就是收魂,把流连在外的魂魄收回原体。小孩子如果身体孱弱,晚上睡觉作恶梦,又不爱饭菜,就要请师公、道士或和尚收疆。尤其是师公和戏子最里手,据说他们是全传(其他的如道士和尚,师父相传时留去了一手的)。收疆的地点是小孩居住的堂屋里。收疆所要的材料是一小杯米,三块三原色的薄布,信香纸钱。收疆时,师傅要燃香烧纸钱,启动他的前人师祖。将三原色的薄布罩住那一小杯米,把持在手中,对着小孩施法,收起头上三魂,收起腰上三魂,收起脚上三魂。收完魂后,将三块三原色的薄布包住杯中的米,放在小孩睡的枕头下枕三个晚上。然后,把枕头下三块布里的米拿出来,煮熟给小孩吃了,再将那三块三原色的小薄布扎成一个小结,用绳子拴住,圈住脖子,带在胸前七天就好。十是喊魂。如果小孩在外不慎受了惊吓,出现象(九)一样的现象。就喊魂。喊魂是梅山地区一种最古老的,不请有法术的人,而是自己的亲人把小孩的魂喊回来,归复原体的方法。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小孩的母亲,或是奶奶、外婆。在傍晚的时候,喊魂人与小孩(成年人,没脱大童关,也就是说没满三十六岁的人,也这样收魂)。站在所居住的房屋的厅堂门前,喊的人或搬梯子,站在梯子上,如果记明白了被惊吓的地方,就可以直接到那个地方去喊。喊的人喊被喊人的乳名,“某某保,回来啊。”被喊的人就应着:“回来了。”一直喊应到被喊的人睡的房屋里。喊的人双手平行相对按住被喊人的头,双手的大拇指从额中间向两边额角抹三下。边抹边说着:“某某保回来了,魂魂归体,魄魄归身啊。”这样一连喊三天,就好。十一是扬关渡挢:扬关渡桥是小孩体弱多病,很难带养,才请娘娘(女巫婆)作这项法事的。首先,求吉信人要去讨请至少三个庙王的各种色彩的布条(至少要包括有三原色)名日千家布。要到山上去砍一截楠竹尖子,不要去掉枝条,(那红红绿绿的千家布在作法事时要扎结在这枝条上的)还要请篾匠织一条形似拱桥的篾桥做花树座,待法事后横跨插到小溪或小沟坑上的。这花树桥座下的溪坑代表着三十六关和七十二煞,那条篾桥是娘娘给小孩建造的渡过这些难关的必经之道。过了这些难关,就是花树前头万木春了。这法事是属于报娘娘作的(报娘娘是女巫中的一个种类)作这法事时,女巫要启动前人师祖,然后是报神,全身抖动,双手拍着大腿坐定,助手相对坐定,王公王母,站在他们两边(王公王母,必须是一对六十岁以上,孙崽满堂,又没有损伤过一个的,很有福气的老夫妻。)助手拭出一把剪刀给巫婆,又给绳子的一头给巫婆。绳子上串着九个通宝古钱,助手和巫婆用剪刀将古钱在她们拉直的绳子上推来推去。一边推,巫婆一边唱,唱完过一关的法词后,巫婆就要大声问站在两边的王公王母:“渡得过吗?”王公王母必须大声地回答:“渡得过。”同时把抱在手中的病孩,由王母手中,从串古钱的绳子上,接过到王公手中。这样循环往复,渡过三十六关,过了花树,法事就算完毕。二十二是扦煞:这是梅山的一种简单而霸蛮的压煞方法。如果小孩,包括没脱大童关的人,(没脱大童关的人是三十六岁以下的人。)出现出虚汗,脸色青白,或肚子痛等现象。当家人就拿来一根楠竹制成的梧扦(两头削尖,用去扦插柴捆或稻草挑担回家的简易生产工具。)竖插到堂屋大门口前沟坑里,从梧扦上头淋下一勺水,口中大声喊着:“天煞归天,地煞归地,百无禁忌。”煞就消了,人就好了。十三是煨胎:人说有三魂七魄,这是一般的说法。师公、道士、和尚、戏子给人收魂,都要念:“收起头上三魂,收起腰上三魂,收起脚上三魂”魂魄是精神的,但是它到底以什么形式存在。科学上还没有客观具体的结论。不过梅山地区的跨越世纪的伟人毛泽东主席论断过,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不断循环往复,梅山人看出生魂是人体形式的,这屡见不鲜。煨胎就是因为现在出生在世的生命,已有部分魂魄脱体投胎去了,影响现世生命的身体健康,如精神晃惚,体弱多病。