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38|回复: 0

【转帖】段面對歷史學跟社會學在研究方法上的區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0 11: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為第一次寫論文的學生來說,或許這些資料可以作為相當簡潔扼要的提醒(亦是很好的刺激,若有人有志於學術研究,更可從此知道應該留意其他學科的發展,方能左右逢源),老師在課堂隨文申發,這樣對同學應該是有所幫助。

又,前陣子偶然在舊書肆購得《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集》,發現有段資料亦可供老師作為課堂參考資料。

1962.4.25致殷氏函
「我最近讀書,思想有個新境界,願意向您報告一下從前我對methodology〔方法論〕有一項迷信,認為弄學問必先把方法搞好,這方面固然是受了logical
empiricism〔邏輯經驗論〕的影響,另一方面更是因為看到「新亞書院型」的糊塗蟲因為對方法學的不瞭解,以致搞出自欺欺人的謬論的強烈reaction〔反應〕。事實上,事情並不是那麼機械,學問絕不是應該把方法學「完」學以後再弄的,方法學如能學「完」,也並不能一定使人成為大學者。(2)」(頁38)
(2)此句旁邊殷先生批注:「不謀而合也」。

「任何社會科學與史學方面理論的產生大概都是先在腦中crystallize〔結晶〕成一個coherent〔連貫〕的想法

(用Max Weber〔韋伯〕的術語,即所謂ideal
type〔想像型式〕;用Hayek〔海耶克〕的術語,即the form
of a generic
scheme〔類屬方案的形式〕;用Schumpeter〔熊彼得〕的術語,即model〔型式〕;用Redfield〔瑞德斐〕的術語,即structure〔結構〕)

,根據這個「想法」找材料,分析材料,解釋材料,這個「想法」自然不一定準確,材料的validity〔確實性〕可以修正它,或改變它。這自然是一個process
of trial and
error〔試與誤的過程〕。不過,社會科學和史學決不是一個空白的頭腦所發現的。這個「想法」自然有explicit〔明顯的〕或implicit〔不明顯的〕,conscious〔意識到的〕或unconscious〔無意的〕之分。「想法」的來源自然更複雜了──別的書啟發來的、聽來的,或想來的等等;不過,這個tentative〔試驗性的〕想法,不能不在研究前具有,這是無法懷疑的,科學研究的過程是:某一項研究的結論可能作為另一項研究的假設,因此它有一個自我修正的本領。」(頁40-4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8 11: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