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6|回复: 0

【原创】社会学视角对《凤凰村追踪研究》评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3 18: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对本书的总评

总体来讲,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作者学术功底一般,有一定的人类学意义,没有多大的社会学意义。

这本书充其量说是一本较好的人类学著作,绝对不是一本优秀的社会学著作。为什么我这样讲呢?首先本书的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人类学色彩,围绕着凤凰村这个社区,着重对凤凰村的人口特征结构、家庭、婚姻、宗族制度、代际关系中的养老、村民的信仰与习俗、文化教育、国家与村落的关系等方面,做了系统地描述,运用的皆是人类学的理论以及衍生理论(比如人类学国家和民族理论探究国家民族与村落社会的整合),这些都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作为社会学,来研究农村应该揭示农村社会中各个子系统及其之间关系,探究农村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说得简单点就是研究农村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这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这就界定了社会学与人类学不同的话语侧重表达方式,一个是描述,一个是解释。(这并不是绝对的,描述和解释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都存在,只是存在侧重点的不同)其二,这本书运用的是典型的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展开田野调查。费孝通先生曾经界定过社会学调查和社会调查之间的区别:社会调查就是对调查过的内容进行描述,这样其任务就完成了。社会学调查就没有这么简单了,首先带着理论假设和试用假设,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对观察到的社会事实进行考察,验证假设,发展理论。社会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由经验上升到理论,建立起层次清晰的、逻辑严明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宏观理论、中层理论、微观理论,一个也不能少,这也是社会学人奋斗的目标,社会学发展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所以我推荐大家看一下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马林诺夫斯基对其评价为“里程碑”,当之无愧,无论在人类学意义上还是社会学意义上都达到一个高度,体现了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高度整合,经验研究就不多说了, 可贵之处是在理论方面的发展,比如提出了家庭理论,将家庭分成四种类型,对家庭现象作了很好的解释,为人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框架。而本书更多的侧重经验研究,忽视了理论研究,很少有理论上的拓展,而且其寻找的理论支撑也欠妥,比如作者借鉴文化变迁理论,而文化变迁理论的集大成者F奥尔本只字没提,而把马克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牵强的纳入文化变迁理论的框架。

二、本书的可供借鉴之处

读书要明智,不能是非难辨,好坏不分,要么把书中内容说的一无是处,要么让书中内容征服。

那么应该怎样读书呢?我认为书读人,并非都是真的读书人,读书人这个词是很高雅的,并不是每个人只要看书就能称作读书人。我认为读书尤其是专业书籍有四个层次,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思路,四是价值观。要能达到这四个层次,你就佩做读书人了。

我们应该在这本书中读到些什么呢?

我认为第一点就是书中内容的精典之处。我在此书中最能被打动的是作者对潮州人的信仰习俗的研究。作者认为信仰是多元的,作者将信仰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宗教,对佛教、道教的信仰;二是地方性神明;比如三山国王、风雨神、花公花母、公婆神;三是祖先崇拜;四是岁时祭祀和游神习俗,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鲜活事例,整合出这么一个信仰圈理论框架。我之所以推崇,原因两点:一是作者区分了神灵、祖先、英雄、圣人不同的信仰空间;二是作者间接的对宗教和信仰作了区分,宗教只是信仰的一种形式 ,马克思.韦伯曾经讲过宗教构成要素有两个:信仰和仪轨。而信仰概念就宽泛了, 没有什么严格的仪轨。我认定这个信仰圈理论是本书的两点,我认为做可以深入地研究,提出一些理论范式。

第二个要学的就是本书的思路。我们去开展追踪研究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出突破,有三个:

一是追溯研究点的变迁, 也就说前人曾经对此研究的方面到了你出的今天有了哪些变化。

二是对前人做出的结论进行更正和质疑。研究具有历史性,是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其所的结果只能说明当时的状况,最多能对以后做个预测。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有必要对前人得到的结论质疑,本书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周大鸣教授对葛学溥经过研究得到的71个结论中的68个作了修正。

三是对前人研究方法的批判。前人研究运用的方法合不合理,是不是最佳方法?如果我去做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我能不能有所突破?从哪些方面突破?这都是后续研究人员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借此谈一下社会学中的两个基本研究方法的运用问题。社会调查和实地研究是两个基本的方法。前者我认为适合做大范围的人们的基本特征、对某件事情的态度和某种社会行为的研究,这就主要对应着定量;后者适合做深层次的探讨,期待着有新的发展,对事物深层次的了解,对事务规律深层次的把握。我认为有这么几种情况的议题适合做实地研究:行为实践,角色分析,直接的互动,群体、组织社区这样的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社会实体,社会运动,文化形态。这种方法对应着定性研究。

当然这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限,定量和定性可以联合运用。毛泽东和费孝通就主张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 实地研究可以使你活的理论假设和试用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会更加准确有效。毛泽东对农村社会阶层的分析,费孝通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都或多或少的坚持了这一思路。

本书作者周大鸣在研究过程中,同时综合运用了定量定性的方法,这在研究中是值得提倡的。

最后送四句话,“强化理论素养,培养实践精神,立足专业要求,开阔学术视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2: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