因而采取的打胎保命的手段。具体的做法如下:剪取病人一些手指甲脚指甲和一小束头发,和一个鸡蛋,用泥巴包裹在一起。扦上三个针,放到火灰里煨着,煨 胎的时间:点燃一支香,待它燃完为准。煨好后,把煨好的鸡蛋放在失了魂的人的枕头下枕三个晚上就好。这叫煨哑巴胎,是没有什么阴教工夫的百姓,自己行使的方法。如果请巫婆去作,就不要病人的脚手指甲和头发,也不要针,只要一个鸡蛋,三根青线,就成了。她们的做法如下:信人请求巫婆作以后,巫婆就请起前人师祖,问卦,然后将走了魂的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搭配成的六十花甲)写在鸡蛋上,然后,巫婆将三根青线在手指上捺九下,在鸡蛋上从中缠绕三周,放在火灰里煨着一支香燃完的时间。拿出来后,三束青线神奇地完好如初,信人拿回去,根据男左女右缠到走了魂的人的手上,鸡蛋就吃了便好。也有蒸胎的方法,也是巫婆做的。请神以后的具体做法如下:用一个蒸米饭做酒的蒸茏,将扎束好的稻草人穿上衣服,也要写上生辰八字,放入蒸茏,草人身边放一把尖刀。盖了蒸茏就蒸,盖上排放着三束香点燃,待香燃完便成。有杀胎保命的方法,就有保胎索命的对策。这些对策,是杀生的,巫婆是不做的,只有保胎的人自已去做了。具体的做法如下:把蒸茏翻蒸着,这是对付蒸胎的。把缠了线的鸡蛋放到大火上煨破裂,烧毁束线,是对付煨胎的。当然,这些方法,也只有人丁稀少的氏族和家庭才做的。十四是久旱求雨打雨瞧;古时,梅山苏氏族上、房上都有公家企业和田土的经济收入,所以一遇天旱,公家就出资打雨瞧求雨。这是经常的事。就是解放后,把这些古文化活动划为封建迷信,也进行过多次。当然也有求得灵的求不灵的。记得有一次,解放后,在岩口打大雨瞧求雨。扎起高台,来了七八个师公道士,皈请他们的前人师祖,启动大锣大鼓,与东道主头人跪在朝王殿下,皈请龙王爷(龙王爷有许多,皈请的是我们附近的龙王爷。据苏先民老人传说给他儿子苏业晗的话说,曾经有一个起沙锅卖的隆回人,在沙锅厂下井里发现有一条龙,借助梅山四十八个井神的驻地在修道。当时,正是烈日当空,沙锅厂前的大坪上,晒满了沙锅胚子。隆回人就对厂长苏先民说,马上就要下大雨了,要他们把沙锅胚子收起,民老不信,说他说鬼话,隆回人就要和民老赌一个东道,东道是请人吃饭的意思,民老当时就同意,把胚子都收了起来。民老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隆回人对民老说,要他索信就对院落里晒谷的人也做个好事,要他们也都收起来。民老也就去通知晒谷的乡亲,有许多的晒谷人说民老在说鬼话了。那个隆回人见民老通知晒谷的人去了,他就偷偷地拿根木棒,走到井边,用木棒在井里划着圆圈,搅乱龙神的修行大梦,龙神大怒,使梅山的四十八个井里的水,掀波作浪,天上立时就乌云蔽日遮天,雷声大作,下起倾盆大雨。)风伯雨师雷祖大帝,罗君斗雷,谢君斗雷和梅山苏氏的法力高强的法盟等数位太公。法事做了三天三夜,最后一天,师公道士在高台上唱跳作法后,派年青人抬着众位地主菩萨和家主菩萨的圣像,敲锣打鼓,声势浩大,游九岭十八坡各方庙王,(佛教协会负责人一字峰寺方丈苏竹堂说这是踩脚马。打雨瞧是在龙王庙打的,我地没有龙王庙,在城隍庙附近也可以。)游到渣渡九门洞去用牛角讨水。还说如果舀了小鱼小虾到牛角里,顷刻就要降下大雨的。又派年青人在途中到处追捉公鸡杀了祭祀,过河遇水就舀水往它们身上泼,沿途的人也帮着这样做,这是大家有了共识的。水是从九门洞讨了来,但雨却没有从天上求下。于是,当地政府,就以宣扬封建迷信为由,把为头的人和师公们禁闭了起来。十五火灾太多打火瞧防火;与槐花坪同在金竹山脚下,相距仅约三华里的陈家弯,是一处火地,古时经常自然起火,经常打火瞧。打火瞧所皈请的主神是南方火帝星君。南方按伏羲氏的八卦方位属庚辛金。