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兆元)
浙江的一些乡村这些年改变了传统的建筑式样,把房屋做成尖顶,仿佛一教堂。其实,这些房子于科学于文化均有诸多不妥。
一,尖顶吸收雷电。浙江过去的民居建筑偏矮,其实那并不是老祖宗穷,而是那地方动辄台风大作,房子高了是灾,他们连屋檐都尽量省略,为的是安全。过去,低矮的房屋不会受到电击,但是这种高出的尖顶就不一样了。它在村落里会率先把雷电吸收,虽然,这是一个可以导电的防雷装置,但是,强大的电流通过房体,产生强大的辐射,对人体伤害是很大的,会造成植物神经损伤,长期积累,会使行为失常,导致意外。明知雷电有害而自招之,非明智也。
二,尖顶招风,其声啸叫,使人不得休息,甚至有被大风刮断之虞,平添忧虑,此也大不妥。
三,从文化心理上看,风水认为,铁钎插顶,不是好兆。
四,刻意高人一筹,导致邻里反感,与居住环境不利。内敛才致吉祥。
五,居所而作宗教样式,甚不妥。为忌。
六,无道理的改作,去传统样式,给人无根底感觉,形象不佳。
七,浙江乡村民居丧失传统的举措,已使乡村竞争力受损。比较江西如婺源的乡村人气,浙江明显处于劣势,经济发展后不注意文化弘扬,可能是大问题。因为竞争,不是加工厂建设,而是文化底蕴。浙江的尖顶民居没有文化价值,但消耗资金不少,值得深思。
敢陈如上,或可参较。
作者: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帖自http://www.blogcn.com/user43/windfromsea/blog/307217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