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2|回复: 14

【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9 19: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我们提及民间文学的时候,难免会给其加上一个时间的限度,成为“过去”的文学,而现在的通俗文学作品已经不可能成为匿名的,这样,如果把文学进行作家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的分野,那么所谓的通俗文学是不是可以将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结合起来?
发表于 2006-9-22 13: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先引用《民间文学概论》(钟敬文主编,1980年版)一书中对“民间文学”概念的界定:“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所以我觉得,楼上对于民间文学的理解是有偏误的。可能我们都会有这么一种错觉,只有古代的劳动人民进行口头创作并相互流传,事实上在现代也是存在的,只不过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创作方式、流传方式的多样化(如网络写作和网络传播的发达),口头创作的方式越来越被忽视和日趋走向衰落而已,这正是我们应该担忧的。民间文学的现代性和现代的民间文学,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21: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关键就在这里,如果一种文学样式的基本要素都发生了改变,那又怎样来衡量它是否仍属于这种文学样式呢?如果民间文学的传播手段变了还是民间文学,那么如果它的作者也变了呢,不再是广大人民群众,而成了某个人,这肯定就不是民间文学了,同样是变一个基本要素,为什么前者还在范畴内,后者却远远不是了?
发表于 2006-9-28 20: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建议多看看这方面的书,应该自己会想明白的.呵呵我也是新手,不太懂^
发表于 2006-10-2 13: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民间”并非时间概念,当然“民间文学”乃至“民间文化”都不等于“过去文学”或“过去文化”。当然,“民间”要讲“传统”,但辩证地看,传统是一条流动的河,从过去流到现在,又从现在流往将来。惟此,传统才生生不息,活力长存。
发表于 2006-12-22 12: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昨天借到一本书,户晓辉的《现代性与民间文学》,推荐阅读。

该书从现代性理论的角度,考察民间文学理论与现代性问题的关联,解读了民间文学学科基本问题在现代性视野中呈现的理论内涵。
发表于 2006-12-22 16: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楼主恐怕把集体性与个人性划分得过于纯粹了吧,即使是古代的民间文学,也不可能完全由不知名的群体所作,总会出现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留下姓名的人(很可能包括作家)创作作品后,经过广泛传播与传承,原创者湮没在作品之中的情况的。我们之所以认为它还是民间文学,正是因为它不被个人所专有,每个人都可以改编成自己的异文,并可以为其他人所承认。集体性完全排斥个人性,首先从逻辑上就讲不通。这里面其实存在一个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互动的问题,作家作品是可以转化为民间作品的。
北京大学陈泳超先生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在开篇就论述过“集体性”问题,至flybird提到的《现代性与民间文学》,用宣炳善老师的话说“在运用大量民俗学英语文献的基础上,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着重分析民俗学现代性叙事中‘民’的变化,揭示了民俗学是近代民族国家现代性方案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落入了现代性叙事的牢笼而难以得到纯学术的发展。”(引自《启蒙现代性语境中的民俗学建构——评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还没仔细看,等看完再发表拙见。扯远了,回到正题。
其次,楼主说“而现在的通俗文学作品已经不可能成为匿名的”,也是有问题的。短信ISP可以雇佣短信写手创作商业短信,当他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被各位广为转发的同时,谁还知道他的姓名?谁又会在乎他的姓名?而且你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部分元素的替换,形成不同的异文,它仍然是民间的,仍然是集体的。不可否认,这些短信是通俗文学作品吧(只要还有文学性的话)?更何况互联网的特点之一就是用户的匿名性。所以即使是传媒异常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民间文学(或者按楼主说的“通俗文学”)仍然可以是匿名的。我相信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民间文学都不会消失,总有属于大众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作家们的文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2 20: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对于楼上的看法,我有二点意见:
一、我实际上并不是将民间文学置于死地,我所谓的民间文学,是遵照现在社会上(并非学术界)主流的认识来讲的,实际上我是所说得通俗文学是想为现代生活中出现的民间文学找一方领地。
二、我赞同你所说的关于匿名性的说法,这一点我是忽视掉了。  
发表于 2006-12-23 14: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谢谢楼上赞同我部分的观点,不过我有点不太理解,你所谓的社会上民间文学的主流认识是什么呢?还有,为什么要用通俗文学的提法为它找一方领地?
发表于 2006-12-24 09: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快考研了关于民俗方面还要看点什么资料?谢谢
发表于 2006-12-24 15: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有一本《泛民俗学》的书,其中就很好的处理了关于民间文学现代性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2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首先,在非学术界与学术界是存在着一定的概念差别的,如果你跟非民俗学家说到民间文学,他通常的非常第一反映是民间传说、故事等,他不会认为我们所讨论的短信、网络文学也是民间文学,而民俗学者从民间文学的生命力出发便会想要使之纳入更多的内容,可以看一下《文学的生活遭遇》这本书,其便是想通过重新界定民间文学来使其更具包容性。
其次,主流意识非主导意识,民俗学家的研究通常是主导但并非主流,我们只能尽可能地用主流意识接受的概念来描绘,因此用通俗文学只是想从这方面试试,但具体我并没有深入,只是再设想,行不行得通还未知。
发表于 2006-12-26 02: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我觉得概念外延的不断变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须的,毕竟每个时代都可能涌现出新的民间文学样式。
     “民间”范畴从西方最早的农民到多尔逊的“趋向传统的匿名群众”再到邓迪斯的“至少具有一个共同因素的人类群体”,从中国早期学者胡愈之的“全民族”到顾颉刚相对于“圣贤”的“民众”到林惠详的“文明民族中的无学问阶层”再到钟敬文强调中下层民众的“民族全体”直至乌丙安涵盖了各民族各阶层的全体国民,我个人认为,“民间”的外延虽然不断修改,但是始终有一根与“个人”相对的主线——“群体”,从这个角度说,与民间文学相对的一面一直就是作家文学,这是从归属者角度划分的,而“通俗文学”概念是从语言风格角度划分的,我想这无法统一在同一个层次吧,假如说作家模仿民间文学的通俗风格创作的作品公开出版(比如刘半农的新诗创作),到底是作家文学还是通俗文学呢?
    另外,我认为“我们只能尽可能地用主流意识接受的概念来描绘”未必就十分正确。举个例子来说,母题是民间文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有力量在传统中延续的某个故事的最小成分”,后被现当代文学的学者们借用,尽管在他们当中还没有形成对母题的统一认识,可是已经被用来指象征、常见的题材、永恒的主题等等,我也问过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的同学,他们都说他们的母题概念与我们的不一样。理论上讲,现当代文学研究是显学,相比民间文学来说是主流吧,可是按照这样缺乏统一的主流的概念,我们怎么来描绘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即使统一了,目前来看也不会是民间文学的概念,如果用这样的概念,我们原本取得的研究成果岂不是要推翻重来?这岂不是削足适履?所以主流的未必是正确的,像母题这样别扭的跨领域借用问题,需要我们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学术话语更加响亮也许才会改观。

