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0|回复: 0

音樂博士與民間藝人密切合作保護文化遺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 15: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樂博士與民間藝人密切合作保護文化遺產  

--------------------------------------------------------------------------------

www.nmg.xinhuanet.com   2006-09-20 11:09   來源:內蒙古日報    


    英雄史詩《蟒古思因·烏力格爾》將兩個原本陌生的人千里相連,聚在了一間錄音棚裏,一位是內蒙古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博士、音樂學系主任、民族音樂研究所副所長博特樂圖,另一位是通遼市科左中旗民間藝人布仁朝古拉。9月18日,記者在內蒙古師範大學,見到了專心致志採錄英雄史詩的兩人。

    “過去全家人圍坐煤油燈下,聽阿媽念誦‘本子因·烏力格爾’的情景再也看不到了,兒時夥伴們騎著樹枝、學著烏力格爾中的人物玩‘打仗’遊戲的情形也成為了記憶。我深切感受到東部地區的英雄史詩大規模流失了。”記憶與現實之間的鮮明對比,使33歲的博特樂圖陷入一種深沉的思考當中。

    從小聽著烏力格爾長大的博特樂圖係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畢業生,從1995年至今,他撰寫的碩士、博士論文始終沒有脫離開烏力格爾這一主題。為此他曾走訪過通遼市、興安盟等地近百名胡爾奇(說唱烏力格爾的藝人),寫出了《胡爾奇:科爾沁地方傳統中的說唱藝人及其音樂》論文,並於去年申請了國家課題《蒙古族英雄史詩音樂的搶救、保護與研究》。

    博特樂圖在尋找民間藝人的征程中,僅發現了為數不多的一兩位,然而他們演唱的風格、形式已發生很大變異——不是用潮兒伴奏,而是用胡兒伴奏,且只會演唱出一兩部英雄史詩。

    一直潛心尋覓民間藝人的博特樂圖是在內蒙古電視臺的節目中無意間發現布仁朝古拉的,內心一陣狂喜後他也有過憂慮:他能否完整演唱出原生態史詩音樂呢?

    當博特樂圖從通遼市科左中旗將布仁朝古拉請來後,才發現他居然會演唱20部英雄史詩。採錄、搶救、保護原生態史詩音樂刻不容緩!緣於對民族音樂藝術共同的熱愛和責任意識,使音樂博士和民間藝人走到了一起。從8月22日至今,兩人同居一室,共同回憶、採錄、整理著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

    今年60歲的布仁朝古拉,受舅舅包那木吉拉影響,從13歲開始拉潮兒,15歲開始學習用潮兒伴奏演唱英雄史詩《蟒古思因·烏力格爾》。45年間,在舅舅的言傳身教和自己的勤學苦練下,布仁朝古拉能演唱《蟒古思因·烏力格爾》中9套曲調,20多支曲子,還能激情演奏變調為60多個。

    布仁朝古拉在52歲時就提前退休,開始專心研究英雄史詩《蟒古思因·烏力格爾》。“如果不去傳承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就對不起自己的民族,但只靠少數幾個人是不行的,呼籲社會各界共同來支援這一事業。”布仁朝古拉激動地說。

    博特樂圖說:“這種藝術體裁如果不去搶救保護,會因傳承人的消亡而消失。而真正的保護應該是保護這些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傳統的東西不是現代化進程中的負擔,而是現代化建設發展中的基石與動力。因為它承載了蒙古民族上千年的情感、思想等,所具有的價值已超過藝術演唱的體裁。我們這一代人有責任推動瀕危藝術題材的搶救、保護與傳承。”

    由於條件有限,目前,博特樂圖與布仁朝古拉盡己所能,只能採錄下來20部英雄史詩中的一部。

    新聞鏈結:內蒙古東部科爾沁地區,人們把英雄史詩叫作“蟒古思因·烏力格爾”。其中,“蟒古思”意為“惡魔”,“烏力格爾”為“故事”,講述的是英雄鎮壓惡魔的故事。蟒古思因·烏力格爾唱詞為韻文體形式,在4~8首特定曲調上反復疊唱。傳統蟒古思因·烏力格爾用潮兒伴奏,以自拉自唱的形式進行說唱表演。後來又出現了胡琴伴奏的演述形式。過去,科爾沁民間有數十部蟒古思因·烏力格爾流傳,目前這一藝術形式基本消亡。(包文臻 劉春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0: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