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6|回复: 3

【求助】敬請高人指點有關司命信仰的資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 11: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弟駑鈍,加之生活疏懶,見識不足,近日在寫一篇小文,深恐貽笑大方,敬請各位大德幫忙提供資料與意見。多謝!

漢代司命信仰管窺
-兼論漢畫像石的若干形象

鍾宗憲(輔仁大學中文系)

提要:
    「司命」一詞,可以有四種解釋:其一,單純的動詞加上名詞,同「執命」、「掌命」,如《管子‧國蓄》:「五穀食米,民之司命也」;其二,星名,通常指文昌第四星,如《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其三,神名,如《楚辭‧九歌》中的大司命、少司命;其四,官名,如漢代的五威司命,《漢書‧傳六十九》:「置五威司命,中城四關將軍。司命司上公以下,中城主十二城門。」這四種解釋的基礎,都在於「執命」、「掌命」的概念。如果以信仰崇拜視之,司命神是執掌人的生命或命運的神祇。
    從《莊子‧至樂》、《楚辭‧九歌》、《周禮‧大宗伯》、《禮記‧祭法》,乃至於《史記‧封禪書》、《風俗通義》等典籍的記載,戰國以來確實存在著司命神的信仰。以漢代為核心來加以思考,對於司命的祭祀,應該是繼承戰國的崇拜實況,而被納入漢帝國的國家宗教體系之中。漢代以後,司命神逐漸與灶神崇拜相結合,遂以「司命灶神」名之,以迄於今;其間又或為道教系統所借,為「三茅真君」之一。依目前的民間信仰來看,司命神信仰還有相關的文昌帝君、司命公等等保持接近漢代以前司命神原貌的崇拜。
    本文以「漢代司命信仰管窺-兼論漢畫像石的若干形象」為題,主要的目的是試圖探究下列幾個問題:
    第一,如果漢代的司命信仰與《楚辭‧九歌》中的大司命、少司命有關,那麼《楚辭‧九歌》中的司命分為大司命、少司命,是否是司命信仰的原初樣貌?在當時信仰體系中的地位如何?
    第二,漢高祖將大司命、少司命合而為一,與《莊子‧至樂》以下記載相同,是否可以突顯出《楚辭‧九歌》的特殊性?漢高祖在長安令晉巫、楚巫祭祀司命,是否意味著晉、楚兩地的司命崇拜現象比較普遍?當時司命神的形象為何?
    第三,根據《史記‧天官書》的說法,司命是屬於文昌諸星之一,或者這是從星占的角度視之。那麼文昌諸星中尚有司中、司祿之星,則司命的星占內容究竟為何?從歷來各家對於「司命」的理解,事實上司命之神有四種執掌的說法:命運之神、生命之神、災疾之神、庇幼之神。這些說法都與後世司命信仰的發展有關。漢人究竟如何看待司命?
    第四,漢人對於司命的崇拜,似乎沒有反映在漢畫像石中。這是令人不解的情況。無論司命是命運之神、生命之神、災疾之神、庇幼之神,在漢代喪葬追求登仙、追求生命延續的心態下,司命之神不太應該被遺忘。現有漢畫像石的圖像中,以西王母的出現最為頻繁。西王母與司命之間有無關聯?此外,在漢畫像石中,伏羲、女媧交尾之間,或有一特殊人物,有無可能就是司命神?
    凡此,皆為本文所意識到、所欲釐清的問題。
发表于 2006-8-2 13: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敬請高人指點有關司命信仰的資料

钟先生宏论,是硬实的学术命题,令人钦佩!维是本人久未深究,难以应对,汗颜啊。近得一国家社科项目,拟撰中国神话发展史,不得不再度留意。
本人第一篇小文,论少司命情侣何神,载华东师大学报1900年4期,谓少司命与东君关系非常,内证为:少司命情侣车有云旗,乃东君车饰;少司命与情侣浴于咸池,而咸池为东君沐浴处;云云,或为妄言,不知有可采处否。
汉画之不载司命,是否汉画处所皆非《楚辞》核心传承区有关。汉初,楚辞传于太湖流域之枚乘,朱买臣,以及淮南小山之辈,皆在东南方,而汉画之核心区如山东、河南、四川及其他北方省份,皆与楚辞核心流布区不相交覆。是否表明,楚辞之司命为原初出现,汉代渐扩散去,其身份远非楚辞地位可比,楚司命由二合一,由生命主宰变为司灶小神,也不足入汉画大堂也。此事是否也与汉武帝当道,齐鲁文化再起,楚文化在主流中走向衰败有关。汉文化对地方神灵有选择,如湘君湘夫人辈也相对寂寞。关于汉代楚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之消长,本人有些拙文,改日找出贴上求教。
钟先生论题很大,以后细细交流。
[ 本帖由 田兆元 于 2006-8-2 13:52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8-2 13: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敬請高人指點有關司命信仰的資料

