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民歌的唱诵背景是,当时苏毗(Sum Pa)的娘(Nang)氏、韦(We)氏和嫩(Non)氏的首领(歌中的“杰士”)秘密去秦瓦达孜与雅隆部落首领达布聂塞(ta? Pu na si?)联络,共谋灭亡苏毗之事。他们白天藏于林中,夜里去秦瓦达孜宫与达布聂塞相商,共同盟誓。事为百姓发觉,而唱了这首歌。⑨显然这首歌不是用于盟誓仪式的,然而它却借歌唱预示一场部落战争即将爆发的可能性。一群来自苏毗部落的几个小氏族的首领们,为了本氏族的利益背叛原部落而投靠另一部落(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雅隆部落),血缘与地缘联系已并不显得多么重要,氏族首领们为了追逐荣誉、权利和财富,可以帮助本部落的敌人而置部落利益于不顾。战争、冲突成为这时期歌谣的一个相当突出的审美创造的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