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0|回复: 0

【推荐】带您走进"嵊州艺术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9 21: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许是不够关心家乡时事,我直到最近才知道有个“艺术村”,感觉还有模有样的。那天同室的老乡看到《都市快报》上的一篇报道,觉得可能会对我的毕业论文有帮助便给我了,于是我开始关注起这个扬名在外的“艺术村”,回家后也一直策划着什么时候去参观一下,之前我先在网上搜索了相关报道,准备明天就可以去一睹风采了啊,呵呵:)
    现将搜索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各位有空也可以过来看看啊。告诉我一声,我做导游!


延续古越文脉 嵊州艺术村集聚百余工艺大师
www.zjol.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6:03:5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红柱、白墙、黑瓦,古色古香的艺术村集聚了嵊州市108名竹编、根雕、泥塑等领域的民间工艺大师。他们从小巷里弄和乡间农舍里出来,在这里享受获得发展空间后的喜悦。

  嵊州市的民间工艺素负盛名,竹编、泥塑、紫砂、雕刻……其艺术水准饮誉海内外。《中国根雕艺术》一书所收录的根雕,竟有三分之二出自嵊州人之手。全市登记在册的民间工艺美术企业有69家,民间工艺人员超过4000人。但这些传统民间工艺,散落在城乡的角角落落;大量的民间艺人,游走在社会的边缘地带,他们虽有繁荣民间工艺事业的一腔热血,却受各方面限制而有心无力。

  “为延续古越之地的文脉,政府必须给民间工艺的发展创设一个新的平台!”嵊州市委、市政府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划出位于市中心的占地40亩的9幢闲置厂房,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进行改造装修,并以每平方米2至4元的低廉价格,出租给民间工艺大师。根雕大师郑剑夫、吴筱阳,“泥人宓”宓风光,竹编艺人徐华铛等省内外颇有名气的艺人,纷纷入驻艺术村。

  在进入艺术村之前,宓风光迫于生计,曾为他那上千件泥人搬过5次家,而且越搬越偏远,空间越搬越小。而艺术村,最终为他心爱的泥人们找到了一个宽敞明亮的新家。宓风光高兴地说:“孩子”们的住房问题解决了,我也可以心无杂念地投入到创作中去。

  “这里搞艺术的氛围很好!”刚过而立之年的根雕大师周扬介绍,在艺术村里,光搞根雕的企业就有8家,大家在一起,可以相互交流,特别是对刚入门的学徒来说,容易找到学习的方向。嵊州市委宣传部部长何国英告诉记者,艺术村其实是一个文化产业园,通过资源整合,能充分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做大做强民间工艺这一产业。根雕大师郑剑夫来到艺术村后,来定购根雕的人络绎不绝。“现在,我根本来不及做!嵊州根雕基础很好,通过政府的扶持,再过五年,嵊州根雕可以达到艺术的巅峰!”

  为扶持民间工艺的发展,嵊州市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规划,如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十一五”期间民间工艺产业发展规划等,并对各类优秀的民间工艺人才设立奖项进行分类奖励,对各类艺术产品参加展览展销实行展位补贴。


嵊州艺术村:文化是工艺品产业的土壤
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11日 15:56:5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嵊州市中心,原嵊州竹编厂的位置上,9幢多年闲置的破旧厂房,经过几个月整理,变成了类似国外LOFT(即艺术家仓库)的艺术村落,红柱、白墙、黑瓦,古色古香。这个占地40亩的艺术村,不同于杭州玉皇山脚下的“画家村”,以内容输出为主,在这里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市场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输出漂亮独特的工艺品。

  嵊州地处古越中心地带,古越文化源远流长,为孕育民间工艺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土壤。艺术村成立后,原本是当地知名的民间工艺师纷纷入住,竹编、根雕、泥塑、紫砂、盆景艺术造型、戏曲服饰……曾经边缘化的民间艺人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发展、创新的艺术平台。这里的竹编工艺被誉为“中外竹编第一家”,嵊州泥塑与天津无锡三足鼎立,嵊州根雕执全省之牛耳……