这是巫教师教一脉的前神师祖,可以直接恳请,来享受香火,享受祭祀。在享受了好饭好菜好牲体,听完了好言好语的奉承话以后,还要过一个好烧瘾。要信人扎一栋正屋,两栋厢房,猪栏牛栏厕所杂屋齐全的一个小宅院落。放一把火着燃,主持法事的师傅就敲起法器,跟着火又唱又跳又喊打火。全院人都提水的提水,泼水的泼水,大家边喊边打熄完事。如果在扎竹屋还愿心的时候躲懒,有哪一种房屋没扎出来烧掉,在以后三年间,必定有现实的相类似的房屋起火烧掉。十六遇雷惊,或遭雷打没打死,或那个院落里有人被雷打死了,就许下愿心打雷瞧;所皈请的主神是雷祖大帝,在没有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古梅山,人们对孝道非赏常重视,对雷的威力非常敬畏。于是,古来就传道说,谁对长辈不敬,雷公老了就打死谁。据苏先福(男,汉族,八十三岁,已故)老人说,某某两口子(现在还活着,书上不便言名)对父母不孝。有一次,天打炸雷。两口子心虚胆怯,丈夫脚步快,躲到了床低下,妻子跟在后面跑,不慎发束被门挂子挂住。妻子被吓得悔过说;“雷公老子呀,不是我,是我那个砍脑壳的。”丈夫在床低下应着说:“雷公老子眼睛雪亮,扯到哪个打哪个。”十七想延年益寿就打寿瞧;道士打寿瞧所扳请的主神是南极星君和北极星君,北极注生,南极延年。三清一脉元始天尊、老子上君等神圣。佛教打寿瞧皈请的主神是延年佛祖,西天佛祖一脉的泊来品。自宋朝开梅山以后,在梅山地区,打寿瞧是最为平常的事,只要经济允许,可以年年打寿瞧。有句俗语可以证明打寿瞧的希松平常。‘三十岁打寿瞧,四十岁倚别人门口’意思是,三十岁富有,过得讲究,打寿瞧,四十岁贫穷了,就象个叫化子一样地乞讨到别人门口。还有根椐苏传镜老人(七十二岁,男,汉族,岩口镇石坑村人,梅山苏氏课题组人员,梅山苏氏长期以来的义务联洛员)说,他家在他爷爷当家时,打过一届‘浪颈鼓’瞧,那鼓是两头大,中间小的。中间小到用手把握半边,两头大的均用牛皮罩好的。打浪颈鼓瞧的原因是家里有人患上了恶性肿瘤,才做这个复杂法事的。以上这些槐花坪一带的习俗,在这里简略提及,具体以后备文专著。十八是久病恶病缠身,并且反复无常,医治不好就打百解瞧。打百解瞧是本土的,打百解瞧就是代患者忏悔。或许是前世得罪了神灵做了什么亏心事,或许是现世做下了什么亏心事,冒犯了什么神灵,以至使自已受苦受难。所谓‘百解’,就是解去患者心中忧郁的结。师公的法事,也就是代患者悔过,替患者安慰和镇伏做梗的神煞,消灾免祸,使患者康复起来。根据苏先银(现年八十五岁,二十多岁时恶病缠身,打过百解瞧)的回忆;他说那个时代家里因他得病,已经搞穷了。于是,就出个簿子到槽门口,请求全院落的人捐钱出力帮助,才有能力办法事。打百解瞧至少要四五个师公。开头要带领信人和头人跪在朝王殿前,交代是什么原因打瞧,师公也是低声下气,述说下情。启动锣鼓。总之是阴阳一理,启请的神灵来,当面悔过安置,多把阴钱阳钱化。都是要吃要拿要听奉承。师公软硬兼施。要搬四只台桌摆设到屋前大坪里,下摆三只,上面摆一只,师公在桌上唱跳,展示自身的法术和武功。下面是铳炮兴天,热热闹闹。要穿坛,要游几个庙王行香皈赊。然后是忏悔安神,压煞、收魂、治病。时间是三天三晚。根椐托山镇龙光村谢承送(男、八十八岁)老人的“冲解科”冲傩本经看。启请的神灵都是本地的,例如石子岭得道的罗君斗雷,石柱寨得道的谢君斗雷,这两个神圣是岩口的。“东方东路孟公总官,南西北路部孟公总官,或是桥亭庙宇孟公,庵堂寺院孟公,下坛孟公,孟一孟二孟十三郎总官,下起三天求祭祀,各神收拾反原宫,卦”孟公还被用铁锁练锁在筻溪,传说他喜欢晚上出外风流,弄得四周的家庭很不和睦。这都是宋前梅王得常公的领地九岭十八坡中的神圣。例如;“东路梅山祖师,南西北路梅山祖师,上洞梅山胡大王,中洞梅山李大王,下洞梅山赵大王,装绳换槽,捞鱼打纲,游山捕猎三洞梅山下赴三天求祭祀,各人收往别方。