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59|回复: 5

钟敬文与彭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1 12: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钟敬文与彭湃都是海丰人。彭湃生于1896年,比生于1903年的钟先生大7岁。俩人家境都不错:一个出生在公平的商人家庭,一个出生于海丰附城的地主家庭。他俩毕生从事与“民”有关的事业:钟先生年青时热衷于收集家乡的民谣、民间故事,后成为著名的民俗学家,被尊称为“中国民俗学之父”;彭湃年青时喜欢在龙山天后宫、乡村戏台等民俗活动场所演说,利用民谣宣传,发动农民革命,后来成为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与毛泽东同被称为“农民大王”。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彭于“五•四”运动前留日,钟于抗战前东渡日本。
    15岁的钟先生于1918年就读于广东陆安师范学校,成为首届五年制的48名学生之一,1922年毕业。彭于1921年5月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回到广州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5月23日回到海丰,创办“社会主义研究社”并在《新海丰》创刊号发表文章抨击旧制度,主张建立新社会。10月1日被聘为海丰县劝学所长。1922年1月劝学所改称教育局,彭改任局长后,出版《赤心周刊》,开始了以农村为目标的农民运动。此后,海陆丰农民运动在彭湃的领导下如火如荼开展,海丰海城、公平、梅陇,陆丰河田、河口、大安等地成为农民运动的根据地。1927年秋,海陆丰举行了三次农民起义。在11月中旬彭湃领导的农民起义取得胜利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之前,钟先生也离开家乡到广州任教, 11月与顾颉刚、董作宾等发起成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编辑出版民俗学会丛书、《民间文艺》、《民俗》周刊……
    彭湃于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同年10月30日下午就义于上海龙华,年仅33岁。
    钟敬文于2002年1月10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民间称为百岁。

    钟先生生前曾作有四首怀念彭湃的诗歌,摘录如下:

           怀念彭湃烈士
             钟敬文
              一
         民瘁邦危百可伤,
         书生去国为图强。
         蓬莱不枉三年客,
         采得回天救世方。
              二
         真言播响类晨钟,
         一辈青年尽向风。
         我亦当年承教者,
        “到民间去”永盘胸。
              三
         千万劳民苦海中,
         一朝醒觉力无穷。
         赤山农会星星火,
         烧得南天一片红。
               四
         一死真如泰山重,
         神州终究换新颜。
         凭谁为写英雄记,
         凛凛高风启后贤。

   钟先生年青时与彭湃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是否受彭的影响?这可能对研究钟先生思想的学者有帮助。



[ 本帖由 hhz 于 2006-10-21 16:17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10-21 15: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钟敬文与彭湃

谢hhz兄的帖子。

读先生的诗句,“真言播响类晨钟,一辈青年尽向风”、“凭谁为写英雄记,凛凛高风启后贤”,恍若写先生自己,如今许多承教者依然持守民间研究,都是不忘先生教诲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6: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钟敬文与彭湃

宜斑竹客气了。今天是彭湃同志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作为后辈,借题缅怀家乡的先贤和先烈责无旁贷。

《到民间去》为日本现代进步诗人石川啄木的名作。该诗译载于彭湃主办的《赤心周刊》,当时很多青年读者深受感动,其中包括年青的师范生钟敬文,故钟先生有“我亦当年承教者,“到民间去”永盘胸。”的“诗”言。
发表于 2006-11-7 11: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钟敬文与彭湃

hhz兄说的是。

英雄时代,英才辈出。群英际会,相映成辉。
发表于 2007-6-16 09: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钟敬文与彭湃

123456789
[ 本帖由 zhongyucheng 于 2007-7-25 22:31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7-7-21 0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钟敬文与彭湃

123

[ 本帖由 zhongyucheng 于 2007-7-26 15:45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