西王母与司命之间发生关联,大概是由于两者有替人消病免灾、延年益寿有关。《山海经》谓西王母司天之厉及五残,即谓其邀福纳祥、除凶避恶的能力,以前学者对此记载多有误解,鄙人在关于《山海经》的书稿中曾有论及,兹张贴于此,请钟帅锅指教:

《西次三经》还说西王母“是司天之厉及五残”。郭注:“主知灾厉五刑残杀之气也。”说者因谓《西次三经》之西王母本为恐怖的死神,其形象较之《海经》、《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形象为“原始”,据此断定其为早出 ,不知是从何谈起。其实,郭璞将“厉”与“五残”解释为天灾人祸,就已经是望文生义了,厉与五残,非指地上的天灾人祸,而指天上的星象。五残,星名,乃古代占星家关注之妖星,占星书多言之:

五残星,出正东东方之野,其星状类辰星,去地可六丈。(《史记•天官书》)(《正义》云:“五残,一名五锋,出正东东方之分野,状类辰星,去地可六七丈。见则五分毁败之征,大臣诛亡之象。”)
东方有星,望之去地可六丈,大而赤,察之中青,其类岁星,是谓东方之野,星名曰五残。(《开元占经》卷八十五《妖星占上》引《黄帝占》)
五残星,出正东方之野,星状类辰星,可去地六七丈,大而白。(《开元占经》卷八十五《妖星占上》引《巫咸星经》)

五残为妖星,不祥之兆,上引《史记正义》称五残“见则五分毁败之征,大臣诛亡之象。” 《开元占经》卷八十五《妖星占》专载五残占,引诸占星书备述五残之妖异,如《河图》云:“五残主奔亡。”又云:“五残出,四蕃虐,天子有急兵。”《春秋合诚图》:“五残者,五分也,故为残毁败之征。”《春秋合诚图》:“五残,主乖亡。”《黄帝占》:“五残出,则兵大起,其出也,下有丧,北出,则东北方失地。” 《汉书•艺文志》天文类有《五残杂变星二十一卷》。五残为灾异,故占察之,经文所谓西王母“司天之五残”,即伺察此五残妖星以备荒乱也。
《山经》称西王母“司天之厉及五残”,既云“天之厉”,则此“厉”非地上的厉鬼,而是在天上,厉与五残并举,五残为星名,则厉亦必为星名。天事恒象,天象是人事的象征,古代占星家恒依星辰所象征的人间事物而命名,此“天之厉”当对应于“地之厉”,即祸害人间的厉鬼及禳祠此等厉鬼之祀,这正是“厉”的本义: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诗经•瞻卬》)
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左传•昭公七年》)
晋侯梦大厉,被髪及地,搏膺而踊。(《左传•成公十年》)
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诸侯自为立五祀。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礼记•祭法》)
昔者,宋文君鲍之时,有臣曰祝夜姑,固尝从事于厉。(《墨子•明鬼下》)
昔尧之五吏,五官无所食,君请立五厉之祭,祭尧之五吏,春献兰,秋敛落原。鱼以为脯,鲵以为殽。(《管子•轻重甲》)

古人伺察天之厉星和五残星,为的是备灾告警,并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以禳灾祈福,因此,《山经》所谓西王母“司天之厉及五残”,谓西王母有伺察和控制灾害之气的神力,非谓其降灾兴祸之恶魔也,其“司天之厉及五残”,正是为了消灾祛祸,赐福人间。唯有消灾,方能邀福,这是世俗信仰之通则,《易林》常称西王母,即反映了汉人对西王母的世俗信仰,“患解忧除,王母相予,与喜俱来,使我安居。”(蒙之巽)“引髯牵须,虽拘无忧,王母善祷,祸不成灾。”(讼之需)“弱水之西,有西王母,生不知老,与天相保。行者厄殆,利居善喜。”(讼之泰)“金牙铁齿,西王母子,无有祸殃,候舍陟道,别来不久。”(小畜之大有)“驾龙骑虎,周遍天下,为神人使,西见王母,不忧危殆。”(临之履)皆反映了古人相信西王母能够消祸纳祥的信念,《西次三经》所谓西王母“司天之厉及五残”,当即此种信念的反映。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11: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敬請高人指點有關司命信仰的資料

多謝兩位大俠的提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7 11: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