  但在上世纪90年代,嵊州传统工艺行业并不如现在兴盛。那时嵊州民间工艺一直在艺术与商业、都市与农村、国际与乡土等价值维度之间徘徊。竹编、根雕、泥塑等传统民间工艺均遭遇了市场这一问题。嵊州市领导们思考得出的解决之道是:“在传承与保护传统这一基础上,只有更好地适应市场,才能赋予民间工艺在当代的生命力。”绍兴破土萌芽的第一个文化产业园——嵊州艺术村随后成立。一些在行业内闻名遐迩但一直行走在社会边缘的人物集体出现在这里。做根雕的郑兴国,家里办有一家仿古木雕厂,生产一些大众化的仿古木雕产品,生意不错。现在,他把厂交给妻子,一个人在艺术村开始琢磨根雕艺术。他说,现在开始我要出作品,而不仅仅是产品。

艺术村激活嵊州民间艺术
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13日 08:08:4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把艺术做成一种产业,让民间文化生命力旺盛。嵊州艺术村做到了。

  那些散落在民间各个街巷的艺术家,被聚集到了一个叫艺术村的地方。

  如今,这里成了一个民间艺术集体“化羽成蝶”的宝地,一个民间艺术家安居乐业的“家”。

  进“村”,成了很多嵊州民间艺术家的梦想。

  泥人宓有了自己的“家”

  7月4日下午,空气中充斥着一股热浪。38摄氏度的高温,屋外的阳光照得人有些恍惚。然而,在嵊州城区的鹿山脚下,一些民间艺术家正干得热火朝天。

  踏进艺术村,抬头便看到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楼房,门口挂着大红灯笼,9幢高低错落的楼房被分割成了大小不一的房间。抬头便可看见,每幢小楼前挂着一块块牌匾:浙江泥人宓研究所、周杨根雕艺术工作室、刘长泉竹编工作室,金祖稠紫砂工作室……

  浙江泥人宓研究所位于绿树环抱的小楼内,主人宓风光是一位留着长发的大师,见有客来访,起身烧水沏茶,丝毫没有架子和清高。

  在轻松的闲谈中,记者了解到,在来艺术村之前,宓风光曾迫于生计搬家5次,而且作坊越搬越远,越搬越小。宓风光笑称,自己身陷“泥塘”,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在一揉一捏中,创造的就是人生。现在我终于安心了,因为有了这个‘家’,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

  宓风光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办一场个人展览,他想把展览办到天津、无锡去,叫板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人知道浙江也有泥塑,也能出精品。

  阳光透过纱窗打在房间里那些栩栩如生的泥人上,屋子里浮动着艺术气息。墙壁上挂着一幅字画:毕竟剡溪十月中,风光不与他人同,丹青泥塑无穷美,艺趣情兴别样红。

  也许,这正是对宓风光这种艺术追求的最好评价。

  徜徉在艺术村,你可以遇见很多像宓风光这样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可以随意地享受民间工匠带来的绝活展示,或者见到某件稀世珍宝。

  看来,艺术村还是太小了

  做木雕的想来,搞根雕的也想来;本地的抢着来,外地的也嚷着来。“庙”只有这么大,容不下这么多大师啊——这是嵊州艺术村目前面临的问题。

  实际上,散居在乡野间的民间艺人在嵊州还有很多。现在,他们只能在门口张望,希望哪天也能进入艺术村。

  40亩土地、9间楼房,远远满足不了那些民间艺术家的需求。

  嵊州市宣传部部长何国英告诉记者,嵊州艺术村能成功地盘活民间艺术,关键在于其地处嵊州繁华的城区和十分低廉的租金。何国英说:“这个村就是一座桥梁,一头是艺术,另一头是产业;一边是曾经边缘化的群体——民间艺术家,一边是一个曾停留在过去时光中的领域——民间工艺。”他们正在想办法,争取扩大“艺术村”范围,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入住。

  的确,集中了嵊州民间工艺精华的艺术村,无疑是洞察嵊州民间工艺集体风貌的一扇窗,成为了一个地域品牌。同时,艺术村作为民间艺术家的“家”,也为展览作品、交流技艺、从事艺术研究与创作提供了场所,从而为发展民间工艺创造了浓郁的氛围。艺术村又通过吸引包装、策划等人才,将流行的商业元素引入到传统的民间工艺产业中,赋予其更强的市场生命力。

