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9|回复: 6

【讨论】我们是否缺乏大众类型的民俗杂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2 20: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俗"发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大家又熟视无睹.可以这么说大部分人都知道有这回事,可是理解上大部分人都有偏差,有人认为民俗只与婚丧嫁娶,古老节日有联系,甚至有人认为民俗是"迷信".......
      所以创办一种非学术性的大众普及型的民俗杂志非常有必要.与侧重学术性理论性的刊物相比,大众普及型的刊物国内好象只有一种,就是广东省文化厅于1989年创办的<<神州民俗>>,其征订广告词中说该杂志是"全国唯一一份大众类民俗月刊".乌丙安称赞其是"神州大地绽开了一枝独秀的民俗之花".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说:“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有创造力”;“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
   保护非物质文化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而如果这项大的系统工程不去发动大众,民众不参与,结果可想而知.参与的前提是民众对于民俗了解,认识.
    突然想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这本杂志的前身是<<地理知识>>,借鉴美国<<国家地理>>,成功从一本"读者定位始终考虑的是以中学教师为主"的学术性质的期刊转型到大众普及型的中国目前发行量最大的精品杂志之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是双丰收.尤其<<中国国家地理>>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并且即将走向全世界.陆续推出由国家外文局翻译的英、法、德、俄、西、意、阿、日、韩以及繁体中文共10个海外版本.
    我想如果我们有这样一本大众普及型的民俗杂志,可能要比<<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还要成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地理知识为基础,而我们的民居服饰,民间小吃,精美的民间工艺,神秘的民间医术........更贴近大众生活,更能被大众接受.
以上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 本帖由 wowohaohao 于 2006-8-12 20:15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8-13 11: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我们是否缺乏大众类型的民俗杂志?

想法很好哦。
我很喜欢看《中国国家地理》,精致的印刷质量,美丽的图片,优美的文字,在加上各地风土人情,我觉得这本书已经是本很好的民俗杂志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11: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我们是否缺乏大众类型的民俗杂志?

qqmecle 于 2006-8-13 11:13 写道:
想法很好哦。
我很喜欢看《中国国家地理》,精致的印刷质量,美丽的图片,优美的文字,在加上各地风土人情,我觉得这本书已经是本很好的民俗杂志了。


《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侧重于地理知识,其中有些文章也介绍了民俗知识,比较少.
我也比较喜欢这本杂志.精致的印刷质量,美丽的图片,优美的文字,让人耳目一新.我一直在想民俗杂志也应该能办的这么出色.
最近关注搜狐网站做了个专题:易中天娱乐化历史何错之有!其开篇语是这样的:一个学者成为人们追捧的明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易中天就创造了这么一项“奇迹”!他独特的叙事风格使其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然而,深究起来,与其说易中天有多么晓畅明了,不如说整体意义上的学者们笨重乏味;与其说易中天有多么大的娱乐性,不如说整体意义上的学者们太严肃.
这些对于创办一份大众普及型的民俗杂志有借鉴意义!
[ 本帖由 wowohaohao 于 2006-8-13 12:49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8-14 09: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我们是否缺乏大众类型的民俗杂志?

嘿嘿,易中天的新闻沸沸扬扬,史家擅长为尊者饰为贤者讳,易讲的历史的确是别有风味。
但历史和民俗不同吧,就好比一个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民俗就是下里巴人,越是下层的民众,越是对民俗事象了解的比较多,越是精通民俗,我觉得民俗不需要普及,因为他本身就是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的!
不过一份好的民俗杂志,在这个年代,应该挺有商业价值的!
发表于 2006-8-19 0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我们是否缺乏大众类型的民俗杂志?

qqmecle 于 2006-8-14 09:58 写道:
嘿嘿,易中天的新闻沸沸扬扬,史家擅长为尊者饰为贤者讳,易讲的历史的确是别有风味。
但历史和民俗不同吧,就好比一个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民俗就是下里巴人,越是下层的民众,越是对民俗事象了解的比较多, ......

      传媒时代的易中天,品足了三国,却俗化了历史。这是传媒大爷的世道,易中天生逢其时,烟云而已,突显其时,非中天之力,乃传媒之意也。可以预见,轰轰烈烈的三国评书,成就了三国,成就了易中天,也将淹没三国,也将淹没易中天。
    这就是传媒政治。
    而民俗就因此不需要普及吗?
    诚然,民俗生于民众万代,生于斯,长于斯,故成其为民俗。
    然而,当代的普及努力,并非法律普及的韵味,而是将千差万别、汪洋大海般的民俗万象展示于当代,交往于民众之间,传播于全球化潮流里,体验于短暂人生之时,试想,人类创造者的智慧与想象,苦难与应对,丰富与简单,平凡与超常,光怪与朴实,生老病死与七情六欲,上下天问与日常事理,人性善恶与物性美丑,节日与狂欢,祭祀与祈愿,流行与自由,商业与游戏,神话与卡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人的差异,人的丰富,人的好奇,人的交错,人的创造,其实都受益于民俗的往来,民俗的差异,民俗的互动,民俗的普及-------如果不允许用“普及”一词,就用民俗的非学术性吧,学术其实也是对民俗的异化呀!
    或者说,还民俗以真实,借用传媒大爷的码头,肯定会大超易中天,因为易中天已经太老了,而民俗的年轻是永恒的
    -------错了,上了qqmecle的当了,易中天何许人也?其能其德?岂能与民俗相提并论?
    都是传媒大爷的错,我们受控于这位流氓君子,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人格操守!
发表于 2006-8-19 10: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我们是否缺乏大众类型的民俗杂志?

嘿嘿,楼上上当了吧,其实我的话里有隐语,史家本来是为贤者饰为尊者讳,不过易中天忽然把一道国宴搬到了普罗大众的餐桌之上,所以一炮而红。
我相信民俗比历史更有炒作价值,象春节七夕这样的传统节日已经让电视网络等媒体这么兴奋了,那么我相信,如果把民俗中的其他事象包装包装,每一道都是色香味俱全的好菜,不过媒体只会重视商业价值,却缺少了点学术意义。


[ 本帖由 qqmecle 于 2006-8-19 11:21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8-22 09: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我们是否缺乏大众类型的民俗杂志?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我们民俗学界义不容辞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4 05: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