卦”例如收猖一段;“香炉头上借动祖师法力,收起上洞七猖,中洞七猖,下洞七猖,七洞七猖,五营兵马,弟子一齐收来寄在五岳朝王大殿。卦”这些猖兵猛将都是梅山的。这些古文化活动,带着它的主观意识,总是离不开本土化。十九是庆娘娘,在远古,梅山地区称为桃源仙境,是一片个性自由的乐土。所谓的娘娘据谢说是有史以来,历代宫中怨妇的魂魄,跑到桃源仙境来吹弹歌舞,潇洒任性的。梅山之所以多巫婆,就是她们看准踩上的脚马。脚马就是代替她们的言行的载体。譬如,梅山(小妹)娘娘。是一丁点儿也受不了别人的气的,如果谁稍有不慎冒犯了她,就要遭到她的惩罚。在湖南省冷水江市梓龙乡的一师公庵里,发现一个只有头部圣像的小妹娘娘与东皇太一供奉在一起。东皇太一是祝融,但小妹娘娘又是历史上的哪一位?有报娘娘,报娘娘动了情的话,全身颤抖,自已拍打自已,特别是自已的大腿。不自觉地古声古调地连唱带报地报神。有骚娘娘,骚娘娘任性了时,风风骚骚的,又是唱来又是跳地跳神,在那封闭的封建社会,骚娘娘都象现代的摩登女郎一样,坦腹露脐,扭摆着腰胯,唱跳,展示着自已的身姿,甚至还要做出一些极其原始的坦白的性感动作,逗人观注。还有保产娘娘,保产娘娘是保护妇女的女神,在梅山地区,产妇伤亡很厉害,所以庆保产娘娘,庆时虽然也有人性的坦白,但是要比较端庄。所有的娘娘都怕雷,所以在梅山,有雷的日子不庆娘娘。巫婆家里庆娘娘是为了旺香火,在庆娘娘的过程中,有一个师公喂火给巫婆吃的节目。火是用菜油浸棉花条点燃的,师公将火放入巫婆的口腔里,巫婆就把火吞食入肚子里。师公给的火吞得越多,巫婆的香火就越好。巫婆如果能够吞三十六个以上的火,巫婆就不畏火了。据谢吉元(女,七十九岁,槐花十组人)老婶说,她姐姐是巫婆,能食三十六个火以上,不畏火,能够从火灶里捧出红炭抛甩。庆娘娘最主要的几个法事节目是;接娘娘、翻五台山、兴隆土地、开山土地、笑和尚、入洞、祭都昌、开天窗、安娘娘。其中有一个开天窗的节目,是在屋上开一个窟窿,师公把握着鸡,又唱又跳又舞,把鸡颈化伸,然后,师公把鸡颈在他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大金刀式上一甩,鸡头就被斩断。鸡就从天窗里抛甩出屋外。那家庆了一届娘娘,堂壁上就平立一块木板,做为娘娘神位。神位上放置一个竹筒,竹茼里装满香灰,插着纸花,纸花中央插着用一块竹片扦入支撑着的鸡头。奇怪的是鸡头不腐臭,只是象个木乃伊一样地于瘪。哪家庆了几届娘娘,就有了几个鸡头竹茼摆在神位上的纸花中,这就叫做花坛。巫婆家如果庆了七届娘娘,她就是七仙姑了,通神了就可唱可不唱了,香火会煦样红火。有一个歌六娘的节目,六娘要戴凤冠霞披,和一个当花子的男子汉打伞配对唱跳,歌词明白诙谐,用乡村俚语唱出来搞笑逗乐。一般人庆娘娘的目的是为了使家里喂猪顺利。是梅山人们求富裕的一种心愿。而猪头又是最原始的富裕象征。在庆娘娘的过程中,有一个‘祭都猖’的项目,信人家备办一桌好菜饭,让几个小孩饱吃,庆娘娘的师公就对小孩子们象骂猪一样地唱着骂着。要这样信人家才好喂猪发财。庆娘娘是梅山地区最最原始的风俗。庆完娘娘,师公要在猪头顶上左右戳上两刀,把猪尾巴穿进去,将猪头四爪带走。在庆娘娘的过程中,也有人来盘根对唱,如果师公道行浅,应对不出,那猪头四爪师公就拿不动。二十是和坛神,如果有人身上有一个溃烂处,总是治不好,这就是被坛潴鬼射了一箭。就要请巫师和坛神,与坛神讲和,据老辈传,坛潴鬼都是一些喜欢耍恶作剧的,捉鱼虾烧着吃的小鬼。他们在没有月光的晚上,一路路的出动。有老人指给我看过。按科学的观点说,那是磷火。在梅山地区的晚上,到处都能看到一路路的磷火。他们就说成是鬼火。其实他们说得也不错,在古梅山,古时的梅山,对死人的埋葬肯定是不那么严实的。所以,到处有鬼火不足为怪。二十一是打清瞧,打清瞧是清除地方妖魔鬼怪,一切污秽神煞,保一方平安。