  目前为了解决一批木雕大师的去处,嵊州市专门设立了仿古木雕专业村——黄泽镇湖头村。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规划,如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十一五”期间民间工艺产业发展规划等,并对各类优秀的民间工艺人才设立奖项进行分类奖励等。

打造文化产业园 嵊州探寻民间工艺产业化之路  

出处: 绍兴日报   作者: 裘浙锋 马鹏军 王洪良   2005-11-12 04:39:13  

  阳光穿越窗棂,打在吴筱阳那些视若生命的根雕上,浮动着一屋的艺术气息。
  这是嵊州城区,鹿山脚下,原嵊州竹编厂旧址。很多人,他们以民间工艺大师的身份,来到此地。“这里就是刚刚落成的嵊州艺术村,”不久前进“村”的吴筱阳一脸兴奋。据悉,这是绍兴破土萌芽的第一个文化产业园。
  建“村”与进“村”,构成了嵊州的一起文化事件。被事件所牵动的,是一个曾经边缘化的群体——民间艺术家,和一个曾停留在过去时光中的领域———民间工艺。
  一本书牵出了一个工艺文化宝库
  何国英的桌上放着一本《中国根雕艺术》,1000多幅关于木雕的照片,她在上面做了密密麻麻的圈点。
  “照片上三分之二的根雕作品都出自嵊州人之手。”面对这个数字,这位嵊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坐不住了”,由此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民间文化的调查。
  “在乡野之地,竟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文化宝库。”何国英这样形容她调查后带来的惊讶之情。
  泥塑、紫砂、盆景艺术造型、雕刻、戏曲服饰、字画古玩……这些如繁星般璀璨的民间工艺散布在嵊州的乡镇,甚至小山村,其中不乏“传世”之作。如素有“中外竹编第一家”之誉的嵊州竹编,“与天津无锡三足鼎立”的嵊州泥塑,执全省之牛耳的嵊州根雕,等等。
  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造就的地域文化,使嵊州民间工艺攀升到巅峰。地处古越中心地带的嵊州,古越文化源远流长,盆地环境构成了剡中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人文底蕴,为孕育民间工艺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土壤。越剧、唐诗之路、围棋、民间文艺和书画等艺术的支撑,更为民间工艺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力。
  目前,该市有民间工艺从业人员4000余人,获得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有100余人,30余人获工艺美术师技术职称,60余人获初级工艺美术技术职称。获得技术职称之多,在绍兴市各县(市、区)中居首位,在全省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嵊州登记在册的民间工艺美术生产企业有69家。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该市民间工艺产业实现总产值在1.5亿元以上。
  民间工艺市场化之痒
  徐华铛见证了嵊州传统工艺行业从繁荣滑向衰落的全过程。
  成立于1949年的嵊州工艺竹编厂,生产的“白尾海雕”曾“飞”进美国白宫,卡特总统的一见钟情,吸引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订单下到该厂。到2002年,嵊州工艺竹编厂黯然关门歇业。
  “这是嵊州民间工艺由盛转衰的一起标志性事件。”嵊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任竹编厂总设计师的徐华铛说。
  一个传承2000多年的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走入黄昏。内人士普遍认为,主要是在遭遇价格挑战后,传统竹编无力在市场环境中生存。一个有力的佐证是,一只在上世纪80年代就卖1000多元的“雕”,在90年代后期跌到了130多元。
