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7|回复: 0

《解释民俗学》面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2 10: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俗何为
             ——读《解释民俗学》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詹娜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体现为行为规范、生活制度及信仰心理的民俗事象就随之发生并始终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成长而延续。对于任何一位生活于俗民群体中的个体成员而言,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就生活在民俗之中,在民俗的养育与熏陶下发育,在民俗的模塑与规范中成长。作为民俗的人,人总是不断地支配着民俗的发生、建构、运行及变异的全过程。民俗因此源于人的生活,人的情感。同时,民俗又调控着人的生活,协调着人的情感。我们说,民俗好比一张充满了应付一切变化与可能的“文化地图”,在文化地图的指引下,个体成员总是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一旦外部环境有所变化,这张文化地图也会相应做出调整,使个体成员迅速有效地找到合宜的行动方案。于是,民俗在轨范民众生活的同时,还具有满足民众需求的服务性功能 。
  就在民俗轨范并服务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时,对于民俗的理解与阐释问题也相生而来。究竟,民众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民俗是什么?它的产生及变迁的动力为何?它的多种表现形态又是如何在民众生活中出现并发挥功能的呢?无论是俗民个体抑或是民俗研究者,对于这些问题的追溯与回答皆是二者所共同关注且不遗余力地实践着的探索目标。对于俗民个体而言,他们对于民俗的理解自有一套独特的思维逻辑与阐释模式。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幻想着人类的由来,阐释着节日的历史,描绘着礼仪的生发,在身体力行的行为实践中自说自画式地完成对民俗的阐释,为的只是日常生活的有序运行。可是,以从事人文科学研究为已任的民俗学者们,对于民俗的理解却远不能停留于此。于是,以民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创立了,民俗研究的相关理论出现了,介绍及研究民俗的专业性书籍也越来越多。随着学科研究的日渐深入,作为研究对象的民俗在时代的发展中又明显地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尤其是在文化多元化、生活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民俗还日渐表现出强化民族心理、认同民族文化等多重社会功能,这更使民俗研究具有了当下性与时代紧迫性,如何更好地认识并理解民俗已经成为时代的需求与学者的共识。
时下,这本以“民俗是什么”为主要阐释目的的《解释民俗学》的出现,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民俗、理解民俗和研究民俗的多维度视角与多向度方法。全书约34万字,作者主要从界定民俗的基本问题与介绍民俗研究的理论方法两大部分着手,全面而深刻地向我们展现了作者对于民俗的本质、分类、起源、传播以及特征与功能等基本学术问题的独到理解,并对民俗学文本、语境以及互文性等学术前沿理论进行系统而详细地阐述,在为我们提供多维度的理解民俗的方法的同时,展现了民俗研究的当下成果与时代性特征。我们说,无论是作为民俗学科的基础教材,抑或是作为民俗研究的理论著作,此书均堪称是近年来我国民俗理论研究领域中一部独具特色的创新力作。
  称此书为“独具特色的创新力作”,主要有以下三点值得称道:
一、撰写体例的创新。打破以往依民俗类型分类撰写的“概论思维”范式的囿限 ,依据民俗的本体特征、民俗学的研究方法等民俗学科构成的内在逻辑安排撰写内容。
综观以往诸种民俗学教材,大多是以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为撰写模本 ,主要依据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信仰等民俗内容分门别类地阐述诸种民俗类型的内容及特点,由此形成对民俗事象的概论式的资料性罗列及零散的理论性阐述。这种分门别类式的撰写体例在为民俗事象的全面展现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为民俗理论拓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忽视与混乱。仅就同一民俗事象而言,因其关注角度不同,可以被划归不同的民俗类型,而民俗研究的理论方法却始终是互融共通的。于是,在当下民俗学学科地位仍需巩固以及民俗研究理论日渐勃兴的学术背景下,在诸种概论式的民俗学教材层出不穷的研究氛围中,一本以阐述民俗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为宗旨的理论性书籍的出现正是学者们所共同期待的。
《解释民俗学》完全打破以往诸种民俗学教材的撰写体例,作者始终本着视民俗学为独立学科的学科本位意识,按照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学科内在建构逻辑安排撰写内容。首先界定民俗学科的研究对象——民俗,对民俗的本质、起源与传播、特征与功能以及分类等民俗的本体性特征进行理论上的总结。随后,对于研究民俗的学科——民俗学的诸种理论及方法,诸如民俗学文本、民俗学语境、民俗学互文性以及民俗学田野作业等主要问题进行介绍与阐述。这种撰写体例上的创新,不仅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学科意识与学科使命感,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地理解民俗的诸种特征及民俗研究的相关理论。