这种法事如果是和尚作,他们就请他们佛教一脉的如来佛祖,观音大士一类的神佛,挂满堂圣像;如果是道士作,就皈请三清一脉,元始天尊,老子上君一类的菩萨挂满堂圣像;如果是巫教师公来作,他们就皈请帝系一脉,东皇(玉皇)祝融,金帝、木帝、水帝龙神、火帝、土帝一类帝君及以下的神圣,挂满堂神像。因为道教的强大浸透,在荆楚梅山地区都有了师道合一的现象。据我的学生竹堂方丈说,他们和尚作火瞧、水瞧、雷瞧、等等属于中原神圣所辖的法事,还得恳请他们的前人师祖去中国神圣所辖部门通融。他们的前人师祖是保护他们的,他们去信人家里去消灾除祸,保护信人,信人要求千斤担子都要他们担待,他说他怎么担待得起,他是靠他们的前人师祖担待的。师教和道教所有行香火的吃十方门下的人都是这样的。他说他们打符立禁,驱鬼压煞,它们不想报复么?阴阳一理,总是强者的世界,当然也可以说是正义的世界。庆太公是非常普遍的,特别是农历十二月里,能够经常见到的习俗。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17: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山槐花坪习俗

  在古梅山,由于环境的恶劣,人类的生存是很艰难的。我们从古梅山的习俗看出,一个人从娘肚子里生出来,要过三十六关、七十二煞,什么不要跨牛绳,、防产妇伤亡、喊魂、收魂、煨胎、扦煞、竖挡箭碑、寄名、扬关渡桥、打符立禁、还愿打瞧等等。要过了三十六岁,过了这个大童关的人才算成了人。我们按科学的观点来看出,以上所说都是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缺医少药造成的。在那封闭的深山老林,因缺医少药才信巫,因为在巫师中也不乏具有聪明才智的人。或许是祖传的偏方见效,或许是某一具有某一特异功能的人一击凑效,于是愈演愈烈,造成古梅山丰富多彩的巫教文化习俗。经过许多个世纪,许多个朝代的分合融化,佛教、道教的渗和,才造成现在这样一习俗错纵复杂的地区特色。
    在古梅山,人丁稀贵,为了保护自已,人们是聚族而居的。为了发展壮大,十五、六岁就可以结婚,俗语说就是讨婆娘。讨婆娘也很讲究。这讲究肯怕是对本土的女子而言的。在宋朝开梅山以前,对梅山以外的女人,肯怕要粗暴一些。对本土的女人,要择日下聘礼,嫁的要参祖辞行,族人都要去送礼,俗称打发。第一个新年,新郎夫妇必须挨家挨户去拜年,送上糯米糍粑。娶的要用轿子把嫁的抬回家。轿子及新娘戴的凤冠是族上公办的。新郎家必须到祠堂里去借取。出嫁时新娘胸前挂着一只小铜锣。(这,我认为是一面铜镜,是用来避邪的。它可以上溯到唐开元盛世,可以槐花坪水口山上石洞里掘出的开元通宝为证。)轿子的抬杠上要挂两双新娘作的布鞋,这是给轿夫的。意思是:“好生抬,我送给你一双鞋。”如果抬得不好,新娘晕轿,在轿里翻肠倒肚,会弄得新娘一塌糊涂,死去活来。嫁妆必须由没有失去过小陔的,且生有男孩的男女搬捡。新娘哭嫁是必定的。如果同院里有两个新娘嫁,必定争先。新娘身上要带针线,如果在路上遇到新娘,双方要互换针线。作新郎的这一遭可以作大。在岳家和自家都可以坐上席。新娘抬回了家要参祖,拜堂(这些旧礼仪式,在梅山地区都有专行仪注)闹洞房是很有特色的一个本土活动。闹洞房不论男女老少,不分尊卑都可以去趁热闹。去说些性感风骚的话,做些性感风骚的动作,性情方面的小恶作剧,讲《耍谈经》里的性情故事。文雅一点的,叫新娘新郎联性感的对联。唱性感风流的流行小调儿。要求新郎新娘作亲爱的动作。起到一个和合新郎新娘的作用,同时也展示了自我的个性。新婚三天之后,新娘要回娘家一转,叫回门。岳家要回礼相谢女婿。