  事实上,不光是竹编,嵊州根雕、泥塑等传统民间工艺均遭遇了市场这一问题。从1974年起开始投身根雕艺术的吴筱阳,其作品曾获天工奖等10多项大奖。30多年一直坚守着艺术理想的这位根雕大师说:“我从来不去外面跑市场。”
  吴筱阳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一群体的想法。事实上,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嵊州民间工艺一直在艺术与商业、都市与农村、国际与乡土等价值维度之间徘徊。
  一部分人的迁徙轨迹,传递着他们在这一时代中的艰难突围。在广东东莞一带,每年有1000多名泥塑艺人被聘用,其中大部分为嵊州艺人。一些曾长期从事木雕的嵊州艺人,则去了东阳。那里大量的木雕工厂,有他们的栖身之所。
  在慈溪,徐华铛曾见到了难以忘怀的一幕。大量出自嵊州的木雕工艺品,经慈溪人收购后被运往欧洲、日本等地。
  “在传承与保护传统这一基础上,只有更好地适应市场,才能赋予民间工艺在当代的生命力。”何国英认为,使艺术与市场有效融合,必须将产业化、商业化元素引入民间工艺领域。
  事实上,自国有企业倒闭后,一些星流云散的民间艺人开始自立门户,办起了作坊式企业。但由于受资金、土地、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企业始终不能做大做强。
  嵊州市委宣传部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民间工艺生产企业(包括一些工艺大师),大多有繁荣民间工艺事业、壮大民间工艺产业的想法,但受各方面限制而有心无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绍兴提出建设文化强市、国内外收藏热的兴起、市场对民间工艺品的追捧,这些都为民间工艺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也驱使嵊州寻求民间工艺的突围。
  民间工艺产业化之路
  11月5日,原嵊州工艺竹编厂旧址。
  今年上半年以来,这里破败的厂房,沉寂多年的尘土被惊动。几天后,这里将挂上一块新的牌子:嵊州市艺术村。
  竹编大师来了,根雕大师来了,泥塑大师来了……一些在行业内闻名遐迩但一直行走在社会边缘的人物集体出现在这里。一位工艺师甚至称,入驻艺术村,使他们完成了从“地下”到“地上”的转移。
  在艺术村,记者见到,根雕、竹编、泥塑、紫砂等门类民间工艺大师的创作室、作品陈列室,以及美术馆、竹编馆、民间工艺馆等场馆已风貌初露。此外,艺术村还设有茶艺馆、奇石馆、书画馆等。
  艺术村之所以能把分散在乡野之地的民间工艺整合到此地,关键在于其地处嵊州繁华的区位优势和十分低廉的租金。
  何国英解释,将这一占地约40亩、土地出让价在1亿元以上的地块,花1000万元改造成艺术村,并以低廉的价格出租,政府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此举,撬动一个停留在过去时光中的行业的发展。
  “这是一个平台和一座桥梁。桥梁的一边是艺术,另一边是产业。”何国英说,“艺术村是目前绍兴首个文化产业园。我们要通过整合充分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做大做强民间工艺这一文化产业。”
  的确,集中了嵊州民间工艺精华的艺术村,无疑是洞见嵊州民间工艺集体风貌的一扇窗,将成为对外交流、销售的平台,从而成为一个地域品牌。同时,艺术村作为民间艺术家的“家园”,也为展览作品、交流技艺、从事艺术研究与创作提供了场所,从而为发展民间工艺创造了浓郁的氛围。
  当然,让艺术、民间工艺更好地走向市场,在创作作品、精品的同时,如何让工艺品更好地转化为商品,这是民间工艺复兴的最根本路径。
  艺术村将发挥窗口作用,通过举办博览会、赴外参展等多种形式,解决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吸引包装、策划等人才,将流行的商业元素引入传统民间工艺产业,赋予其更强的市场生命力。
  嵊州市委负责人透露,在艺术村动建的同时,已进一步酝酿制定扶持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府扶持,将延续多年的嵊州民间工艺引向新的发展历程。