以上是我的一点想法,与robin君交流切磋。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8 17: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啥冒不冒犯的?交流而已么?这个话题是我很久前写的了,当时的有些想法已经回忆不起来了,正好在讨论中整理下思绪。
首先,我也赞同你所说的关于概念的外延问题,只是在具体实施中总会遇到问题。比如,既然民俗学者会赞成“民”的概念是一个集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下层人、乡下人,但为什么又要提出“都市民俗”这样一个概念来描绘城市中的民俗呢?强调、重视而已。正如通俗文学之于民间文学。
其次,所谓主流,是指在民众中所接受的观念,所谓主导,是指为部分群体(尤其是政治、经济集团)所倡导的观念,主导并非主流,但是如果主导可以与主流融合,其产生的力量必是重大的。比如七夕,经济和传统的共同作用使之成为中国的情人节,但民俗学者都知道其并非如此,在经济的主导作用下,在人们主流意识的接受中,七夕成为中国情人节,于是民俗学者所考证的三月三等等便不为人们接受。
因此,我们可以将也必须将民间文学的外延扩大,只是在其还未被主流所承认时,是否可以借助通俗文学来强调一下?
发表于 2007-1-1 02: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求助】请教:关于民间文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首先,我觉得民俗学者提出“都市民俗”概念其实并不是为了强调,而是为了区分,因为城市里确实存在乡村里没有的民俗类型。上海社科院的蔡丰明老师是研究都市民俗的,他写过一本《上海都市民俗》,他提出“都市民俗”是在都市环境中产生,由以本地市民为主的群体创制,有鲜明的市民色彩与人文特征的民俗文化形态。他给我们上的正是都市民俗学课,他说都市里游艺方式的电子化、大型化、集群化就是乡村民俗所不具备的,比如说大型综合游乐场里面的游戏方式,还有流行服饰民俗等等。我个人感觉比较有道理(当然他还提到了饮食、交通、居住、语言、商业、节庆等,有些我觉得泛化了,因为其中有很多是都市&乡村共有的,那是另一回事了)。因此,我认为是确实存在差别才提出新的概念,而不是简单的强调。如果原有的概念已经可以清晰区分,那么新的概念的提出也就没有多少必要了。虽然时代在进步,民间文学的外延在扩展,但是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充实它并且让更多人认识它,而不是提出新的概念作为中介最终又归入民间文学。我想不仅有点多此一举,还很有可能把普通人头脑中的概念弄混淆了(因为通俗不是民间文学的专利,作家文学也可以通俗),反而失去了意义。
    其次,我体会的楼主的用意是调和主导与主流的概念差异,最好能够统一。这似乎有一点不太必要,我觉得学术研究一定要用严谨的概念体系构建理论框架,否则便不够科学;但是老百姓们的生活把民间文学定义为相对狭窄的部分,应该是无伤大雅的事情,随着民俗学研究的推进&民俗学社会影响力的提高,这个问题是会改观的。毕竟,七夕还是三月三成为中国情人节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是七夕的知名度高,又有牛郎织女传说,于是约定俗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重阳节变成老人节,端午节由送瘟神变成纪念屈原等等,尔虞我诈这本指“你不骗我,我不骗你”的成语都流变为“你骗我、我骗你”,空穴来风、炙手可热、七月流火等误用其实就不用大惊小怪了。民俗学者们是否应当对普同大众的观念进行更正以恢复学术意义上的原貌,是个值得讨论的伦理话题,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是弱化干预比较好,生活与学术可以双轨而行、并行不悖嘛。但是民俗学者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不若干年后以至于没有人知道尔虞我诈的本义,我感觉就有些不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