    在古梅山,人要生长成人很艰难。所以,死了以后也很讲究。好象是,变成人,到世上走一遭真不容易。所以特别讲究。人死了,要放炮送行,要烧落气纸钱,作儿子的要一边喊着爷,一边走到城隍庙去为爷报到(叫报庙),儿孙们要哭喊着去井里头打水,为亡者净身。男的要理发,女的要梳妆,净身时,有一定的章法。用澡巾浸水,按上三下四的章法抹净亡者的身体。上三是胸腹前左手边从下到上,一下上去,一直到手一下抹完:右手边也是这么一下抹完。背后从腰下至上一下抹完到脑后。下四是两腿脚前各一下,包括把下阴部抹完:两腿脚后各一下,包括把臀部腰下抹完。抹完澡后就装殓。男女都有寿衣寿帽寿鞋。所谓寿衣就是青或兰色的长衫,从一边开扣的古装,寿帽是左右各吊有一块飘带的青或兰色的圆帽,寿鞋是一双青或兰色的圆口白底的单薄布鞋。从内到外穿多少重衣服也有讲究。一生有几十岁,就缠几十根线到腰上,左手里要放拿一把竹骨油纸扇,(这竹骨油纸扇是哪个朝代流行的饰物,还是其它什么含意,有待学者考证。)右手里要抓一个饭团。一根芒冬棍。饭团就是亡者过阴司恶犬关时给予恶犬吃的,芒冬棍是用去对付恶犬的。然后是入椁,棺材内放入寿被(俗称兜尸被) 垫底,寿枕,再放入亡者,这仍然是由负责洗理的人负责,他要把亡者摆端正,然后,要子孙们用身体将亡者生前穿的衣服温暖。并将衣服塞入棺材壁与亡者的空隙处。固定亡者的尸体。负责人再把亡者的头扶正端,以鼻尖为中量好,放在棺材的正中央。再盖上寿被。再盖上棺材盖,但这时盖棺,没有定论,还要用纸钱塞住棺材盖,留有空当出魂灵。
   对亡者的第一个法事就是歌丧。请的是歌郎,歌郎的法事在师公道士和尚之前。首当其冲是要镇邪压煞,招回亡者的魂享受祭祀。就是对死者的灵主牌位的写法,也有一定的规定。死后年令没有过一甲子(就是十天于,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先后一个一个地搭配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依序六十次再到甲子为一甲子)六十岁的男女,都叫短命鬼。在灵主牌上男的不能称某某老大人,而称某公,某大人,那个老字不配写上。意思是上头一个‘八’字,还没有成人,女的不能称老孺人。而称某门某氏某娘。在灵主牌位上分三行竖写,中间主体部分是对亡者的称谓,其字数的多少,可以按照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来写,最后那个‘位’字要数落在‘仁’字上,意味着再生为人;也可根据佛家的‘生、劳、病、死、苦,’来写,‘位’字要数落在‘生’字上,意味着再生为人:也可以根据师道的‘通达路遥道远几时何日还乡’来写,‘位’字要落在有走之旁的字上,意味着再活为人。左上方边上写‘形’字,右上方边上写‘影’字。左边中间写‘三魂如在日’,右边中间写‘七魄似生时’左下写;‘簠’字,右下写‘簋’字,再底部是纸钱作座。梅山地区的歌郎都尊田真田宝田庆这田氏兄弟为祖师爷,歌郎以下的歌众很普遍,可以说大多数梅山人都会唱。属于巫教,是帝系一脉,宣扬的总是以孝为本,顶礼摩拜的偶像是舜帝孝义一类的楷模。他“历山耕地奉双亲”对残害他的后母“相待仍然似亲生”(录自梅山苏氏丧鼓挽歌本经之一)在孝堂所挂的圣象都是舜帝一类的英明忠孝的君主贤臣,历代传颂的孝子贤孙。歌郎的法事部分有起鼓、开歌、招魂、安魂、淋丧、指路、送魂、倒鼓。在歌场中,歌郎开了头,中间的主体歌丧部分是歌众的,俗称“夜(ya)歌子”,大家唱,对亡者有一个公允的评价。不象和尚道士的扰光道场法事,千篇一律的忏悔轮回教义。具体可见我的《梅山苏氏挽歌本经之一》和《对梅山丧鼓挽歌本经、歌场、歌郎的几点诠释》。丧鼓挽歌是梅山地区的最古老的文化活动,但又是最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活动。对传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提高文化素质,是一个最好的场所。
