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0|回复: 7

【论文】张晓舒:土家女性的心灵世界--文化交融视域中的孙家香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0 08: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交一篇习作,敬请批评指正!
发表于 2006-7-10 09: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张晓舒:土家女性的心灵世界--文化交融视域中的孙家香解读

  写这样的题目,如果没亲自访问过孙家香是要打屁股的。

  刚读完全文,感觉你还是在用分析作家文学的方式分析孙家香故事。在你笔下,孙家香不是一个活生生的孙家香,而是一个“格式化”的女故事家。不知道你是真没访问过孙家香还是不太会写作,从你论文看来,你好象没见过孙家香。
  许多属于孙婆婆内心的东西没能挖掘出来。
  我第一次读《孙家香故事集》的时候,放下书我就问老林,是不是孙家香与她媳妇的关系不好?
  当然,还有其它许多推测,都得靠我们用心去领悟,用吕老大的话说,用心去跟别人“对话”。然后,我们要通过田野作业,通过现场“对话”,去验证,或者推翻我们的推测,引出有意思的话题。

  你的这篇论文,选择女性视角来做文章,角度不错,但让人兴奋的东西不多,主要还是以传统叙事模式往孙婆婆身上套,没得出什么有启发性的结论。
  用巴莫的话来说,你的论文写作方式,“格式化”比较严重。

发表于 2006-7-10 1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张晓舒:土家女性的心灵世界--文化交融视域中的孙家香解读

   施兄恐怕又把人家女孩儿说哭了。
    文章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如土家孙家香故事中的信仰问题等,还是点中了要害。
    最好的做法当然要像施兄建议的那样去调查(连主张告别田野的人也这样说,一定没错),刘晓春和吕微说的那个徐?研究客家女人的方法,可以借鉴。但若仅从文本出发,结合别人的文献也可以做。一部好的故事集是能大体反映一个故事家的精神世界的,即使这种方法似乎不时髦了(巴莫批评过这类调查文集中渗入了调查者的建构,而研究者来挖掘这些被建构过的东西则可能远离生活世界本身)。
   问题关键的是,作为女性研究者如何用你自己的敏锐在这位土家老太太的故事里看出男性所意识不到的东西。前提是,熟悉土家女人的生活或者本人就是土家女人则更好。虽然这样仍达不到吕微所说的哈贝马斯三个有效宣称的有效性(吕微《反思的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学术伦理》),但至少在以研究者的主观世界的真诚宣称来观照被研究者的主观世界。
[ 本帖由 宜家 于 2006-7-10 11:51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3: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张晓舒:土家女性的心灵世界--文化交融视域中的孙家香解读

大侠们批评的是,田野材料的缺乏是本文难以深入的重要原因。在写作中,我总感到有个问题很棘手:
首先,孙家香显然受到了女性传统的深刻影响,但是,这个传统似乎并不仅仅是指她的母亲、婆母、姐妹这几个女性个体,我应该如何去界定这个传统,这个传统的范围有多大?
其次,女性作家的文学传统是作家作品,是显性的,但是,民间故事家的文学传统是隐形书写,我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和思路去准确地寻找?
如果大侠有兴趣,请在闲暇之余为我指点一二。
发表于 2006-7-11 15: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张晓舒:土家女性的心灵世界--文化交融视域中的孙家香解读

  我以为,这种选题的论文,恐怕还是得用宗迪所说的“自省民俗学”的方法才好。
  你可以往前翻翻宗迪的帖子,他在几次论争中多次提到这个问题。

  宗迪所谓的自省民俗学,依我的理解,也就是吕微说的,用你自己的心、你的知识、你的情感去跟你的研究对象进行对话。
  我不知道我对宗迪的理解有没有错,我觉得宜家老师的《“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具有这种自省民俗学的意味。

  因为你做的是孙家香单个故事家的研究,所以,你不可能用形态学的方法去分析(你的统计量不足)。

  你可以通过孙家香的个案去验证已知女故事家的“共性”,但是,你无法通过单个的孙家香去发现女性故事家的“共性”。
  你所能做的,就只有为“女故事家研究”这一系列研究提供一个“个案”,也就是说,你必须从孙家香婆婆“这一个”出发,从孙家香婆婆这一个活生生的人出发,为“女故事家研究”提供一个出色的个案。

  当你希望通过单个女故事家的文本去寻求一种女故事家共性的时候,从一开始你就错了。除非你是把孙家香文本放在一个既定的逻辑体系中进行论证——这种论证,基本上也只是对这一逻辑结构的验证。

发表于 2006-7-11 22: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张晓舒:土家女性的心灵世界--文化交融视域中的孙家香解读

施爱东 于 2006-7-11 15:41 写道:
 我不知道我对宗迪的理解有没有错,我觉得宜家老师的《“猴娃娘型”故事的象征研究》具有这种自省民俗学的意味。

是吗?俺要想想,先自省一下。
发表于 2006-7-16 23: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张晓舒:土家女性的心灵世界--文化交融视域中的孙家香解读

  读了宜家老师的很多帖子,总觉得有很舒坦的感觉,特别是被拍了砖头的时候,她的话语即能适时地安抚你受伤的心,也能不失时机地给你以指点.

  她的大家风度,即在她的温言妙语,又在她的横溢才情.

  武汉之行应该可以一睹大家风采的,我期待哟!
发表于 2006-7-17 15: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文】张晓舒:土家女性的心灵世界--文化交融视域中的孙家香解读

三年前在京一睹宜家风采。这次会议移师故里,我却在外漂泊,赶不回来略尽地主之谊了,甚为

遗憾!有机会的话,寄奴可以多多表示表示,哈哈。

未知施公子海量,寄奴也可以一试深浅呀,还可一并表示谢忱嘛,呵呵。




[ 本帖由 徐金龙 于 2006-7-17 15:44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2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