嵊州:给传统工艺大师们享受优惠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02:47 都市快报

  嵊州艺术村将近一年的实践表明,这不仅是对传统民间工艺挖掘、保护、整合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它给嵊州老百姓提供了一个感受艺术与文化熏陶的平台。

  周扬是嵊州根雕艺术的后起之秀,在迁入嵊州艺术村之前,他的工作场地只有200多平米,徒弟也只有一个。2005年9月,他和100多位民间工艺师一起,迁入嵊州艺术村。
  之后,他的身价扶摇直上,徒弟增加到现在的12个,根雕作品的产量也成倍地往上翻。他还和其他几个根雕大师组成嵊州根艺美术协会,不定期地在香港、广东等地举行展销推荐会。“嵊州根雕”这块牌子,也随之逐渐在圈内叫响。

  “当时听说市里要搞艺术村,可以用很优惠的价格,提供大面积的场地。我马上赶去报了名,订下800平方米的场地。”周扬的想法其实挺朴素的。定下这块场地的同时,他也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因为有了足够大的场地,终于可以把心肝宝贝、一块超大的古沉木从衢州运过来,用毕生所学来慢慢雕琢它。

  而在嵊州市委宣传部部长何国英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嵊州的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有一定基础。散落在民间的工艺大师,是很值得保护的财富,怎样挖掘、保护、整合和发展民间文化产业,早从2002年开始就成了思索的课题。“建立艺术村,给予入驻的大师们优惠政策,把散落的工艺文化产业集聚起来,在2004年,被提上了议程。”

  牌子挂起来以后,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随即而来,“我们的租金相当优惠,只有市价的1/3。同时,在税收上,我们给出了相应的减免。”何国英说,“民间艺术有其特定的脆弱性,政府所要做的,就是先保证他们的生存,再帮助他们的发展。”

  数据:现在,占地40亩的嵊州艺术村,目前有从事根雕、竹编、泥塑等民间工艺创作的专业创作人员108名,包括嵊州民间工艺馆,嵊州竹编精品馆在内的大大小小十几家民间艺术展厅。

  (记者李欣阳 都市快报)

民间艺术“羽化成蝶”
——发生在嵊州艺术村的故事


文汇报电子版

  ■文/吴越  王成光

    在乡野之地,竟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文化宝库。

    2005年岁末,嵊州的鹿山脚下一块沉寂多年的土地忽然引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一个古朴典雅的“村落”轮廓在此凸现,它的名字叫嵊州市艺术村。这里原本是9幢多年闲置的破旧厂房,经过几个月整理,变成了类似国外LOFT(即艺术家仓库)的艺术村落,红柱、白墙、黑瓦,古色古香。当地知名的民间工艺师纷纷入住艺术村,竹编、根雕、泥塑、紫砂……曾经边缘化的民间艺人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发展、创新的艺术平台。

    历数来时路:一度雨打风吹去

    其实,这里绝非乡野之地。地处曹娥江上游(古称剡溪)、地处古越中心地带的嵊州,古越文化源远流长,自古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说。盆地环境构成了剡中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人文底蕴,为孕育民间工艺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土壤。这块土地,从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文化底蕴深厚,“百工”、“五匠”在历史上就享有盛名,民间工艺的水准很高,传世之作更是绵绵不绝。泥塑、紫砂、盆景艺术造型、雕刻、戏曲服饰、字画古玩……这些如繁星般璀璨的民间工艺散布在嵊州的乡镇,甚至小山村。

    比如竹编,是最令嵊州人骄傲的一种工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东晋时期嵊县竹编就有“篾短秋翼蝉”的记载。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全市常年从事竹编行业的有3万多人,历代的竹编艺人们通过对竹丝篾片的挑、压、弹、插、绕、穿、贴等技法,创造出近400种编织图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惟一的“中国竹编之乡”。成立于1949年的嵊州工艺竹编厂,生产的“白尾海雕”曾“飞”进美国白宫,卡特总统一见钟情,吸引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将订单下到该厂。

    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嵊州传统工艺行业下滑了,短短十几年间,嵊州民间工艺一直在艺术与商业、都市与农村、国际与乡土等价值维度之间徘徊。竹编、根雕、泥塑等传统民间工艺均遭遇了市场这一问题。身陷“市场化”这个无阵之阵,突围变得极为艰难。

    转机:政府扶持,打造文化精品

    目前,嵊州全市登记在册的民间工艺美术生产企业69家,主要为竹编、木雕、紫砂、泥塑和根雕企业。其中《中国根雕艺术》一书,里面有1000多幅关于木雕的照片,三分之二的根雕作品都出自嵊州人之手。全市没有登记在册的小型家庭作坊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至少还有1000余家之多。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有民间工艺从业人员4000余人,其中一大批人员属于技艺精湛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俞樟根、宓风光、徐华铛三人获高级工艺美术师技术职称,另有30余人获工艺美术师技术职称,60余人获初级工艺美术技术职称;获得技术职称之多,在绍兴市各县市中居首位。据统计,全市民间工艺产业总产值在1.5亿元以上。一些民间工艺生产企业(包括一些工艺大师),大多有繁荣民间工艺事业、壮大民间工艺产业的想法,但受各方面限制而有心无力。