    在和尚或师公道士行了扰光道场法事之后,在他们的主持下,还要烧掉纸马先生扎的灵屋。人们把灵屋抬放入纸堂后,底下垫些稻草易燃之物。把清纸先生帮亡者收的茏葙,包封,放在灵屋前面,主持师付敲起他的法器,驱镇孤魂野鬼,有的还放孔明灯,使野鬼们惑解,不让他们去抢亡者的阴钱。还叫孝子孝孙们围住在烧的灵屋爬着哭喊亡者,放炮,施法镇坛。待烧完了才离去,封了丧以后叫做良因告竣,就离开孝家去。孝家要在烧了灵屋的火场中打一只厂,能遮风避雨,放入桌椅摆好文具算盘,不论白天黑夜,要点上油灯,以利亡者核算收入。三天后,孝子们要去墓前上茶。并将灵屋火堂上的厂拆除。在扰光、道场、封丧的法事的同时或之后,礼生还有一个祭祀活动。它是中华文明的体现。是儒家在梅山的经典。它以孝为本,弘扬孝义。具体的节目有《朝夕奠仪注》,俗称猪羊祭,由孝子主祭,在祭场上要摆设整条猪,整只羊做为祭祀礼品,俗传这么一场祭,亡者在阴世要吃三年才能吃完。整个祭祀活动都是为亡者在阴世准备吃的用的。有〈家祭〉,由孝子主祭;有〈熟祭〉,由孝孙主祭;有〈客祭〉,由来宾主祭。孝堂布置,终以缟白为贵,要注意到造成悲哀的环境和氛围。摆设都是三案制,三是概数,行跪拜、上香、敬酒、献礼之仪,三上三下,有大小乐器配作进行。其祭文内容丰富,情词哀婉悲切。具体可见我的〈梅山苏氏祭礼小集〉居住在梅山的所有姓氏,婚丧大都有自已的礼仪仪注,都大同小异。只有祭文是独自发挥的。活动的时间因人而异,事无定论。在完成了祭礼之后,(如果没请和尚或师公道士作法事的,礼生也可以封丧。就在装殓的时候封了。此项,我觉得与我地古代的本土文化无关,具体的作法,如有必要,再备文专著。)就发鞯归山安葬。如果请了风水先生的,就要择日安葬,没请的立刻就安葬。安葬前礼生要祭大舆〈把棺材和抬的器具称为轿车〉,棺材上扣一根大杉木做成的主杠,称为秃龙,所以俗称为祭龙。祭完后要缚放一只公鸡到秃龙上压煞。八个人一声大喊“升”,抬着就走。孝子孝孙外甥及小辈头缠白拖布,全身缟素走在前面,他们由孝子带头,共同顶着一块很长的缟布,一路牵连着棺材上的秃龙。这,俗称拖缟。孝子前面有鸣锣开道的,有撒大钱〈很大的一个一个的通宝纸钱)给沿途的土地神的。鼓乐吹打跟随在棺材后面,还要安排一个撒粮米压煞的,一路送上山去。在途中如果过桥,要祭桥神,过寺庙要祭,过江河湖泊要祭,都是为借路过,祭祀当地的神。上山葬坟又有明葬和偷葬之别,明葬的,吹吹打打,一路送到坟山里下葬;偷葬的是在坟山附近就停了吹打锣鼓,悄悄的抬到坟山里安葬,依照山势,头上脚下下葬,葬后在脚头安上墓碑。墓碑主体部分的写法,现在的梅山有三个依据。在这里就不严重性赘述了。安葬了之后,还有三桩事没了。一是给亡者拜新年。在农历的新年初一,亲戚朋友邻里乡亲,要象亡者在生一样地去放炮拜年。孝家就兴办酒席接待,并且,要打发去拜年的人每人成偶数的(偶数属阴,奇数属阳)四个以上的糯米糍粑。二是烧月半。农历的七月十五前两天,孝家定一个日子,亲戚朋友邻里乡亲,都要来给新故亡者寄包寄笼箱,也就是亡者在阴世必需用的财物。傍晚时分,集结到孝家堂屋神龛下烧掉。包封笼箱上有一定的寄物书写格式。所谓包封就是一叠纸钱,用一片黄纸或白纸从中包裹粘贴好,做为封面封底,寄包者要在包封封面上写清寄包的时间、寄包人和收包人姓名。其格式如下;封面左起的天头下写:“上奉”二字,中间顶头写:“新故”孝家亡者如果是其父就写”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九泉受用”,如果是母亲就写“新故慈妣某门某氏闺字某某老太君(或老孺人)九泉受用”,(有学者说,我们这个地方的老太婆死了,自称为太君,是不是有自抬身价之嫌,我却考虑到的是;是不是与我们古时就近居住的‘飞山蛮’有什么影响。)其他的人书写时去掉显考和慈妣就成。右边顶格写:天运公元某某年某某岁(按天于地支搭配,六十年一个轮回的年号)中元吉日某某谨寄”,背面要大写一个‘封”字。