二、学术内容的前沿性。不仅对当下民俗学研究中的诸种理论进行阐述,同时在借鉴及应用域外的具有前沿性的研究理论时注意使其中国化与本土化,意在提供解释中国民俗的多维视角与适宜良方。
首先,就撰写内容而言,作者首次对民俗学文本、民俗学语境以及民俗学互文性等前沿性学术理论进行系统的介绍和整理,详尽解读每种理论的源起、释义、发展及应用。以对民俗学文本的阐述为例,“文本”思潮由来已久,人文科学对“文本”的关注及解读也有近百年的历史,民俗学研究亦不例外。然而,由于民俗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民俗存在方式的多样性和意义呈现的复杂性 ,民俗学者对于民俗文本的理解一直处于暧昧不清的模糊状态,至今没有对其做出明确界定。本书作者首先对民俗学文本研究进行检讨,厘清民俗事象与民俗理论的区分,提出从民俗的生活存在根基出发,创造性地将民俗学文本界定为田野文本、书面文本以及音像文本三大类型,并对每类文本的具体存在状态、解读原则及制作过程给予详细阐述。这种对民俗学文本的科学界定不仅为解释民俗限定了丰富的解读对象,同时更有助于学科理论的建构与发展。
其次,作者在借鉴及应用当下较为流行的民俗理论之时,并非流于表面的简单介绍,更注意使其本土化,强调作为理解民俗的视角与工具而存在的民俗理论,其在具体解读过程中的地方性与特殊性。例如,在阐释民俗学互文性时,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互文性作为一个分析工具,用来解释具体民俗事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由于民俗互文现象的广泛存在,互文性为解释民俗开拓了新的话语空间和审读层次。” 于是,作者在互文性基本理论的导向下,联系民俗传承的实际状况,对民俗事象中的互文类型加以概括。在此基础上,着力展现“引用”、“母题”、“粘接”、“异文”和“传统”等几大互文类型在我国民俗解释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典型民俗释例的实证性解读,剖析互文性在理解民俗过程中所发挥的多项特殊功能。作者在对学术理论进行借鉴及描述之时,其意图绝非是理论的陈设与剖析,而是要为我们提供观察民俗、解释民俗的更为科学、更为切合我国实际的视角与方法。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应该是一本好书所能奉献给读者的最宝贵财富。
此外,作者还对当前学术界探讨正浓的“伪民俗”问题有所涉独猎,专设一章,剖析伪民俗概念的源流与形态,并结合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时代背景,解读民众制造伪民俗的民俗心理与文化根源。这种对当前民俗文化现象的解析与描述,无疑体现了民俗学作为一门“现在的”学问 ,其存在的根基及社会价值之所在。
三、扼住民俗学的核心问题——“解释”,围绕“解释民俗”展开自己对于民俗的理解与感触。寓情感解说于理性叙述之中,堪称本书的又一写作特色。
自1846年民俗学诞生以来的160年间,对民俗的解释始终是民俗学的核心问题。无论是民众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对民俗的实践性解释,抑或是民俗研究的诸种理论,其宗旨无非是回答“民俗何为”的问题,只不过民众的解释是无意识的,而学者的解释是有意识的。两种解释体系相继而生,在相互滋长与相互印证的互动运行中,维系民俗生活的有序运行,推动民俗研究的深入拓展。本书作者深谙其理,“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解释民俗传统,才能更好地继承民俗传统。” 于是,作者紧紧抓住民俗学的核心问题——解释民俗,围绕“解释”二字对现有理论进行充分地理解与深刻地反思,并据此解说自己对民俗的独到见解。在对民俗基本问题的阐释中,我们看不到以往教科书版的结论式定义,看不到民俗理论的硬性解说,相反,作者总是将自己感性的理解与深切的体悟融于概念、理论的详述之中,使原本枯燥、呆板的学术解读充满了人文禀性与情感色彩。在明晰简洁的理论阐释中,时时蕴藏着作者颇具激情的文字解说,而这情感浓烈的理性解说又恰恰源于作者深厚、扎实的民俗学功底。
以对民俗本质问题的界定为例,在以往的民俗研究中,对于民俗本质的追述,学者们或是避而不谈,或是模糊略过,或是索性以特征代替本质,而始终没有对这一问题给出明晰的解说。本书作者深知民俗的生活性特征,抓住理解民俗本质问题的关键,即民俗的历史与现实交叉的文化结构,在历史的历时展现维度中将民俗视为“传统”,在现实的即时实践视角下将民俗视为“生活”,近而提出对民俗是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生活的文化产物的本质性理解。这种颇有见树的学术阐释直接源于作者对民俗的深切体悟,同时更是对民俗本质的科学性界定。本书的第一作者林继富博士,二十年来一直从事民俗学教学及研究工作,在西藏、湖北等地进行了大量的民俗田野调查。怀着对民俗学科的一片赤诚之心,作者熟谙国内外民俗研究的相关理论,外加田野作业实践中的务实探讨,使作者在解释民俗之时真正做到了拿捏有度,游刃有余,行文之中处处流露着独到之思与精彩之见。
总之,《解释民俗学》一书既具有研究理论上的前沿性,又多有作者研究之思的独创性;既是对学术理论的概括与总结,更是对民俗事象的解释与理解,使我们在接受民俗理论的同时掌握了多维度的解释中国民俗的视角与方法,这是本书的重要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所在。无论是对撰写体例的个性创新,还是对学术内容的前沿分析,抑或是对民俗事象的独到解释,可以说,该书的出版在民俗研究历史上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民俗研究领域中不可多得的好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2: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