    于是,一个念头在市领导们不断的调查中日渐清晰:嵊州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是古越文化的物化载体,更是千百年来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结晶,一定要创造条件,扶持和提升民间工艺产业,推动文化精品不断出现,文化人才脱颖而出。

    他们思考得出的解决之道是:“在传承与保护传统这一基础上,只有更好地适应市场,才能赋予民间工艺在当代的生命力。使艺术与市场有效融合,必须将产业化、商业化元素引入民间工艺领域。”

    经研究,市委、市政府决定划出位于市中心的一个40亩老厂区,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进行改造装修,并以低廉价格出租给民间工艺大师们。

    事情进展很快,2005年4月15日,市长魏伟主持的市艺术村建设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在市政府14楼会议室召开,会上明确,建设艺术村,作为嵊州市推进越乡文化名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保护民间工艺、发展文化产业和提高市民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指出,文化艺术村的建设要以品位较高、环境优雅、内容丰富的要求,充分发挥嵊州市民间工艺丰富多彩的优势,抓好规划和建设,规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使之成为嵊州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

    2005年9月,工程过半,嵊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月亮来进行文化工作调研时说,艺术村的建设,既是为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的文化阵地的建设,又是加大文化遗产保护,抓紧抢救、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好全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通过打造民间艺术村,可以加强文化精品生产,努力打造一批体现嵊州特色,高质量、高标准的文化精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陈月亮用艺术村的例子指明了嵊州文化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全力推进越乡文化名市建设,为实现“科学发展、创强争优”提供强大动力。

    民间艺术“回家”,延续古越之地的文脉

    9幢高低错落的厂房,如今分割成了大小不一的房间。如果认真地走一遍,仿佛是对古越之地民间文化源流的一次回溯。这一间,从水中打捞出来的古沉木被磨出了黑黝黝的光泽,光怪陆离的树根摊了一地,那是根雕大师在工作;那一间,不起眼的泥块眨眼间变成了“戏剧百脸谱”,那是泥塑大师在工作;又一间,竹片削成了薄丝,抽拉编织,竟成了栩栩如生的金鸡——那是竹编大师在工作;再一间,一块黑黑的土坯在经过特殊的烧制工艺后,没多久便变成精美的紫砂茶壶,那是紫砂大师在工作。

    在古老的剡溪畔、鹿山下,这些刚刚粉刷过的旧厂房和这种古老的手艺是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的。一个个安静的江南庭院中,栖息、流传着活生生的古老民间工艺。

    我们从嵊州市领导的介绍中了解到,嵊州艺术村的诞生,不是为了追求某种前卫和时尚,而是更想要延续古越之地的文脉。近年来,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规划,如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十一五”期间民间工艺产业发展规划等,并对各类优秀的民间工艺人才设立奖项进行分类奖励,对各类艺术产品参加展览展销实行展位补贴等等。根雕大师郑剑夫坦言,以前总觉得小打小闹就可以了,现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市里种种扶持政策带来的动力,市领导为我们这个产业创造着种种机会和条件,我们如果还不敢去闯或者还是干不好,自己想想都会脸红的。

    同样从事根雕的郑兴国,家在嵊州城郊的一个小山村,办有一家仿古木雕厂,接接外地客户的单子,做一些大众化的仿古木雕产品,日子倒过得不错。而现在,他把厂子完全交给了妻子,一个人在旧厂房改造的工作室里开始他心爱的根雕艺术。他告诉我们:“我一直想做出一些好的作品,而不仅仅是好的产品。现在有了艺术村,我这个愿望可以实现了。”

    留着长发和胡子的泥塑大师宓风光,有着一种孩子般浪漫的表情。前几年,为了生计,他曾在本地的领带厂兼职,所设计的领带图案还获得了全国大奖。他说,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人,当然希望能专心搞自己的本行。“我现在50岁了,对一个创作者来说,50岁到60岁是成熟的时期,60岁之后可能就要走下坡路了。我要抓住作为艺术家的最后的10年,多创作出一些精品来。”

    政府牵起了民间艺术的手,引向一条大有可为的回家之路。

   
   



[ 本帖由 flybird 于 2006-8-19 22:53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6 2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