笼葙也是这样写法,只是要具明内装有什么,如金元宝或衣物等。三是要给亡者挂新青,其实就是插花又叫挂社(sha)青。时间是在立春后,五戊之内,按天于地支的顺序搭配,逢戊就是戊。不要超过五戊,挂新青的原因,据说是怕社(sha)公社(sha)妇收去了亡者的魂魄尸骨,所以在三戊之内,孝家就主持挂新青。由孝家定好日子,亲戚朋友邻居乡亲,都撑一树楠竹尖子为骨,用多种色彩的纸剪成花,贴、挂上,折成柑子、扇子,扎成仙鹤插上,有的还绘上八路神仙,各种图案的花树去到孝家。孝家的花树是树缟青,是纯白色的。孝家一身缟服,大家一路,吹吹打打,现在,除了古乐之外,还增加了管乐,民乐、腰鼓队去墓地,插上花树,鸣炮祭拜后,一把火烧了。做完了这安葬后的三件事后,死人的事才算办完了。
    从以上的习俗看出,在梅山地区,做为一个人,出生成长很不容易,死了以后也够麻烦的。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可以说梅山人对活着是慎重其事的,对死了的生命也是很负责任的。这,或者说也就是梅山人的人生观吧。
发表于 2006-7-29 14: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梅山槐花坪习俗

您好.我是以前在岩口中学教书的黄伟庐,现在涟源,电话07384423128,请来电,谢谢.
发表于 2006-7-30 00: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梅山槐花坪习俗

有意思,有用,顶。
发表于 2006-7-30 17: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梅山槐花坪习俗

的确很有意思, 很有用,可是梅山在哪里呀?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18: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梅山槐花坪习俗

      謝謝楼上三位的關注、肯定!
    大致来讲,梅山就是楚辞里的“沅、湘之间”,即今湘中地区雪峰山一带。梅山文化丰富多元,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形態的巫、傩歌舞,民间信仰着中國唯一的倒立神梅山祖師张五郎,民风古樸彪悍,民俗事象纷繁曼妙。
   
   
发表于 2008-3-26 14: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听父亲讲过,舞龙,人戏,耍拳,土里等等还留在童年的记忆里.许多年未参加过家乡的各类风俗活动,很怀念,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书面家乡的风土人情解说,好象有许多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被人慢慢淡忘,希望能有峥嵘老师这样的有心人能把他们传承记录下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纯朴的民风.非常感谢!
                                       
                           金盆岭小苏 2008.03.25 QQ:8243576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12: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